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揭露一種顯示面板及其主動元件陣列基板,此主動元件陣列基板包含多個像素單元、多條掃描線以及多條數據線。這些像素單元排列成一個X×Y的像素陣列,X與Y均為正整數,X>Y>1。這些掃描線耦接這些像素單元。這些數據線符合一排列方式,并于像素陣列內耦接這些像素單元。所述的排列方式符合第i條數據線耦接第j列的第i-j+1個像素單元,i=1~X,i≧j,其中當i≦Y時,j=1~i,反的,當i>Y時,j=1~Y,i與j均為正整數。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有關于一種顯示面板及其主動元件陣列基板,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具有窄框邊的主動元件陣列基板以及顯示面板。
技術介紹
一般而言,顯示面板是由主動元件陣列基板、對向基板以及顯示介質所構成。在制作主動元件陣列時,通常會于主動元件陣列基板的非顯示區(周邊區域)同時制作與晶粒-玻璃接合制程或晶粒-薄膜接合制程相配合的周邊線路。圖I為已知一種主動元件陣列基板的上視示意圖。請參照圖1,主動元件陣列基板10包括基板11、多條掃描線12、多條數據線13、多個像素單元14、柵極驅動芯片15以及源極驅動芯片16。基板11具有顯示區A及圍繞顯示區A的非顯示區B。掃描線12皆朝左至右的走向而相互平行地配置于基板11上。數據線13皆朝上至下的走向而相互平行地配置于基板11上,并與這些數據線13彼此垂直地交錯,以形成位于顯示區A內的多個像素單元14。基板11具有互為相鄰的第一側邊Ila與第二側邊lib。柵極驅動芯片15位于基板11的第一側邊Ila的非顯示區B中,且與這些掃描線12電性連接。源極驅動芯片16位于基板11的第二側邊Ilb的非顯示區B中,且與這些數據線13電性連接。尤其是,掃描線12透過顯示區A左右兩側的非顯示區B來進行周邊線路的走線布局(wire routing),以電性連接柵極驅動芯片15。數據線13透過顯示區A上下兩側的非顯示區B來進行周邊線路的走線布局(wirerouting),以電性連接源極驅動芯片16。然而,由于顯示面板的諸多應用逐漸朝向輕、薄、短、小的趨勢,如移動電話、數字相機等電子產品,加上柵極驅動芯片以及源極驅動芯片各占用于基板二側邊的非顯示區的大部分空間,導致此主動元件陣列基板產生一個不易實現窄邊框的問題。因此,如何提供一種解決方案以解決主動元件陣列基板不易實現窄邊框的問題,以提高電子產品的可攜帶性,實為當前亟待解決的一項課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主動元件陣列基板,其具有窄框邊,可提高空間利用率。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主動元件陣列基板,此主動元件陣列基板包含多個像素單元、多條掃描線以及多條數據線。這些像素單元排列成一個XXY的像素陣列,X與Y均為正整數,X>Y>1。這些掃描線耦接這些像素單元。這些數據線符合一排列方式,并于像素陣列內耦接這些像素單元。所述的排列方式符合第i條數據線耦接第j列的第i-j+Ι個像素單元,1=1 X, i蘭j,其中當i蘭Y時,j = l i,反的,當i>Y時,j = I Y,i與j均為正整數。此外,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這些數據線中的第m條數據線還耦接第η列第Χ+Υ-η-m+l個像素單元,其中m=l (X-Y), n= (Υ-m+l) Y, m與η均為正整數。本專利技術又提出一種主動元件陣列基板,此主動元件陣列基板包括一基板、一像素陣列、多條掃描線以及多條數據線。像素陣列是由多個像素單元所排成于基板上,包含相對的第一側與第二側以及相對的第三側與第四側,第一側與第二側皆位于第三側與第四側之間。掃描線平行且間隔地配置于像素陣列內。數據線配置于像素陣列內,與這些掃描線皆通過像素陣列的第一側。各數據線于像素陣列內交替地朝像素陣列的第二側以及第四側的方向延伸,以致于像素陣列內形成一與這些掃描線交錯配置的階梯狀。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像素陣列包含多個平行配置的像素列與像素行。各像素行的這些像素單元以及各像素列的這些像素單元皆為線性且彼此間隔排列。這些掃描線平行這些像素行,且各掃描線耦接其中一像素行中所有的像素單元。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各數據線耦接不同像素列中至少一像素單元。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各數據線所耦接的所有像素單元均未排列于像素陣列的同一像素行,亦未排列于像素陣列的同一像素列中。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各數據線包含多個第一段以及多個第二段。這些第一段平行這些掃描線。這些第二段垂直這些掃描線,各第二段連接于任二相鄰的第一段之間,且分別位于不同的像素行內。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像素陣列依據一 XXY陣列方式所排列,其中X、Y為正整數,X>Y>1。