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纜絕緣層開孔刀及電纜絕緣層開孔器,電纜絕緣層開孔刀,包括環形刀刃,環形刀刃之間為容納電纜絕緣層切割屑的排屑孔,還包括用于將排屑孔內的電纜絕緣層切割屑排出的排屑機構。電纜絕緣層開孔器,包括電纜絕緣層開孔刀、電纜限位部以及使電纜絕緣層開孔刀和電纜限位部能夠相對靠近且能夠相對遠離的往復驅動機構,電纜絕緣層開孔刀和電纜限位部二者中的至少一個與往復驅動機構驅動連接,環形刀刃與電纜限位部之間為容納待切割電纜的電纜容納通道。對電纜進行開孔作業時,不必將電纜絕緣層都剝開,而只是在電纜絕緣層上打個孔,將導線裸露出來,即可進行接線作業,操作簡單,省時省力,大大提高了電纜開孔作業的工作效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纜絕緣層開孔裝置,特別涉及電纜絕緣層開孔刀及電纜絕緣層開孔器。
技術介紹
在現有技術中,對于具有絕緣層的電纜,當需要從電纜兩端頭之外接線的時候,就需要將絕緣層剝開,使導線裸露出來才能夠進行接線。到目前為止,尚未出現專門的工具將絕緣層快速剝開以實現將電纜的導線裸露出來,這會使得從具有絕緣層的電纜接線比較困難,現場施工作業緩慢。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對電纜絕緣層進行開孔而使之裸露出導 線的電纜絕緣層開孔刀,并提供一種能夠實現快速對電纜絕緣層進行開孔的電纜絕緣層開孔器,以解決上述不能快速將電纜絕緣層剝開而裸露出導線的問題。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電纜絕緣層開孔刀,包括環形刀刃,所述環形刀刃之間為容納電纜絕緣層切割屑的排屑孔,還包括用于將所述排屑孔內的電纜絕緣層切割屑排出的排屑機構。上述電纜絕緣層開孔刀,所述排屑機構為排屑通道,所述環形刀刃設置在刀體的頂部,所述排屑通道包括橫向通道和縱向通道,所述橫向通道為貫穿所述刀體兩側的通孔,所述縱向通道的一端與所述橫向通道導通、另一端與所述排屑孔導通。上述電纜絕緣層開孔刀,所述排屑機構至少包括一個可在所述排屑孔內沿所述環形刀刃切割方向做往返運動的切割屑頂出桿。電纜絕緣層開孔刀,所述排屑機構至少還包括一個可以使所述切割屑頂出桿恢復到初始位置的彈性部件。具有上述電纜絕緣層開孔刀的電纜絕緣層開孔器,包括電纜絕緣層開孔刀、電纜限位部以及使所述電纜絕緣層開孔刀和所述電纜限位部能夠相對靠近且能夠相對遠離的往復驅動機構,所述電纜絕緣層開孔刀和所述電纜限位部二者中的至少一個與所述往復驅動機構驅動連接,所述環形刀刃與所述電纜限位部之間為容納待切割電纜的電纜容納通道。上述電纜絕緣層開孔器,所述往復驅動機構包括固定安裝座和驅動手柄,所述電纜絕緣層開孔刀和所述電纜限位部二者中的任意一個安裝在所述固定安裝座上,所述驅動手柄和所述固定安裝座二者中的任意一個上安裝有驅動螺桿、另一個上安裝有驅動螺母,所述驅動螺桿與所述驅動螺母螺紋連接。上述電纜絕緣層開孔器,所述往復驅動機構包括固定安裝座、驅動轉軸和電動工具聯接體;所述電纜絕緣層開孔刀和所述電纜限位部二者中的任意一個安裝在所述固定安裝座上,所述固定安裝座和所述驅動轉軸二者中的任意一個上安裝有驅動螺桿、另一個上安裝有驅動螺母,所述驅動螺桿與所述驅動螺母螺紋連接;所述驅動轉軸遠離所述固定安裝座的一端設置有第一傘形齒輪,所述電動工具聯接體鄰近所述驅動轉軸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傘形齒輪嚙合的第二傘形齒輪;所述電動工具聯接體遠離所述第二傘形齒輪的一端設置有能夠與電動螺絲刀可拆卸連接的連接插槽。上述電纜絕緣層開孔器,所述電纜絕緣層開孔器還包括具有往復驅動機構安裝部的開孔器本體,所述往復驅動機構安裝部的軸向設置有工作通道,所述驅動手柄通過軸承安裝在所述往復驅動機構安裝部遠離所述電纜限位部的一端上,所述電纜限位部上設置有電纜限位凹槽。