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變頻調速多環組合榨油機,包括機架,安裝在機架上的機體總成、自動濾油總成和操作表箱,機架內部的控制箱和主電機,安裝在所述機體總成上的料斗總成,所述機體總成包括榨螺和榨膛,所述濾油總成包括機架內部的毛油玻璃罐、機架上部的離心濾油機、儲水箱、油泵和水泵。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變頻調速多環組合榨油機具有油率高、結構輕便、節約能源、運轉平穩、噪音小且使用壽命長、毛油自動水化處理、自動離心過濾等優點,適合在廣大農村地區推廣應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榨油機,尤其涉及從油料中榨取油脂并具有毛油自動處理功能的新型變頻調速多環組合榨油機。
技術介紹
螺旋榨油機以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加工范圍廣等優點深受廣大農民兄弟的歡迎,它的推廣應用在促進農產品深加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的農業收入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其具有出油率不夠高、能耗大、使用鋼材量比較大、制造成本較高、比較笨重、噪音較大、并且不耐用等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問題,提出一種出油率高、結構輕便、節約能源、運轉平穩、噪音小、使用壽命長且具有毛油自動處理功能的新型變頻調速多環組合榨油機。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變頻調速多環組合榨油機,包括機架,安裝在機架上的機體總成和操作表箱,機架內部的控制箱和主電機,安裝在所述機體總成上的料斗總成,所述機體總成包括榨螺和榨腔,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箱內設有智能調頻裝置,該調頻裝置通過導線連接所述主電機;所述主電機為調頻交流伺服主電機;所述機體總成還包括變速箱,所述變速箱安裝在機架上,通過皮帶罩與機架內部的主電機連接;所述機體總成的榨螺為多級榨螺,至少兩個單體榨螺套裝在榨軸上形成該榨螺,榨軸的一端穿出榨膛與所述變速箱輸出端連接,所述榨螺的根直徑由進料口端向出渣口端逐漸增大,榨螺和榨膛之間的空間逐漸縮小;所述機體總成的榨膛依次由下料口段、一級榨殼段、二級榨殼段、出渣口段四段組成 所述下料口段的上部安裝有下料斗,所述出渣口段包括與所述榨膛連通的出渣口部件,以及套裝在該出渣口部件外的擋圈,在擋圈的外部套裝有分體軸瓦式加熱板,所述分體軸瓦式加熱板通過導線與控制箱連接,所述出渣口部件的內部為碗狀的凹陷,該凹陷為榨膛的一部分,在出渣口部件的外部圓周面一側設有調節外絲,通過該調節外絲與擋圈連接,在出渣口部件的外部圓周面外側沿圓周均布有數個調節扳手孔,在出渣口部件的端部設有連通內外的出渣口 ;所述一級榨殼段和所述二級榨殼段的榨殼體內依次安裝有整體條排、多片的油環組合、一級榨圈、多片的油環組合和二級榨圈,所述油環為扁環形狀,油環的內表面為周圍規律起伏的特型面,在油環的外側設有鍵槽,通過鍵與所述榨殼內壁固定連接,該油環的一個側面是光面,另一個側面為油槽面,沿徑向均布有微型油槽,多個油環依次排列通過鍵槽安裝在榨殼內,相鄰的兩個油環的光面與油槽面配合,形成出油通道,所述榨殼為筒形,榨殼的內圓周面沿母線方向開有多個平均分布的油槽,榨殼的側壁均布有貫穿內外的油孔,榨殼的內表面還設有與所述油環匹配的鍵槽;所述機架上還安裝有濾油總成,所述濾油總成包括機架內部的毛油玻璃罐、機架上部的離心濾油機、儲水箱、油泵和水泵·所述毛油玻璃罐通過其內部設置的油位控制組件與控制箱電氣連接,并通過管道與所述機體總成的出油通道相連接以儲存壓榨出的毛油, 所述儲水箱是帶有自動加熱裝置的不銹鋼罐體,且通過管道與水泵相連,水泵輸出的熱水按一定比例經管道進入所述毛油玻璃罐內以對毛油進行水化,以及·所述油泵通過導油管與所述毛油玻璃罐相連,油泵將所述毛油玻璃罐內水化的 毛油經管道輸入離心濾油機,經重力分離油與渣,達到自動濾油的目的。其中所述毛油玻璃罐內設置的油位控制組件在所述毛油玻璃罐內水化后的毛油到一定位置后,自動控制所述水化后的毛油送到離心濾油機罐體以實現自動離心濾油。所述濾油總成中機架上部的離心濾油機的罐體外部由透明材質組成,便于觀察過濾后的油質狀況;濾油總成中機架內部毛油玻璃罐的玻璃材質使得易于察毛油的油質狀況;所述濾油總成中機架上部的儲水箱是帶有自動加熱裝置的不銹鋼罐體,自動維持水的溫度,使水化達到最佳狀態。本技術具有如下優點I、節約能源,降低使用成本由于本技術的變頻調速多環組合榨油機采用了電機調頻控制技術,傳動效率高,可根據各種油料性質的不同來調節電機的運行狀態,從而使電機在合理的速度下運行,能夠節約大量的電能,降低使用成本。2、濾油總成使得可以實現毛油自動水化、全自動濾油,且速度快,毛油中的雜質及蠟質和磷質全部去除,出油清亮。3、出油順暢、出油率高本技術的變頻調速多環組合榨油機油環的內表面為周圍規律起伏的特型面,能夠使向前運動的油料造成翻轉和摩擦力,從而具備從油料的壓榨取油條件,壓榨充分;多個油環和一、二級榨殼間的鍵配合是一種間隙配合,油環的形狀比較薄,和榨殼之間的摩擦較小,油環會在榨螺擠壓油料的過程中相互之間或和榨殼間產生蠕動,而形成許多細小的油道,并能阻止油渣通過,而油道不被堵塞,從而達到舒順暢出油的目的。