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這些掃描線的數量與數據線的數量一致,皆為X個。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當各掃描線啟動其中一像素行中所有像素單元時,只有數量為Y個的數據線分別提供像素單元數據至對應的像素行中所有的像素單元。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共有數量為(X-Y)個數據線通過像素陣列的第四側,且分別自像素陣列外延伸至像素陣列的第二側。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這些數量為(X-Y)個的數據線通過像素陣列的第二側,且于像素陣列內交替地朝第一側以及第三側的方向延伸,以致于像素陣列內形成另一與這些掃描線交錯配置的階梯狀。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主動元件陣列基板還包含至少一源極驅動芯片以及至少一柵極驅動芯片。源極驅動芯片位于基板的一側。柵極驅動芯片與源極驅動芯片共同位基板的同側。本專利技術又提出一種主動元件陣列基板。此主動元件陣列基板包含多個像素單元、多條掃描線以及多條數據線。像素單元排列成一像素陣列。各掃瞄線均耦接同一行的這些像素單元。這些數據線均呈階梯狀而斜向耦接這些像素單元。各數據線所耦接的所有像素單元均未排列于像素陣列的同一行,且各數據線所耦接的所有像素單元亦未排列于像素陣列的同一列。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像素陣列依據一 XXY的陣列方式排列,其中Χ>Υ>1,X、Y為正整數。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共有數量為(X-Y)個的數據線從像素陣列的一側伸出,分別延伸至像素陣列的另一側,其中此二側互為相鄰。本專利技術又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其具有上述的主動元件陣列基板,可降低制造成本、增加產品可攜帶性。5此種顯示面板包括上述的主動元件陣列基板、對向基板以及顯示介質。顯示介質配置于對向基板與主動元件陣列基板之間。綜上所述,由于本專利技術的主動元件陣列基板具有獨特的線路設計,因此本專利技術可減少框邊寬度,進而提高空間利用率。此外,由于本專利技術的顯示面板具有上述的主動元件陣列基板,因此本專利技術可降低制造成本且增加產品可攜帶性。附圖說明為讓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附圖的詳細說明如下圖I為已知一種主動兀件陣列基板的上視不意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主動元件陣列基板的上視示意圖3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像素陣列的上視示意圖4a 圖4d為針對某個數據線于9x5像素陣列中的右下走向示意圖5a 圖5d為針對某個數據線于9x5像素陣列中的左上走向示意圖6為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的像素陣列的上視示意圖7a 圖7b為單一掃描線與其對應五條數據線于9x5像素陣列中的示意圖8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100:顯示面板200對向基板300:顯示介質400:主動元件陣列基板410:基板420:源極驅動芯片430:柵極驅動芯片440:像素陣列441:第一側442:第二側443:第三側444:第四側450、450a 450x :像素單元451:像素列452:像素行500、501 502 :掃描線600、600a 600f、600A 600J、601 606 :數據線610:第一段620:第二段A :顯示區B :非顯示區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將以附圖及詳細說明清楚說明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如熟悉此技術的人員在了解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后,當可由本專利技術所教示的技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主動元件陣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含:多個像素單元,排列成一個X×Y的像素陣列,X與Y均為正整數,X>Y>1;多條掃描線,耦接所述多個像素單元;以及多條數據線,于該像素陣列內耦接所述多個像素單元,其中第i條數據線耦接第j列的第i?j+1個像素單元,i≧j,i=1~X,當i≦Y時,j=1~i,當i>Y時,j=1~Y,i與j均為正整數。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寶華,
申請(專利權)人:友達光電蘇州有限公司,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