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與手動或動力驅動工具配合使用的改進的卡頭,所述鉆卡頭包括:一個卡頭體,其上包括一個軸向內孔和多個成角度布置的穿過的通路,所述通路與所述軸向內孔相交,其中,每個所述通路具有一個封閉的相對于所述通路的縱軸非圓形的截面;多個卡爪,可滑動地位于所述通路內,每個所述的卡爪都有工具接合部,而在相反的外表面加工有螺紋,每個所述卡爪具有相對于所述卡爪的縱軸基本上多邊形的橫截面;和一個機構,用于操縱所述卡爪,使卡爪能夾持或釋放其中的工具。(*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是1998年8月6日提交的第98116884.1號中國專利技術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該申請要求1997年8月6日提交的系列號907320的美國專利申請的優先權。盡管現有的卡頭設計已經很成功,但是由于有不同的需求,就需要有不同的結構。特別是,期望有一種卡頭,具有足夠的性能而且比現有的一些卡頭設計所需的成本更低。例如,典型的是,前述參考專利描述的卡頭的主體是由金屬棒料加工的。由此,該卡頭體上任一點的最大直徑決定了制成該卡頭體的棒料的直徑。由于棒料是卡頭中比較昂貴的零件,在設計中則努力減小加工卡頭體的棒料的直徑,該卡頭體需要采用分離的推力襯墊,以接收螺母的軸向向后的推力,以及分離的后套件,該件安裝在采用了前套、后套的卡頭主體的后端。此外,還需要第二次工序,以在卡頭體中設置傾斜的卡爪通路和加工主要的工具容納孔。加工這些通路和孔的最普通的方法是鉆孔操作,其中需要使用原有的圓形通路和孔。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卡頭。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能以低成本制造和裝配的卡頭。本專利技術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無鍵的卡頭,其所具有的必須裝配的獨立零件數最少。本專利技術一些實施例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卡頭,可使主體需要采用棒料加工的限制減至最小或完全消除。本專利技術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種采用模制主體的改進卡頭。本專利技術的一定實施例的進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卡頭,使卡頭可用最少的工步制造。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一方面提供一種與手動或動力驅動工具配合使用的改進的卡頭,所述鉆卡頭包括一個卡頭體,其上包括一個軸向內孔和多個成角度布置的穿過的通路,所述通路與所述軸向內孔相交,其中,每個所述通路具有一個封閉的相對于所述通路的縱軸非圓形的截面;多個卡爪,可滑動地位于所述通路內,每個所述的卡爪都有工具接合部,而在相反的外表面加工有螺紋,每個所述卡爪具有相對于所述卡爪的縱軸基本上多邊形的橫截面;和一個機構,用于操縱所述卡爪,使卡爪能夾持或釋放其中的工具。本專利技術另一方面提供一種卡頭的一個改進的卡頭體,所述卡頭體包括一個模制的前卡頭體部,有軸向內孔和多個成一定角度布置的容納卡爪的穿過的通路,且通路與所述內孔相交,每個所述通路具有相對于所述通路的縱軸封閉的非圓形橫截面;和一個后卡頭體部,具有用于安裝到鉆或驅動工具的轉軸的部分,所述后部與所述前部整體地模制。本專利技術又一方面提供一種與具有旋轉驅動軸的手動或動力驅動工具配合使用的卡頭,所述卡頭包括一個整體模制的卡頭體,包括突出部和尾部,所述突出部中有一個軸向內孔和多個成角度布置的穿過的通路,所述通路與所述軸向內孔相交,每個所述通路限定一個封閉并相對于所述通路的縱軸非圓形的橫截面;多個卡爪,可滑動地位于所述成角度布置的通路內,每個所述的卡爪在其一側都有工具接合面,而在相反的外側表面加工有螺紋;一個螺母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卡頭體上,并與所述卡爪上的所述螺紋嚙合;一個前套,與所述螺母驅動地接合,當所述前套相對所述卡頭體轉動時,所述卡爪將移動。優選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在本專利技術說明書和附圖中重復使用標號是為了表示本專利技術相同或相似的零件或部件。該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即可理解的是,本描述僅為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而并未限制本專利技術的更寬的范圍,而本專利技術的更寬范圍則在示例性結構中體現。參考附圖說明圖1A和圖1B,示出了裝有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卡頭。卡頭10包括前套12,卡頭體16和卡爪18。