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連接器組合及其插頭連接器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8325095 閱讀: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4 06:13
    一種連接器組合包括一插頭連接器,所述插頭連接器包括插頭本體、設于插頭本體上的光纖裝置、包覆所述插頭本體及光纖裝置的遮蔽外殼以及設于所述遮蔽外殼之外并位于所述光纖裝置后方的磁性元件。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可提高信號傳輸速率的連接器組合及其插頭連接器
    技術介紹
    2008年年底,USB協會發布了 3. O版本的USB標準,該種USB 3. O連接器是在原來的USB 2. O連接器的基礎上增加設置了兩對差分信號端子及一根接地端子用以提高原有的USB連接器的傳輸速率。該種USB 3. O連接器的傳輸速率可達到5G每秒,并且可同時插接USB 2. O及USB 3. O對接連接器。然而,由于USB 3. O連接器上導電端子數量較多,使得連接于USB 3. O后側的線纜內部結構復雜,線纜較重以及高頻等問題而使其最長僅能設置5米,不方便消費者的使用。另外,USB 3. O連接器的傳輸速度還是不能滿足類似藍光DVD等大容量電子設備的傳輸需求。為克服上述問題,光纖已逐漸被廣泛應用于電子通訊領域,藉由光纖代替金屬線纜可達到低損耗、遠距離、低干擾的傳輸效果。由此,連接器廠商們在基于USB插座連接器及USB插頭連接器的基礎上各增加一光纖模組以形成一種既可傳輸光信號又可傳輸電信號的光纖USB插座連接器及光纖USB插頭連接器,該種光纖USB插座連接器或光纖USB插頭連接器不僅可與現有的USB插頭連接器或USB插座連接器電性連接以滿足普通電子設備的傳輸需求,同時也可藉由光纖模組進行高速光信號的傳輸以滿足進行高清傳輸的電子設備的信號傳輸需求。所述光纖USB插座連接器通常包括絕緣本體以設置所述傳輸光信號的光纖模組;USB端子設置于所述絕緣本體上以傳輸電信號;以及金屬外殼包覆所述絕緣本體。所述金屬外殼包括頂壁、與頂壁相對的底壁、連接頂壁與底壁的兩側壁以及位于頂壁、底壁及兩側壁之間的收容空間,所述光纖模組及USB端子暴露于所述收容空間內,為使得光纖USB插頭連接器插入該光纖USB插座連接器后,能使兩者對接可靠,該金屬外殼的頂壁、底壁及兩側壁上通常會設置一個或者若干彈片凸伸入收容空間以增加與插頭連接器外殼的保持力。然而,當光纖USB插頭連接器插入該光纖USB插座連接器時,該等彈片與光纖USB插頭連接器的外殼會發生機械摩擦并產生大量的金屬粉屑,并且該等金屬粉屑常常會掉落到插座及插頭的光纖模組上而影響光信號的傳輸質量。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種具有改良結構的連接器組合及其插頭連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可保護光纖裝置的連接器組合及其插頭連接器。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連接器組合,其包括插座連接器及與所述插座連接器相配合的插頭連接器;所述插座連接器包括插座本體、設于插座本體上的光纖模組以及包覆所述插座本體及光纖模組的金屬外殼,所述金屬外殼包括頂壁、與頂壁相對的底壁、連接頂壁與底壁的兩側壁以及位于頂壁、底壁及兩側壁之間的收容空間,所述光纖模組暴露于所述收容空間內;所述插頭連接器包括插頭本體、設于所述插頭本體上并與所述光纖模組光耦合以傳輸光信號的光纖裝置、包覆所述插頭本體及光纖裝置的遮蔽外殼以及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設于所述遮蔽外殼之外并與所述插座連接器的金屬外殼相吸引。—種插頭連接器,其包括插頭本體、設于插頭本體上的光纖裝置、包覆所述插頭本體及光纖裝置的遮蔽外殼以及設于所述遮蔽外殼之外并位于所述光纖裝置后方的磁性元件。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的磁性元件利用磁鐵原理吸引所述插座連接器的金屬外殼,從而使插頭連接器與插座連接器相互固持,使得所述插頭連接器插入插座連接器之后不容易從所述插座連接器上脫落,因此,插座連接器的金屬外殼無需設置突伸的彈片等結構,從而避免了插頭連接器插入該插座連接器時相互摩擦而產生金屬粉屑掉落到插座連接器及插頭連接器的光纖裝置及光纖模組上而影響光信號的傳輸。 附圖說明 圖I是本專利技術連接器組合中的插頭連接器的立體組合圖。圖2是圖I的部分分解示意圖。圖3是圖2另一角度的示意圖。圖4是圖I的部分立體分解圖。圖5是圖4另一角度的示意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連接器組合中的插座連接器的立體組合圖。圖7是圖6的部分分解示意圖。圖8是圖7進一步分解后的部分分解示意圖。圖9是圖6的立體分解圖。圖10是圖9另一角度的示意圖。圖11是圖I中的插頭連接器插入圖6中的插座連接器時的組合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請參照圖I至圖3所示,本專利技術連接器組合包括插頭連接器200以及圖6所示的插座連接器100,所述插頭連接器200可與插座連接器100相對接,并且也可分別與現有的USB2.O插座連接器、現有的USB 3. O插座連接器相對接,其包括插頭本體6、固持于插頭本體6上的若干插頭端子7、設于插頭本體6上的光纖裝置8、夾持于插頭本體6與光纖裝置8之間的彈簧800、固持于插頭本體6上的定位塊9、包覆插頭本體6、插頭端子7及光纖裝置8的遮蔽外殼201及上殼202、設置于遮蔽外殼201外圍的磁性元件209、包覆遮蔽外殼201后端、上殼202及磁性元件209的外絕緣層203以及線纜204。請參照圖I至圖5所示,所述插頭本體6包括主體部61以及自主體部61的前端面向前延伸的舌板62。插頭本體6的上方設有一對前后延伸并貫穿主體部61的定位槽611,主體部61的下方設有向下延伸的一對側翼612以及位于兩側翼612之間的凹槽613,定位塊9固定于凹槽613內。舌板62的上方設有一位于兩定位槽611前端并與定位槽611相貫通的收容槽621,舌板62還設有位于收容槽621后端的凹陷629以及位于兩定位槽611之間的開槽622,插頭本體6的上方設有位于凹陷629下方的一對凹孔625以及向前凸伸入開槽622的定位柱631,所述彈簧800收容于開槽622內,所述定位柱631收容于彈簧800內,所述舌板62的前端中間位置向上延伸形成一前寬后窄大致呈V形的擋止塊624,舌板62于擋止塊624的左右兩側各形成一向上凸伸的凸塊626。舌板62的下表面設有一排第一端子槽627以及一排位于第一端子槽627后端的第二端子槽628。插頭端子7的排布符合USB3. O傳輸標準,其包括第一端子71以及第二端子72,第一端子71包括平板狀的第一接觸部711、與所述線纜204電性連接的第一尾部713以及連接第一接觸部711與第一尾部713的第一連接部712。