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摩擦式吊具,包括錐形拉桿、底板、多個曲柄和多個摩擦套片,所述的多個摩擦套片拼合成一個摩擦套,該摩擦套具有與錐形拉桿錐形配合的錐形內孔,該摩擦套上端設有凸緣,底板空套在該摩擦套上部并與凸緣相抵,錐形拉桿的上端設有凸環和用于鉤掛的連接部A,所述的多個曲柄均勻布置在底板的周邊,曲柄具有三個臂,曲柄下部臂的臂端與底板鉸接,曲柄上部臂的臂端為連接部B,曲柄中間臂為能夠與凸環通過斜面扣接的扣臂。本技術方案突破了傳統吊裝方法的局限性,使吊裝工作更加簡潔、方便、安全,效率高,成本低。(*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吊裝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摩擦式吊具。
技術介紹
在傳統的吊裝物體過程中,通常物體上采用鉤掛和捆綁錨點方法與拉力聯系。傳統的吊裝方法和吊具,工藝復雜,勞動強度大,安全隱患多,尤其水下和高空作業更具復雜性。在橋梁施工中一般需要在水面下的河底設置大型的素砼混凝土方塊作為地基、地樁,在吊裝素砼混凝土方塊時,采用傳統的捆綁鉤掛方式不僅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效率低下,捆綁繩易割斷造成安全事故,一般采用預先埋置吊盒的方式,工程成本高,并且需要人工脫鉤解鎖,在水下吊裝時則需要潛水員才能操作。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摩擦式吊具,突破了傳統吊裝方法的局限性,使吊裝工作更加簡潔、方便、安全,效率高,成本低。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技術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一種摩擦式吊具,包括錐形拉桿、底板、多個曲柄和多個摩擦套片,所述的多個摩擦套片拼合成一個摩擦套,該摩擦套具有與錐形拉桿錐形配合的錐形內孔,該摩擦套上端設有凸緣,底板空套在該摩擦套上部并與凸緣相抵,錐形拉桿的上端設有凸環和用于鉤掛的連接部A,所述的多個曲柄均勻布置在底板的周邊,曲柄具有三個臂,曲柄下部臂的臂端與底板鉸接,曲柄上部臂的臂端為連接部B,曲柄中間臂為能夠與凸環通過斜面扣接的扣臂。作為優選,所述曲柄的三個臂之間的夾角均為鈍角。作為優選,所述摩擦套片外面設有環形凸棱或環形凹槽。作為優選,所述曲柄下部臂通過一個限位銷與凸緣活動連接。作為優選,所述連接部A和連接部B為掛孔或者掛鉤。本技術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術方案,相對于傳統吊裝方法和吊具具有下述優占-^ \\\ ·I、簡化了水下和高空作業脫鉤解鎖的工序,減輕了勞動強度,減少安全隱患。2、水下吊裝則擺脫了潛水員工作內容,使工序更簡便,排除了潛水員的安全隱患。3、由于安裝簡單,操作方便,極大提高生產率。4、工程成本支出減少,產生利益極大。列100噸素砼混凝土方塊,用傳統吊裝方法,預埋4個丁字吊盒,單價2500元/只,用摩擦吊裝法,僅此一塊節約材料費約I萬元。5、重物與拉力在垂直運動中是反作用力,吊具始終趨緊狀態,安全可靠。6、由于垂直摩擦力的走向,規避了物體剪力約束。7、與傳統吊具比較,摩擦式吊具充分利用鋼材拉力特性,外廓體積小,重量輕,制作簡單,可重復使用。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分解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的使用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做一個詳細的說明。實施例I :如圖I、圖2所示的一種摩擦式吊具,包括錐形拉桿2、底板3、兩個曲柄4和兩個摩 擦套片1,所述的兩個摩擦套片I拼合成一個摩擦套,該摩擦套具有與錐形拉桿2錐形配合的錐形內孔12,該摩擦套上端設有凸緣11,底板3空套在該摩擦套上部并與凸緣11相抵,錐形拉桿2的上端設有凸環21和用于鉤掛的連接部A22,所述的兩個曲柄4均勻布置在底板3的周邊,曲柄4具有三個臂,曲柄4下部臂的臂端與底板3鉸接,曲柄4上部臂的臂端為連接部B41,曲柄4中間臂為能夠與凸環21通過斜面扣接的扣臂42。本實施例中,所述曲柄4的三個臂之間的夾角均為鈍角。所述摩擦套片I外面設有環形凸棱或環形凹槽。所述曲柄4下部臂通過一個限位銷5與凸緣11活動連接。所述連接部A22和連接部B41為掛孔。使用操作時,步驟如下I、在吊裝對象的物體100上,預制圓孔,方孔或矩孔。2、動力繩聯系曲柄4的連接部B41,錐形拉桿2下垂,曲柄4的杠桿反力壓迫銷套間隙為零,吊具200的摩擦套片進入物體孔中,如圖3所示。