卡頭體16包括一圓柱形突出部或稱前部20和一后部或稱尾部22,下面將會詳細描述該件。卡頭體16的突出部20有一軸向內孔24。該軸向內孔24比卡頭設計所容納的最大的工具柄還大一些。卡頭體16的尾部22有一個孔26,該孔被加工了整體的螺紋,或加接螺紋插入件27,任一結構都可與動力或手動驅動工具(未示出)的驅動軸相接合。應該理解的是,除孔26、螺紋孔或螺紋插入件27之外,該孔結構可被錐度孔代替而與錐度驅動軸的配合,或被其它任何適合的方式所代替而與動力或手動驅動工具的驅動軸相接合。卡頭體16上加工有容納每個卡爪18的通路30。在優選實施例中,采用了三個卡爪,每個卡爪18與鄰近的卡爪以約120度的弧線相隔。通路30和卡爪18的軸線相對卡頭的軸線成一角度,并與卡頭的軸線相交于同一點。每個卡爪18都有一工具接合面或邊32以及位于其相反的外側面的螺紋34,接合面32與卡頭體16的軸線大致平行。在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內可使用其它類型的或螺距不同的螺紋34,這對于該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來說是很明顯的。卡頭體16包括一個整體直徑變大部分36,該部分位于卡頭體16的尾部,并包括一個位于其外圓周表面的夾持面38,依靠操作人員握住該夾持面而使卡頭體16被穩定地夾持。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直徑變大部分36的外表面具有與前套12大致相同的直徑。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通路30和孔24被整體地鑄造在卡頭體16內。在其它實施例中,直徑變大部分可具有多瓣狀的外圓表面,如圖6-8的實施例所示,或是一個連續的外圓表面。整體直徑變大部分36形成了凸緣40,以傳送在夾緊卡頭時產生的對卡頭體的向后的軸向推力。如圖1A所示,推力環42繞卡頭體放置,并靠在凸緣40上。推力環42形成了支承軸承的軸承座圈,這將在下面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還包括螺母44,在優選實施例中,該螺母為整體螺母,包括與卡爪18上的螺紋34相嚙合的螺紋46,在所述螺母與所述卡頭體相對轉動時,卡爪將會前移或后退。在優選實施例中,螺母44包括帶有壓花或螺脊的表面48,以加強螺母與裝在其上的前套之間的連接。在推力環42和螺母44之間裝有軸承裝置50。軸承裝置50包括軸承件52和保持架54,在優選實施例中,該軸承件52可以是球軸承或滾柱軸承。保持架54包括一個相對保持架本體部分垂直伸出的唇部56。帶有唇部56的軸承裝置50的這種結構使唇部56在就位時可和推力環42的外圓周面配合,以保持軸承裝置50在正常位置。前套12被壓裝在螺母44上,并且延伸覆蓋至少卡頭體16的突出部20的一部分。加固件60裝在卡頭體16的最前端,不但用作突出部分以保護卡頭體的最前端,也用作加固件以加固卡頭體的突出部分。加固件60包括第一環形支架62,在卡頭體16的最前端和突出部20外圓周面開有卡爪孔的位置間的距離上延伸。該加固支架62為卡頭體在卡爪通路和卡頭體16的最前端之間的部分提供了附加的支承。加固件60還包括伸向螺母44的第二環形支架64,以防止由于突出部的最前端方向的多余運動而產生的螺母44松脫螺紋34。加固件60還包括一個繞其圓周面延伸出的突起凸緣66,如果前套12與螺母44脫離。凸緣66與前套12的凸緣68接合,凸緣66和凸緣68之間存在這樣的關系,使前套12不會移動超過加固件60,這個設計提供了前套的第二保持裝置。在優選實施例中,加固件60被壓裝在卡頭體16的突出部上,并在該位置提供了附加的環形作用力,但是應該理解的是,該件可以任何合適的方式固定。另外,在卡頭10裝配后,加固件是暴露在外邊的,較好的是,該件用低碳鋼加工,并鍍有或涂覆有非鐵的金屬層,以防止銹蝕并保持美觀。在優選實施例中,該覆層可以是鋅或鎳,但是應該理解的是,在加工加固件時,可以使用任何合適的覆層,可以使用任何合適的材料與工藝。在圖1A和圖1B所示實施例中,卡頭的后部或尾部為一整體直徑變大的部分36,應該理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與手動或動力驅動工具配合使用的改進的卡頭,所述鉆卡頭包括:a)一個卡頭體,其上包括一個軸向內孔和多個成角度布置的穿過的通路,所述通路與所述軸向內孔相交,其中,每個所述通路具有一個封閉的相對于所述通路的縱軸非圓形的截面;b)多個卡 爪,可滑動地位于所述通路內,每個所述的卡爪都有工具接合部,而在相反的外表面加工有螺紋,每個所述卡爪具有相對于所述卡爪的縱軸基本上多邊形的橫截面;和c)一個機構,用于操縱所述卡爪,使卡爪能夾持或釋放其中的工具。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凱文C邁爾斯,伊恩米德爾頓,
申請(專利權)人:動力工具霍德爾斯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US[美國]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