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包裝箱內膽,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齒輪齒條式轉向器內膽包裝的新式包裝箱內膽,屬機械產品包裝防護技術領域。它由上下狀疊裝的多個上內膽和下內膽構成,上內膽和下內膽分別由呈十字狀相互卡接的多個縱隔板和橫隔板構成,縱隔板和橫隔板之間分別呈等距離間隔。該新式包裝箱內膽上的支撐槽和卡裝槽相對傳統的內膽上、下移動了一定距離,使轉向機產品與包裝箱內膽溶為一體,彌補了現有包裝箱內膽支撐板被挖去一塊后的強度損失,進而間接提高了包裝箱內膽的支撐強度,較好的解決了包裝箱制造商與用戶之間的矛盾,有力的提升了包裝箱的質量,同時也降低了包裝成本,提升了包裝箱對產品的防護等級。(*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新式包裝箱內膽
本技術涉及一種包裝箱內膽,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齒輪齒條式轉向器內膽包裝的新式包裝箱內膽,屬機械產品包裝防護
技術介紹
現有齒輪齒條轉向器用瓦楞紙內膽結構的包裝箱,轉向機相對瓦楞紙內膽頂部的位置一般偏下,支撐轉向機殼體與油缸的瓦楞紙構件下方開槽的地方離瓦楞紙內膽底部偏近,支撐轉向機拉桿的瓦楞紙構件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導致瓦楞紙支撐構件在轉運過程容易折斷。為了便于生產制作,包裝箱的制作者要求支撐轉向機殼體與油缸的瓦楞紙構件下方開槽的地方離瓦楞紙內膽底部距離越高越好,而包裝箱用戶一直要求該距離越短越好,以節約空間提升物流效益,目前這種內膽結構的包裝箱難以滿足上述兩個互相矛盾的要求,在另一方面,目前普通結構內膽的包裝箱其內膽的強度也不是很好,缺乏進一步提高其性價比的空間,放置轉向機的方便性也很一般,因此,迫切需要一種具有新式內膽結構的包裝箱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強度高,對轉向機的裝配性好,以解決現有內膽結構的包裝箱無法克服包裝箱用戶與包裝箱生產者之間矛盾問題的新式包裝箱內膽。本技術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的一種新式包裝箱內膽,它由上下狀疊裝的多個上內膽和下內膽構成,其特征在于 上內膽和下內膽分別由呈十字狀相互卡接的多個縱隔板和橫隔板構成,縱隔板和橫隔板之間分別呈等距離間隔,上內膽兩側、縱隔板之間的橫隔板上端分別對稱設置有轉向機拉桿支撐槽;下內膽兩側、縱隔板之間的橫隔板下端分別對稱設置有轉向機拉桿卡裝槽,上內膽中間、縱隔板之間的橫隔板上端分別對稱設置有轉向機殼體油缸支撐槽;下內膽中間、縱隔板之間的橫隔板下端分別對稱設置有轉向機殼體油缸卡裝槽。所述的轉向機拉桿支撐槽與轉向機拉桿卡裝槽之間相互對應。所述的轉向機殼體油缸支撐槽與轉向機殼體油缸卡裝槽之間相互對應。本技術的優點在于該新式包裝箱內膽由上下狀疊裝的多個上內膽和下內膽構成,上內膽和下內膽兩側的橫隔板上分別對應狀設置有轉向機拉桿支撐槽和轉向機拉桿卡裝槽,中間的橫隔板上分別對應狀設置有轉向機殼體油缸支撐槽與轉向機殼體油缸卡裝槽。在使用過程中,一定數量的包裝箱內膽部分支撐在轉向機的殼體油缸上,由此間接的提升了包裝箱內膽的強度,消除了傳統方式的弊端,同時,該新式包裝箱內膽上的支撐槽和卡裝槽相對傳統的內膽上、下移動了一定距離,因此方便了待包裝齒輪齒條轉向機產品的放入,也一定程度的解決了包裝箱制造商與使用商的矛盾,方便了包裝箱用戶的操作,有力的提升了包裝箱的質量,同時也降低了包裝成本,提升了包裝箱對產品的防護等級。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上內膽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下內膽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上內膽,2、下內膽,3、縱隔板,4、橫隔板,5、轉向機拉桿支撐槽,6、轉向機拉桿卡裝槽,7、轉向機殼體油缸支撐槽,8、轉向機殼體油缸卡裝槽。具體實施方式該新式包裝箱內膽由上下狀疊裝的多個上內膽I和下內膽2構成,上內膽I和下內膽2分別由呈十字狀相互卡接的4個縱隔板3和4個橫隔板4構成,縱隔板3和橫隔板 4之間分別呈等距離間隔。