3、動力繩聯系錐形拉桿2的連接部A22,曲柄4翻轉的反力壓迫摩擦套片I壓向物體孔壁產生初始摩擦阻力,拉桿繼續上行,補償桿套角面間隙,將物體重量轉換為壓力傳遞給摩擦套,摩擦阻力大于引力,物體上升。4、動力繩聯系曲柄4的連接部B41,錐形拉桿受曲柄壓力下移,摩擦套片向心移動,小于孔徑后出孔。上述摩擦式吊具可制作成圓形,方形,矩形,或板式。摩擦套可多片式。預緊、松放摩擦間隙,可機械式,氣動液壓式或電磁式。需要強調的是以上僅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技術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技術技術方案的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摩擦式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錐形拉桿(2)、底板(3)、多個曲柄(4)和多個摩擦套片(I ),所述的多個摩擦套片(I)拼合成一個摩擦套,該摩擦套具有與錐形拉桿(2)錐形配合的錐形內孔(12),該摩擦套上端設有凸緣(11),底板(3)空套在該摩擦套上部并與凸緣(11)相抵,錐形拉桿(2)的上端設有凸環(21)和用于鉤掛的連接部A (22),所述的多個曲柄(4)均勻布置在底板(3)的周邊,曲柄(4)具有三個臂,曲柄(4)下部臂的臂端與底板(3)鉸接,曲柄(4)上部臂的臂端為連接部B (41),曲柄(4)中間臂為能夠與凸環(21)通過斜面扣接的扣臂(42)。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摩擦式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4)的三個臂之間的夾角均為鈍角。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摩擦式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套片(I)外面設有環形凸棱或環形凹槽。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摩擦式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4)下部臂通過一個限位銷(5)與凸緣(11)活動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摩擦式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A(22)和連接部B (41)為掛孔或者掛鉤。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摩擦式吊具,包括錐形拉桿、底板、多個曲柄和多個摩擦套片,所述的多個摩擦套片拼合成一個摩擦套,該摩擦套具有與錐形拉桿錐形配合的錐形內孔,該摩擦套上端設有凸緣,底板空套在該摩擦套上部并與凸緣相抵,錐形拉桿的上端設有凸環和用于鉤掛的連接部A,所述的多個曲柄均勻布置在底板的周邊,曲柄具有三個臂,曲柄下部臂的臂端與底板鉸接,曲柄上部臂的臂端為連接部B,曲柄中間臂為能夠與凸環通過斜面扣接的扣臂。本技術方案突破了傳統吊裝方法的局限性,使吊裝工作更加簡潔、方便、安全,效率高,成本低。文檔編號B66C1/10GK202744173SQ201220466389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3日專利技術者應來石 申請人:應來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摩擦式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錐形拉桿(2)、底板(3)、多個曲柄(4)和多個摩擦套片(1),所述的多個摩擦套片(1)拼合成一個摩擦套,該摩擦套具有與錐形拉桿(2)錐形配合的錐形內孔(12),該摩擦套上端設有凸緣(11),底板(3)空套在該摩擦套上部并與凸緣(11)相抵,錐形拉桿(2)的上端設有凸環(21)和用于鉤掛的連接部A(22),所述的多個曲柄(4)均勻布置在底板(3)的周邊,曲柄(4)具有三個臂,曲柄(4)下部臂的臂端與底板(3)鉸接,曲柄(4)上部臂的臂端為連接部B(41),曲柄(4)中間臂為能夠與凸環(21)通過斜面扣接的扣臂(42)。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應來石,
申請(專利權)人:應來石,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