由于壓力增大,壓榨充分、出油通道增多、電機調頻控制的調節作用、再加上分體軸瓦式加熱板的配合作用,使本機的出油率大為增加。4、運轉平穩、噪音小,使用壽命長由于該機采用了變頻技術,傳動效率高,所設計的榨螺、榨殼、油環等與同等榨膛直徑榨油機的同功能零部件相比體積更小,結構更加緊湊,操作和維護極為簡便,并且運轉平穩,噪音小,改善了使用環境,延長了使用壽命。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調速多環榨油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機體總成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油環的正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油環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的A部放大結構示意圖。圖6為榨殼的正視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6的橫截面結構圖。圖8為出渣口部件結構示意圖。圖9是離心濾油機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詳細描述。參見附圖,所示各部件為毛油玻璃罐I、機架2、離心濾油機3、導油管4、操作表箱5、料斗總成6、機體總成7、變速箱8、儲水箱9、油泵10、水泵11、控制箱12、主電機13、皮帶罩14 ;油環15、榨螺16、榨膛17、整體條排18、一級榨殼19、二級榨殼20、擋圈21、出渣口部件22、二級榨圈23、一級榨圈24、加熱板25 ;下料斗7_1和下料口段7_2。如圖I和圖2所示,本技術變頻調速多環組合榨油機包括機架2,安裝在機架2上的機體總成7、濾油總成和操作表箱5,機架內部的控制箱12和主電機13,安裝在機體·總成7上的料斗總成6 ;濾油總成包括機架內部的毛油玻璃罐I、機架上部的離心濾油機3、儲水箱9、油泵10和水泵11 ;機體總成7包括變速箱8、榨螺16和榨膛17 ;其中主電機13與變速箱8通過皮帶罩14連接。主電機13為調頻交流伺服主電機。控制箱12內設有智能調頻裝置,該調頻裝置通過導線連接主電機13。如圖2所示,榨螺16為多級榨螺,至少兩個單體榨螺套裝在榨軸上形成該榨螺,榨軸的一端穿出榨膛17與變速箱8輸出端連接,榨螺16的根直徑由進料口端向出渣口端逐漸增大,環繞榨螺16的榨膛17空間逐漸縮小。如圖2所示,榨膛17依次由下料口段7-2、一級榨殼段、二級榨殼段、出渣口段四段組成,下料口段7-2的上部安裝有下料斗7-1,在一級榨殼段和二級榨殼段的榨殼體內依次安裝有整體條排18、多片的油環組合15、一級榨圈24、多片的油環組合15、二級榨圈23,出渣口段包括與榨膛17連通的出渣口部件22,以及套裝在該出渣口部件22外的擋圈21,擋圈21的外部套裝有分體軸瓦式加熱板25,分體軸瓦式加熱板25通過導線與控制箱12連接。如圖3-5所示,油環15為扁環形狀,油環的內表面為周圍規律起伏的特型面15-3,在油環的外側設有鍵槽15-4,通過鍵與榨殼19內壁固定連接,該油環的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變頻調速多環組合榨油機,包括機架,安裝在機架上的機體總成和操作表箱,機架內部的控制箱和主電機,安裝在所述機體總成上的料斗總成,所述機體總成包括榨螺和榨膛,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箱內設有智能調頻裝置,該調頻裝置通過導線連接所述主電機;所述機體總成還包括變速箱,所述變速箱安裝在機架上,通過皮帶罩與機架內部的主電機連接;所述機體總成的榨螺上榨軸的一端穿出榨膛與所述變速箱輸出端連接;所述機體總成的榨膛依次由下料口段、一級榨殼段、二級榨殼段、出渣口段四段組成:·所述下料口段的上部安裝有下料斗,·所述出渣口段包括與所述榨膛連通的出渣口部件,以及套裝在該出渣口部件外的擋圈,在擋圈的外部套裝有分體軸瓦式加熱板,所述分體軸瓦式加熱板通過導線與控制箱連接,·所述一級榨殼段和所述二級榨殼段的榨殼體內依次安裝有整體條排、多片的油環組合、一級榨圈、多片的油環組合和二級榨圈,油環下方有出油通道;所述機架上還安裝有濾油總成,所述濾油總成包括機架內部的毛油玻璃罐、機架上部的離心濾油機、儲水箱、油泵和水泵,其中·所述毛油玻璃罐通過其內部設置的油位控制組件與控制箱電氣連接,并通過管道與所述機體總成的出油通道相連接以儲存壓榨出的毛油,·所述儲水箱是帶有自動加熱裝置的不銹鋼罐體,且通過管道與水泵相連,水泵輸出的熱水按一定比例經管道進入所述毛油玻璃罐內以對毛油進行水化,以及·所述油泵通過導油管與所述毛油玻璃罐相連,所述油泵將所述毛油玻璃罐內水化的毛油經管道輸入離心濾油機,經重力分離油與渣,達到自動濾油的目的。...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忠貴,
申請(專利權)人:李忠貴,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