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自防水雙T板及其屋面,包括雙T板體,雙T板體兩側邊緣呈擋水突形式。屋面由至少兩排雙T板組成,相鄰兩排雙T板體的擋水突之間的縫隙上,裝弧形陽光板、脊瓦或彩鋼瓦。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合理,既有效解決了雙T板屋面的防水問題,又省略了屋面找平層、防水層、剛性屋面層三道工序,縮短了工期,大大降低了屋面的造價,還避免了多連跨房屋的內排水弊端,對采光帶和氣樓的設置方法比原雙T板開孔設置采光帶氣樓的方法更簡便、更經濟、更美觀實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自防水雙T板及其屋面
技術介紹
現有的自防水雙T板,板面整體為平面形式,為了解決雙T板屋面的防水問題,需要在雙T板面上做找平層、防水層、剛性屋面層,工藝復雜,成本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合理,防水性能好的自防水雙T板及其屋面?!け炯夹g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自防水雙T板,包括雙T板體,其特征是雙T板體兩側邊緣呈擋水突形式。擋水突的高度為40 80臟。擋水突的寬度為8(Tl20mm。一種自防水雙T板組成的屋面,其特征是由至少兩排雙T板組成,相鄰兩排雙T板體的擋水突之間的縫隙上,裝弧形陽光板、脊瓦或彩鋼瓦。所述弧形陽光板、脊瓦或彩鋼瓦與擋水突通過連接件連接?;⌒侮柟獍?、脊瓦或彩鋼瓦與雙T板板體之間設有6(Tl20mm間隙。相鄰兩排雙T板體的擋水突之間的縫隙寬度為30(T400mm。本技術結構合理,既有效解決了雙T板屋面的防水問題,又省略了屋面找平層、防水層、剛性屋面層三道工序,縮短了工期,大大降低了屋面的造價,還避免了多連跨房屋的內排水弊端,對采光帶和氣樓的設置方法比原雙T板開孔設置采光帶氣樓的方法更簡便、更經濟、更美觀實用。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技術雙T板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屋面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一種自防水雙T板,包括雙T板體1,雙T板體兩側邊緣呈擋水突2形式。擋水突的高度為4(T80mm。擋水突的寬度為8(Tl20mm。一種自防水雙T板組成的屋面,由至少兩排雙T板組成,相鄰兩排雙T板體的擋水突之間的縫隙上,裝弧形陽光板3 (或脊瓦或彩鋼瓦)。所述弧形陽光板(或脊瓦或彩鋼瓦)與擋水突通過自攻螺絲4連接?;⌒侮柟獍?或脊瓦或彩鋼瓦)與雙T板板體之間設有D=6(Tl20mm間隙,達到既防水又采光又排氣的三重效果。相鄰 兩排雙T板體的擋水突之間的縫隙寬度為L=30(T400mm。在生產雙T板是,通過將雙T板板變加高或抬高制成本技術自防水雙T板;使用時,將本技術自防水雙T板的兩端擱置在天溝雙托梁上或天溝托梁上。權利要求1.一種自防水雙T板,包括雙T板體,其特征是雙T板體兩側邊緣呈擋水突形式。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防水雙T板,其特征是擋水突的高度為4(T80mm。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自防水雙T板,其特征是擋水突的寬度為8(Tl20mm。4.一種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防水雙T板組成的屋面,其特征是由至少兩排雙T板組成,相鄰兩排雙T板體的擋水突之間的縫隙上,裝弧形陽光板、脊瓦或彩鋼瓦。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防水雙T板組成的屋面,其特征是所述弧形陽光板、脊瓦或彩鋼瓦與擋水突通過連接件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自防水雙T板組成的屋面,其特征是弧形陽光板、脊瓦或彩鋼瓦與雙T板板體之間設有6(Γ120_間隙。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防水雙T板組成的屋面,其特征是相鄰兩排雙T板體的擋水突之間的縫隙寬度為30(T400mm。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自防水雙T板及其屋面,包括雙T板體,雙T板體兩側邊緣呈擋水突形式。屋面由至少兩排雙T板組成,相鄰兩排雙T板體的擋水突之間的縫隙上,裝弧形陽光板、脊瓦或彩鋼瓦。本技術結構合理,既有效解決了雙T板屋面的防水問題,又省略了屋面找平層、防水層、剛性屋面層三道工序,縮短了工期,大大降低了屋面的造價,還避免了多連跨房屋的內排水弊端,對采光帶和氣樓的設置方法比原雙T板開孔設置采光帶氣樓的方法更簡便、更經濟、更美觀實用。文檔編號E04D3/24GK202745282SQ201220447838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5日專利技術者顧朝清 申請人:顧朝清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防水雙T板,包括雙T板體,其特征是:雙T板體兩側邊緣呈擋水突形式。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顧朝清,
申請(專利權)人:顧朝清,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