上述電纜絕緣層開孔器,所述電纜絕緣層開孔器還包括具有往復驅動機構安裝部的開孔器本體,所述往復驅動機構安裝部的軸向設置有工作通道,所述往復驅動機構安裝部遠離所述電纜限位部的一端上設置有傘形齒輪室,所述第一傘形齒輪和所述第二傘形齒輪位于所述傘形齒輪室內,所述電動工具聯接體遠離所述第二傘形齒輪的一端位于所述傘形齒輪室外,所述電纜限位部上設置有電纜限位凹槽。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電纜絕緣層開孔刀及電纜絕緣層開孔器在·對電纜進行開孔作業時,不必將電纜絕緣層都剝開,而只是在電纜絕緣層上打個孔,將導線裸露出來,即可進行接線作業,操作簡單,省時省力,大大提高了電纜開孔作業的工作效率。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電纜絕緣層開孔刀的俯視圖。圖2為本技術電纜絕緣層開孔刀的正視圖。圖3為本技術電纜絕緣層開孔刀的側視圖。圖4為本技術電纜絕緣層開孔器的傘形齒輪室的內部結構圖。圖5為本技術電纜絕緣層開孔器安裝驅動手柄的結構示意圖圖。圖6為利用本技術電纜絕緣層開孔器將電纜開孔后的效果圖。圖7為本技術電纜絕緣層開孔器安裝電動工具聯接體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電纜絕緣層開孔器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圖。圖9為圖8所示本技術電纜絕緣層開孔器的驅動手柄底部結構示意圖。圖10為圖8所示本技術電纜絕緣層開孔器的切割屑頂出桿將排屑孔內的電纜絕緣層切割屑頂出的結構示意圖(彈性部件處于壓縮狀態)。圖11為圖8所示本技術電纜絕緣層開孔器的切割屑頂出桿在彈性部件作用下恢復到初始位置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_環形刀刃,2-排屑通道,3-排屑孔,4-刀體,5-安裝部,6-安裝孔,7-固定安裝座,81-驅動手柄,82-電動工具聯接體,9-第一傘形齒輪,10-第二傘形齒輪,11-電纜限位凹槽,12-傘形齒輪室,13-軸承,100-電纜絕緣層開孔刀,201-電纜限位部,202-往復驅動機構安裝部,14-電纜絕緣層,15-接線孔,16-電纜線芯,17-切割屑頂出桿,18-電纜容納通道,19-彈性部件,20-電纜絕緣層切割屑。具體實施方式為清楚說明本技術中的方案,下面給出優選的實施例并結合附圖詳細說明。實施例I如圖2所示,電纜絕緣層開孔刀100包括環形刀刃I和排屑通道2,所述環形刀刃I之間為排屑孔3,所述排屑通道2位于所述排屑孔3的下方并與所述排屑孔3導通。如圖I所示,所述環形刀刃I設置在刀體4的頂部,所述排屑通道2包括橫向通道和縱向通道,所述橫向通道為貫穿所述刀體4兩側的通孔,所述縱向通道的一端與所述橫向通道導通、另一端與所述排屑孔3導通。如圖3所示,所述刀體4的底部成型有安裝部5,所述安裝部5上設置有安裝孔6。具有所述電纜絕緣層開孔刀的電纜絕緣層開孔器包括電纜絕緣層開孔刀(100 )和往復驅動機構,所述往復驅動機構與所述電纜絕緣層開孔刀(100)驅動連接。如圖5所示,所述往復驅動機構包括固定安裝座7和驅動手柄81,所述電纜絕緣層開孔刀100安裝在所述固定安裝座7上,所述驅動手柄81安裝有驅動螺桿,所述固定安裝座7上安裝有驅動螺母,所述驅動螺桿與所述驅動螺母螺紋連接。所述電纜絕緣層開孔器還包括具有電纜限位部201和往復驅動機構安裝部202的開孔器本體,所述電纜限位部201和所述往復驅動機 構安裝部202固定安裝在一起,所述往復驅動機構安裝部202的軸向設置有工作通道,所述固定安裝座7、所述驅動螺桿和所述驅動螺母均位于所述工作通道內,所述驅動手柄81安裝在所述往復驅動機構安裝部202遠離所述電纜限位部201的一端上,所述電纜限位部201具有位于所述環形刀刃I正上方的電纜限位凹槽11。將刀體4通過螺絲穿過安裝孔6安裝在固定安裝座7上,并可根據不同的打孔尺寸更換刀體4,將電纜從外側的軸承滑入到電纜限位凹槽11內,通過旋動所述驅動手柄81以使所述驅動螺桿轉動,進而使所述驅動螺母帶動所述固定安裝座7在工作通道內上下運動。