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上下設置上引式大出力連續輸送泵,包括料倉、裝料泵、輸送泵、終端庫、輸送氣源和儀表氣源,所述輸送泵與裝料泵為上下設置,在出料管道上安裝有輸送泵進料閥;所述輸送泵采用上引方式通過輸送管道連通終端庫,在輸送管道上安裝有一輸送泵出料閥;在輸送泵的下底與輸送氣源連通安裝有一氣化空氣閥,該輸送泵內通過空氣閥與輸送氣源連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輸送距離遠,可達單級輸送距離1500m;輸送出力大,在相同輸送泵容積下,該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設備出力是目前市場上輸送設備出力的2倍;輸送管徑小,在相同出力要求下,其管徑要比現有管徑小1/3。(*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物料輸送領域,涉及輸送泵,尤其是一種上下設置上引式大出力連續輸送泵。
技術介紹
目前,電煤供應異常緊張,電煤質量越來越差,灰量越來越多。很多客戶希望就近(電廠圍墻外)對灰進行綜合利用,因此一種在大出力遠距離(1500m內)的輸送設備有著很大的潛在市場。通過檢索,尚未發現與本專利申請相關的公開專利文獻。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輸送穩定且運行費用低的上下設置上引式大出力連續輸送泵。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上下設置上引式大出力連續輸送泵,包括料倉、裝料泵、輸送泵、終端庫、輸送氣源和儀表氣源,料倉的下方通過裝料泵進料閥連接裝料泵,在裝料泵上安裝有一排氣管道,裝料泵通過出料管道連通輸送泵,輸送泵通過輸送管道連通終端庫,輸送氣源通過氣管連通裝料泵及輸送泵,儀表氣源分別連接裝料泵及輸送泵并檢測其料位,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泵與裝料泵為上下設置,在出料管道上安裝有輸送泵進料閥;所述輸送泵采用上引方式通過輸送管道連通終端庫,在輸送管道上安裝有一輸送泵出料閥;在輸送泵的下底與輸送氣源連通安裝有一氣化空氣閥,該輸送泵內通過空氣閥與輸送氣源連通。而且,所述裝料泵與輸送泵容積之比為I :2。而且,所述與輸送泵內連通的空氣閥設置有三個,分別為輔助空氣閥、主進空氣閥及出口空氣閥。本技術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I、本技術具有明顯的節能效果,其耗氣量僅是目前市場上輸送設備耗氣量的1/2,輸送泵始終處于輸送狀態,去除了輸送過程中耗氣最大的空吹階段。。2、本技術輸送距離遠,可達單級輸送距離1500m;輸送出力大,在相同輸送泵容積下,該技術設備出力是目前市場上輸送設備出力的2倍;輸送管徑小,在相同出力要求下,其管徑要比現有管徑小1/3。3、本技術采用O. SMpa的壓縮空氣作為輸送氣源,并可采用可編程控制器控制,自動化程度高、運行穩定、操作方便,投資費用低,耗氣量少,是一種理想的物料輸送設備。附圖說明3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一種上下設置上引式大出力連續輸送泵,包括料倉I、裝料泵3、輸送泵13、終端庫6、輸送氣源12和儀表氣源11,料倉的下方通過裝料泵進料閥2連接裝料泵,在裝料泵上安裝有一排氣管道17,裝料泵通過出料管道15連通輸送泵,在該出料管道上安裝有輸送泵進料閥16,輸送泵通過輸送管道5連通終端庫;輸送氣源通過氣管連通裝料泵及輸送泵,儀表氣源分別連接裝料泵及輸送泵并檢測其料位。本技術的創新點在于在裝料泵的下底與輸送氣源連通安裝有一氣化空氣閥14。所述輸送泵通過上引方式采用輸送管道連通終端庫,在輸送管道上安裝有一輸送泵出料閥4。在輸送泵的下底與輸送氣源連通安裝有一氣化空氣閥10,該輸送泵內通過分別設置的輔助空氣閥9、主進空氣閥8及出口空氣閥7與輸送氣源連通。輸送泵與裝料泵為上下設置。裝料泵與輸送泵容積之比近似為I :2。本實施例附圖中,與裝料泵及輸送泵內連通的空氣閥設置有三個,也可以根據需要設置1-8個。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位于裝料泵上方的料倉的低料位開關即時反映物料位置信號,并且輸送泵內的低料位開關未被覆蓋,此時將觸發啟動輸送。輸送泵進料閥和出料閥關閉,裝料泵進料閥打開。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卸放到裝料泵中。