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拋物面槽式太陽能聚光鏡加熱器,屬于太陽能技術領域包括拋物面槽式聚光鏡(1)、加熱器(2)和固定支架(3),加熱器(2)固定安裝在固定支架(3)上,加熱器(2)通過轉動吊架(4)設于拋物面槽式聚光鏡(1)的拋物面內,拋物面槽式聚光鏡(1)可以通過轉動吊架(4)繞加熱容器(1)轉動,拋物面槽式聚光鏡(1)下設有聚焦調節裝置(5)。本發明專利技術可以通過手控或自控調焦裝置自動或手動調節,使拋物面槽式聚光鏡匯聚的太陽光照射在加熱器或其它加熱物質上,加熱容器不移動也能吸收太陽的熱量,使被加熱物質獲得高溫或高溫的水和蒸汽,提高了太陽熱能利用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太陽能熱技術,特別是一種提供一種利用太陽能轉化為熱能的裝置,并且能夠加熱水。
技術介紹
在傳統能源資源越來越貧乏的今天,新能源的利用開發勢在必行。太陽能是一種清潔能源,但人們對太陽能的利用仍不很理想。太陽能熱水器只能加熱一定溫度的水,太陽灶、太陽爐雖能使被加熱物質獲得高溫,或高溫的水和蒸汽,但太陽能光的匯聚點隨時間不斷移動,這就要求被加熱物質也隨之移動才能達到理想加熱效果,使用十分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太陽能加熱器,該加熱器相對于現有的太陽能加熱裝置,吸熱物質不移動也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陽的熱量,使被加熱物質獲得高溫或高溫的水和蒸汽,提高了太陽熱能利用效率。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案為一種拋物面槽式太陽能聚光鏡加熱器,包括拋物面槽式聚光鏡、加熱器和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加熱器固定安裝在固定支架上,力口熱器通過轉動吊架設于拋物面槽式聚光鏡的拋物面上方,拋物面槽式聚光鏡可以通過轉動吊架繞加熱容器轉動,拋物面槽式聚光鏡下設有聚焦調節裝置。所述聚焦調節裝置為手動調節裝置,具有調節絲桿,調節絲桿的一端活動連接拋物面槽式聚光鏡底部,在固定支架上設有軸承座,調節絲桿套裝在軸承座中,調節絲桿另一端設有調節手柄。所述聚焦調節裝置為自動調節裝置,具有設置于拋物面槽式聚光鏡凹面底部的光敏電阻裝置和傳動裝置,傳動裝置具有升降移動桿和動力控制裝置,動力控制裝置具有絲桿軸、支架、移動軸承座、滑桿,絲桿軸一端設有傳動齒輪,升降移動桿的一端活動連接拋物面槽式聚光鏡底部,另一端活動連接移動軸承座,移動軸承座套裝在絲桿軸上,移動軸承座可以在滑桿上移動,在支架上安裝左換向架和右換向架,在左換向架上安裝有左換向電磁鐵、右換向電磁鐵、換向柄及左換向電磁鐵開關,右換向架上安裝有換向開關和右換向電磁鐵開關,左換向電磁鐵和右換向電磁鐵安裝在換向柄的兩側,換向柄和換向開關之間活動連接有連接桿,在移動軸承座上設有換向桿,換向桿下端設有換向柱。所述光敏電阻裝置具有設置在拋物面槽式聚光鏡上的罩體,罩體頂部有透光縫隙,光敏電阻R設置在罩體內,罩體的底部通過小支撐腳固定在拋物線槽式聚光鏡I的框架上,并保持罩體的透光縫隙和拋物面槽式聚光鏡的主軸面平行,光敏電阻R上罩上透光罩。所述光敏電阻R可以由兩個相互并聯的光敏電阻組成。所述加熱器為固定式管狀熱水蒸汽容器,加熱器的兩端有套轉動吊架軸承的軸筒,在軸筒兩端固定有定位圈和定位圈盒,定位圈盒內有與加熱器連通的孔,加熱器的壁上有進水管口、出熱水管口、出蒸汽管口、排污管口。所述加熱器為可卸式加熱器,加熱器壁上有開口,開口上有活動蓋,加熱器壁上有出水管嘴,外壁有耳柄,耳柄上套有手提,加熱器底面有支撐腳,加熱器內壁設置蒸煮食物的托架。所述加熱器為凹面槽式炒鍋,凹面槽式炒鍋的壁上有托架,側部有手柄。所述轉動吊架的吊桿兩端有多個固定孔,拋物面槽式聚光鏡固定在拋物面槽式聚光鏡的框架上,在拋物面槽式聚光鏡的框架側邊設置有活動固定孔,通過設置套在拋物面槽式聚光鏡的框架側邊的活動固定孔、銷軸和吊桿上的固定孔調節加熱器與拋物面槽式聚光鏡之間的距離。所述熱水管口或蒸汽管可連接保溫桶或鍋爐,保溫桶或鍋爐內有蒸汽散熱管,保溫桶壁或鍋爐壁上有進熱水管、出熱水管和進水管,保溫桶內安裝電加熱裝置。本專利技術可以通過手控或自控調焦裝置自動或手動調節,使拋物面槽式聚光鏡匯聚的太陽光照射在加熱器或其它加熱物質上,加熱容器不移動也能吸收太陽的熱量,使被加熱物質獲得高溫或高溫的水和蒸汽,提高了太陽熱能利用效率。