當需要在對電纜絕緣層開孔的時候,旋動所述驅動手柄81使所述固定安裝座7上升而帶動電纜絕緣層開孔刀100上升,直致環形刀刃I穿透電纜的電纜絕緣層14為止,此時被切割下來的電纜絕緣層留在環形刀刃I的排屑孔3內,將驅動手柄81沿相反的方向旋動,使所述固定安裝座7下降而帶動電纜絕緣層開孔刀100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電纜絕緣層開孔刀,包括環形刀刃(1),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刀刃(1)之間為容納電纜絕緣層切割屑的排屑孔(3),還包括用于將所述排屑孔(3)內的電纜絕緣層切割屑(20)排出的排屑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1.電纜絕緣層開孔刀,包括環形刀刃(1),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刀刃(I)之間為容納電纜絕緣層切割屑的排屑孔(3),還包括用于將所述排屑孔(3)內的電纜絕緣層切割屑(20)排出的排屑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纜絕緣層開孔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屑機構為排屑通道(2),所述環形刀刃(I)設置在刀體(4)的頂部,所述排屑通道(2)包括橫向通道和縱向通道,所述橫向通道為貫穿所述刀體(4)兩側的通孔,所述縱向通道的一端與所述橫向通道導通、另一端與所述排屑孔(3)導通。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纜絕緣層開孔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屑機構至少包括一個可在所述排屑孔(3)內沿所述環形刀刃(I)切割方向做往返運動的切割屑頂出桿(17)。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纜絕緣層開孔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屑機構至少還包括一個可以使所述切割屑頂出桿(17)恢復到初始位置的彈性部件(19)。5.具有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電纜絕緣層開孔刀的電纜絕緣層開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電纜絕緣層開孔刀(100)、電纜限位部(201)以及使所述電纜絕緣層開孔刀(100)和所述電纜限位部(201)能夠相對靠近且能夠相對遠離的往復驅動機構,所述電纜絕緣層開孔刀(100)和所述電纜限位部(201) 二者中的至少一個與所述往復驅動機構驅動連接,所述環形刀刃(I)與所述電纜限位部(201)之間為容納待切割電纜的電纜容納通道(18)。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纜絕緣層開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復驅動機構包括固定安裝座(7)和驅動手柄(81),所述電纜絕緣層開孔刀(100)和所述電纜限位部(201)二者中的任意一個安裝在所述固定安裝座(7)上,所述驅動手柄(81)和所述固定安裝座(7) 二者中的任意一個上安裝有驅動螺桿、另一個上安裝有驅動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施江強,
申請(專利權)人:施江強,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