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自動識別非標配充電器及設置其充電電流的方法及系統。所述方法包括:預先通過設定兩個充電電流以及檢測在兩個充電電流時的電池電壓,計算移動終端的電池內阻;移動終端設定充電電流在第一預定電流基礎上每次增加第二預定電流,并計算相鄰兩次設定的充電電流時電池電壓的變化值;當相鄰兩次設定的充電電流時電池電壓的變化值小于充電電流的設定次數與所述第二預定電流和所述電池內阻的乘積時,判定充電器為非標配充電器;設置所述非標配充電器的充電電流為所述第一預定電流與所述充電電流的設定次數減一和所述第二預定電流的乘積之和。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自動識別出非標配充電器,且能夠對非標配充電器的充電電流進行合理的設定。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移動終端領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種自動識別非標配充電器及設置其充電電流的方法及系統。
技術介紹
隨著micro USB接口的普及,大部分手機都標配了一個micro USB的充電器,而當用戶使用了非標配的充電器時,會出現實例I和2中的問題。實例I: 以一個5V500mA的標配充電器為例,軟件設計時,充電電流會相應的設置為500mA。但是若用戶插入一個5V1A的非標配充電器,由于軟件無法識別出這個非標配充電器,故軟件設置的充電電流仍為500mA,根據上面的分析,實際充電器輸出的充電電流也為500mA而非1A,因此,無法真正的發揮這個5V1A的非標配充電器的作用。實例2 以一個5V1A的標配充電器為例,軟件設計時,充電電流會相應的設置1A.。但是若用戶插入一個5V500mA的非標配充電器,由于軟件無法識別出這個非標配充電器,故軟件設置的充電電流仍為1A,但是這個非標配充電器只能輸出500mA的充電電流,這就會導致以下兩種問題1、充電器輸出的充電電壓被拉低,導致無法充電;2、充電器長期工作在超額定輸出狀態,影響充電器的壽命,嚴重時會導致充電器損壞或爆炸。通過上述實例分析得出,在使用充電器進行充電時需對充電器是否是標配的進行識別,并且在使用非標配充電器充電時需對充電電流進行重新設定。因此,現有技術還有待于改進和發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自動識別非標配充電器及設置其充電電流的方法及系統,以實現對非標配充電器的自動識別和其充電電流的設置。本專利技術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自動識別非標配充電器及設置其充電電流的方法,其中,包括步驟 A、預先通過設定兩個充電電流以及檢測兩個充電電流時的電池電壓,計算移動終端的電池內阻; B、移動終端設定充電電流在第一預定電流基礎上每次增加第二預定電流,并計算相鄰兩次設定的充電電流時電池電壓的變化值; C、當相鄰兩次設定的充電電流時電池電壓的變化值小于充電電流的設定次數與所述第二預定電流和所述電池內阻的乘積時,判定充電器為非標配充電器; D、設置所述非標配充電器的充電電流為所述第一預定電流與所述充電電流的設定次數減一和所述第二預定電流的乘積之和。所述的自動識別非標配充電器及設置其充電電流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驟A具體包括 Al、斷開充電電路,檢測充電前電池電壓; A2、設定兩個小于所述第一預定電流的第一充電電流和第二充電電流,并分別檢測第一充電電流和第二充電電流時的第一電池電壓和第二電池電壓; A3、通過所述充電前電池電壓、第一充電電流、第二充電電流、第一電池電壓和第二電池電壓計算移動終端的耗電電流; A4、通過所述耗電電流計算移動終端的電池內阻。所述的自動識別非標配充電器及設置其充電電流的方法,其中,所述耗電電流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T -V2Xl1-V1XVV0 (I2-I1)丄《臓= 其中,Ια·ΜΕ表不移動終端的耗電電流,〗1表不第一充電電流,I2表不第二充電電流,V1表不第一電池電壓,V2表不第二電池電壓,V0表不充電前電池電壓; 所述移動終端的電池內阻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PV2-V0 ixINHER- J~ 丄 2 "1Cohstjme 其中,Rinnee表示移動終端的電池內阻。 所述的自動識別非標配充電器及設置其充電電流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驟B具體還包括移動終端通過ADC電路檢測在每次設定充電電流時的電池電壓。所述的自動識別非標配充電器及設置其充電電流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驟D具體包括 當相鄰兩次設定的充電電流時電池電壓的變化值AV < NXI4XRinnee時,設置非標配充電器的充電電流I=I3+ (N-I) XI4, 其中,N表示充電電流的設定次數,I3表示所述第一預定電流,I4表示所述第二預定電流。