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介紹了一種管道中心透照裝置,包括射線源、曝光頭、源保護腔、第一和第二支架、射線源輸送管、連接管;支架包括中心管、設置在中心管上的三個等長的支撐臂、連接管固定架組成,兩個支架通過連接管連接。本專利可以用于彎管焊縫的檢測,效果良好,效率比原來的雙壁單影法提高了5倍以上,可以節省大量的施工和檢測時間,大大降低了無損檢測難度;解決了高壓加氫裝置或類似裝置工藝管道檢測施工的瓶頸問題。(*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無損檢測設備,特別是一種管道中心透照裝置。
技術介紹
高壓加氫裂化裝置中加氫管道多為高壓、高溫、大壁厚管道,在施工工藝方面要求高,焊接難度大,焊縫難以檢測。根據現行國家規范和行業標準,該部分管道需要100%射線檢測。以某石化公司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工程200萬噸/年加氫裂化裝置為例,涉及到的高壓管道4262. 58米,管道設計壓力最高達21. 93MPa,設計溫度最高達499°C,材質涉及 ASTM A106 Gr. B、A335-P11、A335 - P22、A312 _TP321、20# 等;最大管徑為 660mm,最大壁厚為58mm。由于該裝置四周均為生產裝置,按照業主的射線作業時間為每日00 :30—04 :30,有效作業時間不超過4個小時。按照常規作業方法,該裝置采用50居里的銥192作為射線源,高壓管線部分的透照時間為1200小時左右。除去準備時間,每天能夠利用的曝光時間為3小時左右,這樣就大概需要400個工作日左右,而整套裝置的施工工期僅為150天,根本無法保證施工工期。高壓加氫裝置中管道多為高壓、高溫、大壁厚管道,施工工藝要求高,無損檢測難度大,透照時間長,成為高壓加氫裝置檢測施工的瓶頸。在其他需要無損檢測的設備中,也存在這同樣的技術需求,迫切需要一種能夠在提高了作業效率的現場檢測設備。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管道中心透照裝置,為技術要求高的管道施工提供一種高效、可操作性強的中心透照檢測裝置,從而解決了高壓加氫裝置或類似裝置工藝管道檢測施工的瓶頸問題。為了實現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本技術的一種管道中心透照裝置,包括射線源、曝光頭、源保護腔、第一節支架、第二節支架、射線源輸送管、連接管;射線源、曝光頭和源保護腔設置在第一節支架的中心管前;曝光頭是位于可調式管道中心透照裝置最前端的一個可容納射線源的空腔;源保護腔是位于曝光頭后可容納射線源的空腔,使用鉛或者鉛合金為材質;射線源輸送管為金屬絲塑料復合管,在兩層塑料之間為金屬絲組成的中間層;金屬絲塑料復合管的前端設置一個金屬圓環或者多邊形環,用以進行定位;連接管為直徑4-12mm的多股鋼絲繩或者直徑3-6mm鋼筋;這樣既可以保證一定的強度,又可以在受力時可以彎曲;第一節支架位于射線源和源保護腔后方,第二節支架位于第一節支架后;第一節支架包括中心管、設置在中心管上的三個等長的支撐臂、連接管固定架組成,三個支撐臂之間的夾角為10(Γ140度;連接管固定架設置于中心管上;第一節支架的中心管上面設置帶內螺紋的固定孔,定位螺絲通過固定孔上將射線源輸送管進行固定;第二節支架位于第一節支架后方,第二節支架包括中心管、設置在中心管上的三個等長的支撐臂、連接管固定架組成,三個支撐臂之間的夾角為10(Γ140度;連接管固定架設置于中心管上;第二節支架與第一節支架通過穿過兩個支架的連接管和射線源輸送管連接。本專利的管道中心透照裝置,優選的支撐臂之間的夾角為120度。本技術的管道中心透照裝置,優選的技術方案可以是所述的射線源輸送管為中空的金屬絲塑料復合管,在兩層塑料之間為金屬絲組成的中間層;金屬絲塑料復合管的前端設置一個金屬圓環或者多邊形環。這樣,可以使射線源輸送管既保證一定的強度,也可以一定程度撓曲,內外層的塑料還可以減少射線源進出的摩擦阻力,金屬環可以通過固定孔進行定位,保證射線源的位置準確。進一步具體的,射線源輸送管選擇Y源機的輸源管。本技術的管道中心透照裝置,優選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的連接管固定架上設置緊固螺絲,緊固螺絲將連接管固定,從而調節第二節支架和第一節支架的距離。本專利的射線源,使用常規的無損檢測射線源即可,只要能夠安全放置于源保護腔內。本技術的管道中心透照裝置,優選的技術方案可以是所述的支撐臂可以是一段金屬管、金屬棒、金屬板;也可以是由一段金屬管、金屬棒、金屬板和與金屬管、金屬棒、金屬板連接的延長段組成。本技術的管道中心透照裝置,優選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的支撐臂包括焊接在中心管上的金屬底板、二套以上緊固螺絲螺母、金屬延長板,金屬底板和金屬延長板均沿長度方向設置多個固定孔,緊固螺絲通過固定孔將金屬延長板緊固在金屬底板上。這樣,可以通過調節金屬底板和金屬延長板的重合長度來調節支撐臂長。本技術的管道中心透照裝置,優選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的支撐臂為多節性結構,每一節的長度方向上設置多個等距離的固定孔,相鄰節之間使用二套以上緊固螺絲螺母通過固定孔進行連接。這樣,當檢測不同管徑的管道時,可以通過調節相鄰節之間重合的長度,來調節支撐臂長。本技術的管道中心透照裝置,優選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的支撐臂包括固定在中心管上的帶內螺紋的金屬底管和螺栓,螺栓的外螺紋與金屬底管的內螺紋互相配合,螺栓設置于金屬底管內。這樣可以通過調節螺栓在金屬底管的插入深度,來調節支撐臂長。