在物料填充泵的過程中,裝料泵排氣管道將打開,使得空氣從裝料泵中釋放。當裝料泵的高料位開關(Hl)指示裝料泵已經填滿,則裝料泵的排氣管道關閉。再經過一個短延時,使裝料泵完全填滿。此時,裝料泵進料閥關閉。當裝料泵的進料閥和排氣管道關閉并且密封,并且輸送泵的氣化空氣閥開啟后,輸送泵的進料閥開啟。一個允許輸送泵進料閥完全開啟的短延時后,空氣進入到裝料泵中,物料將通過出料管道卸放至輸送泵中。當裝料泵的輸送壓力上升達到預設定壓力值時,或者當最大的增壓過程定時器完成,輔助輸送空氣閥將關閉,物料連續輸送到裝料泵。當物料被完全輸送到裝料泵以后,產生一個輸送壓力下降的信號,氣化空氣閥關閉,完成一次裝料,經過一個短暫的延時,裝料泵的進料閥關閉。當輸送泵的低料位(L2)被覆蓋,這時將啟動輸送泵進行輸送循環。輸送泵空氣閥開啟,經過一個短暫的延時后,裝料泵的出料閥打開,輸送泵出料閥開啟,物料靠壓力的作用進入輸送泵。此時,輸送泵的各個空氣閥打開,物料被輸送至輸送管道而進入終端庫。在輸送泵將物料輸送終端庫的同時,裝料泵繼續裝料;裝料泵裝滿后,通過閥的控制將物料繼續輸送到輸送泵。而此時,輸送泵由于容積較大,連續不斷地將物料輸送到終端庫。權利要求1.一種上下設置上引式大出力連續輸送泵,包括料倉、裝料泵、輸送泵、終端庫、輸送氣源和儀表氣源,料倉的下方通過裝料泵進料閥連接裝料泵,在裝料泵上安裝有一排氣管道,裝料泵通過出料管道連通輸送泵,輸送泵通過輸送管道連通終端庫,輸送氣源通過氣管連通裝料泵及輸送泵,儀表氣源分別連接裝料泵及輸送泵并檢測其料位,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泵與裝料泵為上下設置,在出料管道上安裝有輸送泵進料閥;所述輸送泵采用上引方式通過輸送管道連通終端庫,在輸送管道上安裝有一輸送泵出料閥;在輸送泵的下底與輸送氣源連通安裝有一氣化空氣閥,該輸送泵內通過空氣閥與輸送氣源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上下設置上引式大出力連續輸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裝料泵與輸送泵容積之比為I :2。3.根據權利要求所述I的上下設置上引式大出力連續輸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與輸送泵內連通的空氣閥設置有三個,分別為輔助空氣閥、主進空氣閥及出口空氣閥。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上下設置上引式大出力連續輸送泵,包括料倉、裝料泵、輸送泵、終端庫、輸送氣源和儀表氣源,所述輸送泵與裝料泵為上下設置,在出料管道上安裝有輸送泵進料閥;所述輸送泵采用上引方式通過輸送管道連通終端庫,在輸送管道上安裝有一輸送泵出料閥;在輸送泵的下底與輸送氣源連通安裝有一氣化空氣閥,該輸送泵內通過空氣閥與輸送氣源連通。本技術輸送距離遠,可達單級輸送距離1500m;輸送出力大,在相同輸送泵容積下,該技術設備出力是目前市場上輸送設備出力的2倍;輸送管徑小,在相同出力要求下,其管徑要比現有管徑小1/3。文檔編號B65G53/50GK202744007SQ20122024248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5日專利技術者黃申, 王寶國, 馬輝, 孫計亮 申請人:天津市實達電力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上下設置上引式大出力連續輸送泵,包括料倉、裝料泵、輸送泵、終端庫、輸送氣源和儀表氣源,料倉的下方通過裝料泵進料閥連接裝料泵,在裝料泵上安裝有一排氣管道,裝料泵通過出料管道連通輸送泵,輸送泵通過輸送管道連通終端庫,輸送氣源通過氣管連通裝料泵及輸送泵,儀表氣源分別連接裝料泵及輸送泵并檢測其料位,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泵與裝料泵為上下設置,在出料管道上安裝有輸送泵進料閥;所述輸送泵采用上引方式通過輸送管道連通終端庫,在輸送管道上安裝有一輸送泵出料閥;在輸送泵的下底與輸送氣源連通安裝有一氣化空氣閥,該輸送泵內通過空氣閥與輸送氣源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申,王寶國,馬輝,孫計亮,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市實達電力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