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關于一種鍵盤,包含鍵盤本體、蓋子以及至少一協助支撐構件。蓋子包含第一子蓋體以及第二子蓋體。第一子蓋體與第二子蓋體能朝向靠近鍵盤本體的頂部的第一方向翻轉以覆蓋頂部。至少一協助支撐構件能移動至展開狀態。第一子蓋體與第二子蓋體也能朝向遠離鍵盤本體的頂部的第二方向翻轉至第一子蓋體由至少一協助支撐構件協助固定,以讓第一子蓋體與第二子蓋體構成支撐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鍵盤的蓋子具有保護蓋以及支撐架的功能,且具有緩沖層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鍵盤與可攜式資料處理裝置放在一起時,緩沖層可保護可攜式資料處理裝置的熒幕不被刮傷。(*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關于一種針對具有蓋子(cover)的鍵盤(keyboard)。并且特別地,本技術關于其蓋子能作為鍵盤本體的保護蓋且能翻轉成支撐架的鍵盤。
技術介紹
隨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未配置實體鍵盤的可攜式資料處理裝置的流行,輕薄的鍵盤也隨的發展與其配合,以利將資料鍵入這些可攜式資料處理裝置內。然而,這些鍵盤在未使用時,須保護不誤觸按鍵,在使用時,另需支撐架協助支撐可攜式資料處理裝置。目前尚未見到配合鍵盤的周邊裝置,能提供保護蓋及支撐架的功能。此外,使用者攜帶可攜式資料處理裝置以及輕薄的鍵盤外出時,與使用者攜帶可·攜式資料處理裝置放在一起的輕薄鍵盤有可能刮傷可攜式資料處理裝置的熒幕。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本技術所欲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蓋子的鍵盤。本技術的鍵盤的蓋子具有保護蓋以及支撐架的功能,且具有緩沖層讓本技術的鍵盤與可攜式資料處理裝置放在一起時,緩沖層可保護可攜式資料處理裝置的熒幕不被刮傷。本技術的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一種鍵盤,其包含鍵盤本體、蓋子以及至少一協助支撐構件。該鍵盤本體包含頂部以及底部;該蓋子包含第一子蓋體,具有樞接至該頂部的第一側邊以及與該第一側邊相對的第二側邊;以及第二子蓋體,具有樞接至該第二側邊的第三側邊以及與該第三側邊相對的第四側邊;該至少一協助支撐構件可移動地連接至該底部;其中該第一子蓋體與該第二子蓋體能朝向靠近該頂部的一第一方向翻轉以覆蓋該頂部,該至少一協助支撐構件能移動至一展開狀態,該第一子蓋體與該第二子蓋體也能朝向遠離該頂部的一第二方向翻轉至該第四側邊由該至少一協助支撐構件協助固定,以讓該第一子蓋體與該第二子蓋體構成一支撐架。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該至少一協助支撐構件可旋轉地固定至該底部,且能轉動至該底部成一收納狀態。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該至少一協助支撐構件可滑動地固定至該底部,且能滑動至該底部成一收納狀態。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該至少一協助支撐構件樞接至該底部,且能翻轉至該底部成一收納狀態。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每一協助支撐構件其上包含多個止滑構件,該第四側邊抵在該至少一協助支撐構件的相對的止滑構件以固定,進而調整以讓該第一子蓋體與該第二子蓋體構成一支撐架。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該鍵盤本體具有凹槽,該凹槽形成在該頂部靠近該第一子蓋體樞接之處。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該第一子蓋體具有第一外露面,該第二子蓋體具有第二外露面,該蓋子進一步包含被覆在該第一外露面上的第一緩沖層以及被覆在該第二外露面上的第二緩沖層。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該第一緩沖層以及該第二緩沖層分別為下列任意一種皮革層、麖皮層、橡膠層、絨毛層。與先前技術相較,本技術的鍵盤的蓋子具有保護蓋以及支撐架的功能,且具有緩沖層讓本技術的鍵盤與可攜式資料處理裝置放在一起時,緩沖層可保護可攜式資料處理裝置的熒幕不被刮傷。關于本技術的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技術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了解。附圖說明 圖I系本技術的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鍵盤處于蓋子覆蓋鍵盤本體狀態的側視圖。圖2系本技術的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鍵盤處于蓋子翻轉成支撐架狀態的側視圖。圖3系本技術的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鍵盤處于蓋子翻轉成支撐架狀態的頂視圖。圖4系本技術的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鍵盤處于蓋子覆蓋鍵盤本體狀態的等角視圖。圖5系本技術的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鍵盤處于蓋子翻轉成支撐架狀態的等角視圖。圖6系本技術的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鍵盤處于蓋子翻轉成支撐架狀態且可攜式資料處理裝置放置在支撐架的等角視圖。圖7系本技術的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鍵盤處于蓋子翻轉成支撐架狀態且可攜式資料處理裝置放置在支撐架的側視圖。