一種門鎖,其包括:殼體、設于該殼體中的鎖片、設于該殼體中且相疊的第一齒片及第二齒片。該第一齒片的第一溝部具有無齒區與第一齒區,而該第二齒片的第二溝部具有對應該無齒區的第二齒區與對應該第一齒區的第三齒區,借以使主鑰匙能帶動該鎖片的限段柱于該無齒區與第二齒區中移動或于該第一齒區與第三齒區中移動,而副鑰匙則僅能帶動該限段柱于該無齒區與第二齒區中移動。(*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門鎖,尤指一種可使用不同鑰匙進行操作的門鎖。
技術介紹
一般住宅區的居家安全極為重要,所以結構設計較為安全的門鎖(例如葉片式門鎖)已被廣泛使用到門板上以閂鎖門框,進而達成防盜及防竊的作用。請參閱圖1,其為現有門鎖I的立體分解圖,如圖所示,現有的門鎖I包括殼體10、設于該殼體10中的鎖片11、以及疊設于該殼體10中的齒片組12。所述的殼體10內具有導柱100。其中,該殼體10可具有一蓋板10a,該蓋板IOa上形成有鑰匙孔101,以供專用鑰匙(未表示于圖中)插入以控制該門鎖I與門框的閂鎖與 解扣。所述的鎖片11具有主凹凸部110、限段柱111、鎖栓113及供穿設該導柱100的主導槽(未表示于圖中)。該鎖栓113形成于該鎖片11的一側上,該主凹凸部110對應于專用鑰匙的齒紋而設置,借由該專用鑰匙的齒紋與該主凹凸部110的配合,得帶動該鎖片11相對于該導柱100朝前、后方向移動,以令該鎖栓113伸出該殼體10而閂入門框,或縮入該殼體10內以解除該鎖栓113與該門框的閂鎖。所述的齒片組12具有次凹凸部120、溝部121及供穿設該導柱100的導槽122。該次凹凸部120對應于該主凹凸部110的位置而設置,以配合該專用鑰匙的齒紋。該溝部121具有齒區121a以阻擋該限段柱111相對該齒片組12的移動,以限制該鎖片11相對該導柱100移動。此時,需借由該專用鑰匙的齒紋與該次凹凸部120的配合,方能帶動該齒片組12的齒片相對該限段柱111移動,令該溝部121失去限制該鎖片11相對該導柱100移動的功能,以透過該專用鑰匙的齒紋與該主凹凸部110的配合,完成該門鎖I上鎖與解鎖的操作。該現有門鎖I的具體操作詳述如下欲開鎖時,需先將該專用鑰匙通過該鑰匙孔101插設至該殼體10內,使該專用鑰匙的齒紋嵌合并推動該主凹凸部110與次凹凸部120,并令該專用鑰匙朝順(或逆)時針方向旋轉,使該齒片組12的齒片相對該限段柱111移動,以令該限段柱111于該溝部121中位移,而使該鎖片11得相對該導柱100朝前方移動,以令該鎖栓113伸出該殼體10以扣住該門框。反之,若欲閉鎖時,則令該鑰匙朝逆(順)時針方向(也就是開鎖的反方向)旋轉即可。據上可知,現有門鎖I中,各齒片的溝部121的齒區121a均對應配合,所以使用者開啟與閉合現有門鎖I時僅需透過單一款鑰匙的齒紋與該主凹凸部110及次凹凸部120配合就能達成。當進行房屋裝修時,若屋主將鑰匙交付給工人使用時,有可能發生工人盜拷該款鑰匙的情形,而增加房屋未來遭到偷竊的可能性,所以現有門鎖I在使用安全性上常遭人詬病。因此,如何提供一種門鎖,以克服現有門鎖使用安全性上的問題,實為目前亟欲解決的課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問題,專利技術人遂將門鎖設計為多段式,且主鑰匙能開啟全部段數(如第一段與 第二段),而副鑰匙僅能開啟其中一部份的段數(如第一段)。為達到上述的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門鎖,其特征在于,用于供主鑰匙與副鑰匙進行操作,包括殼體;鎖片,設于該殼體中,具有主凹凸部、限段柱及鎖栓,該主凹凸部對應該主鑰匙或副鑰匙的齒紋設置,借由該主鑰匙或副鑰匙的齒紋與該主凹凸部的配合帶動該鎖片相對該殼體移動,以令該鎖栓伸出該殼體而R入門框;第一齒片,設于該殼體中,且具有第一凹凸部及第一溝部,該第一溝部具有無齒區與第一齒區,且該第一凹凸部對應該主凹凸部而設置并配合該主鑰匙的齒紋,借由該主鑰匙與該第一凹凸部的配合能帶動該限段柱于該無齒區與第一齒區中移動;以及第二齒片,與該第一齒片相疊,且具有第二凹凸部及第二溝部,該第二溝部具有對應該無齒區的第二齒區與對應該第一齒區的第三齒區,該第二凹凸部對應該主凹凸部而設置并配合該主鑰匙或副鑰匙的齒紋,借由該主鑰匙與該第二凹凸部的配合能帶動該限段柱于該第二齒區與第三齒區中移動;其中,該副鑰匙僅能帶動該限段柱于該該無齒區與第二齒區中移動。所述的門鎖中,該殼體還具有對應該主凹凸部、第一及第二凹凸部的鑰匙孔,以供該鑰匙進入以操作該門鎖。所述的門鎖中,該殼體具有導柱,該鎖片具有穿設該導柱的主導槽,該第一齒片具有供穿設該導柱的第一導槽,且該第二齒片具有供穿設該導柱的第二導槽。該主導槽的方向與該第一導槽的方向垂直。