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塑料中空板,包括上塑質表層及下塑質表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塑質表層和下塑質表層之間設有中間層,該中間層是一塑質板材,該塑質板材的板面上均布有凸起和凹陷,該凸起和凹陷在朝向板面的方向上看均為圓形;并且,所述凸起和凹陷在板面上相交錯布置,使塑質板材的至少一個截面的形狀為凹凸交替起伏狀;所述中間層的各凸起的頂面與上塑質表層固定連接,各凹陷底面與下塑質表層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充分發揮了中間層的效率,提高板面受力時的承重性,并且,因為凸起和凹陷為圓形,其各側向上受力也更均勻,使中空板四周側向受力(即橫向截面受力、縱向截面受力,甚至斜向截面受力)時的承重性均達到較高的水平。(*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塑料板材,具體涉及一種新型塑料中空板,該中空板適于用作周轉箱壁板、周轉箱內隔層等 物流包裝材料,以及屋頂、墻面板、隔板等建筑裝潢材料。
技術介紹
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建立、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物流產業已作為提高市場競爭力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但目前看我國的物流還不是太現代化。如,在物流行業中必備的塑料周轉箱,雖經多年發展,出現了各種折疊形式的折疊周轉箱,但總得來說折疊式周轉箱的結構強度仍有待提高,特別是對于中空板折疊周轉箱,其具有輕質的優點,但是也公認其強度較差。分析起來,中空板折疊周轉箱的強度主要取決于所采用的塑料中空板的板材構造,現有常見的塑料中空板如附圖I所示,是由平行布置的兩個表層6、7以及連接在兩表層6、7之間隔筋構成,在橫截面上看所述隔筋分為豎向隔筋8和斜向隔筋9,豎向隔筋8和斜向隔筋9 一隔一排列,將兩個表層6、7間的空間分隔成多個相并列的截面近似三角形的縱向通道10。對中空板承重性分析時,可定義三個受力方向橫向截面受力(即朝向其橫向截面施加壓力)、縱向截面受力(即朝向其縱向截面施加壓力)以及板面受力(即朝向表層板面施加壓力)。上述現有塑料中空板質輕,但其各方向上的承重性不平衡,有方向,除了橫向截面受力時的承重性較強些外,其縱向截面受力和板面受力時的承重性就差得多,在縱向截面受力和板面受力時較易變形破壞,即現有塑料中空板綜合強度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塑料中空板,解決現有中空板各方向上承重性不平衡、綜合強度較差的問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塑料中空板,包括上塑質表層及下塑質表層;所述上塑質表層和下塑質表層之間設有中間層,該中間層是一塑質板材,該塑質板材的板面上均布有凸起和凹陷,該凸起和凹陷在朝向板面的方向上看均為圓形;并且,所述凸起和凹陷在板面上相交錯布置,使塑質板材的至少一個截面的形狀為凹凸交替起伏狀;所述中間層的各凸起的頂面與上塑質表層固定連接,各凹陷底面與下塑質表層固定連接。上述技術方案中的有關內容解釋如下I、上述方案中,“所述凸起和凹陷在板面上相交錯布置,使塑質板材的至少一個截面的形狀為凹凸交替起伏狀”包括以下的具體交錯布置方案a、所述中間層上的凸起和凹陷矩陣排列,且凸起和凹陷在行和列方向上均一隔一交錯,即使各凸起一周上相鄰的均是凹陷。若用此方案,所述塑質板材的行方向的截面和列方向的截面均呈現凹凸交替起伏狀。b、所述中間層上的凸起和凹陷為縱列排列,同一列均為凸起,相鄰的列均為凹陷,即一列凸起一列凹陷的交替。若用此方案,所述塑質板材的行方向的截面呈現凹凸交替起伏狀。C、所述中間層上的凸起和凹陷為橫行排列,同一行均為凸起,相鄰的行均為凹陷,即一行凸起一行凹陷的交替。若用此方案,所述塑質板材的列方向的截面呈現凹凸交替起伏狀。d、所述中間層上的凸起和凹陷還可以呈多圈同心圓布置,一圈全為凸起或凹陷,即一圈凸起一圈凹陷的排列;當然也可以在每一圈中凸起和凹陷一隔一的交替出現。2、上述方案中,所述中間層即塑質板材上的各處板厚相等。3、上述方案中,所述凸起和凹陷均為圓錐臺形。實際中,凸起和凹 陷還可以由兩段甚至多段圓錐臺連接成,即使凸起和凹陷中部具有臺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由于本技術由上表層、下表層和中間層三層連接構成,且中間層上交錯均勻布置有圓形凸起和凹陷,從理論上分析,此結構能最大限度使中間層在上表層和下表層間均勻化的分布支撐,使板面受力時力能從一表層最均勻地傳遞至另一表層,充分發揮了中間層的效率,提高板面受力時的承重性。并且,因為凸起和凹陷為圓形,其各側向上受力也更均勻,使中空板四周側向受力(即橫向截面受力、縱向截面受力,甚至斜向截面受力)時的承重性均達到較高的水平,使用起來可不用考慮方向。