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液體氣化爐,包括爐身和設于所述爐身之內的爐頭,所述爐頭包括氣化室和燃燒室,所述氣化室設于所述燃燒室上方,所述氣化室包括環狀的氣化腔,所述氣化腔內設有液體阻尼裝置,所述氣化腔上設有進油口和出油口,所述進油口與進油管連通,所述出油口與所述燃燒室連通。氣化室內設有液體阻尼裝置,液體燃料在流經氣化室時,會最大化流經氣化室的路程,螺旋管和蛇形管為多次實驗所得,采用這兩種優選形狀的氣化管能使液體燃料能夠吸收足夠的氣化所需熱量和有充分的氣化時間,保證在高速通入液體燃料時液體燃料仍然能充分氣化。?(*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燃燒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液體氣化爐。
技術介紹
液體氣化爐是一種將液體燃料氣化后燃燒的爐具。現有的液體氣化爐通常將爐頭分為預熱區、加熱區、燃燒區等多個區域,結構復雜,加工成本高,而且液體燃料容易加熱不充分,未能充分氣化即被燃燒。這種未經充分氣化的液體燃料在燃燒時會產生大量黑煙,不但污染環境,也降低了燃料的熱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實施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液體氣化爐。可保證液體燃料在燃燒前充分氣化,防止燃燒時產生黑煙,提高熱效率,而且結構簡單,加工方便。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液體氣化爐,包括爐身和設于所述爐身之內的爐頭,所述爐頭包括氣化室和燃燒室,所述氣化室設于所述燃燒室上方,所述氣化室包括環狀的氣化腔,所述氣化腔內設有液體阻尼裝置,所述氣化腔上設有進油口和出油口,所述進油口與進油管連通,所述出油口與所述燃燒室連通。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液體阻尼裝置為螺旋管或蛇形管,所述液體阻尼裝置的開端與所述進油口連通,其末端與所述出油口連通。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爐身設有控制把手,所述控制把手設有主進油管,所述主進油管分別與所述進油管和預熱管連通,所述進油管上設有進油調節旋鈕,所述預熱管上設有預熱調節旋鈕。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預熱管延伸至所述氣化室下方,其開口朝向所述氣化室。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燃燒室為空心圓盤,所述燃燒室的表面設有燃燒孔。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燃燒室的軸向中心設有助燃孔,所述助燃孔連通所述燃燒室的正面和背面,且不與燃燒室內部連通。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進油管和所述預熱管均為銅管。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爐身底部設有與所述助燃孔相適應的開孔。實施本技術實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術設有氣化室和燃燒室,液體燃料在通向燃燒室前先經過氣化室汽化,提高燃料的燃燒速度和燃燒穩定性。氣化室內設有液體阻尼裝置,液體燃料在流經氣化室時,會最大化流經氣化室的路程,螺旋管和蛇形管為多次實驗所得,采用這兩種優選形狀的氣化管能使液體燃料能夠吸收足夠的氣化所需熱量和有充分的氣化時間,保證在高速通入液體燃料時液體燃料仍然能充分氣化。經過充分氣化的液體燃料燃燒時火力猛,而且不會產生黑煙及有害氣體,有效保護環境。液體燃料在經過氣化室后,直接進入燃燒室噴出燃燒,整個結構簡單緊湊,生產成本低,加工方便,而且易于維護。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一種液體氣化爐的主剖視圖;圖2是本技術一種液體氣化爐的俯視圖;圖3是本技術的一種液體阻尼器的展開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的又一種液體阻尼器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結合圖I至圖4,一種液體氣化爐,包括爐身I和設于爐身I之內的爐頭2,爐頭2包括氣化室21和燃燒室22,氣化室21設于燃燒室22上方,氣化室21包括環狀的氣化腔28,氣化腔28內設有液體阻尼裝置29,氣化腔28上設有進油口 27和出油口 26,進油口 27與進油管3連通,出油口 26與燃燒室22連通。