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內置式金屬過濾器,屬于過濾器領域,所述過濾器設置在反應釜中,包括母管和過濾棒,母管安裝在反應釜內壁,并延伸至反應釜底部,過濾棒通過各個接口與母管相連接。通過過濾棒上的一定大小的孔隙,可以直接對反應物料進行固液分離,并將固體催化劑分離出來后存留在反應釜內,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同時也無需再進行催化劑取出和回投的重復操作,解決了物料的泄漏、漏濾,固體催化劑失效等問題。?(*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過濾器,特別是涉及一種內置式金屬過濾器。
技術介紹
釜式反應器是一種低高徑比的圓筒形反應器,用于實現液相單相反應過程和液液、氣液、液固、氣液固等多相反應過程,器內常設有攪拌(機械攪拌、氣流攪拌等)裝置。間歇釜式反應器是釜式反應器的其中一種,操作靈活,易于適應不同操作條件和產品品種,適用于小批量、多品種、反應時間較長的產品。目前工業化生產中,帶有固體催化劑反應的間歇釜式反應器的固液分離,都是采用將物料移出釜外,通過過濾裝置進行過濾,分離固體催化劑,然后再把固體催化劑從過濾器中取出,重新投回到釜內。這樣的過濾裝置,每次分離后都要進行取出和回投催化劑的重復操作,且容易出現過濾器重復拆裝引起物料的泄漏、漏濾,固體催化劑失效等問題。給生產造成很大的浪費,并且存在安全隱患。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人對此進行研究,專門開發出一種內置式金屬過濾器,本案由此產生。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內置式金屬過濾器,避免在使用過程中取出和回投催化劑的重復操作,同時也解決了物料的泄漏、漏濾和固體催化劑失效等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解決方案是內置式金屬過濾器,所述過濾器設置在反應釜中,包括母管和過濾棒,母管安裝在反應釜內壁,并延伸至反應釜底部,母管靠近反應釜內壁的垂直段的上端通過接頭與反應釜的出料管相連,母管靠近反應釜底的延伸段上設有偶數個接口 ;過濾棒通過各個接口與母管相連接。所述過濾棒包括棒口、棒體和棒底,棒口為金屬絲口螺紋圈,螺紋圈底部直接焊接在棒體上,螺紋圈頂部螺接在母管的接口上;棒體為中空的圓柱體,棒底為圓弧型封頭,棒體和棒底是用金屬小球燒結而成的燒結金屬棒,棒體和棒底上分布有若干個孔隙,孔隙的大小根據過濾精度而定,一般孔隙大小為10-500 μ m。所述母管為圓形的金屬管道,并根據反應釜內壁和底部構造彎折呈“L”型。所述內置式金屬過濾器設有4-20個過濾棒,成對均勻安裝在母管的延伸段的兩側。過濾棒的個數和長度根據反應爸的大小而定,一般過濾棒長度為30-80cm。內置式金屬過濾器的母管垂直段通過安裝在反應釜內壁上的固定件進行固定;母管延伸段位于反應釜中間的攪拌器下端。內置式金屬過濾器的工作原理當對反應釜進行加壓時,釜內物料通過內置式金屬過濾器上的過濾棒過濾后,其液體部分通過孔隙進入與過濾棒相通的母管內,再通過出料管移出反應釜;而固體催化劑因不能通過過濾棒孔隙而留在釜內,直接達到在反應釜內分離固液的目的。通過上述安裝在反應釜中的過濾器,可以直接對反應物料進行固液分離,并將固體催化劑分離出來后存留在反應釜內,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同時也無需再進行催化劑取出和回投的重復操作,解決了物料的泄漏、漏濾,固體催化劑失效等問題。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描述。附圖說明圖I是本實施例的間歇釜式反應器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施例的過濾器安裝后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施例的過濾器分解后的結構示意圖。標號說明母管I ;垂直段11 ;延伸段12 ;接口 13 ;過濾棒2;棒頭21;棒體22;棒底23;出料管3 ;接頭4 ;反應釜內壁5 ;反應釜底部6 ;固定件7 ;攪拌器8。具體實施方式如圖廣2所示,本技術揭示一種內置式金屬過濾器,所述過濾器設置在反應釜中,反應釜的有效容積為5立方。過濾器包括母管I和過濾棒2,母管I安裝在反應釜內壁5,并延伸至反應釜底部6,母管I靠近反應釜內壁5的垂直段11的上端通過接頭4與反應釜的出料管3相連,母管I靠近反應釜底部5的延伸段12上設有偶數個接口 13 ;過濾棒2通過各個接口 13與母管I相連接。如圖3所示,所述過濾棒2包括棒口 21、棒體22和棒底23,棒口 21為圓形孔洞的金屬絲口螺紋圈,螺紋圈底部直接焊接在棒體22上,螺紋圈頂部螺接在母管I的接口 13上。棒體22為中空的圓柱體,棒底23為圓弧型封頭,棒體22和棒底23是用金屬小球燒結而成的燒結金屬棒。棒體22和棒底23上分布有多個的孔隙,孔隙的大小根據過濾精度而定,一般孔隙大小為10-500μπι,在本實施例中,反應液的過濾精度為30μπι,即選擇孔隙為30 μ m的過濾棒2。