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I至圖7,為本技術的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鍵盤I處于不同視角、不同狀態的視圖。鍵盤I所配合的可攜式資料處理裝置2的外觀視圖同樣繪示于圖6及圖7中。如圖I、圖2及圖3所示,本技術的鍵盤I包含鍵盤本體10、蓋子12以及至少一協助支撐構件(14a、14b)。為方便說明,在此僅繪示兩個協助支撐構件(14a、14b)。鍵盤本體10包含頂部102以及底部104。蓋子12包含第一子蓋體120以及第二子蓋體122。第一子蓋體120具有樞接至鍵盤本體10的頂部102的第一側邊124以及與第一側邊124相對的第二側邊126。第二子蓋122體具有樞接至第一子蓋體120的第二側邊126的第三側邊128以及與第三側邊128相對的第四側邊129。于一具體實施例中,第一子蓋體120以及第二子蓋體122可由剛性或半剛性材料所形成,例如,高分子材料、皮革、金屬等。第一子蓋體120以及第二子蓋體122可以是可折疊地銜接在一起,或是藉由絞鏈銜接在一起。至少一協助支撐構件(14a、14b)可移動地連接至鍵盤本體10的底部104。至少一協助支撐構件(14a、14b)能移動至展開狀態,如圖2所示。于一具體實施例中,至少一協助支撐構件(14a、14b)可滑動地固定至鍵盤本體10的底部,且能滑動至鍵盤本體10的底部成收納狀態,如圖2所示。于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至少一協助支撐構件(14a、14b)可旋轉地固定至鍵盤本體10的底部,且能轉動至鍵盤本體10的底部成收納狀態。于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至少 一協助支撐構件(14a、14b)樞接至鍵盤本體10的底部104,且能翻轉至鍵盤本體10的底部104成收納狀態。如圖4所示,第一子蓋體120與第二子蓋體122能朝向靠近鍵盤本體10的頂部102的第一方向LI翻轉,以覆蓋鍵盤本體10的頂部102。如圖5所示,第一子蓋體120與第二子蓋體122也能朝向遠離鍵盤本體10的頂部102的第二方向L2翻轉至第二子蓋體122的第四側邊129由成展開狀態的至少一協助支撐構件(14a、14b)協助固定,以讓第一子蓋體120與第二子蓋體122構成支撐架。如圖6及圖7所示,可攜式資料處理裝置2 (例如,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可放在鍵盤本體10的頂部102上由第一子蓋體120與第二子蓋體122構成的支撐架支撐,斜靠在第一子蓋體120的內表面上。于一具體實施例中,為讓可攜式資料處理裝置2被牢固地支撐,如圖I至圖7所示,鍵盤本體10具有凹槽106。凹槽106形成在鍵盤本體10的頂部102靠近第一子蓋體120樞接之處。如圖6及圖7所示,可攜式資料處理裝置2放在鍵盤本體10的頂部102上時,可攜式資料處理裝置2的下緣置入凹槽106內。于一具體實施例中,如圖2及圖7所示,每一協助支撐構件其上包含多個止滑構件142,例如,凹陷、凸塊、磨擦面等。第二子蓋體122的第四側邊129系抵在至少一協助支撐構件(14a、14b)的相對的止滑構件142以固定,進而調整以讓第一子蓋體120與第二子蓋體122構成支撐架。也就是說,構成支撐架時,第一子蓋體120的傾斜角度可以藉由第二子蓋體122的第四側邊129抵在不同位置處的止滑構件142,加以調整。于一具體實施例中,第一子蓋體120具有第一外露面120s,并且第二子蓋體122具有第二外露面122s。蓋子12進一步包含被覆在第一外露面120s上的第一緩沖層121以及被覆在第二外露面122s上的第二緩沖層123。第一緩沖層121以及第二緩沖層123可以分別為皮革層、麖皮層、橡膠層、絨毛層或其他不會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鍵盤,其特征在于包含:鍵盤本體,包含頂部以及底部;蓋子,包含:第一子蓋體,具有樞接至該頂部的第一側邊以及與該第一側邊相對的第二側邊;以及第二子蓋體,具有樞接至該第二側邊的第三側邊以及與該第三側邊相對的第四側邊;以及至少一協助支撐構件,可移動地連接至該底部;其中該第一子蓋體與該第二子蓋體能朝向靠近該頂部的一第一方向翻轉以覆蓋該頂部,該至少一協助支撐構件能移動至一展開狀態,該第一子蓋體與該第二子蓋體也能朝向遠離該頂部的一第二方向翻轉至該第四側邊由該至少一協助支撐構件協助固定,以讓該第一子蓋體與該第二子蓋體構成一支撐架。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鍵盤,其特征在于包含 鍵盤本體,包含頂部以及底部; 蓋子,包含 第一子蓋體,具有樞接至該頂部的第一側邊以及與該第一側邊相對的第二側邊;以及 第二子蓋體,具有樞接至該第二側邊的第三側邊以及與該第三側邊相對的第四側邊;以及 至少一協助支撐構件,可移動地連接至該底部; 其中該第一子蓋體與該第二子蓋體能朝向靠近該頂部的一第一方向翻轉以覆蓋該頂部,該至少一協助支撐構件能移動至一展開狀態,該第一子蓋體與該第二子蓋體也能朝向遠離該頂部的一第二方向翻轉至該第四側邊由該至少一協助支撐構件協助固定,以讓該第一子蓋體與該第二子蓋體構成一支撐架。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鍵盤,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協助支撐構件可旋轉地固定至該底部,且能轉動至該底部成一收納狀態。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鍵盤,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協助支撐構件可滑動地固定至...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姚鍾穎,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達方電子有限公司,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