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高速電梯端站保護裝置,位于電梯井道的上端站和/或下端站,包括至少上、下兩個減速開關(S1、S2),至少上、下兩個極限開關(L1、L2),以及撞弓(5),所述減速開關和極限開關都安裝在導軌(7)或電梯井道的內壁上,該裝置還包括觸發器(1)以及用于接收觸發器(1)信號的感應開關(3),觸發器(1)安裝在轎廂支架(2)上,轎廂支架(2)安裝在電梯轎廂(11)的側面,感應開關(3)安裝在開關支架(4)的一端,開關支架(4)安裝在導軌(7)或井道內壁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有效縮短了減速開關之間的距離,縮短了撞弓的長度,節省了建筑成本。檢測減速信號時更加靈敏,提高了檢測的精確性;安裝維護更加方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高速電梯端站保 護裝置,屬于電梯安全保護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針對3.Om/s以上高速電梯,為避免電梯沖頂、蹲底引發事故,需要在電梯的上端站和下端站處設置端站保護裝置,通常做法是在導軌或井道內安置限位和減速裝置,以撞弓機械觸動減速開關或極限開關從而告知電梯控制系統轎廂運動的速度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從而采取相應的措施。這樣的做法中要求減速開關與極限開關的設定距離較大,使得限位裝置的撞弓長度較長,為避免撞弓撞擊頂層和底坑,需要對頂層空間加高和底坑深度加深以滿足撞弓的安裝要求,這樣往往會影響安裝進程并增加了建筑成本。經檢索中國專利,發現申請號為201110177366. 2,名稱為一種極限限位裝置的專利申請,技術主題也是保護電梯端站保護裝置的,但是該申請還是以撞弓觸動機械開關的形式來檢測轎廂運動速度,并沒有解決減速開關與極限開關的設定距離較大,以及撞弓長度較長、建筑成本較高的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針對高速電梯的端站保護裝置,能有效的縮短電梯上下端站各開關之間的安裝距離,從而減短撞弓長度,解決高速電梯井道頂層高度和底坑深度大的問題,使得井道空間利用更趨合理。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具體如下一種高速電梯端站保護裝置,位于電梯井道的上端站和/或下端站,包括至少上、下兩個減速開關SI、S2,至少上、下兩個極限開關LI、L2,以及撞弓5,所述減速開關和極限開關都安裝在導軌7或電梯井道的內壁上,其中該裝置還包括觸發器I以及用于接收觸發器I信號的感應開關3,所述觸發器I安裝在轎廂支架2上,所述轎廂支架2安裝在電梯轎廂的側面,所述感應開關3安裝在開關支架4的一端,所述開關支架4安裝在導軌7或電梯井道的內壁上。所述感應開關3位于電梯井道的上端站,在下減速開關SI下方2-5米處。所述感應開關3位于電梯井道的下端站,在上減速開關S2上方2-5米處。所述上、下減速開關SI、S2之間為串聯連接。所述觸發器I為觸發磁鐵,或光電觸發器,或超聲波觸發器;所述感應開關3為雙穩態磁感應開關,或光電感應開關,或超聲波感應開關。本技術的技術效果體現在I、通過觸發器與感應開關的設置,使得電梯轎廂在檢測減速信號的時候無需用撞弓觸動并壓住減速檢測開關,有效縮短了減速開關之間的距離,縮短了撞弓的長度,節省了建筑成本。2、通過觸發器與感應開關的設置,使得電梯控制系統檢測減速信號時更加靈敏,提高了檢測的精確性;而且因為縮短了限位開關的距離,使得安裝維護更加方便,在降低建筑成本的同時也提高作業人員的工作效率。附圖說明圖I為高速電梯端站保護裝置在電梯上端站處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高速電梯端站保護裝置在電梯上端站處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I的俯視圖。圖中所示I :觸發器、2 :轎廂支架、3 :感應開關、4 :開關支架、5 :撞弓、7 :導軌、11 :轎廂、SI 上減速開關、S2 :下減速開關、LI :上極限開關、L2 :下極限開關。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技術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詳細描述本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和具體實施方式。應當理解的是,本說明書中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為了解釋本技術,并不是為了限定本技術。如圖I所示,高速電梯端站保護裝置由下至上包括了導軌7、與導軌固定在一起的開關支架4以及安裝在開關支架4 一端的感應開關3,下減速開關S2和上減速開關SI,下極限開關L2和上極限開關LI。