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超細片狀鋅粉和鋅漿的制造方法,采用原料為金屬鋅≥97%的鋅粉與溶劑、表面包覆劑按比例投入球磨機中進行研磨,再經分散后的金屬鋅粉經固液分離得到含溶劑10-20wt%的鋅漿,鋅漿經真空干燥脫除溶劑,得到粒度8-20微米,松裝比重≤1.0克/毫升的超細片狀鋅粉。由于本發明專利技術的表面包覆劑為有機和無機化合物的混合物,分兩次加入后將金屬鋅粉完全包覆,提高了金屬粉體的抗氧化性和防腐蝕性能,不僅縮短了研磨時間,還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能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屬于一種金屬粉體材料 制備
,二
技術介紹
本領域公知的片狀鋅及合金粉濕法的制備方法及生產工藝一般采用原料、 溶劑、助磨劑一起加入滾筒式球磨機或立式高能研磨機中進行研磨,球磨后進行 拋光、分級、固液分離、干燥等工藝過程。該工藝的主要問題是球磨時間長達 5-10小時,效率低,粉體粒度分布不均勻,產品質量不穩定,影響金屬粉體的性 能和后續產品的質量。公開號為CN 1456407A的"片狀鋅及鋅鋁合金粉濕法生產工藝",該專利雖 然采用攪拌磨機,但轉速為100-500轉/分鐘,球磨時間5-8小時;公開號為 CN1212211C的"一種鱗片狀金屬粉末的制造方法"為專利技術人蔡曉蘭本人的專利 技術,該專利技術采用相同的高能研磨制備片狀金屬粉末,但是采用的是干法工藝, 采用濕法工藝未見報道。三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采用原料為金屬 鋅》97%的鋅粉與溶劑、表面包覆劑按比例投入球磨機中進行濕法研磨,再經分散 后的金屬鋅粉經固液分離得到含溶劑10-20wt。/。的鋅聚,鋅漿經真空干燥脫除溶 劑,得到粒度8-20微米,松裝比重《1.0克/毫升的超細片狀鋅粉。本專利技術按以下步驟完成1.原料為金屬鋅》97%的鋅粉,其粒度為100—500目,原料與溶劑、表面包 覆劑按比例投入球磨機中進行研磨,球磨介質與金屬鋅粉按質量比5-20:1的比 例配合,溶劑與金屬粉按質量比1-5:1配合,表面包覆劑的加入量為原料重量的 0.5-7.0%;所述的表面包覆劑為硬脂酸、硬脂酸鹽、氧化鋅、聚乙稀醇中的一種或幾種, 分2次加入,第一次在球磨時與原料一起加入表面包覆劑總量的60-70%;研磨設備為臥式高能球磨機,控制轉速在500-1500轉/分,研磨時間為30-100 分鐘,研磨溫度為30—80°C ,球磨介質為3-5毫米的鋼球;2、 經高能研磨的金屬粉和溶劑一起進入分散設備,加入其余部分表面包覆劑 進行分散處理,控制分散設備轉速30-50轉/分,時間2-3小時,分散后的金屬鋅粉經 固液分離后得到含溶劑10-20wt。/。的鋅漿;3、 鋅漿經真空干燥,控制干燥溫度80-120°C,干燥時間5-8小時,脫除 10-20wt。/。的溶劑至水分含量在5%以下,得到超細片狀鋅粉。與公知技術相比具備的優點及積極效果由于本專利技術的表面包覆劑為有機和無機化合物的混合物,分兩次加入后將金 屬鋅粉完全包覆,提高了金屬粉體的抗氧化性和防腐蝕性能,不僅縮短了研磨時 間,提高效率,降低能耗,,而且得到的產品具有表面包覆完整,片狀化效果好, 粉體有金屬光澤,金屬粉體氧化率低,粒度分布均勻等優點。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將100—500目的鋅粉原料400克,直徑為3毫米的鋼球3600克, 200號溶劑油1000克,硬脂酸12克一起加入球磨機內,在密閉條件下進行研磨, 研磨機轉速為800轉/分鐘,研磨時間為50分鐘,研磨溫度為40'C,研磨后的鋅 漿進入分散機進行分散,分散轉速為50轉/分,分散時間為120分鐘,同時加入 表面包覆劑聚乙稀醇4克,分散后的產品進行固液分離后得到含溶劑12%的鋅 漿,鋅漿干燥,控制干燥溫度120'C,干燥時間5小時,得到超細片狀鋅粉,超 細片狀鋅粉的平均粒度10-20微米,松裝比重《1.0克/毫升。實施例2:將粒度為-400目的鋅粉原料300克,直徑為5毫米鋼球3200克, 200號溶劑油900克,硬脂酸鋅12克,加入球磨機內,在密閉條件下進行研磨, 研磨機轉速為1200轉/分鐘,研磨時間為40分鐘,研磨溫度為45t:,研磨后的 鱗片狀金屬鋅粉進入分散機進行分散,分散轉速為30轉/分,分散時間為150分 鐘,同時加入表面包覆劑氧化鋅4.5克,分散后的產品進行固液分離后得到含溶 劑15%的鋅漿,鋅漿干燥,控制干燥溫度IO(TC,干燥時間8小時,干燥后得到超 細鋅粉,超細片狀鋅粉的平均粒度8-15微米,松裝比重《1.0克廣升。