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雙通道直通式汽水分離器,它包括:外筒體,外筒體的一端連接出口封頭,外筒體的另一端連接進口封頭,出口封頭連接出口接管,進口封頭連接進口接管;在外筒體的內部中心處設有內管,在內管壁的外表面上設有螺旋狀分離板,在外筒體的下部的壁上設有疏放水接管,分離板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外筒體,兩端之間的分離板與外筒體壁的內表面之間存在間隙,還包括軸、蝶板,軸的一端穿過外筒體的壁上的孔,再穿過內管的壁上的孔,軸的另一端在外筒體的外部,在軸的另一端上設有扳手,蝶板固定連接在內管內的軸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適合兩種工況,分離效果好,體積小,最適應汽封管路所在地擁擠狹小場合,材料利用率高,運行可靠。(*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到一種汽水分離器,更具體地說涉及到一種雙通道直通式汽水分離器,屬于汽輪機汽封系統設備領域。
技術介紹
汽封系統進行噴水減溫后,要裝設汽水分離裝置。目前現有的汽水分離裝置可將帶有水滴的蒸汽進行汽水分離,防止水份進入汽封系統而危害汽輪機。汽輪機的汽封系統存在的第一種工況是機組啟動和低負荷時汽封減溫器投運工況,存在的第二種工況是額定工況和負荷較高汽封自密封運行工況。目前現有的常規汽水分離器不能變工況運行,不適應現代大機組汽封多是自密封系統的要求。當自密封系統并未投入減溫器時汽水分離器應退出,否則在管道中只會增加了阻力。其次,目前現有的常規汽水分離器多是角式連接或設備外筒體與接管方位不一致,使得常規汽水分離器體積大,但是布置空間不允許。而且目前現有的常規汽水分離器的分離效果不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種雙通道直通式汽水分離器,它適合兩種工況、分離效果好、體積小。一種雙通道直通式汽水分離器;包括外筒體,外筒體的一端連接出口封頭,外筒體的另一端連接進口封頭,出口封頭連接出口接管,進口封頭連接進口接管;在外筒體的內部中心處設有內管,在內管壁的外表面上設有螺旋狀分離板,在外筒體的下部的壁上設有疏放水接管,分離板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外筒體,兩端之間的分離板與外筒體壁的內表面之間存在間隙,還包括軸、蝶板,軸的一端穿過外筒體的壁上的孔,再穿過內管的壁上的孔,軸的另一端在外筒體的外部,在軸的另一端上設有扳手,蝶板固定連接在內管內的軸上。在蝶板兩側的軸上分別設有墊圈。所述的外筒體壁上的孔上設有密封填料箱。在所述的密封填料箱上設有蝶板關閉時固定蝶板位置的螺紋孔、蝶板打開時固定蝶板位置的螺紋孔,在扳手上設有孔,還包括定位螺栓,定位螺栓可以穿過扳手上的孔再旋入蝶板關閉時固定蝶板位置的螺紋孔中,定位螺栓還可以穿過扳手上的孔再旋入蝶板打開時固定蝶板位置的螺紋孔中。。所述的螺旋狀分離板為連續螺旋環繞形。所述的螺旋狀分離板為間斷扭葉片形。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適合兩種工況,分離效果好,體積小,最適應汽封管路所在地擁擠狹小場合,材料利用率高,運行可靠,無需維護,阻力小。附圖說明圖I是平視本技術時的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俯視本技術時的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蝶板關閉時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蝶板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2的A向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加以詳細說明一種雙通道直通式汽水分離器;包括外筒體1,外筒體I的一端連接出口封頭2,外筒體I的另一端連接進口封頭3,出口封頭2連接出口接管4,進口封頭3連接進口接管5 ;在外筒體I的內部中心處設有內管6,在內管6壁的外表面上設有螺旋狀分尚板7,在外筒體I的下部的壁上設有疏放水接管8,分離板7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外筒體1,兩端之間的分離板7與外筒體I壁的內表面之間存在間隙,還包括軸10、蝶板11,軸10的一端穿過外筒體I的壁上的孔,再穿過內管6的壁上的孔,軸10的另一端在外筒體I的外部,在軸10的另一端上設有扳手12,蝶板11固定連接在內管6內的軸10上。在蝶板11兩側的軸10上分別設有墊圈13。所述的外筒體I壁上的孔上設有密封填料箱14。在所述的密封填料箱14上設有蝶板關閉時固定蝶板位置的螺紋孔15、蝶板打開時固定蝶板位置的螺紋孔,在扳手12上設有孔,還包括定位螺栓17,定位螺栓17可以穿過扳手上的孔再旋入蝶板關閉時固定蝶板位置的螺紋孔15中,定位螺栓17還可以穿過扳手12上的孔再旋入蝶板打開時固定蝶板位置的螺紋孔中。。所述的螺旋狀分離板7為連續螺旋環繞形。所述的螺旋狀分離板7為間斷扭葉片形。