其中,開關支架4及感應開關3與下減速開關S2的距離在2_5米之間,比現有技術中8米的距離大為縮短。轎廂11 (圖I中未畫出)沿導軌上下運行,圖3所示為高速電梯端站保護裝置在電梯井道上端站結構示意圖的俯視圖,由圖中可知,轎廂11的側面安裝有轎廂支架2和撞弓5,轎廂支架2上安裝有觸發器1,觸發器I與感應開關3的位置在垂直方向上是對應的,也就是說觸發器I在隨轎廂垂直運行時會通過感應開關3所在的位置。圖I中所示轎廂支架2與觸發器I的位置只是圖示,該位置是隨著轎廂的移動而移動的。根據圖I所示,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如下轎廂由下至上運行,當轎廂支架2上的觸發器I通過感應開關3的位置時,即相當于現有技術中的撞弓觸發減速檢測開關,電梯控制系統開始檢測轎廂減速度是否符合系統設定要求,以判斷是否需要強迫曳引機減速。當轎廂側面的撞弓5觸動下減速開關S2時,系統再次檢測轎廂減速度是否符合設定要求,以判斷是否需要強迫曳引機減速。當撞弓5觸動上減速開關SI后,因為SI與S2開關是串聯連接的,使得撞弓在離開S2后系統仍能檢測到減速信號。如果轎廂未按照系統設定的減速曲線停止運行,轎廂繼續向上運行,撞弓5會觸動下極限開關L2和上極限開關LI,此時電梯系統采取緊急措施,強行停止電梯運行,確保安全。如圖2所示,結構與圖I基本一致,不同之處在于,開關支架4和安裝在開關支架4 一端的感應開關3位于上減速開關SI的上方,且開關支架4與上減速開關SI的距離為2-5米。其工作原理如下轎廂由上至下運行,當轎廂支架2上的觸發器I通過感應開關3的位置時(相當于現有技術中的撞弓觸發減速檢測開關),電梯控制系統檢測轎廂減速度是否符合系統設定要求,以判斷是否需要強迫曳引機減速,當轎廂側面的撞弓5觸動上減速開關SI時,系統再次檢測轎廂減速度是否符合設定要求,以判斷是否需要強迫曳引機減速。當撞弓5觸動下減速開關S2后,因為SI與S2開關是串聯連接的,使得撞弓在離開SI后系統仍能檢測到減速信號,如果轎廂未按照系統設定的減速曲線停止運行,轎廂繼續向下運行,撞弓5會觸動上極限開關LI和下極限開關L2,此時電梯系統采取緊急措施,強行停止電梯運行,確保安全。本技術設置了 SI、S2兩個減速開關,并且這兩個減速開關是串聯連接的,優點在于當撞弓5觸動下減速開關S2或上減速開關SI時,兩者能夠同時工作,這樣轎廂在井道中向上下端站運行時,撞弓只需要壓住其中一個減速開關即可檢測減速信號,在保證電 梯安全運行的同時有效的減短了撞弓長度。進一步,在高速電梯端站的保護裝置中可以運用無線檢測技術,比如光電感應或超聲波感應產生減速信號,來替代撞弓機械觸發減速開關產生減速信號,如此,可將觸發器I選擇為觸發磁鐵,或光電觸發器,或超聲波觸發器;相應地,感應開關3選為雙穩態磁感應開關,或光電感應開關,或超聲波感應開關,聞科技檢測技術的運用也可以進一步提供其檢測精度并提供工作效率。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技術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適當的變更和修改。因此,本技術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技術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技術構成任何限制。權利要求1.一種高速電梯端站保護裝置,位于電梯井道的上端站和/或下端站,包括至少上、下兩個減速開關(SI、S2),至少上、下兩個極限開關(LI、L2),以及撞弓(5),所述減速開關和極限開關都安裝在導軌(7)或電梯井道的內壁上,其特征在于該裝置還包括觸發器(I)以及用于接收觸發器(I)信號的感應開關(3 ),所述觸發器(I)安裝在轎廂支架(2 )上,所述轎廂支架(2 )安裝在電梯轎廂(1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速電梯端站保護裝置,位于電梯井道的上端站和/或下端站,包括至少上、下兩個減速開關(S1、S2),至少上、下兩個極限開關(L1、L2),以及撞弓(5),所述減速開關和極限開關都安裝在導軌(7)或電梯井道的內壁上,其特征在于:該裝置還包括觸發器(1)以及用于接收觸發器(1)信號的感應開關(3),所述觸發器(1)安裝在轎廂支架(2)上,所述轎廂支架(2)安裝在電梯轎廂(11)的側面,所述感應開關(3)安裝在開關支架(4)的一端,所述開關支架(4)安裝在導軌(7)或電梯井道的內壁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巫翔,宋亮,耿鵬鵬,高贊亭,蔣旭君,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西奧電梯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