所述母管I為圓形的金屬管道,母管I的彎折形狀根據反應釜內壁5和底部6的構造而定,在本實施例中,母管I根據反應釜內壁和底部構造彎折呈“L”型,包括垂直段11和延伸段12。所述內置式金屬過濾器設有8個過濾棒2,成對均勻安裝在母管I的延伸段12的兩側。過濾棒2的長度為40cm,過濾棒2的個數和長度根據反應釜的大小而定,一般反應釜越大,過濾棒2的個數越多,長度越長。內置式金屬過濾器的母管I垂直段11通過安裝在反應釜內壁5上的固定件7進行固定,所述垂直段11與反應釜內壁5的平行間距為10cm,母管I延伸段12安裝在反應釜中間的攪拌器8的下端,與攪拌器8底端垂直高度相距20cm,上述間距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只要使內置式金屬過濾器不影響其他部件正常運轉就行。內置式金屬過濾器的工作原理當對反應釜進行加壓時,釜內物料通過內置式金屬過濾器上的過濾棒2過濾后,其液體部分通過孔隙進入與過濾棒2相連通的母管I內,再通過出料管3移出反應釜;而固體催化劑因不能通過過濾棒2的孔隙而留在釜內,直接達到在反應爸內分尚固液的目的。上述實施例和圖式并非限定本技術的產品形態和式樣,任何所屬
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技術的專利范疇。權利要求1.內置式金屬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器設置在反應釜中,包括母管和過濾棒,母管沿反應釜內壁安裝,并延伸至反應釜底部,母管靠近反應釜內壁的垂直段的上端通過接頭與反應釜的出料管相連,母管靠近反應釜底部的延伸段上設有偶數個接口 ;過濾棒通過各個接口與母管相連接。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內置式金屬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棒包括棒口、棒體和棒底,棒口為金屬絲口螺紋圈,螺紋圈底部直接焊接在棒體上,螺紋圈頂部螺接在母管的接口上;棒體為中空的圓柱體,棒底為圓弧型封頭,棒體和棒底是用金屬小球燒結而成的燒結金屬棒,棒體和棒底上分布有若干個孔隙。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內置式金屬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大小為10-500 μm。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內置式金屬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管為圓形的金屬管道,并根據反應釜內壁和底部構造彎折呈“L”型。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內置式金屬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置式金屬過濾器設有4-20個過濾棒,成對均勻安裝在母管延伸段的兩側。6.如權利要求I或5所述的內置式金屬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棒長度為30_80cm。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內置式金屬過濾器,其特征在于內置式金屬過濾器的母管垂直段通過安裝在反應釜內壁上的固定件進行固定。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一種內置式金屬過濾器,屬于過濾器領域,所述過濾器設置在反應釜中,包括母管和過濾棒,母管安裝在反應釜內壁,并延伸至反應釜底部,過濾棒通過各個接口與母管相連接。通過過濾棒上的一定大小的孔隙,可以直接對反應物料進行固液分離,并將固體催化劑分離出來后存留在反應釜內,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同時也無需再進行催化劑取出和回投的重復操作,解決了物料的泄漏、漏濾,固體催化劑失效等問題。文檔編號B01D35/02GK2027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內置式金屬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器設置在反應釜中,包括母管和過濾棒,母管沿反應釜內壁安裝,并延伸至反應釜底部,母管靠近反應釜內壁的垂直段的上端通過接頭與反應釜的出料管相連,母管靠近反應釜底部的延伸段上設有偶數個接口;過濾棒通過各個接口與母管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文根,王宇,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龍華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