一種自動識別非標配充電器及設置其充電電流的系統,其中,所述系統包括 預處理模塊,用于通過設定兩個充電電流以及檢測在兩個充電電流時的電池電壓,計算移動終端的電池內阻;以及通過設定充電電流在第一預定電流基礎上每次增加第二預定電流,并計算相鄰兩次設定的充電電流時電池電壓的變化值; 判定模塊,用于當相鄰兩次設定的充電電流時電池電壓的變化值小于充電電流的設定次數與所述第二預定電流和所述電池內阻的乘積時,判定充電器為非標配充電器; 充電電流設定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判定模塊的判定結果,設置所述非標配充電器的充電電流為所述第一預定電流與所述充電電流的設定次數減一和所述第二預定電流的乘積之和。所述的自動識別非標配充電器及設置其充電電流的系統,其中,所述預處理模塊還包括 第一檢測模塊,用于在斷開充電電路時檢測充電前電池電壓;第二檢測模塊,用于設定兩個小于所述第一預定電流的第一充電電流和第二充電電流,并分別檢測第一充電電流和第二充電電流時的第一電池電壓和第二電池電壓; 第一運算模塊,用于通過所述第一檢測模塊得出的充電前電池電壓以及所述第二檢測模塊得出的第一充電電流、第二充電電流、第一電池電壓和第二電池電壓計算移動終端的耗電電流; 第二運算模塊,用于通過所述第一運算模塊得出的耗電電流計算移動終端的電池內阻。 所述的自動識別非標配充電器及設置其充電電流的系統,其中,所述系統還包括電池電壓檢測模塊,用于通過ADC電路檢測在每次設定充電電流時的電池電壓。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自動識別非標配充電器及設置其充電電流的方法及系統,實現了對非標配充電器的自動識別及其充電電流的合理設置。通過軟件方式便于實現,且不會增加硬件成本。同時能夠充分發揮充電器的作用,也不至于影響充電器的壽命、導致充電器損壞或爆炸的發生。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自動識別非標配充電器及設置其充電電流的方法流程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自動識別非標配充電器及設置其充電電流的系統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自動識別非標配充電器及設置其充電電流的系統的一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參照附圖并舉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在使用充電器充電時,由于充電電路的損耗及手機等移動終端的耗電,充電電流會被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移動終端的耗電電流,一部分是沖入電池的充電電流。由于在不同的充電時刻,移動終端的耗電是不一樣的,因此移動終端的耗電電流需要標定。另外由于移動終端內阻的存在,電池的充電電流會產生虛高現象,導致檢測的電池電壓也會虛高,且隨著電池使用次數的增加以及電池老化,電池內阻會越來越大,因此,電池內阻也需要標定,以便準確的識別出非標配充電器以及對充電電流進行重新設定。參見圖1,圖I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自動識別非標配充電器及設置其充電電流的方法流程圖,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00、預先通過設定兩個充電電流以及檢測在兩個充電電流時的電池電壓,計算移動終端的電池內阻; 步驟S200、移動終端設定充電電流在第一預定電流基礎上每次增加第二預定電流,并計算相鄰兩次設定的充電電流時電池電壓的變化值; 步驟S300、當相鄰兩次設定的充電電流時電池電壓的變化值小于充電電流的設定次數與所述第二預定電流和所述電池內阻的乘積時,判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識別非標配充電器及設置其充電電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A、預先通過設定兩個充電電流以及檢測兩個充電電流時的電池電壓,計算移動終端的電池內阻;B、移動終端設定充電電流在第一預定電流基礎上每次增加第二預定電流,并計算相鄰兩次設定的充電電流時電池電壓的變化值;C、當相鄰兩次設定的充電電流時電池電壓的變化值小于充電電流的設定次數與所述第二預定電流和所述電池內阻的乘積時,判定充電器為非標配充電器;D、設置所述非標配充電器的充電電流為所述第一預定電流與所述充電電流的設定次數減一和所述第二預定電流的乘積之和。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建峰,
申請(專利權)人:TCL通訊寧波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