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刀具連接器,它尤其用于車刀,該刀具連接器將一個刀具體(10;23’)與一個裝有或自身構成切削機加工用的刀片的部件(1;22’;22”)連接在一起,所述刀具連接器包括一具有第一中心軸(7;7’)的插入件(3;3’)和一具有第二中心軸(13;13”)的包容件(11;11”),所述插入配件(3;3’)和包容件(11;11”)彼此相配合。本發明專利技術還分別涉及一種插入件、一種包容件和切削機加工用的刀片。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特征在于:插入件(3;3’)包括多個遠離第一中心軸(7;7’)方向伸展的第一齒(5;5’),這些齒被向著第一中心軸(7;7’)方向伸展的多個第一槽(9;9’)彼此間隔開,所述第一槽位于齒(5;5’)之間并將它們相互連接起來,包容件(11;11”)包括多個向著第二中心軸(13;13”)方向突出的第二齒(12;12”),這些第二齒被遠離第二中心軸(13;13”)方向的多個第二槽(14;14”)彼此間隔開,該第二槽位于第二齒(12;12”)之間,位于插入件(3;3’)和包容件(11;11”)的齒(5,12;5’,12”)之間的接觸區(P)內的傳動角(α)分別在-5°-+45°范圍內,最好在-2°-+25°范圍內。(*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刀具連接器,它尤其適用于車刀,該刀具連接器將一個被叫做接頭的緊固件和一個刀具體連接到一起,該刀具體用于承載或自身構成一個切削機加工用的刀片,該刀具連接器包括一具有第一中心軸的插入件,和一具有第二中心軸的包容件,所述插入件和包容件彼此相配合。本專利技術還分別涉及一種插入件、一種包容件以及一種切削機加工用的刀片。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目的是在一適度的軸向預應力作用下,扭矩不能傳遞的風險特別小。本專利技術的又一個目的是刀具連接器是中心對準的。本專利技術的再一目的是根據本專利技術刀具連接器的一個實施例,該刀具連接器沒有游隙跳動。至少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能夠通過具有獨立權利要求1給定特征的刀具連接器而實現。本專利技術的最佳實施例在從屬權利要求中被限定。圖9詳細顯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刀具連接器的齒與槽的結合;附圖說明圖10-14顯示了包含在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刀具連接器內的相互配合的齒和槽的其它實施例。圖1中很清楚顯示的插入件3包括多個彼此間隔的第一齒5,這些齒形成以第一中心軸7為圓心的虛圓的切線,并遠離第一中心軸7的方向。第一齒5被多個彼此間隔的第一槽9分隔開,所述第一槽形成以第一中心軸7為中心的虛圓的切線,且遠離第一中心軸7方向。插入件3最好稍微有點錐形,如果這樣的話,如圖4所示,錐角β約為1°-30°,最好為2°-14°。在插入件3的中心,具有與第一中心軸7同心的第一內螺紋圓柱孔6被制成。圖2顯示了刀具體10,其一端用于連接到機床上。在其另一端,刀具體10具有一包含在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刀具連接器內的包容件11,該包容件11與插入件3相配合,即插入件3應被容納在包容件11內。相應于插入件3,包容件11包括多個彼此間隔的第二齒12,齒12形成以第二軸13為中心的虛圓的切線,這些齒朝向第二軸13。第二齒12被多個彼此間隔的第二槽14分隔,槽14形成以第二軸13為中心的虛圓的切線,并向著第二中心軸13的方向伸展。最好,包容件11也稍微呈錐形,其圓錐度等于插入件3的圓錐度。在包容件11的中心,具有與第二中心軸13同心的第二內螺紋圓柱孔15被制成。在圖1-3所示的實施例中,齒5、12具有一凸起的自由端,槽9、14具有一凹入的底部。但是,齒5、12和槽9、14的形狀可以在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內如圖10-14所示進行變化。如上文所述,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刀具連接器包括插入件3和包容件11,它們被成形以容納彼此并且壓力配合,以便在刀架1和刀具體10之間傳遞扭矩,所述第一和第二中心軸7、13在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刀具連接器的安裝狀態下彼此重合。在圖3中,顯示了刀架1和刀具體10在彼此相連位置時,即插入件3被容納在包容件11內時的分解視圖。為了產生所需的軸向力,螺釘17被設置,該螺釘17在其兩端制有外螺紋18、19。外螺紋18、19分別與內螺孔6、15配合,隨著螺釘17的旋轉,插入件3將容納在包容件11內。通常,在此處,將產生刀架1相對于刀具體10的非常安全的固定。在圖4中,顯示了沿圖9中插入件3和包容件11之間相互接合點的接觸區域的A-A線的剖視圖,直接接合點發生在圓錐形表面之間,而在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刀具連接器的表面之間有一限定的間隙,該間隙遠離旋轉中心。在插入件3的端面和包容件11的底部之間有一較大間隙。這意味著當插入件3和包容件11產生額外的軸向偏移時,位于旋轉中心最外端的表面將彼此接合,而插入件3和包容件11的相對表面彼此不會接觸。由于接合點產生在旋轉中心最外端的表面上,所以刀具連接器具有增強的穩定性,從而與插入件3和包容件11的相對表面彼此抵靠接合相比較,前者特別適合于彎曲載荷。