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為一種電廠氣力輸送系統組合式進料器,包括物料關斷結構部分和壓力密封結構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料關斷結構部分和壓力密封結構部分相互分離獨立,物料關斷結構部分在進料器上部,壓力密封結構部分在進料器下部,物料關斷結構部分與壓力密封結構部分的氣動或電動控制機構相互獨立互不干擾。所述的物料關斷結構部分和壓力密封結構部分的氣動或電動控制機構,當組合式進料器關閉時,先關閉上部的物料關斷結構部分,后關斷下部的壓力密封結構部分。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有效地保證了進料器的密封性能和耐磨損性能,提高氣力輸送系統的自動化程度和運行穩定性,并降低了系統運行維護成本。(*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實用 新型涉及一種輸送系統的進料裝置,特別是公開一種電廠氣力輸送系統組合式進料器,用于粉、顆粒狀固體物料氣力輸送系統。
技術介紹
燃煤發電廠中,對中速磨制粉系統排出的石子煤有如下特點由于石子煤比重較大,一般在2 3t/m3,排量會隨著煤質、鍋爐負荷和磨煤機性能的變化而發生波動,同時石子煤還具有溫度較高,顆粒大及硬度大等特性,因此,對石子煤處理系統可靠性要求較高。目前投運的大中型電廠石子煤處理方式,大致歸納為四種機械輸送、水力輸送、人工清理和氣力輸送等處理方式。隨著國家節能環保的重視和人力資源成本的增加以及燃用煤種的石子煤含量越來越高,全世界范圍內的電廠將足部用氣力輸送的系統取代原系統,而且由于負壓系統的設備國產化缺乏和設備使用壽命等問題,可以預計未來的石子煤氣力輸送行業將會是正壓系統的天下,對于石子媒正壓氣力輸送系統,其發送器進料裝置尤為重要,石子煤具有大顆粒、高比重、顆粒度不規律等特點。現有石子煤氣力輸送系統發送器進料裝置普片采用具有密封效果的單一閥門,普通發送器進料閥在閥門開關過程中,閥門閥板總是免不了和物料相接處,由此增加了閥板的磨損,閥板關閉的過程中,由于有物料通過閥板和密封面,當有大顆粒物料時,可能產生閥門無法正常關閉到位的情況,或者閥門關到位,密封面可能存在顆粒物導致閥門無法密封。當石子煤進料量較大時尤為明顯,進料閥經常會出現無法關閉或關閉不到位,使輸送系統無法正常自動運行。而且,當閥門正常關閉到位,如果當密封處有小顆粒時,即使進料閥可以關閉到位,但是閥門關閉后密封不嚴,輸送時,壓縮空氣容易反竄進入上游設備,如磨煤機等,對上游設備造成很大的損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的進料閥在開關過程中閥門的開關不到位和密封不完全的缺陷,設計一種電廠氣力輸送系統組合式進料器,將密封功能與抗磨損功能隔離,其進料和密封性能完全滿足石子煤的進料需求。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電廠氣力輸送系統組合式進料器,包括物料關斷結構部分和壓力密封結構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料關斷結構部分和壓力密封結構部分相互分離獨立,物料關斷結構部分在進料器上部,壓力密封結構部分在進料器下部,物料關斷結構部分與壓力密封結構部分的氣動或電動控制機構相互獨立互不干擾。所述的物料關斷結構部分和壓力密封結構部分的氣動或電動控制機構,當組合式進料器關閉時,先關閉上部的物料關斷結構部分,后關斷下部的壓力密封結構部分。本技術完全不同于現有技術的普通進料閥,通過將物料關斷功能和密封結構分離,及在進料器上部設置物料關斷結構部分,由氣動或電動執行機構控制,專用于物料的關斷,不考慮密封性能,進料器的下部分設置壓力密封結構部分,也采用氣動或電動執行機構控制,進料器關閉時,先關閉上部物料關斷結構部分,后關斷下部壓力密封結構部分,如此在壓力密封結構部分關閉的過程中,由于上部物料關斷結構部分已處于關斷狀態,沒有任何物料會接觸到壓力密封結構部分中的密封面,從而有效地保證了進料器的密封性能和耐磨損性能。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與現有技術的發送器進料閥相比較,本技術將密封功能與抗磨損功能隔離后,使得進料器在物料關斷和壓力密封方面分別設置單獨的、有針對性的結構,進料器的密封性能與進料的磨損、開關玩全獨立,從而使得進料器整體在物料關斷和氣密封方面更加完善,不會產生物料無法關斷和密封性能無法保證等的情況出現,有效保證了氣力輸送系統對進料裝置的要求。