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絲繩用自鎖器包括鎖繩裝置和開鎖裝置。外殼包括固聯的左、右殼體。鎖繩裝置包括分別組成上、下動力板組的四塊動力板和左、右夾塊。兩殼體間固定第一固定軸,并活動支撐上動力板組的兩塊動力板活動端。第一、第二銷軸分別活動裝設在兩塊動力板的活動端,并活動支撐兩夾塊。兩殼體間固定第二固定軸,并活動支撐下動力板組的兩塊動力板活動端。第三、第四銷軸分別活動裝設在兩塊動力板的活動端,并活動支撐兩夾塊。右夾塊固定螺釘,與兩殼體間鎖緊螺釘彈簧連接,夾塊開圓弧槽。開鎖裝置的掛環軸固定在兩殼體間,活動支撐掛環,掛環尖端與左夾塊相接觸。兩夾塊上下位置的外殼設進、出繩口。用四連桿機構,鎖繩開鎖十分方便結構緊湊,安全系數高。(*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目前建設的高層樓房越來越多,施工人員在進行外墻面作業的時候,順墻面而下工作,存在很大的安全風險。而目前使用的控制下落的自鎖裝置通常存在效率不高,安全性不穩定的情況,這樣就需要一種更加安全高效的鋼絲繩用自鎖器來保障施工人員的安全。
技術介紹
本技術屬于高空用自鎖器領域,特別涉及鋼絲繩用自鎖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鋼絲繩用自鎖器,本自鎖器鎖繩裝置為常閉設計,安全系數高,效果好,經濟實用。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鋼絲繩用自鎖器,包括鎖繩裝置、開鎖裝置和外殼。其技術要點在于外殼包括通過固定螺釘固定聯接的左殼體和右殼體。鎖繩裝置包括四塊相同的動力板、兩個相同的夾塊和彈簧。四塊相同的動力板組成兩個相同的動力板組,上動力板組和下動力板組,每個動力板組包括兩塊動力板,每塊動力板上分別開設有一個支撐端安裝孔和兩個活動端安裝孔。兩個夾塊分別為左夾塊、右夾塊,左夾塊和右夾塊上分別開設有夾塊上安裝孔和夾塊下安裝孔。所述的兩殼體之間固定第一固定軸,上動力板組的兩塊動力板的支撐端安裝孔活動裝設在第一固定軸上,位于上動力板組的兩塊動力板之間的第一固定軸上裝設有第一定位套。第一銷軸和第二銷軸的兩端分別活動裝設在上動力板組的兩塊動力板的兩個活動端安裝孔內。左夾塊和右夾塊分別通過兩夾塊的夾塊上安裝孔活動裝設在第一銷軸和第二銷軸上。所述的兩殼體之間固定第二固定軸,下動力板組的兩塊動力板的支撐端安裝孔活動裝設在第二固定軸上,位于下動力板組的兩塊動力板之間的第二固定軸上裝設有第二定位套。第二固定軸位于所述的兩殼體之外的兩端分別裝設螺母。第三銷軸和第四銷軸的兩端分別活動裝設在下動力板組的兩塊動力板的兩個活動端安裝孔內。左夾塊和右夾塊分別通過兩夾塊的夾塊下安裝孔活動裝設在第三銷軸和第四銷軸上。在右夾塊的右側面固定有螺釘,所述的兩殼體之間裝設鎖緊螺釘,彈簧的兩端分別裝設在螺釘和鎖緊螺釘上。左夾塊和右夾塊相接觸的面上分別開設圓弧槽。開鎖裝置包括掛環、掛環軸和扶手。掛環軸固定在所述的兩殼體之間,掛環通過掛環安裝孔活動裝設掛環軸上,掛環軸位于所述的兩殼體外的端部裝設螺母,掛環的手柄部穿出外殼,掛環尖端的工作部與左夾塊上邊緣相接觸。位于掛環兩側的掛環軸上分別裝設有第三定位套和第四定位套。外殼表面位于掛環的手柄部上方的位置固定有扶手。左殼體和右殼體位于所述的兩夾塊相接觸面所在的直線上分別開設豁口,所述的兩殼體上方的豁口組成進繩口,下方的豁口組成出繩口,分別在進繩口和出繩口處裝設繩套。其優點在于本設計十分巧妙的使用四連桿機構(動力板和夾塊),鎖繩、開鎖十分方便,重量輕、外觀美觀,結構緊湊。解決現在使用的安全繩通常壽命只有2個月的問題,用鋼絲繩作為安全繩安全系數高,大大提高了工人的生命安全系數,效果很好,經濟實用,是高層建筑施工中工人的第二生命。