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帶有雙低液位動態控制的調蓄水罐,包括罐體、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罐體由罐體下半部和罐體上半部構成,所述進水口和出水口分別設置在罐體下半部側壁上,在罐體的側壁上設置有磁翻柱液位計,所述磁翻柱液位計與罐體下半部的內部相連通,并在其上分別設置高、中、低三液位。通過磁翻柱液位計實現雙低液位動態控制,即用戶非用水高峰期時,達到低液位罐體進水,高液位停止進水;用戶用水高峰期時,達到中液位罐體進水,高液位停止進水,通過本技術方案,達到向用戶供水采用雙低液位動態控制,此設計可大大減少罐體的體積,并且使調蓄水罐在用戶用水高峰期時具有更大的差量補償調蓄能力,動態雙低液位的設計還縮短了罐體中水循環的周期。(*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設計一種用于單體,雙體,三體樓層建筑的供水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帶有雙低液位動態控制的調蓄水罐。
技術介紹
在現有技術中用于高層建筑供水一般是在高層建筑的頂部固定設置與空氣相通的非密閉的儲水罐,將市政管網中的水通過水泵打入到儲水罐中,利用水的靜壓向建筑物中的用戶管網供水,對于此種儲水罐由于不是密閉方式的,經常會受到空氣中塵埃和來自其他方面的污染而影響水質;另外,為了保證供水的連續性,水罐做的很大,不能及時循環和使用,水滯留在儲水罐中時間過長也會影響到水質,甚至成為水質受到二次污染的源頭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有雙低液位動態控制的調蓄水罐,本技術方案,通過雙低液位動態控制,大大的減少同類型儲水罐的體積,縮短儲水罐中水的循環周期,減少了占地面積,從而彌補了現有技術中的不足。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帶有雙低液位動態控制的調蓄水罐,包括罐體、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罐體由罐體下半部和罐體上半部構成,所述進水口和出水口分別設置在罐體下半部側壁上,在罐體的側壁上設置有磁翻柱液位計,所述磁翻柱液位計與罐體下半部的內部相連通,并在其上分別設置高、中、低三液位。通過磁翻柱液位計實現雙低液位動態控制,即用戶非用水高峰期時,達到低液位罐體進水,高液位停止進水;用戶用水高峰期時,達到中液位罐體進水,高液位停止進水。在罐體上半部的側壁上設置有溢流口。在罐體上半部的頂部設置有通氣帽和密封人口。在罐體側壁上還固定設置有用于登上罐頂和進入罐體內進行檢查的人梯。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一種帶有雙低液位動態控制的調蓄水罐,通過本技術方案,在實際應用中,磁翻柱液位計分別與罐體下半部的內部相連通,并在其上分別設置高、中、低三液位,通過磁翻柱液位計實現雙低液位動態控制,即用戶非用水高峰期時,達到低液位罐體進水,高液位停止進水;用戶用水高峰期時,達到中液位罐體進水,高液位停止進水。此設計可縮小高位調蓄水罐的體積,并使其在高峰期時具備了較大調蓄能力。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罐體、2進水口、3出水口、4罐體下半部、5罐體上半部、6溢流口、7通氣帽、8密封人口、9磁翻柱液位計.、10人梯。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中具體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I所示,本技術涉及的帶有雙低液位動態控制的調蓄水罐,包括罐體I、進水口 2和出水口 3,所述罐體I由罐體下半部4和罐體上半部5構成,所述進水口 2和出水口 3分別設置在罐體下半部4側壁上,在罐體I的側壁上設置有磁翻柱液位計9,所述磁翻柱液位計9與罐體下半部4的內部相連通,并在其上分別設置高、中、低三液位,通過磁翻柱液位計9實現雙低液位動態控制,即用戶非用水高峰期時,達到低液位罐體I進水,高液位罐體I停止進水;用戶用水高峰期時,達到中液位罐體I進水,高液位罐體I停止進水。在罐體上半部5的側壁上設置有溢流口 6。在罐體上半部5的頂部設置有通氣帽7和密封人口 8。在罐體I側壁上還固定設置有用于登上罐頂和進入罐體I內進行檢查的人梯10。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技術的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帶有雙低液位動態控制的調蓄水罐,包括罐體、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罐體由罐體下半部和罐體上半部構成,所述進水口和出水口分別設置在罐體下半部側壁上,其特征在于,在罐體的側壁上設置有磁翻柱液位計,所述磁翻柱液位計與罐體下半部的內部相連通,并在其上分別設置高、中、低三液位,通過磁翻柱液位計實現雙低液位動態控制,即用戶非用水高峰期時,達到低液位罐體進水,高液位停止進水;用戶用水高峰期時,達到中液位罐體進水,高液位停止進水。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有雙低液位動態控制的調蓄水罐,其特征在于,在罐體上半部的側壁上設置有溢流口。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有雙低液位動態控制的調蓄水罐,其特征在于,在罐體上半部的頂部設置有通氣帽和密封人口。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有雙低液位動態控制的調蓄水罐,其特征在于,在罐體側壁上還固定設置有用于登上罐頂和進入罐體內進行檢查的人梯。專利摘要本技術的帶有雙低液位動態控制的調蓄水罐,包括罐體、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罐體由罐體下半部和罐體上半部構成,所述進水口和出水口分別設置在罐體下半部側壁上,在罐體的側壁上設置有磁翻柱液位計,所述磁翻柱液位計與罐體下半部的內部相連通,并在其上分別設置高、中、低三液位。通過磁翻柱液位計實現雙低液位動態控制,即用戶非用水高峰期時,達到低液位罐體進水,高液位停止進水;用戶用水高峰期時,達到中液位罐體進水,高液位停止進水,通過本技術方案,達到向用戶供水采用雙低液位動態控制,此設計可大大減少罐體的體積,并且使調蓄水罐在用戶用水高峰期時具有更大的差量補償調蓄能力,動態雙低液位的設計還縮短了罐體中水循環的周期。文檔編號E03B11/16GK202745122SQ20122035967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4日專利技術者柳兵, 李紀偉, 丁凱 申請人:北京威派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有雙低液位動態控制的調蓄水罐,包括罐體、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罐體由罐體下半部和罐體上半部構成,所述進水口和出水口分別設置在罐體下半部側壁上,其特征在于,在罐體的側壁上設置有磁翻柱液位計,所述磁翻柱液位計與罐體下半部的內部相連通,并在其上分別設置高、中、低三液位,通過磁翻柱液位計實現雙低液位動態控制,即用戶非用水高峰期時,達到低液位罐體進水,高液位停止進水;用戶用水高峰期時,達到中液位罐體進水,高液位停止進水。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柳兵,李紀偉,丁凱,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威派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