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用于將織物套管連接至電氣元件的套筒,該套筒具有圓筒壁,該圓筒壁帶有提供一型腔的內表面,該型腔的大小適合容納一細長電氣元件穿過。該圓筒壁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延伸,該第一端用于連接在織物套管的內腔內,該第二端具有用于連接至電連接件的徑向向外延伸的環形邊緣。該圓筒壁具有至少一個鄰近第一端、徑向向外延伸的環形凸圓,該環形凸圓形成徑向朝內的環形凹槽。所述型腔內設置有至少一個密封件,以與其內表面以及細長電氣元件密封鄰接。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主要涉及電連接件,尤其涉及用于將保護套管連接和接地至電連接件的連接件套筒。
技術介紹
眾所周知,金屬保護套管可以保護細長電線,以屏蔽電磁干擾(EMI)。而且還公知的是通過套筒可以將保護套管接地至上游的金屬電連接件。遺憾的是,套管和套筒通常 在電連接件的內部連接,因而,其組裝工藝復雜,并且在維護過程中必須先從電連接件中移除套筒,否則不能將套管從電線上移除。此外,還需要提高防止液體(例如水)進入電氣組件的電氣元件中——例如套管和套筒的連接位置之間以及套筒和電連接件的連接位置之間——的能力。又進一步地,還需要提供可以適用于各種保護套管結構的套筒,而無需為了各種情況提供單獨的套筒或保護套管結構。
技術實現思路
根據本專利技術構造的套筒及帶有其的組件使得保護織物套管和電連接件之間可以經濟、易于組裝/拆卸、防水且可靠地連接,同時還在織物套管和電連接件之間提供可靠的接地通路。根據本專利技術一方面的用于將織物套管連接至電連接件的套筒具有圓筒壁,該圓筒壁帶有提供一型腔的內表面,該型腔的大小適合容納一細長電氣元件穿過。該圓筒壁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延伸,該第一端用于連接在織物套管的內腔內,該第二端具有用于連接至電連接件的徑向向外延伸的環形邊緣。該圓筒壁具有至少一個鄰近第一端、徑向向外延伸的環形凸圓,該環形凸圓形成徑向朝內的環形凹槽。進一步地,該型腔中設置有至少一個密封件,以與其內表面以及細長電氣元件密封鄰接。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與導電的織物套管、容置在該織物套管中的細長電氣元件以及導電的電連接件結合的套筒。該套筒具有圓筒壁,該圓筒壁帶有提供一型腔的內表面,該型腔的大小適合容納一細長電氣元件穿過。該圓筒壁在一端和另一端之間延伸,該一端用于連接在織物套管的內腔中,該另一端具有用于連接至電連接件的徑向向外延伸的環形邊緣。該圓筒壁具有至少一個徑向向外延伸的環形凸圓,該凸圓鄰近連接在織物套管的內腔中的一端,該環形凸圓形成徑向朝內的環形凹槽。進一步地,該型腔中設置有至少一個密封件,以與其內表面以及細長電氣元件密封鄰接。附圖說明結合下文給出的優選實施例和最佳方式的詳細描述以及所附權利要求和附圖進行考慮,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及其它的方面、特征和優點將會更加容易理解,其中圖I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方面構造的套筒的側面剖視圖,該套筒示出為處于初始組裝狀態——容置在織物保護套管以及電連接件的外殼內;圖IA示出了圖I的套筒,該套筒示出為處于完全組裝狀態;圖2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方面構造的套筒的側面剖視圖,該套筒示出為將織物保護套管連接至電連接件的外殼; 圖3示出了圖2的套筒的側面剖視圖,該套筒根據本專利技術另一方面示出為將織物保護套管連接至電連接件的外殼;以及圖4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又一方面構造的套筒的側面剖視圖,該套筒示出為將織物保護套管連接至電連接件的外殼。具體實施例方式更詳細的參閱附圖,圖I (部分組裝)和IA (完全組裝)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方面構造的套筒組件10,其中,該套筒組件10包括至少一個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方面構造的套筒12、導電的織物套管14以及電連接件16。