綜上所述,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綜合強度有了大幅提高。并且,本技術具有與現有技術一樣的質輕優點,其上下表面還能保持較高的平整度。附圖說明附圖I為現有中空板的橫截面示意圖;附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一的橫截面示意圖;附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一的立體示意圖,該圖為局部剖狀態;附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一的立體分解示意圖,該圖為局部剖狀態;附圖5為本技術實施例一的中間層的凸起和凹陷的布置形式示意圖,該圖中的空心圓代表凸起,實心圓代表凹陷;附圖6 —附圖9為本技術實施例一與現有技術相對比的表示試驗結果的示意圖;附圖10為本技術實施例二的中間層的凸起和凹陷的布置形式示意圖,該圖中的空心圓代表凸起,實心圓代表凹陷;附圖11為本技術實施例三的中間層的凸起和凹陷的布置形式示意圖,該圖中的空心圓代表凸起,實心圓代表凹陷;附圖12為本技術實施例四的中間層的凸起和凹陷的布置形式示意圖,該圖中的空心圓代表凸起,實心圓代表凹陷;上述附圖中1、上塑質表層;2、下塑質表層;3、中間層;4、凸起;5、凹陷;6、表層;7、表層;8、豎向隔筋;9、斜向隔筋;10、縱向通道。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一參見附圖2-5所示,一種新型塑料中空板,包括上塑質表層I及下塑質表層2,所述上塑質表層I和下塑質表層2之間設有中間層3,該中間層3是一塑質板材,該塑質板材的板面上均布有凸起4和凹陷5,該凸起4和凹陷5在朝向板面的方向上看均為圓形。并且,所述凸起4和凹陷5在板面上相交錯布置,使塑質板材的至少一個截面的形狀為凹凸交替起伏狀。具體如附圖5所示(該圖中的空心圓代表凸起,實心圓代表凹陷),凸起4和凹陷5矩陣排列,且凸起4和凹陷5在行和列方向上均一隔一交錯,即使各凸起4 一周上相鄰的均是凹陷5,從而使中間層3 (即塑質板材)的沿行方向的橫截面和沿列方 向的縱截面的形狀均為凹凸交替起伏狀。所述中間層3的各凸起4的頂面與上塑質表層I固定連接,各凹陷5底面與下塑質表層2固定連接,具體制作時可以采用熱熔焊接的方式。所述中間層3 (即塑質板材)可采用吸塑成型,其上的各處板厚均相等。如附圖2所示,所述凸起4和凹陷5均為圓錐臺形。當然,此為舉例說明,實際中,凸起4和凹陷5也可為圓柱形等,或者凸起4和凹陷5的中部設有臺階,即凸起4和凹陷5整體由兩段甚至多段的圓柱或圓錐臺連接成。專利技術人曾將本實施例一與現有技術作以下對比試驗試驗壓力IOOkg壓力試驗樣本大小180mmX 180 mmX 1 Omm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塑料中空板,包括上塑質表層及下塑質表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塑質表層和下塑質表層之間設有中間層,該中間層是一塑質板材,該塑質板材的板面上均布有凸起和凹陷,該凸起和凹陷在朝向板面的方向上看均為圓形;并且,所述凸起和凹陷在板面上相交錯布置,使塑質板材的至少一個截面的形狀為凹凸交替起伏狀;所述中間層的各凸起的頂面與上塑質表層固定連接,各凹陷底面與下塑質表層固定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塑料中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層上的凸起和凹陷矩陣排列,且凸起和凹陷在行和列方向上均一隔一交錯,即使各凸起一周上相鄰的均是凹陷。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塑料中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層上的凸起和凹陷為縱列排列,同一列均為凸起,相鄰的列均為凹陷,即一列凸起一列凹陷的交替。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塑料中空板,包括上塑質表層及下塑質表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塑質表層和下塑質表層之間設有中間層,該中間層是一塑質板材,該塑質板材的板面上均布有凸起和凹陷,該凸起和凹陷在朝向板面的方向上看均為圓形;并且,所述凸起和凹陷在板面上相交錯布置,使塑質板材的至少一個截面的形狀為凹凸交替起伏狀;所述中間層的各凸起的頂面與上塑質表層固定連接,各凹陷底面與下塑質表層固定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忠,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良才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