上內膽I兩側、縱隔板3之間的橫隔板4上端分別對稱設置有轉向機拉桿支撐槽5。下內膽2兩側、縱隔板3之間的橫隔板4下端分別對稱設置有轉向機拉桿卡裝槽6。轉向機拉桿支撐槽5和轉向機拉桿卡裝槽6之間相互對應。上內膽I中間、縱隔板3之間的橫隔板4上端分別對稱設置有轉向機殼體油缸支撐槽7。下內膽2中間、縱隔板3之間的橫隔板4下端分別對稱設置有轉向機殼體油缸卡裝槽8。轉向機殼體油缸支撐槽7與轉向機殼體油缸卡裝槽8之間相互對應。該新式包裝箱內膽上的支撐槽和卡裝槽相對傳統的內膽上、下移動了一定距離, 使轉向機產品與包裝箱內膽溶為一體,減少了轉向機與包裝箱內膽之間的錯動,便了轉向機產品裝箱,在使用過程中,包裝箱內膽通過借助轉向機殼體與油缸的支撐間接的提高了包裝箱內膽的強度,彌補了現有包裝箱內膽支撐板被挖去一塊后的強度損失,進而間接提高了包裝箱內膽的支撐強度,較好的解決了包裝箱制造商與用戶之間的矛盾,有力的提升了包裝箱的質量,同時也降低了包裝成本,提升了包裝箱對產品的防護等級。權利要求1 一種新式包裝箱內膽,它由上下狀疊裝的多個上內膽(I)和下內膽(2)構成,其特征在于上內膽(I)和下內膽(2)分別由呈十字狀相互卡接的多個縱隔板(3)和橫隔板(4)構成,縱隔板(3)和橫隔板(4)之間分別呈等距離間隔,上內膽(I)兩側、縱隔板(3)之間的橫隔板(4)上端分別對稱設置有轉向機拉桿支撐槽(5);下內膽(2)兩側、縱隔板(3)之間的橫隔板(4)下端分別對稱設置有轉向機拉桿卡裝槽(6),上內膽(I)中間、縱隔板(3)之間的橫隔板(4)上端分別對稱設置有轉向機殼體油缸支撐槽(7);下內膽(2)中間、縱隔板(3) 之間的橫隔板(4)下端分別對稱設置有轉向機殼體油缸卡裝槽(8)。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式包裝箱內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向機拉桿支撐槽(5) 與轉向機拉桿卡裝槽(6)之間相互對應。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式包裝箱內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向機殼體油缸支撐槽(7)與轉向機殼體油缸卡裝槽(8)之間相互對應。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包裝箱內膽,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齒輪齒條式轉向器內膽包裝的新式包裝箱內膽,屬機械產品包裝防護
它由上下狀疊裝的多個上內膽和下內膽構成,上內膽和下內膽分別由呈十字狀相互卡接的多個縱隔板和橫隔板構成,縱隔板和橫隔板之間分別呈等距離間隔。該新式包裝箱內膽上的支撐槽和卡裝槽相對傳統的內膽上、下移動了一定距離,使轉向機產品與包裝箱內膽溶為一體,彌補了現有包裝箱內膽支撐板被挖去一塊后的強度損失,進而間接提高了包裝箱內膽的支撐強度,較好的解決了包裝箱制造商與用戶之間的矛盾,有力的提升了包裝箱的質量,同時也降低了包裝成本,提升了包裝箱對產品的防護等級。文檔編號B65D25/06GK202743616SQ20122036005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4日專利技術者陳云堂, 文衛平, 馬萍 申請人:荊州恒隆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式包裝箱內膽,它由上下狀疊裝的多個上內膽(1)和下內膽(2)構成,其特征在于:上內膽(1)和下內膽(2)分別由呈十字狀相互卡接的多個縱隔板(3)和橫隔板(4)構成,縱隔板(3)和橫隔板(4)之間分別呈等距離間隔,上內膽(1)兩側、縱隔板(3)之間的橫隔板(4)上端分別對稱設置有轉向機拉桿支撐槽(5);下內膽(2)兩側、縱隔板(3)之間的橫隔板(4)下端分別對稱設置有轉向機拉桿卡裝槽(6),上內膽(1)中間、縱隔板(3)之間的橫隔板(4)上端分別對稱設置有轉向機殼體油缸支撐槽(7);下內膽(2)中間、縱隔板(3)之間的橫隔板(4)下端分別對稱設置有轉向機殼體油缸卡裝槽(8)。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云堂,文衛平,馬萍,
申請(專利權)人:荊州恒隆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