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光學領域,尤其是一種非球面聚光透鏡及聚光太陽能照明系統。
技術介紹
太陽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資源,隨著太陽能發電技術的日益成熟,備受人們青睞。近年來,太陽能的應用在全球越來越廣泛,特別是在野外,如高速公路路燈、隧道照明等行業,太陽能電源系統正逐步取代一些傳統的電源設備,得到越來越普遍的應用。目前的太陽能聚光組件通常采用非球面聚光透鏡作為匯聚太陽光的單一透鏡,非球面透鏡其中一個面各處的曲率半徑隨離光軸的高度變化而變化,從而實現最小球差;另一面是凸面或平面。此類透鏡可以實現球面透鏡做不到的短焦距聚光,一般采用玻璃壓制而成,從而方便地實現不易研磨的復雜表面的制造;但是,現有的非球面聚光透鏡主要用于太陽能發電,在透鏡的焦斑處設置太陽能電池,以接收匯聚后的太陽光,并將其轉換為電能,不能將焦斑控制在很小的范圍內,焦斑直徑通常大于3mm,此類非球面透鏡如果直接將太陽光匯聚后再擴散直接用于照明,往往由于焦斑較大而無法取得理想的應用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非球面聚光透鏡及聚光太陽能照明系統,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高非球面透鏡的聚光效果,縮小焦斑,并提高照明系統對太陽光的利用率,照明效果理想。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非球面聚光透鏡,該透鏡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鏡面,其中一個鏡面為平面,另一個鏡面為一曲面并由曲線旋轉形成,所述曲線在y軸和z軸構成的平面坐標系中 兩足
【技術保護點】
一種非球面聚光透鏡,該透鏡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鏡面,其中一個鏡面為平面,另一個鏡面為一曲面并由曲線旋轉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線在y軸和z軸構成的平面坐標系中滿足:z=y2/R(1+1-(1+k)y2/R2)其中:R=78.292,K=?0.586593,y為沿y軸方向的變量,z為沿z軸方向的變量;所述曲面由該曲線繞z軸旋轉而成。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非球面聚光透鏡,該透鏡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鏡面,其中一個鏡面為平面,另一個鏡面為一曲面并由曲線旋轉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線在I軸和Z軸構成的平面坐標系中滿足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非球面聚光透鏡,其特征在于,該透鏡的曲面最高點到平面之間的距離為15mm,該透鏡的直徑為84mm。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非球面聚光透鏡,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上鍍有用于增加可見光透過率的增透膜。4.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付秀華,石澎,
申請(專利權)人:長春理工大學,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