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塑料、橡膠、油頁巖、生物秸稈工業化裂解器,熱傳導箱的頂部密封固定油氣筒,油氣筒上有進料接口和油氣出口,油氣筒底部的熱傳導箱內有與油氣筒密封固定的左、右裂解筒,左、右裂解筒內分別有左、右螺旋推進器,油氣筒和左、右裂解筒內腔密封相通,所述左、右裂解筒的底部分別有進渣管和低位出渣管,低位出渣管與串聯式循環熱載體加熱器的進渣口密封相通,進渣管與串連式循環熱載體加熱器的出渣口密封相通;所述的左、右裂解筒有高位出渣管,多余的碳渣排出;所述的熱傳導箱內底部有燃燒室,上部兩側有排煙口。所述的熱載體是利用物料裂解后的碳渣。它可以實現工業化連續工作,效率高,成本低。(*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塑料、橡膠、油頁巖、生物秸稈工業化裂解器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有機物廢料裂解器,特別涉及塑料、橡膠、油頁巖、生物秸桿的工業化裂解器。
技術介紹
塑料、橡膠、油頁巖、生物秸桿可以熱裂解為柴油、汽油、其他可燃氣體和碳渣。眾所周知,現有采用立式裂解釜和滾筒式轉爐間歇式生產,它生產效率低,成本高。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塑料、橡膠、油頁巖、生物秸桿工業化裂解器,它可以實現工業化連續工作,效率高,成本低。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熱傳導箱的頂部密封固定油氣筒, 油氣筒上有進料接口和油氣出口,油氣筒底部的熱傳導箱內有與油氣筒密封固定的左、右裂解筒,左、右裂解筒中分別有左、右螺旋推進器,所述的油氣筒和左、右裂解筒內腔密封相通,所述左、右裂解筒的底部分別有進渣管和低位出渣管,低位出渣管與串聯式循環熱載體加熱器的進渣口密封相通,進渣管與串聯式循環熱載體加熱器的出渣口密封相通;所述的左、右裂解筒有高位出渣管,多余的碳渣排出;所述的熱傳導箱內底部有燃燒室,上部兩側有排煙口。所述的熱載體是利用物料裂解后剩余的固體碳渣作為熱載體。本專利技術具有下列優點1)、由于裂解筒內利用雙螺旋推進物料,物料呈“⑴”形向前移動,物料和熱載體的接觸距離延長,所以可以減少裂解筒的長度,這樣降低了螺旋軸的長度,降低了螺旋軸的繞度,保證了設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2)、由于裂解筒內利用雙螺旋推進物料,解決了由于物料粘度大、易抱軸、團塊導致的推進困難的技術問題。另外,雙螺旋具有自清潔、粉碎功能,攪拌混合更均勻,進料量和推進速度更準確;3)、采用串聯式循環熱載體加熱器,結構緊湊,受熱面積大,熱效率高;4)、由于將燃燒室設置在裂解筒和循環熱載體加熱器的熱傳導箱下方,熱量傳遞同時采用了熱輻射、熱對流和熱傳導三種方式,因此大大增強了熱量傳遞的強度、速度,也進一步提高了單位時間內傳遞熱量的總數量。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附圖為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附圖所示,熱傳導箱3的頂部密封固定油氣筒9,油氣筒9上有進料接口 10和油氣出口 11,油氣筒9底部的熱傳導箱3內有與油氣筒9密封固定的左、右裂解筒6、12,左、 右裂解筒6、12內分別有左、右螺旋推進器7、13,所述左、右裂解筒6、12的底部分別有進渣管5和低位出渣管15,低位出渣管15與循環熱載體加熱器4的進渣口密封相通,進渣管5與循環熱載體加熱器4的出渣口密封相通;所述的左、右裂解筒6、12有高位出渣管14,多余的碳渣動密封冷卻排出;所述的熱傳導箱3內底部有燃燒室I。為了提高左、右裂解筒6、12和串聯式循環熱載體加熱器4的穩定性,所述的熱傳導箱3內固定加強托板2,加強托板2的上部托在左、右裂解筒6、12的下方,加強托板2上有與串聯式循環熱載體加熱器4大小位置對應的支撐孔,串聯式循環熱載體加熱器4穿過所述的加強托板2支撐孔,由加強托板2支撐。所述的循環熱載體加熱器4由一組螺旋推進器首尾串聯組成。所述的燃燒室I可以是油、氣或固體燃燒器,燃燒室I與風管16密封相通。所述的左、右螺旋推進器7、13由一臺調速電機經減速機(圖中未畫出)驅動,同速旋轉。所述的循環熱載體加熱器4由另一臺調速電機經減速機(圖中未畫出)驅動,同速旋轉。所述循環熱載體加熱器4的熱載體是物料裂解后所剩固態碳渣。所述的左右螺旋推進器7、13和串聯式循環熱載體加熱器4內有物料推進片(圖中未畫出),推進片為螺旋片或葉片。權利要求1.一種塑料、橡膠、油頁巖、生物秸桿工業化裂解器,其特征在于熱傳導箱(3)的頂部密封固定油氣筒(9),油氣筒(9)上有進料接口(10)和油氣出口(11),油氣筒(9)底部的熱傳導箱⑶內有與油氣筒(9)密封固定的左、右裂解筒(6、12),左、右裂解筒(6、12)內分別有左、右螺旋推進器(7、13),所述的油氣筒(9)和左右裂解筒(6、12)內腔密封相通,所述左、右裂解筒(6、12)的底部分別有進渣管(5)和低位出渣管(15),低位出渣管(15)與串聯式循環熱載體加熱器(4)的進渣口密封相通,進渣管(5)與串聯式循環熱載體加熱器 ⑷的出渣口密封相通;所述的左、右裂解筒(6、12)有高位出渣管(14),多余的碳渣排出; 所述的熱傳導箱(3)內底部有燃燒室(I),上部兩側有排煙口(8)。