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抽氣排濕熨燙臺,包括臺面、折疊支架及抽氣泵,所述臺面由托盤及面板組成,托盤呈凹型,面板為拱形板,面板與托盤連接;所述支架為“十”字形支架;所述抽氣泵由減速器、曲柄機構及氣泵體組成,所述曲柄機構上設有曲柄軸及連桿,氣泵體上設有吸排氣管,減速器與曲柄機構連接,曲柄機構與氣泵體連接;所述抽氣泵的減速器及氣泵體固定于臺面的托盤底部,支架與臺面鉸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熨燙效率高,干燥速度快,噪音低、功耗小,便于收納,衣物熨燙之后即可收藏的優(yōu)點,適用于普通家庭。(*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日常生活用品
的熨燙設備,尤其是一種抽氣排濕熨燙臺。
技術介紹
現(xiàn)有技術的熨燙板種類大致分為三大類一是工業(yè)用熨燙臺,這種熨燙臺除了熨燙臺最基本的吸風功能外還有供蒸汽的裝置,功能齊全,功耗大,噪音高,制造成本高,占地空間大,適用于服裝廠或洗衣店;二是沒有吸風功能的折疊式熨燙板,優(yōu)點是價格低廉,便于收納,適用于普通家庭;存在的問題是,熨燙效率低,容易回潮,衣物熨燙之后需要晾曬方可收藏。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種抽氣排濕熨燙臺,具有熨燙效率高,干燥速度快,噪音低、功耗小,便于收納,衣物熨燙之后即可收藏的優(yōu)點,適用于普通家庭。實現(xiàn)本技術目的的具體技術方案是一種抽氣排濕熨燙臺,其特點包括臺面、折疊支架及抽氣泵,所述臺面由托盤及面板組成,托盤呈凹型,其內沿周邊設有墊圈、底部設有導氣孔及支架鉸座,面板為拱形板,面板扣裝于墊圈上并與托盤連接;所述支架為“十”字形支架,其上設有支架鉸軸;所述抽氣泵由減速器、曲柄機構及氣泵體組成,所述曲柄機構上設有曲柄軸及連桿,氣泵體上設有活塞桿、吸排氣管,減速器的輸出軸與曲柄機構的曲柄軸連接,曲柄機構的連桿與氣泵體的活塞桿連接;所述抽氣泵的減速器及氣泵體固定于臺面的托盤底部,且氣泵體的吸排氣管與托盤的導氣孔連通,支架的支架鉸軸與臺面的支架鉸座鉸接;所述的面板由格柵板、金屬網、包布海綿體依次疊加連接組成;所述托盤的導氣孔為兩個,且與臺面的軸線對稱設置;所述氣泵體的活塞桿為多級活塞,泵體上設有多個吸排氣口,且多個吸排氣口分別與吸排氣管連通;所述氣泵體為兩件且并聯(lián)設置;所述吸排氣管的兩端分別設有單向氣閥門;所述曲柄機構的曲柄及連桿均為兩件,且兩曲柄分設于曲柄軸的兩端,兩連桿呈185度夾角分別與兩曲柄鉸接。本技術具有熨燙效率高,干燥速度快,噪音低、功耗小,便于收納,衣物熨燙之后即可收藏的優(yōu)點,適用于普通家庭。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臺面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抽氣泵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A向視圖;圖5為抽氣泵的吸排氣原理圖;圖6為本技術收攏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參閱圖I、圖2、圖3,本技術包括臺面I、折疊支架2及抽氣泵3,所述臺面I由托盤11及面板12組成,托盤11呈凹型,其內沿周邊設有墊圈19、底部設有導氣孔16及支架鉸座17,面板12為拱形板,面板12扣裝于墊圈19上并與托盤11連接;所述支架2為“十”字形支架,其上設有支架鉸軸21 ;所述抽氣泵3由減速器31、曲柄機構32及氣泵體33組成,所述曲柄機構32上設有曲柄軸及連桿,氣泵體33上設有活塞桿、吸排氣管34,減速器31的輸出軸與曲柄機構32的曲柄軸連接,曲柄機構32的連桿與氣泵體33的活塞桿連接;所述抽氣泵3的減速器31及氣泵體33固定于臺面I的托盤11底部,且氣泵體33的吸排氣管34與托盤11的導氣孔16連通,支架2的支架鉸軸21與臺面I的支架鉸座17鉸接;所述托盤11的導氣孔16為兩個,且與臺面I的軸線對稱設置。參閱圖2,所述的面板12由格柵板13、金屬網14、包布海綿體15依次疊加連接組成。參閱圖3、圖4,所述氣泵體33的活塞桿為多級活塞,泵體上設有多個吸排氣口 36,且多個吸排氣口 36分別與吸排氣管34連通;所述氣泵體33為兩件且并聯(lián)設置;所述的吸排氣管34的兩端分別設有單向氣閥門38 ;所述曲柄機構32的曲柄及連桿均為兩件,且兩曲柄分設于曲柄軸的兩端,兩連桿呈185度夾角分別與兩曲柄鉸接。