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用于清消痤瘡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涉及治療痤瘡的藥物,它生地320~400;地榆260~350;蒲公英260~350;白花蛇舌草250~320;天花粉150~260;連翹150~260;桑白皮100~230;大黃380~520;甘草50~80配制而成,其配制方法是將大黃精選并粉碎,粗粉用80目篩子過篩;將生地、地榆、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天花粉、連翹、桑白皮和甘草混合加水煎煮三次,濾液;沉降除雜,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1.35,濃縮溫度為50℃~70℃,加入上述過篩的大黃粉,攪拌混合得到混合物,本發明專利技術經過功能試驗證明,本痤瘡膠囊對治療肺胃熱盛引起的痤瘡有明顯功效,且無任何副作用,同時,本痤瘡膠囊對于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目赤便秘,尿短黃等也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治療痤瘡的藥物,尤其是一種能清消痤瘡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痤瘡是一種好發于青年男女顏面、胸背等處的皮膚炎癥性疾病,中醫稱“肺風粉刺”,根據此病的發病年齡、部位,本病多因年輕氣盛,胃熱肺燥,血熱郁蒸顏面所為;皮毛為肺之所主,肺燥血熱則見皮膚發疹,色紅腫痛;又面頰、鼻旁、額頭等處為足陽明胃經循行之地,且胃為多氣多血之臟,胃經積熱,氣血分皆熱,循經上達而發為疹也。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痤瘡的放生與飲食結構不合理,精神緊張,微量元素缺乏,遺傳等諸多因素有關,主要因素是青春期發育成熟,雄性激素好水平增高刺激皮脂分泌增多,難以排除而聚集于毛囊內,產生丘疹性損害,皮脂腺排泄和血液循環障礙又給細菌的感染繁殖創造了條件,繼發毛囊與毛囊周圍發生炎癥膿腫及結節。市面上用于治療痤瘡的藥物很多,但是真正能夠有效治療痤瘡的卻不多,而且這些能夠有效治療痤瘡的大多數為西藥,西藥副作用大,如專門用于治療痤瘡的維A酸會使皮膚血管急劇擴張出現紅斑,表皮層肥厚,用刺激性,不宜長時間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能有效治療痤瘡并且無副作用的。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用于清消痤瘡的藥物組合物,它的有效成分包括有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生地320 400 ;地榆260 350 ;蒲公英260 350 ;白花蛇舌草250 320 ;天花粉150 260 ;連翹150 260 ;桑白皮100 230 ;大黃380 520 ;甘草50 80。上述用于清消痤瘡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將大黃精選并粉碎,將粉碎的粗粉用80目篩子過篩; B、將生地、地榆、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天花粉、連翹、桑白皮和甘草混合加水煎煮,煮沸2小時,濾液;所述混合物再繼續加水煎煮,煮沸2小時,濾液;所述混合物第三次加水煎煮,煮沸2小時,濾液,將三次濾出的液體合并,沉降除雜,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30 I. 35,濃縮溫度為50°C 70°C,加入上述過篩的大黃粉,攪拌混合得到混合物。上述技術方案中,更具體的方案還可以是將上述B步驟制得的混合物干燥,干燥溫度< 80°C,粉碎成細粉,最后充填,即可制得膠囊;在上述B步驟制得的混合物中加入適量的糊精,攪拌混合,制成顆粒,干燥,干燥溫度< 80°C,即可制得顆粒;在上述B步驟制得的混合物中加入適量輔料,攪拌混合,制成顆粒,干燥,干燥溫度< 80°C,最后壓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可制得片劑。本專利技術藥物選用用生地、地榆、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天花、連翹、桑白皮、大黃、甘草進行組合,將這些藥物組合使得藥物之間的功效產生協同和增強作用。本專利技術所說的生地,苦寒清熱,與地榆同伍治其血分郁熱,清熱涼血,解毒散結為主藥;再取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天花粉、連翹治其氣分之積熱,共助主藥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為輔藥;再選大黃清熱瀉下通便,選用桑白皮性寒入肺,善瀉肺中之熱,《藥品化義》曰“瀉肺中之有余,非桑白皮不可”;又因皮主走表,以此治皮里膜外水氣浮腫及肌膚邪熱,浮風燥癢,悉能去之;用之清瀉肺胃之熱同為佐藥。