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塑料、橡膠、油頁巖、生物秸桿工業化裂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熱傳導箱(3)內固定加強托板(2),加強托板(2)的上部托在左、右裂解筒(6、12)的下方,加強托板(2)上有與串聯式循環熱載體加熱器(4)大小位置對應的支撐花板孔,串連式循環熱載體加熱器(4)穿過所述的加強托板(2)支撐孔,由加強托板(2)支撐。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塑料、橡膠、油頁巖、生物秸桿工業化裂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環熱載體加熱器(4)由一組管式螺旋推進器首尾串聯組成。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塑料、橡膠、油頁巖、生物秸桿工業化裂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燒室(I)為油、氣或固體燃燒器,燃燒室(I)與風管(16)密封相通。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塑料、橡膠、油頁巖、生物秸桿工業化裂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螺旋推進器(7、13)由一臺調速電機帶減速機驅動,同速旋轉,推動裂解筒內物料移動。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塑料、橡膠、油頁巖、生物秸桿工業化裂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串聯式循環熱載體加熱器(4)由另一臺調速電機經減速機驅動,同速旋轉。7.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塑料、橡膠、油頁巖、生物秸桿工業化裂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聯式循環熱載體加熱器(4)的熱載體是物料裂解后所剩固態碳渣。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塑料、橡膠、油頁巖、生物秸桿工業化裂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螺旋推進器(7、13)和串聯式循環熱載體加熱器(4)內有物料推進片,推進片為螺旋片或葉片。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塑料、橡膠、油頁巖、生物秸稈工業化裂解器,熱傳導箱的頂部密封固定油氣筒,油氣筒上有進料接口和油氣出口,油氣筒底部的熱傳導箱內有與油氣筒密封固定的左、右裂解筒,左、右裂解筒內分別有左、右螺旋推進器,油氣筒和左、右裂解筒內腔密封相通,所述左、右裂解筒的底部分別有進渣管和低位出渣管,低位出渣管與串聯式循環熱載體加熱器的進渣口密封相通,進渣管與串連式循環熱載體加熱器的出渣口密封相通;所述的左、右裂解筒有高位出渣管,多余的碳渣排出;所述的熱傳導箱內底部有燃燒室,上部兩側有排煙口。所述的熱載體是利用物料裂解后的碳渣。它可以實現工業化連續工作,效率高,成本低。文檔編號C10G1/10GK202744495SQ20122032500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8日專利技術者王舉才, 王濤, 王樹玲 申請人:王舉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塑料、橡膠、油頁巖、生物秸稈工業化裂解器,其特征在于:熱傳導箱(3)的頂部密封固定油氣筒(9),油氣筒(9)上有進料接口(10)和油氣出口(11),油氣筒(9)底部的熱傳導箱(3)內有與油氣筒(9)密封固定的左、右裂解筒(6、12),左、右裂解筒(6、12)內分別有左、右螺旋推進器(7、13),所述的油氣筒(9)和左右裂解筒(6、12)內腔密封相通,所述左、右裂解筒(6、12)的底部分別有進渣管(5)和低位出渣管(15),低位出渣管(15)與串聯式循環熱載體加熱器(4)的進渣口密封相通,進渣管(5)與串聯式循環熱載體加熱器(4)的出渣口密封相通;所述的左、右裂解筒(6、12)有高位出渣管(14),多余的碳渣排出;所述的熱傳導箱(3)內底部有燃燒室(1),上部兩側有排煙口(8)。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舉才,王濤,王樹玲,
申請(專利權)人:王舉才,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