同時由于密封結構完全不與物料接觸,使得密封結構的使用壽命與普通進料閥提高3倍以上,從而提高氣力輸送系統的自動化程度和運行穩定性,并降低了系統運行維護成本。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中1、物料關斷結構部分;2、壓力密封結構部分;3、連接法蘭;4、物料關斷結構部分的控制機構;5、壓力密封結構部分的控制機構。具體實施方式根據附圖,本技術一種電廠氣力輸送系統組合式進料器,包括物料關斷結構部分I和壓力密封結構部分2。物料關斷結構部分I和壓力密封結構部分2相互分離獨立,物料關斷結構部分I在進料器上部,壓力密封結構部分2在進料器下部,物料關斷結構部分I與壓力密封結構部分2的氣動或電動控制機構相互獨立互不干擾。物料關斷結構部分的控制機構4和壓力密封結構部分的控制機構5,當本技術組合式進料器關閉時,先關閉上部的物料關斷結構部分1,后關斷下部的壓力密封結構部分2。本技術采用專用關斷物料的閥門結構和專用氣密封結構組合而成,物料關斷結構部分采用單閥板型結構,壓力密封結構部分采用雙閥板密封結構,密封面采用硬質合金材料以適合高溫使用環境,物料關斷結構部分和壓力密封結構部分采用氣動或電動控制機構,物料關斷結構部分和壓力密封結構部分之間采用法蘭連接,便于檢修維護。本技術最高使用溫度滿足300攝氏度,工作壓力可滿足O. Γ1. 6MPa之間。權利要求1.一種電廠氣力輸送系統組合式進料器,包括物料關斷結構部分和壓力密封結構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料關斷結構部分和壓力密封結構部分相互分離獨立,物料關斷結構部分在進料器上部,壓力密封結構部分在進料器下部,物料關斷結構部分與壓力密封結構部分的氣動或電動控制機構相互獨立互不干擾。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廠氣力輸送系統組合式進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料關斷結構部分和壓力密封結構部分的氣動或電動控制機構,當組合式進料器關閉時,先關閉上部的物料關斷結構部分,后關斷下部的壓力密封結構部分。專利摘要本技術為一種電廠氣力輸送系統組合式進料器,包括物料關斷結構部分和壓力密封結構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料關斷結構部分和壓力密封結構部分相互分離獨立,物料關斷結構部分在進料器上部,壓力密封結構部分在進料器下部,物料關斷結構部分與壓力密封結構部分的氣動或電動控制機構相互獨立互不干擾。所述的物料關斷結構部分和壓力密封結構部分的氣動或電動控制機構,當組合式進料器關閉時,先關閉上部的物料關斷結構部分,后關斷下部的壓力密封結構部分。本技術有效地保證了進料器的密封性能和耐磨損性能,提高氣力輸送系統的自動化程度和運行穩定性,并降低了系統運行維護成本。文檔編號B65G53/40GK202744012SQ201220474958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8日專利技術者李春萱, 于永華, 徐國祥 申請人:上海中芬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 上海中芬熱力供應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廠氣力輸送系統組合式進料器,包括物料關斷結構部分和壓力密封結構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料關斷結構部分和壓力密封結構部分相互分離獨立,物料關斷結構部分在進料器上部,壓力密封結構部分在進料器下部,物料關斷結構部分與壓力密封結構部分的氣動或電動控制機構相互獨立互不干擾。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春萱,于永華,徐國祥,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中芬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上海中芬熱力供應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