無論細長元件18是單根電纜、捆綁線束或者其它形式,織物套管14都可以為具有任意合適的長度以及具有任意合適的直徑,以保護穿過其延伸的細長元件18。進一步地,織物套管14可以被構造為具有周向封閉或開放的編織、針織或辮織的紗線結構,其中,可以通過導電的紗線、涂層、薄膜、金屬薄片或者其它物件提供導電性能。此外,電連接件16的導電性能可以通過單獨的導電內表面20提供,或者通過將連接件構造為具有導電的金屬外殼來提供。套筒12被設置為用于將導電的織物套管14連接至電連接件16,其中,套管14和連接件16的連接在連接件16的外部進行,從而提供了一用于連接和拆卸的簡易機構,例如在至少一個前述組件的維護過程中可能需要連接和拆卸。此外,套筒12建立的連接確保了在套筒12和連接件16之間以及在套筒12和細長電氣元件18之間建立和保持防水密封。套筒12具有圓筒壁22,該圓筒壁帶有提供一型腔26的內表面24,該型腔26的大小適合容納細長電氣元件18穿過。圓筒壁22在第一端28和第二端32之間延伸,該第一端28用于連接在織物套管14的內腔30中,該第二端32具有用于連接至電連接件16的徑向向外延伸的環形邊緣34。圓筒壁22具有至少一個徑向向外延伸的環形凸圓,在此作為示例而非限制,該圓筒壁22具有一對鄰近第一端28的環形凸圓36、38,該凸圓形成徑向朝內的環形凹槽40、42。凸圓36、38通過一徑向朝外的環形凹座39彼此軸向地隔開,從而使凹座39在隆起的凸圓36、38之間形成一凹谷。凹槽40、42中分別設置有密封件44、46,以與內表面24以及細長電氣元件18密封鄰接。根據凸圓36、38的幾何形狀,雖然可以使用任意合適的密封件結構,此處的密封件44、46示出為O環型的密封件。邊緣34具有自圓筒壁22向外徑向延伸的環形支柱部48,該環形支柱部48示出為自圓筒壁22垂直地或基本垂直地延伸,且該邊緣34還具有反向折疊成與圓筒壁22疊置的圓柱形外唇部50,從而使外唇部50自圓筒壁22徑向向外與其對齊。這樣一來,圓筒壁22、支柱部48和唇部50在第二端32處形成朝向第一端28敞開的大致呈C型的環形凹槽52。唇部50的外表面54的尺寸適合緊密的、線-線的或者輕微的過盈配合在電連接件16內,從而使套筒12和電連接件16之間建立電連接。為了便于在套筒12和電連接件16之間建立和保持液密密封,在圓筒壁22的外表面和連接件16的內表面20之間設置有彈性環形密封件56。密封件56示出為部分地容置在凹槽52中。密封件56具有向外徑向延伸的密封表面,作為不例而非限制,該密封表面表示為抵靠連接件16并與之形成過盈配合的、向外徑向延伸的環形唇58,密封件56還具有向內徑向延伸的密封表面,作為示例而非限制,該密封表面表示為和圓筒壁22形成過盈配合的、向內徑向延伸的環形唇60。在組裝過程中,在套筒12被組裝在電連接件16內之前或者之后,將織物套管14設置為覆蓋至少部分鄰近第一端28的圓筒壁22,接著,分別將套筒12和密封件44、46與細長電氣元件18密封連接,再將一可調節的夾圈62設置在織物套管14上,并使其與凸圓 36、38之間的凹座39徑向齊平。然后,如圖I所示,夾緊該夾圈62,以使其自非夾緊位置收縮至圖IA所示的直徑減小的、收緊位置。因此,夾圈62直徑的減小使得套管14和套筒12徑向向內壓縮,從而分別壓緊位于凸圓凹槽40、42和細長電氣元件18的外表面之間的密封件 44、46。由于夾圈62被容置在凸圓36、38之間的凹座39中,所以確保了夾圈62被保持在套筒12上的夾持位置,其中,通過凸圓36、38可以限制夾圈62可能的軸向運動。進一步地,由于夾圈62可自電連接件16方便地軸向向外運動,所以在維護過程中可以有選擇地輕易移除夾圈62,而無需先從連接件16中移除套筒12。在圖2中,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方面構造的套筒組件110,其中,與上文使用的相差100的相同的附圖標記,用于標示相似的特征。套筒組件110包括至少一個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方面構造的套筒112、導電的織物套管114和電連接件116。進一步地,如前述實施例一樣,組件110包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戴維·A·哈里斯,
申請(專利權)人:費德羅莫格爾動力系公司,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