該主導槽的方向與該第二導槽的方向垂直。該第一導槽與該第二導槽對齊設置。所述的門鎖中,該第一齒片借由滑動結構連接該殼體。所述的門鎖中,該第一齒片借由彈簧連接該殼體。所述的門鎖中,該第二齒片借由滑動結構連接該殼體。所述的門鎖中,其特征在于,該第二齒片借由彈簧連接該殼體。本技術遂利用各齒片同時相對該限段柱移動時為致能狀態,而其中一齒片未相對該限段柱移動時為失能狀態的方式,提供一種門鎖,使各齒片的溝部中形成不對應的齒區,例如一齒片的溝部具有無齒區與第一齒區,而另一齒片的溝部具有對應該無齒區的第二齒區與對應該第一齒區的第三齒區,借以使主鑰匙能帶動第一段(也就是該限段柱于該無齒區第二齒區中移動)與第二段(也就是該限段柱于該第一齒區與第三齒區中移動),而該副鑰匙僅能帶動第一段。由上可知,當進行房屋裝修時,屋主只需將副鑰匙交付給工人使用,工人的副鑰匙僅能帶動第一段,而無法帶動第二段。所以當施工完成后,屋主可借由主鑰匙將門鎖調整至第二段,使副鑰匙喪失操作門鎖的功能,以防止副鑰匙遭工人盜拷所面臨的安全性問題。附圖說明圖I為現有門鎖的立體局部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門鎖的立體局部分解示意圖;圖3A為本技術門鎖所用的主鑰匙的正視示意圖;圖3B為本技術門鎖所用的副鑰匙的正視示意圖;圖4A至圖4B為本技術門鎖配合主鑰匙作動的上視示意圖;以及圖5A至圖5B為本技術門鎖配合副鑰匙作動的上視示意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權利要求1.一種門鎖,其特征在于,用于供主鑰匙與副鑰匙進行操作,包括 殼體; 鎖片,設于該殼體中,具有主凹凸部、限段柱及鎖栓,該主凹凸部對應該主鑰匙或副鑰匙的齒紋設置,借由該主鑰匙或副鑰匙的齒紋與該主凹凸部的配合帶動該鎖片相對該殼體移動,以令該鎖栓伸出該殼體而閂入門框; 第一齒片,設于該殼體中,且具有第一凹凸部及第一溝部,該第一溝部具有無齒區與第一齒區,且該第一凹凸部對應該主凹凸部而設置并配合該主鑰匙的齒紋,借由該主鑰匙與該第一凹凸部的配合能帶動該限段柱于該無齒區與第一齒區中移動;以及 第二齒片,與該第一齒片相疊,且具有第二凹凸部及第二溝部,該第二溝部具有對應該無齒區的第二齒區與對應該第一齒區的第三齒區,該第二凹凸部對應該主凹凸部而設置并配合該主鑰匙或副鑰匙的齒紋,借由該主鑰匙與該第二凹凸部的配合能帶動該限段柱于該第二齒區與第三齒區中移動; 其中,該副鑰匙僅能帶動該限段柱于該該無齒區與第二齒區中移動。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門鎖,其特征在于,該殼體還具有對應該主凹凸部、第一及第二凹凸部的鑰匙孔,以供該鑰匙進入以操作該門鎖。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門鎖,其特征在于,該殼體具有導柱,該鎖片具有穿設該導柱的主導槽,該第一齒片具有供穿設該導柱的第一導槽,且該第二齒片具有供穿設該導柱的第二導槽。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門鎖,其特征在于,該主導槽的方向與該第一導槽的方向垂直。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門鎖,其特征在于,該主導槽的方向與該第二導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門鎖,其特征在于,用于供主鑰匙與副鑰匙進行操作,包括:殼體;鎖片,設于該殼體中,具有主凹凸部、限段柱及鎖栓,該主凹凸部對應該主鑰匙或副鑰匙的齒紋設置,借由該主鑰匙或副鑰匙的齒紋與該主凹凸部的配合帶動該鎖片相對該殼體移動,以令該鎖栓伸出該殼體而閂入門框;第一齒片,設于該殼體中,且具有第一凹凸部及第一溝部,該第一溝部具有無齒區與第一齒區,且該第一凹凸部對應該主凹凸部而設置并配合該主鑰匙的齒紋,借由該主鑰匙與該第一凹凸部的配合能帶動該限段柱于該無齒區與第一齒區中移動;以及第二齒片,與該第一齒片相疊,且具有第二凹凸部及第二溝部,該第二溝部具有對應該無齒區的第二齒區與對應該第一齒區的第三齒區,該第二凹凸部對應該主凹凸部而設置并配合該主鑰匙或副鑰匙的齒紋,借由該主鑰匙與該第二凹凸部的配合能帶動該限段柱于該第二齒區與第三齒區中移動;其中,該副鑰匙僅能帶動該限段柱于該該無齒區與第二齒區中移動。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永護,
申請(專利權)人:林永護,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