圖5和圖6顯示了車刀21’,該車刀具有一三角形切削刀片22’,它被容納在刀架23’的刀座中,刀架23’包含在車刀21’內。切削刀片22’以常規方式借助貫穿刀片22’中心孔25’的緊固螺釘24’而固定在刀座中。孔25’的中心位于中心軸7’上,中心軸7’也是螺釘24’的中心軸。如圖6所示,但更清楚地如圖7所示,切削刀片22’裝有包含在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刀具連接器內的插入件3’。插入件3’大體上與圖1-4所示實施例中的插入件3有相同的設計,即插入件3’包括多個彼此間隔的第一齒5’,所述齒5’形成以中心軸7’為中心的虛圓的切線,并遠離中心軸7’的方向伸展。第一齒5’被多個彼此間隔的第一槽9’分隔,第一槽9’形成以旋轉軸7’為中心的虛圓的切線,并向著旋轉軸7’的方向伸展。相應地,和插入件3一樣,插入件3’也稍有點圓錐形。如圖6示意性所示,刀架23’的刀座帶有一包容件11’,該配件大體上與包容件11有相同設計。因此,當刀片22’位于刀座上時,該刀片的插入件3’將被容納在刀架23’的刀座內的包容件11’中。通過擰緊緊固螺釘24’,插入件3’和包容件11’將會彼此抵靠,且最好以圖4所述方式配合。當刀片22’被轉換角度時,緊固螺釘24’被擰松,刀片22’被轉向一個新的位置,在此位置插入件3’和包容件11’再一次彼此配合。隨后緊固螺釘24’被再次擰緊。在圖8中顯示了圓形刀片22”,在其底側裝有包含在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刀具連接器內的包容件11”,該配件大體上與包容件11有相同的設計,即包容件11”具有多個彼此間隔的第二齒12”,它們形成以第二中心軸13”為中心的虛圓的切線,所述第二齒朝向第二中心軸13”。第二齒12”被多個彼此間隔的第二槽14”分隔,槽14”形成以第二中心軸13”為中心的虛圓的切線,所述槽向著第二中心軸13”的方向伸展。最好包容件11”也稍微呈圓錐形,其錐度最好等于包容件11的錐度。在包容件11”的中心,與第二中心軸13”同中心的第二內螺紋圓柱孔15”被制成。切削刀片22”用于固定到刀架的刀座內(未顯示),在該刀座內,配置有與包容件形狀相適合的插入件。圓形刀片22”以與三角形刀片22’相應的方式,即借助緊固螺釘(未顯示)被固定在刀座內。在圖9-14中分別顯示了多個相配合的齒與槽的實施例,它們被包含在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刀具連接器內,即所示齒通常包含在插入件內,而所示槽通常包含在包容件內。圖9詳細示出了插入件3的齒5和包容件11的齒12。在上述實施例中,通過包容件11的齒12與插入件3的齒5相接觸,包容件11對插入件3施加一旋轉。為此,一個或多個接觸區P在相配合的齒5和12之間產生。至于傳動角α,在此處應當理解角α在直線L和插入件3的齒5的對稱線CL之間形成,直線L垂直于齒5和12之間的接觸區P內的力F所在平面。在圖10-14中,傳動角α在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插入件3和包容件11的齒及配合槽的不同實施例中被畫出。參見圖10-14,齒及配合槽不必彼此非具有相對應的形狀。在這里,重要的是接觸區P在齒5和12之間形成,除接觸區P外,在齒及配合槽之間大體上沒有任何相作用的接觸。根據本專利技術,傳動角α,如圖9所限定,應該在-5°-+45°范圍內,最好在-2°-+25°范圍內。插入件3、3’和包容件11、11”的齒數可在3-12,最好在6-8之間變化。本專利技術的可行性修改在上述實施例中,插入件和包容件形成有圍繞其圓周的相同齒。但是,有可能在本專利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插入件與包容件的齒沿插入件和包容件的圓周分別有不同的設計。因此,插入件和包容件相互轉換角度的控制產生了,即它們僅能在有限個位置配合。在上述實施例中,所有的齒都具有距中心軸7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刀具連接器,它尤其用于車刀,該刀具連接器將一個被叫做接頭(10;23’)的緊固件和一刀具體(1)連接到一起,該刀具體用于安裝或獨自構成切削機加工用的刀片(22’;22”),所述刀具連接器包括一具有第一中心軸(7;7’)的插入件(3;3’)、一具有第二中心軸(13;13”)的包容件(11;11”)、以及一將插入件(3;3’)和包容件(11;11”)沿刀具連接器的軸向固定到一起的元件(17;24’),所述插入件(3;3’)和包容件(11;11”)彼此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件(3;3’)包括多個遠離第一中心軸(7;7’)方向伸展的第一齒(5;5’),這些齒被向著第一中心軸(7;7’)方向伸展的多個第一槽(9;9’)彼此間隔開,所述第一槽位于第一齒(5;5’)之間并將它們相互連接起來,所述包容件(11;11”)包括多個向著第二中心軸(13;13”)方向突出的第二齒(12;12”),這些齒被遠離第二中心軸(13;13”)方向伸展的多個第二槽(14;14”)彼此間隔開,所述第二槽位于第二齒(12;12”)之間,位于插入件(3;3’)和包容件(11;11”)的齒(5,12;5’,12”)之間的接觸區(P)內的傳動角(α)分別在-5°-+45°范圍內,最好在-2°-+25°范圍內,且插入件(3;3’)和包容件(11;11”)稍有錐度。...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佩爾漢松,斯圖雷舍,
申請(專利權)人:桑德維克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SE[瑞典]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