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閉鎖時的剖面圖。圖2為本技術的開鎖時的剖面圖。圖3為本技術的A - A階梯剖視圖。圖4為本技術的外觀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鋼絲繩用自鎖器,包括鎖繩裝置、開鎖裝置和外殼。外殼包括通過固定螺釘3固定聯接的左殼體I和右殼體2。鎖繩裝置包括四塊相同的動力板4、兩個相同的夾塊和彈簧7。四塊相同的動力板組成兩個相同的動力板組,上動力板組8和下動力板組9,每個動力板組包括兩塊動力板4,每塊動力板4上分別開設有一個支撐端安裝孔和兩個活動端安裝孔。兩個夾塊分別為左夾塊5、右夾塊6,左夾塊5和右夾塊6上分別開設有夾塊上安裝孔和夾塊下安裝孔。所述的兩殼體之間固定第一固定軸10,上動力板組8的兩塊動力板4的支撐端安裝孔活動裝設在第一固定軸10上,位于上動力板組8的兩塊動力板4之間的第一固定軸10上裝設有第一定位套11。第一銷軸12和第二銷軸13的兩端分別活動裝設在上動力板組8的兩塊動力板4的兩個活動端安裝孔內。左夾塊5和右夾塊6分別通過兩夾塊的夾塊上安裝孔活動裝設在第一銷軸12和第二銷軸13上。所述的兩殼體之間固定第二固定軸14,下動力板組9的兩塊動力板4的支撐端安裝孔活動裝設在第二固定軸14上,位于下動力板組9的兩塊動力板4之間的第二固定軸14上裝設有第二定位套15。第二固定軸14位于所述的兩殼體之外的兩端分別裝設螺母。第三銷軸16和第四銷軸17的兩端分別活動裝設在下動力板組9的兩塊動力板4的兩個活動端安裝孔內。左夾塊5和右夾塊6分別通過兩夾塊的夾塊下安裝孔活動裝設在第三銷軸16和第四銷軸17上。在右夾塊6的右側面固定有螺釘28,所述的兩殼體之間裝設鎖緊螺釘18,彈簧7的兩端分別裝設在螺釘28和鎖緊螺釘18上。左夾塊5和右夾塊6相接觸的面上分別開設圓弧槽19。開鎖裝置包括掛環20、掛環軸21和扶手24。掛環軸21固定在所述的兩殼體之間,掛環20通過掛環安裝孔活動裝設掛環軸21上,掛環軸21位于所述的兩殼體外的端部裝設螺母,掛環20的手柄部穿出外殼,掛環20尖端的工作部與左夾塊5上邊緣相接觸。位于掛環20兩側的掛環軸21上分別裝設有第三定位套22和第四定位套23。外殼表面位于掛環20的手柄部上方的位置固定有扶手24。左殼體5和右殼體6位于所述的兩夾塊相接觸面所在的直線上分別開設豁口,所述的兩殼體上方的豁口組成進繩口 25,下方的豁口組成出繩口 26,分別在進繩口 25和出繩口 26處裝設繩套27。本設計采用四連桿機構(四個動力板和兩個夾塊),通過連桿機構的轉動,改變固定在四塊動力板4之間兩夾塊的相對位置,由原來的9_變為5. 5_,夾緊鋼絲繩達到鎖繩的目的。自鎖器通過彈簧7設計成常閉型,非人力自鎖器打不開確保施工人員的安全。自鎖器設計用Φ7_鍍鋅鋼絲繩,破斷力大于3噸,大大增強施工人員的安全系數。繩套27可為硬質塑料制成,彈簧7為拉簧。鎖繩過程(圖I):四塊動力板以兩固定軸轉動,改變第一、第三銷軸和第二、第四銷軸之間的水平位置,鋼絲繩在兩夾塊之間,兩夾塊的圓弧槽弧面間距從9mm減少為5.5mm,鋼絲繩直徑7臟,當四塊動力板4逆時針轉動,兩夾塊夾緊鋼絲繩達到鎖繩目的。兩固定軸和四個銷軸y向偏移9. 5mm (如圖2所示,距離a),確保兩夾塊在動力板轉動0° -30°間,兩夾塊中心在X向變化很小,從而保證鋼絲繩在鎖繩和開鎖時水平移動量非常小。兩夾塊長度為67mm鎖繩時夾緊鋼絲繩長度最小有效值54mm,兩夾塊和鋼絲繩面接觸形式,對鋼絲繩磨損很小,增加鋼絲繩的使用壽命。自鎖器向下墜落帶動四塊動力板4轉動方向為逆時針,總是鎖繩方向,增加彈簧7帶動右夾塊6向上(鎖繩方向)始終使自鎖器保持常閉狀態。