當處于機組啟動和低負荷時汽封減溫器投運工況時用手扳動扳手12,關閉蝶板11,定位螺栓17可以穿過扳手12上的孔再旋入蝶板關閉時固定蝶板位置的螺紋孔15中,蝶板11就不會轉動,未完全混合的帶較多水顆粒的蒸汽進入由內管6外壁和螺旋狀分離板7形成的流道,就沿螺旋狀分離板7螺旋運動并向出口接管4方向運動,高速離心流動,使汽水進一步混合,然后經離心力的作用將大部分較大顆粒的水粒甩向外筒體I的壁的內表面上,水顆粒就分離出來,并流到外筒體I的下部,經過疏放水接管8排出,防止水份進入汽封系統而危害汽輪機。本技術分離效果好。當處于額定工況和負荷較高汽封自密封運行工況時就不需離心分離;用手扳動扳手12,使蝶板11打開,定位螺栓17可以穿過扳手12上的孔再旋入蝶板打開時固定蝶板位置的螺紋孔中,蝶板11就不會轉動,內管6就通了,沒有水滴的汽體就直接經過內管6的內腔流走,流道平直且阻力小。本技術可以隨啟動/運行工況不同而相應改變通道,使分離器既能在除水滴時高速離心分離水滴,又能在蒸汽無水滴時直通流動,減少阻力,使之滿足包括自密封供汽系統的各種類型工況。本技術體積小,最適應汽封管路所在地擁擠狹小場合,現場支、吊、掛布置均可。本技術的外筒體I與內管6是同軸布置,所以材料利用率高。本技術的內管6兼作強度支撐,適應高壓和較大直徑的外筒體I的場合。本技術不易損壞部件,運行可靠,無需維護。綜上所述,本技術適合兩種工況,分離效果好,體積小,最適應汽封管路所 在地擁擠狹小場合,材料利用率高,運行可靠,無需維護,阻力小。。權利要求1.一種雙通道直通式汽水分離器;其特征是包括外筒體,外筒體的一端連接出口封頭,外筒體的另一端連接進口封頭,出口封頭連接出口接管,進口封頭連接進口接管;在外筒體的內部中心處設有內管,在內管壁的外表面上設有螺旋狀分離板,在外筒體的下部的壁上設有疏放水接管,分離板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外筒體,兩端之間的分離板與外筒體壁的內表面之間存在間隙,還包括軸、蝶板,軸的一端穿過外筒體的壁上的孔,再穿過內管的壁上的孔,軸的另一端在外筒體的外部,在軸的另一端上設有扳手,蝶板固定連接在內管內的軸上。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雙通道直通式汽水分離器,其特征是在蝶板兩側的軸上分別設有墊圈。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雙通道直通式汽水分離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外筒體壁上的孔上設有密封填料箱。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雙通道直通式汽水分離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密封填料箱上設有蝶板關閉時固定蝶板位置的螺紋孔、蝶板打開時固定蝶板位置的螺紋孔,在扳手上設有孔,還包括定位螺栓,定位螺栓可以穿過扳手上的孔再旋入蝶板關閉時固定蝶板位置的螺紋孔中,定位螺栓還可以穿過扳手上的孔再旋入蝶板打開時固定蝶板位置的螺紋孔中。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雙通道直通式汽水分離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旋狀分離板為連續螺旋環繞形。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雙通道直通式汽水分離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旋狀分離板為間斷扭葉片形。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一種雙通道直通式汽水分離器,它包括外筒體,外筒體的一端連接出口封頭,外筒體的另一端連接進口封頭,出口封頭連接出口接管,進口封頭連接進口接管;在外筒體的內部中心處設有內管,在內管壁的外表面上設有螺旋狀分離板,在外筒體的下部的壁上設有疏放水接管,分離板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外筒體,兩端之間的分離板與外筒體壁的內表面之間存在間隙,還包括軸、蝶板,軸的一端穿過外筒體的壁上的孔,再穿過內管的壁上的孔,軸的另一端在外筒體的外部,在軸的另一端上設有扳手,蝶板固定連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通道直通式汽水分離器;其特征是:包括:外筒體,外筒體的一端連接出口封頭,外筒體的另一端連接進口封頭,出口封頭連接出口接管,進口封頭連接進口接管;在外筒體的內部中心處設有內管,在內管壁的外表面上設有螺旋狀分離板,在外筒體的下部的壁上設有疏放水接管,分離板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外筒體,兩端之間的分離板與外筒體壁的內表面之間存在間隙,還包括軸、蝶板,軸的一端穿過外筒體的壁上的孔,再穿過內管的壁上的孔,軸的另一端在外筒體的外部,在軸的另一端上設有扳手,蝶板固定連接在內管內的軸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國祥,耿興才,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中源電力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