再用生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諸藥,全方合用氣分積熱得清,熱毒得解。本專利技術經過功能試驗證明,本痤瘡膠囊對治療肺胃熱盛引起的痤瘡有明顯功效,且無任何副作用,同時,本痤瘡膠囊對于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目赤便秘,尿短黃等也有明顯的治療效果。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說明。 一、藥物組合物的配制 實施例I:清消痤瘡膠囊的配制 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A、將大黃精選并粉碎,將粉碎的粗粉用80目篩子過篩; B、將生地、地榆、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天花粉、連翹、桑白皮和甘草混合加水煎煮,煮沸2小時,濾液;所述混合物再繼續加水煎煮,煮沸2小時,濾液;所述混合物第三次加水煎煮,煮沸2小時,濾液,將三次濾出的液體合并,沉降除雜,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I. 30 I. 35,溫度為50°C 70°C,加入上述過篩的大黃粉,攪拌混合,干燥,干燥溫度< 80°C,粉碎成細粉;最后充填,即可制得膠囊。實施例2 :清消痤瘡顆粒的配制 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A、將大黃精選并粉碎,將粉碎的粗粉用80目篩子過篩; B、將生地、地榆、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天花粉、連翹、桑白皮和甘草混合加水煎煮,煮沸2小時,濾液;所述混合物再繼續加水煎煮,煮沸2小時,濾液;所述混合物第三次加水煎煮,煮沸2小時,濾液,將三次濾出的液體合并,沉降除雜,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I. 30 I. 35,溫度為50°C 70°C,加入上述過篩的大黃粉及適量的糊精,攪拌混合,制成顆粒、干燥,干燥溫度彡80°C,即得顆粒。實施例3 :清消痤瘡片的配制 配制方法步驟如下 A、將大黃精選并粉碎,將粉碎的粗粉用80目篩子過篩; B、將生地、地榆、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天花粉、連翹、桑白皮和甘草混合加水煎煮,煮沸2小時,濾液;所述混合物再繼續加水煎煮,煮沸2小時,濾液;所述混合物第三次加水煎煮,煮沸2小時,濾液,將三次濾出的液體合并,沉降除雜,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I. 30 I. 35,溫度為50°C 70°C,加入上述過篩的大黃粉及適量的輔料(藥學可接受的輔料),攪拌混合,制成顆粒、干燥,干燥溫度< 80°C ;最后壓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可制得片劑。二、實施例I至3中的組成原料及重量份含量如下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清消痤瘡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有效成分包括有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生地320~400;地榆260~350;蒲公英260~350;白花蛇舌草250~320;天花粉150~260;連翹150~260;桑白皮100~230;大黃380~520;甘草50~80。
【技術特征摘要】
2012.09.30 CN 201210373547.71.一種用于清消痤瘡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有效成分包括有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生地320 400 ;地榆260 350 ;蒲公英260 350 ;白花蛇舌草250 320 ;天花粉150 260 ;連翹150 260 ;桑白皮100 230 ;大黃380 520 ;甘草50 80。2.一種用于清消痤瘡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特征在于 采用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生地320 400 ;地榆260 350 ;蒲公英260 350 ;白花蛇舌草250 320 ;天花粉150 260 ;連翹150 260 ;桑白皮100 230 ;大黃380 520 ;甘草50 80 ; 其制備步驟如下 A、將大黃精選并粉碎,將粉碎的粗粉用80目篩子過篩; B、將生地、地榆、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天花粉、連翹、桑白...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敏斐,
申請(專利權)人:廣西梧州三鶴藥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