本技術的管道中心透照裝置,優選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的支撐臂包括固定在中心管上的螺栓和內螺紋的金屬管組成,螺栓的外螺紋與金屬底管的內螺紋互相配合,螺栓設置于金屬底管內。這樣可以通過調節螺栓在金屬底管的插入深度,來調節支撐臂長。本技術的管道中心透照裝置,優選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的支撐臂包括焊接在中心管上的金屬底管、延長管或者延長棒、緊固螺絲組成,延長管或者延長棒底部插在金屬底管內,金屬底管設置帶內螺紋的固定孔,緊固螺絲將延長管或者延長棒緊固在金屬底管上。這樣,可以通過調節延長管或者延長棒在金屬底管的插入深度來來調節支撐臂4長。這些技術方案,包括優選的技術方案以也可以互相組合或者結合,從而達到更好的技術效果。 使用時,將本專利的管道中心透照裝置,在中心管中間插入射線源輸送管,調節支撐臂長使管道中心透照裝置能夠進入管道內;將連接管通過連接管固定架連接第二節支架與第一節支架;由于連接管具有一定的強度,可以將管道中心透照裝置送入管道內,將源頭定位;源頭定位后再確定透照焊縫的位置。彎頭部位的透照時,首先根據彎頭的曲率半徑和直徑,通過將連接管進行彎曲,將彎頭中心透照裝置調整到合適的尺寸,將射線源輸送管和射線源定位,然后進行檢測,根據確定的曝光參數進行透照,與常規透照方式一致。需要適應不同直徑的管道時,調節支撐臂長,從而滿足相應實際要求。使用中心透照裝置后,明顯的提高了作業效率,大量的縮短了工期。以Φ325Χ25的對接焊口為例,采用雙壁單影法透照一張底片的時間為21分鐘,而采用中心透照裝置后,采用中心透照一張底片的時間僅為2 3分鐘,僅為前者的五倍以上。在有限的作業時間和空間條件的限制下,使射線檢測工作與管道預制安裝工作保持同步,保證所有預制管段焊口在安裝前全部透照完畢,為裝置的順利中交贏得了寶貴的時間。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專利的管道中心透照裝置,可以用于彎管焊縫的檢測,實際應用中效果良好,效率比原來的雙壁單影法提高了 5倍以上,可以節省大量的施工和檢測時間,大大降低了無損檢測難度,透照時間短保證了整個工期目標的實現;也為同類工程施工提供一種高效、可操作性強的中心透照檢測裝置,從而解決了高壓加氫裝置或類似裝置工藝管道檢測施工的瓶頸問題。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的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管道中心透照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射線源、曝光頭、源保護腔、第一節支架、第二節支架、射線源輸送管、連接管;射線源、曝光頭和源保護腔設置在第一節支架的中心管前;曝光頭是位于可調式管道中心透照裝置最前端的一個可容納射線源的空腔;源保護腔是位于曝光頭后可容納射線源的空腔,使用鉛或者鉛合金為材質;射線源輸送管為中空的金屬絲塑料復合管,在兩層塑料之間為金屬絲組成的中間層;金屬絲塑料復合管的前端設置一個金屬圓環或者多邊形環,用以進行定位;連接管為直徑4?12mm的多股鋼絲繩或者直徑3?6mm鋼筋;第一節支架位于射線源和源保護腔后方,第二節支架位于第一節支架后;第一節支架包括中心管、設置在中心管上的三個等長的支撐臂、連接管固定架組成,三個支撐臂之間的夾角為100~140度;連接管固定架設置于中心管上;第一節支架的中心管上面設置帶內螺紋的固定孔,定位螺絲通過固定孔上將射線源輸送管進行固定;第二節支架位于第一節支架后方,第二節支架包括中心管、設置在中心管上的三個等長的支撐臂、連接管固定架組成,三個支撐臂之間的夾角為100~140度;連接管固定架設置于中心管上;第二節支架與第一節支架通過穿過兩個支架的連接管和射線源輸送管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管道中心透照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射線源、曝光頭、源保護腔、第一節支架、第二節支架、射線源輸送管、連接管;射線源、曝光頭和源保護腔設置在第一節支架的中心管前;曝光頭是位于可調式管道中心透照裝置最前端的一個可容納射線源的空腔;源保護腔是位于曝光頭后可容納射線源的空腔,使用鉛或者鉛合金為材質;射線源輸送管為中空的金屬絲塑料復合管,在兩層塑料之間為金屬絲組成的中間層;金屬絲塑料復合管的前端設置一個金屬圓環或者多邊形環,用以進行定位;連接管為直徑4-12_的多股鋼絲繩或者直徑3-6_鋼筋;第一節支架位于射線源和源保護腔后方,第二節支架位于第一節支架后;第一節支架包括中心管、設置在中心管上的三個等長的支撐臂、連接管固定架組成,三個支撐臂之間的夾角為10(Γ140度;連接管固定架設置于中心管上;第一節支架的中心管上面設置帶內螺紋的固定孔,定位螺絲通過固定孔上將射線源輸送管進行固定;第二節支架位于第一節支架后方,第二節支架包括中心管、設置在中心管上的三個等長的支撐臂、連接管固定架組成,三個支撐臂之間的夾角為10(Γ140度;連接管固定架設置于中心管上;第二節支架與第一節支架通過穿過兩個支架的連接管和射線源輸送管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管道中心透照裝...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承堯,朱錫山,胡述超,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石油天然氣第一建設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