權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其按以下步驟完成,1)、原料為金屬鋅≥97%的鋅粉,其粒度為100—500目,原料與溶劑、表面包覆劑按比例投入球磨機中進行研磨,球磨介質與金屬鋅粉按質量比5-20:1的比例配合,溶劑與金屬粉按質量比1-5:1配合,表面包覆劑的加入量為原料重量的0.5-7.0%,控制磨機轉速在500-1500轉/分,研磨時間為30-100分鐘,研磨溫度為30--80℃,所述的表面包覆劑為硬脂酸、硬脂酸鹽、氧化鋅、聚乙稀醇中的一種或兩種,分兩次加入,第一次在球磨時與原料一起加入表面包覆劑總量的60-70%,第二次在分散時加入其余部分表面包覆劑;2)、經研磨的金屬粉和溶劑一起進入分散設備,加入其余部分表面包覆劑進行分散處理,控制分散設備轉速30-50轉/分,時間2-3小時,分散后的金屬鋅粉經固液分離后得到含溶劑10-20wt%的鋅漿;3)、鋅漿經真空干燥,控制干燥溫度80-120℃,干燥時間5-8小時,脫除10-20wt%的溶劑至水分含量在5%以下,得到超細片狀鋅粉。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細片狀鋅粉和鋅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球磨介質為3-5毫米的鋼球。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細片狀鋅粉和鋅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溶劑為200號溶劑油。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細片狀鋅粉和鋅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研磨設備為臥式高能球磨機。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采用原料為金屬鋅≥97%的鋅粉與溶劑、表面包覆劑按比例投入球磨機中進行研磨,再經分散后的金屬鋅粉經固液分離得到含溶劑10-20wt%的鋅漿,鋅漿經真空干燥脫除溶劑,得到粒度8-20微米,松裝比重≤1.0克/毫升的超細片狀鋅粉。由于本專利技術的表面包覆劑為有機和無機化合物的混合物,分兩次加入后將金屬鋅粉完全包覆,提高了金屬粉體的抗氧化性和防腐蝕性能,不僅縮短了研磨時間,還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能耗。文檔編號B22F9/02GK101391305SQ20081023352公開日2009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4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4日專利技術者蔡曉蘭 申請人:昆明海創興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超細片狀鋅粉和鋅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按以下步驟完成, 1)、原料為金屬鋅≥97%的鋅粉,其粒度為100-500目,原料與溶劑、表面包覆劑按比例投入球磨機中進行研磨,球磨介質與金屬鋅粉按質量比5-20∶1的比例配合,溶劑與金屬粉按質量比1-5∶1配合,表面包覆劑的加入量為原料重量的0.5-7.0%,控制磨機轉速在500-1500轉/分,研磨時間為30-100分鐘,研磨溫度為30--80℃,所述的表面包覆劑為硬脂酸、硬脂酸鹽、氧化鋅、聚乙稀醇中的一種或兩種,分兩次加入,第一次在球磨時與原料一起加入表面包覆劑總量的60-70%,第二次在分散時加入其余部分表面包覆劑; 2)、經研磨的金屬粉和溶劑一起進入分散設備,加入其余部分表面包覆劑進行分散處理,控制分散設備轉速30-50轉/分,時間2-3小時,分散后的金屬鋅粉經固液分離后得到含溶劑10-20wt%的鋅漿; 3)、鋅漿經真空干燥,控制干燥溫度80-120℃,干燥時間5-8小時,脫除10-20wt%的溶劑至水分含量在5%以下,得到超細片狀鋅粉。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蔡曉蘭,
申請(專利權)人:昆明海創興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53[中國|云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