附圖說明圖I為具有自動調節聚焦裝置的本專利技術示意 圖2為具有手動調節聚焦裝置的本專利技術示意 圖3為轉動吊架安裝在支架上的本專利技術示意 圖4為本專利技術固定式加熱容器結構 圖5為本專利技術可卸式加熱容器結構 圖6為本專利技術凹面槽式炒鍋加熱容器俯視圖 圖7為本專利技術保溫桶結構 圖8為本專利技術光敏電阻裝置示意 圖9為本專利技術自動聚焦裝置線路 圖10為本專利技術電源控制電路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所示,該拋物面槽式太陽能聚光鏡加熱器,具有拋物面槽式聚光鏡I、加熱器2和固定支架3,加熱器2固定安裝在固定支架3上,加熱器2通過轉動吊架4設于拋物面槽式聚光鏡I凹面上方,拋物面槽式聚光鏡I可以通過轉動吊架4繞加熱容器2轉動,拋物面槽式聚光鏡I下設有聚焦調節裝置5。該聚焦調節裝置5為太陽光自動調節裝置,具有設置于拋物面槽式聚光鏡I凹面底部的光敏電阻裝置9和傳動裝置,傳動裝置具有升降移動桿11和動力控制裝置,動力控制裝置具有絲桿軸12、支架13、移動軸承座14、滑桿15,絲桿軸12 —端設有傳動齒輪16,傳動齒輪16與變速裝置咬合,變速裝置連接電動機。變速裝置控制移動軸承座14的移動速度,使拋物面槽式聚光鏡I繞加熱容器2轉動的角速度與太陽偏移的角速度相同。升降移動桿11的一端活動連接拋物面槽式聚光鏡I底部,另一端活動連接移動軸承座14,移動軸承座14套裝在絲桿軸12上,移動軸承座14可以在滑桿15上移動。在支架13上安裝左換向架17和右換向架18,在左換向架17上安裝有左換向電磁鐵19和右換向電磁鐵20、換向柄21及左換向電磁鐵開關22,右換向架18上安裝有換向開關23和右換向電磁鐵開關24,左換向電磁鐵19和右換向電磁鐵20安裝在換向柄21的兩偵牝換向柄21和換向開關23分別通過轉軸53、54安裝在左換向架17和右換向架18上,換向柄21和換向開關23可以在轉軸53、54上轉動。換向柄21和換向開關23之間活動連接有連接桿25,在移動軸承座14上設有換向桿26,換向桿26下端設有換向柱27,換向桿26通過移動軸承座14的移動觸及或分尚左電磁鐵開關22和右電磁鐵開關24,換向柱27的移動觸及或分離換向柄21或換向開關23實現電流轉換,換向開關23用于控制電動機轉向。如圖2所示,聚焦調節裝置5為手動調節裝置,具有調節絲桿6,調節絲桿6的一端活動連接拋物面槽式聚光鏡I底部,在固定支架3上設有軸承座7,調節絲桿6套裝在軸承座7中,調節絲桿另一端設有調節手柄8。如圖I、圖8、圖9所示,光敏電阻裝置9設置在拋物面槽式聚光鏡I內或拋物面槽式聚光鏡I的框架49上,頂部設置有罩體57,罩體57上設有透光縫隙58,罩體57底部有 小支撐腳59,小支撐腳59固定在設置在拋物面槽式聚光鏡I內或拋物面槽式聚光鏡的框架49上,并保持罩57上的透光縫隙58和拋物面槽式聚光鏡I的主軸面平行,光敏電阻R固定在罩體57的透光縫隙58的底部,光敏電阻R上再罩上透光罩60。當太陽光經過罩體57上的透光縫隙58照到光敏電阻R上時,拋物面聚光鏡I反射光也匯集在拋物面聚光鏡I的焦線上,或匯聚在加熱器2最佳位置上。在拋物線槽式聚光鏡I內或在拋物線槽式聚光鏡I的有太陽光充分照射的框架49上還固定設置有一個光敏電阻R',并在光敏電阻IT上罩上透光罩。把受光敏電阻R控制的繼電器A和受光敏電阻R '控制的繼電器B聯入電路,接通電源后,當有太陽光照射時,光敏電阻IT阻值會減小,通過光敏電阻IT的電流增大,使繼電器B閉合電動機的工作電路。當太陽光沒有經過透光縫隙58照射到光敏電阻R上時,拋物面槽式聚光鏡I反射的太陽光也沒有匯集在它的焦線上,或拋物面槽式聚光鏡I發射的太陽光沒有匯聚在加熱容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拋物面槽式太陽能聚光鏡加熱器,包括拋物面槽式聚光鏡(1)、加熱器(2)和固定支架(3),其特征在于,加熱器(2)固定安裝在固定支架(3)上,加熱器(2)通過轉動吊架(4)設于拋物面槽式聚光鏡(1)的拋物面上方,拋物面槽式聚光鏡(1)可以通過轉動吊架(4)繞加熱器(2)轉動,拋物面槽式聚光鏡(1)下設有聚焦調節裝置(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建軍,李宗福,
申請(專利權)人:胡建軍,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