本技術是這樣工作的準備工作將本技術的支架2撐開,保持臺面I平穩(wěn)且呈水平狀態(tài),接通抽氣泵3減速器31的電源,將欲熨燙的衣物置于臺面I的面料15上方。熨燙工作調節(jié)蒸汽熨斗的蒸汽開關,啟動減速器31帶動抽氣泵3工作,在用蒸汽熨斗熨燙衣物的過程中,所產生的蒸汽依次通過臺面I的面料15、海綿體14、金屬網13、格柵板12進入托盤11內,通過導氣孔16、吸排氣管34、單向氣閥門38及吸排氣口 36被氣泵體33吸收,被熨燙衣物的潮氣隨之被氣泵體33吸收,使熨燙完成的衣物快速干燥,熨燙之后即可實施收藏。為保證抽氣泵3吸氣狀態(tài)的連續(xù)性,本技術采用雙曲柄、連桿結構,曲柄機構32上的兩連桿一端呈185度夾角分別與兩曲柄鉸接,連桿另一端與兩件并聯(lián)設置的活塞桿連接;為避免上下死點重合,本技術曲柄機構32上的兩連桿采用185度夾角分別與兩曲柄鉸接。參閱圖5,工作時,在活塞桿的推動下,活塞在氣泵體33內向左行,活塞的右側及吸排氣管34A形成負壓氣體,單向氣閥門38A打開,氣泵體33通過導氣孔16吸入氣體,活塞的左側及吸排氣管34B形成正壓,且正壓氣體打開吸排氣管34B的單向氣閥門38D排出;反之,活塞在氣泵體33內向右行,活塞的左側及吸排氣管34B形成負壓氣體,單向氣閥門38B打開,氣泵體33通過導氣孔16吸入氣體,活塞的右側及吸排氣管34A形成正壓,且正壓氣體打開吸排氣管34A的單向氣閥門38C排出;完成氣泵體33的連續(xù)吸氣與排氣工作,保證泵體雙向運動均處于吸氣狀態(tài)。為突出結構緊湊,便于收納的優(yōu)點,本技術抽氣泵3的氣泵體33內采用了多級活塞,在縮小曲柄機構32尺寸、縮短連桿行程的同時,保證氣泵體33具有足夠的排氣量。參閱圖6,本技術支架2收攏時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體現(xiàn)了便于收納的優(yōu)點。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抽氣排濕熨燙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臺面(1)、折疊支架(2)及抽氣泵(3),所述臺面(1)由托盤(11)及面板(12)組成,托盤(11)呈凹型,其內沿周邊設有墊圈(19)、底部設有導氣孔(16)及支架鉸座(17),面板(12)為拱形板,面板(12)扣裝于墊圈(19)上并與托盤(11)連接;所述支架(2)為“十”字形支架,其上設有支架鉸軸(21);所述抽氣泵(3)由減速器(31)、曲柄機構(32)及氣泵體(33)組成,所述曲柄機構(32)上設有曲柄軸及連桿,氣泵體(33)上設有活塞桿及吸排氣管(34),減速器(31)的輸出軸與曲柄機構(32)的曲柄軸連接,曲柄機構(32)的連桿與氣泵體(33)的活塞桿連接;所述抽氣泵(3)的減速器(31)及氣泵體(33)固定于臺面(1)的托盤(11)底部,且氣泵體33的吸排氣管(34)與托盤(11)的導氣孔(16)連通,支架(2)的支架鉸軸(21)與臺面(1)的支架鉸座(17)鉸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抽氣排濕熨燙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臺面(I)、折疊支架(2)及抽氣泵(3),所述臺面(I)由托盤(11)及面板(12)組成,托盤(11)呈凹型,其內沿周邊設有墊圈(19)、底部設有導氣孔(16)及支架鉸座(17),面板(12)為拱形板,面板(12)扣裝于墊圈(19)上并與托盤(11)連接;所述支架(2)為“十”字形支架,其上設有支架鉸軸(21);所述抽氣泵(3)由減速器(31)、曲柄機構(32)及氣泵體(33)組成,所述曲柄機構(32)上設有曲柄軸及連桿,氣泵體(33)上設有活塞桿及吸排氣管(34),減速器(31)的輸出軸與曲柄機構(32)的曲柄軸連接,曲柄機構(32)的連桿與氣泵體(33)的活塞桿連接;所述抽氣泵(3)的減速器(31)及氣泵體(33 )固定于臺面(I)的托盤(11)底部,且氣泵體33的吸排氣管(34)與托盤(11)的導氣孔(16 )連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陳鴻權,
申請(專利權)人:陳鴻權,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