第二端子72包括彈性第二接觸部721、與所述線纜204電性連接的第二尾部723以及連接第二接觸部721與第二尾部723的第二連接部722。該第一接觸部711收容于第一端子槽627內,第二接觸部721收容于第二端子槽628內,從而使得第一接觸部711與第二接觸部721共同位于舌板62的下方并形成前后排布的兩排,該第一連接部712固定于插頭本體6的主體部61內。所述第二端子72包括兩對差分信號端子以及位于兩對差分信號端子之間的一根接地端子。定位塊9上設有若干前后貫穿的通槽92,第二連接部722固定于通槽92內,所述定位塊9的后端固定有固定塊93,所述固定塊93的前端設有若干固定于通槽92內的凸部931,從而可將第二連接部722更好地固定在通槽92內。在其它實施方式中,該第一端子71可鑲埋成型于插頭 本體6內,另外,該第二端子72也可先鑲埋成型于定位塊9上形成模組后再一同組裝至插頭本體6上,此時,將不再需要固定塊93。光纖裝置8可滑動性地收容于插頭本體6的收容槽6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連接器組合,其包括插座連接器及與所述插座連接器相配合的插頭連接器;所述插座連接器包括插座本體、設于插座本體上的光纖模組以及包覆所述插座本體及光纖模組的金屬外殼,所述金屬外殼包括頂壁、與頂壁相對的底壁、連接頂壁與底壁的兩側壁以及位于頂壁、底壁及兩側壁之間的收容空間,所述光纖模組暴露于所述收容空間內;所述插頭連接器包括插頭本體、設于所述插頭本體上并與所述光纖模組光耦合以傳輸光信號的光纖裝置以及包覆所述插頭本體及光纖裝置的遮蔽外殼,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頭連接器還包括設于所述遮蔽外殼之外并與所述插座連接器的金屬外殼相吸引的磁性元件。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連接器組合,其包括插座連接器及與所述插座連接器相配合的插頭連接器;所述插座連接器包括插座本體、設于插座本體上的光纖模組以及包覆所述插座本體及光纖模組的金屬外殼,所述金屬外殼包括頂壁、與頂壁相對的底壁、連接頂壁與底壁的兩側壁以及位于頂壁、底壁及兩側壁之間的收容空間,所述光纖模組暴露于所述收容空間內;所述插頭連接器包括插頭本體、設于所述插頭本體上并與所述光纖模組光耦合以傳輸光信號的光纖裝置以及包覆所述插頭本體及光纖裝置的遮蔽外殼,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頭連接器還包括設于所述遮蔽外殼之外并與所述插座連接器的金屬外殼相吸引的磁性兀件。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連接器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本體包括主體部以及向前凸伸出所述主體部的前端面并延伸入收容空間內的舌板,所述光纖模組設于主體部上,所述插座連接器還包括若干設于舌板上并且暴露于收容空間內的插座端子;所述插頭本體包括主體部以及向前凸伸出所述主體部前端面的舌板,所述遮蔽外殼設有收容所述插頭本體的舌板的收容腔,所述光纖裝置設于所述插頭本體的舌板上方并且其前端面暴露于所述插頭本體的舌板前端,所述插頭連接器還包括若干設于插頭本體的舌板下方并暴露于收容腔內以與插座端子相配合的插頭端子,所述磁性元件位于所述插頭連接器的舌板后方并與所述插座連接器的金屬外殼沿前后方向相吸引。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器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纖模組包括至少一對暴露于所述收容空間內的透鏡以及與所述透鏡光耦合的光纖;所述光纖裝置包括至少一對暴露于所述插頭連接器的舌板前端的透鏡以及與所述透鏡光耦合的光纖。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連接器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頭連接器還包括包覆所述遮蔽外殼后端的外絕緣層,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憲助顏素楨溫祥吉
    申請(專利權)人: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堂一区人妻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无码av大香线蕉伊人久久|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av最新无码av专区|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不卡|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 亚洲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无码毛片 | 亚洲中久无码不卡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波多|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无码尹人久久相蕉无码| 亚洲va无码专区国产乱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漫画|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成人无码嫩草影院| 无码精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岛国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丨 |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 性色AV蜜臀AV人妻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亚洲无码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人成无码人妻|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AV综合无码综合网站| 亚洲A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国产Av激情久久无码天堂| 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无码|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