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便攜終端設備,包括:嵌有觸摸屏(11)的上殼(1)、底殼(2)和位于上殼(1)和底殼(2)之間的內部主板(3),其中:所述主板(3)上設置射頻識別模塊(31)和條碼掃描模塊(32);所述上殼(1)的一側設置具有選定弧度的弧形凸起結構(12),弧形凸起結構(12)上設置用于控制射頻識別模塊(31)工作的射頻識別按鈕(13)和用于控制條碼掃描模塊(32)工作的條碼掃描按鈕(14);所述底殼(2)上配置有可拆卸的電池(6)或不可拆卸的電池(6)。該便攜終端設備可適用于特定應用場景的特殊應用需求,且便于拿握。(*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計算機
,尤其涉及一種便攜終端設備。
技術介紹
便攜終端設備是一種小型、方便攜帶的個人電腦,現在越來越多的便攜終端設備采用觸摸屏代替鼠標、鍵盤實現人機交互,用戶通過點擊觸摸屏上的圖標或菜單來執行相應的程序,實現瀏覽互聯網、收發電子郵件、觀看電子書、播放音視頻等功能,采用觸摸屏的便攜終端設備相對于普通的筆記本電腦而言,更便于支持多媒體娛樂應用。隨著網絡經濟和信息技術迅速發展起來,便攜終端設備在物流信息網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便攜終端設備作為信息終端可以接收作為信息源的物流信息網提供的各種信息,然而作為信息的接收控制端的便攜終端設備一般采用金屬等硬質外殼,不具有防水、防塵、防摔等三防特性,且金屬外殼也比較厚重、不防滑、不便于進行特殊處理,如不宜消毒處理等,此外通常的平板電腦一般采用平面板狀結構,不易拿握,容易脫落傷人。因此,現有便攜終端設備受限于其自身結構,不能適用于如酒店移動管理、移動支付、移動教育、移動醫療等一些特定環境、特定應用領域的特殊應用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便攜終端設備,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便攜終端設備不具有三防特性,不易拿握,不能滿足特定應用場景的特殊應用需求的問題。為了對披露的實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個基本的理解,下面給出了簡單的概括。該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評述,也不是要確定關鍵/重要組成元素或描繪這些實施例的保護范圍。其唯一目的是用簡單的形式呈現一些概念,以此作為后面的詳細說明的序言。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共一種便攜終端設備,包括嵌有觸摸屏11的上殼I、底殼2和位于上殼I和底殼2之間的內部主板3,其中所述主板3上設置射頻識別模塊31和條碼掃描模塊32 ;所述上殼I的一側設置具有選定弧度的弧形凸起結構12,弧形凸起結構12上設置用于控制射頻識別模塊31工作的射頻識別按鈕13和用于控制條碼掃描模塊32工作的條碼掃描按鈕14 ;所述底殼2上配置有可拆卸的電池或不可拆卸的電池。在一些可選的實施例中,上述便攜終端設備,還包括防水圈4,安裝在上殼I和底殼2之間,用于密封防水、防塵。在一些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上殼I和底殼2米用塑膠材料。在一些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底殼2上還設置接口蓋23,所述接口蓋23采用防水軟膠。在一些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二維掃碼模塊32的掃描頭321設置在上殼I頂端、或底殼2頂端、或上殼I與底殼2裝配后形成的殼體的頂端;或所述二維掃碼模塊32的掃描頭321設置在底殼2的底面上。在一些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底殼2上配置有可拆卸的電池時,具體包括在所述 底殼2上設置電池安裝槽21和與電池安裝槽21配合的電池安裝槽蓋22,以及安裝在電池安裝槽21和電池安裝槽蓋22之間的防水圈20。在一些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電池6上設置電池充電接口 211,用于連接外部電源為電池充電。在一些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電池安裝槽蓋22上設有電池蓋鎖扣221,與設置在電池安裝槽21上的鎖扣卡件212配合。在一些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電池安裝槽蓋22上設置的電池蓋鎖扣221采用彈簧活口。在一些可選的實施例中,上述便攜終端設備,還包括手寫筆5和設置在底殼2上的手與筆插槽24。在一些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上殼I上設置設定數量的功能按鈕15,其中部分或全部功能按鈕15對應的操作可由用戶定義。在一些可選的實施例中,上述便攜終端設備,還包括腕帶組件7,所述腕帶組件包括設定數量的卡扣71和繃帶72 ;其中所述卡扣71固定在底殼2的設定位置處或者固定在底殼2與上殼I裝配后形成的殼體的設定位置處;所述繃帶72的每個連接固定端721與一個卡扣71連接,通過卡扣71將繃帶72拉伸為設置的網狀結構。在一些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卡扣71固定在底殼2與上殼I裝配后形成的殼體的設定位置處時,所述設定數量的卡扣71的形狀分別與底殼2與上殼I裝配后形成的殼體的對應邊角的形狀相匹配,以及所述卡扣71上設置用于連接所述繃帶72的連接固定端721的環狀結構711。在一些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卡扣71上設置卡位凸起712,與對應邊角形狀處設置在上殼I和/或底殼2上的卡位凹槽27相匹配;和/或,所述卡扣71上設置卡位凹槽713,與對應邊角形狀處設置在上殼I和/或底殼2上的卡位凸起28相匹配。在一些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卡扣71固定在底殼2的設定位置處時,所述卡扣71上設置與底殼2上設置的螺紋孔29匹配的螺紋結構714,以及設置用于連接所述繃帶72的連接固定端721的環狀結構711。在一些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繃帶72采用軟質彈性材料制成。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便攜終端設備,設置射頻識別模塊和條碼掃描模塊并通過射頻識別按鈕和條碼掃描按鈕實現射頻識別和條碼掃描等功能,從而可以滿足一些特定應用場景的特殊應用需求;其上殼設置有弧形凸起結構,更符合人機工程,更易于拿握,射頻識別按鈕和條碼掃描按鈕設置在便于拿握的弧形凸起結構上,更方便操作。為了上述以及相關的目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包括后面將詳細說明并在權利要求中特別指出的特征。下面的說明以及附圖詳細說明某些示例性方面,并且其指示的僅僅是各個實施例的原則可以利用的各種方式中的一些方式。