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磨棍本技術涉及一種生產機械部件,特別是一種新型磨輥。
技術介紹
目前,國內外的生產機械的磨輥大多數是采用螺栓緊固的方式,在機械運轉的過程中,磨輥受機械振動的影響會逐漸松動,導致磨輥連接不再緊固,使磨輥表面嚴重磨損, 磨輥表面表面紋路變得不均勻,并且容易變形,嚴重降低了磨輥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出了一種新型磨輥。本技術的一種磨輥如下包括磨輥本體,其中磨輥本體為圓柱形,磨輥本體軸心方向有內圓通孔,內圓通孔的側面為錐形面;其特征在于,內圓通孔的側面有鍵槽。如上所述的本技術,更進一步說明,所述的磨輥本體是用鑄鋼材料制成的。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在安裝過程中通過位于內圓通孔側面的鍵槽,對磨輥進行二次固定, 磨輥不會因機械的振動變得松動,降低了磨輥的磨損度,延長了磨輥的使用壽命,同時降低了磨輥的更換頻率,提高了生產效率。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結構俯視示意圖。圖2是圖I的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圖及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技術專利技術。包括磨輥本體I,其中磨輥本體I為圓柱形,磨輥本體I軸心方向有內圓通孔2,內圓通孔2的側面為錐形面;其特征在于,內圓通孔2的側面有鍵槽3。所述的磨輥本體I是用鑄鋼材料制成的。在用螺栓固定磨輥本體I時,通過鍵槽3將磨輥本體I進行二次固定。上面已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示例性的描述,顯然本技術不限于此,在本技術范圍內進行的各種改型均沒有超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磨輥,包括磨輥本體(I),其中磨輥本體(I)為圓柱形,磨輥本體(I)軸心方向有內圓通孔(2),內圓通孔(2)的側面為錐形面;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磨輥,包括磨輥本體(1),其中磨輥本體(1)為圓柱形,磨輥本體(1)軸心方向有內圓通孔(2),內圓通孔(2)的側面為錐形面;其特征在于,內圓通孔(2)的側面有鍵槽(3)。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延雙,魏青友,馬鑫磊,彭少華,
申請(專利權)人:巨石集團成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