如圖3所示,為了更好地展示其內部結構和設計理念,圖3為本技術的一種液體阻尼器的展開結構示意圖。根據本技術第一實施例,液體阻尼裝置29為蛇形管212,液體阻尼裝置29的開端與進油口 27連通,其末端與出油口 26連通。液體燃料通入蛇形管212后,將在蛇形管212的引導下彎曲蛇行,在有限的空間內盡可能不影響流速的情況下最大化液體燃料流通的路程,使液體燃料能夠吸收足夠的氣化所需熱量和有充分的氣化時間,保證在高速通入液體燃料時液體燃料仍然能充分氣化。如圖4所示,根據本技術第二實施例,液體阻尼裝置29為螺旋管211,液體阻尼裝置29的開端與進油口 27連通,其末端與出油口 26連通。液體燃料通入螺旋管211后,將在螺旋管211的引導下彎曲螺旋行進,在有限的空間內盡可能不影響流速的情況下最大化液體燃料流通的路程,使液體燃料能夠吸收足夠的氣化所需熱量和有充分的氣化時間,保證在高速通入液體燃料時液體燃料仍然能充分氣化。爐身I設有控制把手5,控制把手5設有主進油管,主進油管分別與進油管3和預熱管4連通,進油管3上設有進油調節旋鈕31,預熱管4上設有預熱調節旋鈕41。正常工作時,液體燃料從主進油管3通入,分別流入進油管3和預熱管4,其中進油管3的流量由進油調節旋鈕31控制,預熱管4的流量由預熱調節旋鈕41控制。預熱管4延伸至氣化室21下方,其開口朝向氣化室21。在液體氣化爐工作前,必須進行預熱。先打開預熱調節旋鈕41,調節預熱管4內液體燃料的流量,然后從預熱管4的開口將液體燃料點燃,液體燃料開始燃燒,氣化室21開始被加熱。當氣化室21加熱到適當溫度,即可關閉預熱調節旋鈕41,停止預熱。優選地,燃燒室22為空心圓盤,燃燒室22的表面設有燃燒孔23。優選地,燃燒室22的軸向中心設有助燃孔23,助燃孔23連通燃燒室22的正面和背面,且不與燃燒室22內部連通。優選地,爐身I底部設有與助燃孔24相適應的開孔25。預熱完成后,即可打開進油調節旋鈕31,氣化室21從進油管3通入液體燃料,由于氣化室21已經被充分預熱,通入的液體燃料進過氣化室21時會被加熱氣化,充分氣化的燃料進入燃燒室22,從燃燒室22的燃燒孔23噴出燃燒。燃燒室22軸向中心設有助燃孔23,助燃孔23跟其下方的開孔25相配合,使得助燃空氣能從爐體I底部往上跟燃燒孔23噴出的已經氣化的燃料混合,使氣化后的燃料燃燒更加充分,提高熱效率。優選地,進油管3和預熱管4均為銅管。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技術一種較佳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 新型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技術權利要求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技術所涵蓋的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液體氣化爐,其特征在于,包括爐身和設于所述爐身之內的爐頭,所述爐頭包括氣化室和燃燒室,所述氣化室設于所述燃燒室上方,所述氣化室包括環狀的氣化腔,所述氣化腔內設有液體阻尼裝置,所述氣化腔上設有進油口和出油口,所述進油口與進油管連通,所述出油口與所述燃燒室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液體氣化爐,其特征在于,包括爐身和設于所述爐身之內的爐頭,所述爐頭包括氣化室和燃燒室,所述氣化室設于所述燃燒室上方,所述氣化室包括環狀的氣化腔,所述氣化腔內設有液體阻尼裝置,所述氣化腔上設有進油口和出油口,所述進油口與進油管連通,所述出油口與所述燃燒室連通。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體氣化爐,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體阻尼裝置為螺旋管或蛇形管,所述液體阻尼裝置的開端與所述進油口連通,其末端與所述出油口連通。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體氣化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爐身設有控制把手,所述控制把手設有主進油管,所述主進油管分別與所述進油管和預熱管連通,所述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盧威權,朱培生,
申請(專利權)人:佛山市源威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朱培生,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