其它的益處和新穎性特征將隨著下面的詳細說明結合附圖考慮而變得明顯,所公開的實施例是要包括所有這些方面以及它們的等同。說明書附圖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一中便攜終端設備的整體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一中便攜終端設備的立體結構爆炸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一中按鈕設置位置示意圖之一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一中按鈕設置位置示意圖之二圖5是本技術實施例一中按鈕設置位置示意圖之三圖6是本技術實施例一中掃描頭的位置示意圖之一圖7是本技術實施例一中掃描頭的位置示意圖之二圖8是本技術實施例一中弧形凸起結構位置示意圖之一;圖9是本技術實施例一中弧形凸起結構位置示意圖之二 ;附圖說明圖10是本技術實施例二中便攜終端設備的整體示意圖;圖11是本技術實施例二中便攜終端設備的組件分解圖;圖12是本技術實施例二中卡扣與主機的裝配原理示意圖之一圖13是本技術實施例二中卡扣與主機的裝配原理示意圖之二圖14是本技術實施例三中便攜終端設備的整體示意圖;圖15是本技術實施例三中便攜終端設備的組件分解圖;圖16是本技術實施例三中卡扣的結構示意圖;圖17是本技術實施例四中便攜終端設備的整體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描述和附圖充分地示出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案,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踐它們。其他實施方案可以包括結構的、邏輯的、電氣的、過程的以及其他的改變。實施例僅代表可能的變化。除非明確要求,否則單獨的組件和功能是可選的,并且操作的順序可以變化。一些實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換其他實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技術的實施方案的范圍包括權利要求書的整個范圍,以及權利要求書的所有可獲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本技術的這些實施方案可以被單獨地或總地用術語“技術”來表示,這僅僅是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實上公開了超過一個的技術,不是要自動地限制該應用的范圍為任何單個技術或技術構思。實施例一為了使便攜終端設備能夠滿足特定場景的特殊應用需求,具有防水、防塵、防摔等三防特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便攜終端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嵌有觸摸屏(11)的上殼(1)、底殼(2)和位于上殼(1)和底殼(2)之間的內部主板(3),其中:所述主板(3)上設置射頻識別模塊(31)和條碼掃描模塊(32);所述上殼(1)的一側設置具有選定弧度的弧形凸起結構(12),弧形凸起結構(12)上設置用于控制射頻識別模塊(31)工作的射頻識別按鈕(13)和用于控制條碼掃描模塊(32)工作的條碼掃描按鈕(14);所述底殼(2)上配置有電池(6)。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便攜終端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嵌有觸摸屏(11)的上殼(I)、底殼(2)和位于上殼(I)和底殼(2)之間的內部主板(3),其中所述主板(3)上設置射頻識別模塊(31)和條碼掃描模塊(32);所述上殼(I)的一側設置具有選定弧度的弧形凸起結構(12),弧形凸起結構(12)上設置用于控制射頻識別模塊(31)工作的射頻識別按鈕(13)和用于控制條碼掃描模塊(32)工作的條碼掃描按鈕(14);所述底殼(2 )上配置有電池(6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便攜終端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防水圈(4),安裝在上殼(I)和底殼(2)之間,用于密封防水、防塵。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便攜終端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殼(I)和底殼(2)采用塑膠材料。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便攜終端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殼(2)上還設置接口蓋(23),所述接口蓋(23)采用防水軟膠。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便攜終端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維掃碼模塊(32)的掃描頭(321)設置在上殼(I)頂端、或底殼(2)頂端、或上殼(I)與底殼(2)裝配后形成的殼體的頂端;或所述二維掃碼模塊(32)的掃描頭(321)設置在底殼(2)的底面上。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便攜終端設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殼(2)上配置可拆卸的電池,具體包括在所述底殼(2)上設置電池安裝槽(21)和與電池安裝槽(21)配合的電池安裝槽蓋(22),以及安裝在電池安裝槽(21)和電池安裝槽蓋(22)之間的防水圈(20)。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便攜終端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6)上設置電池充電接口(211),用于連接外部電源為電池充電。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便攜終端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安裝槽蓋(22)上設有電池蓋鎖扣(221),與設置在電池安裝槽(21)上的鎖扣卡件(212)配合。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便攜終端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安裝槽蓋(22)上設置的電池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玉寶,鮑東山,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新岸線計算機系統芯片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