鋼絲繩向上帶動右夾塊6向上(鎖繩方向),使自鎖器越來越緊,非人力不可開鎖使該機構始終起到鎖繩作用。開鎖過程(圖2 ),用手順時針轉動掛環20 (掛環20和扶手24配合使用),撥動左夾塊5向下移動帶動動力板4順時針轉動,從而使兩夾塊間距增大,超過鋼絲繩直徑,使自鎖器沿鋼絲繩上下自由移動,毫無卡阻現象。松開手則右夾塊6在彈簧的作用下帶動兩夾塊向上使自鎖器始終保持鎖繩的常閉狀態。以個人重量60kg計算,鋼絲繩破斷力3000kg,其安全系數高達50。權利要求1.鋼絲繩用自鎖器,包括鎖繩裝置、開鎖裝置和外殼;其特征在于外殼包括通過固定螺釘(3)固定聯接的左殼體(I)和右殼體(2);鎖繩裝置包括四塊相同的動力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鋼絲繩用自鎖器,包括鎖繩裝置、開鎖裝置和外殼;其特征在于:外殼包括通過固定螺釘(3)固定聯接的左殼體(1)和右殼體(2);鎖繩裝置包括四塊相同的動力板(4)、兩個相同的夾塊和彈簧(7);四塊相同的動力板組成兩個相同的動力板組,上動力板組(8)和下動力板組(9),每個動力板組包括兩塊動力板(4),每塊動力板(4)上分別開設有一個支撐端安裝孔和兩個活動端安裝孔;兩個夾塊分別為左夾塊(5)、右夾塊(6),左夾塊(5)和右夾塊(6)上分別開設有夾塊上安裝孔和夾塊下安裝孔;所述的兩殼體之間固定第一固定軸(10),上動力板組(8)的兩塊動力板(4)的支撐端安裝孔活動裝設在第一固定軸(10)上,位于上動力板組(8)的兩塊動力板(4)之間的第一固定軸(10)上裝設有第一定位套(11);第一銷軸(12)和第二銷軸(13)的兩端分別活動裝設在上動力板組(8)的兩塊動力板(4)的兩個活動端安裝孔內;左夾塊(5)和右夾塊(6)分別通過兩夾塊的夾塊上安裝孔活動裝設在第一銷軸(12)和第二銷軸(13)上;所述的兩殼體之間固定第二固定軸(14),下動力板組(9)的兩塊動力板(4)的支撐端安裝孔活動裝設在第二固定軸(14)上,位于下動力板組(9)的兩塊動力板(4)之間的第二固定軸(14)上裝設有第二定位套(15);第二固定軸(14)位于所述的兩殼體之外的兩端分別裝設螺母;第三銷軸(16)和第四銷軸(17)的兩端分別活動裝設在下動力板組(9)的兩塊動力板(4)的兩個活動端安裝孔內;左夾塊(5)和右夾塊(6)分別通過兩夾塊的夾塊下安裝孔活動裝設在第三銷軸(16)和第四銷軸(17)上;在右夾塊(6)的右側面固定有螺釘(28),所述的兩殼體之間裝設鎖緊螺釘(18),彈簧(7)的兩端分別裝設在螺釘(28)和鎖緊螺釘(18)上;左夾塊(5)和右夾塊(6)相接觸的面上分別開設圓弧槽(19);開鎖裝置包括掛環(20)、掛環軸(21)和扶手(24);掛環軸(21)固定在所述的兩殼體之間,掛環(20)通過掛環安裝孔活動裝設掛環軸(21)上,掛環軸(21)位于所述的兩殼體外的端部裝設螺母,掛環(20)的手柄部穿出外殼,掛環(20)尖端的工作部與左夾塊(5)上邊緣相接觸;位于掛環(20)兩側的掛環軸(21)上分別裝設有第三定位套(22)和第四定位套(23);外殼表面位于掛環(20)的手柄部上方的位置固定有扶手(24);左殼體(5)和右殼體(6)位于所述的兩夾塊相接觸面所在的直線上分別開設豁口,所述的兩殼體上方的豁口組成進繩口(25),下方的豁口組成出繩口(26),分別在進繩口(25)和出繩口(26)處裝設繩套(27)。...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湯文水,
申請(專利權)人:湯文水,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