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背光模組的保護蓋,用于保護背光模組中的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蓋包括:保護蓋本體;以及彎折設置在所述保護蓋本體至少一端部上的卡持板,所述卡持板可鎖緊在背光模組背板和前框之間的槽腔中,用以緊固所述保護蓋在背板上。本發明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裝置,實施本發明專利技術的背光模組及其保護蓋、液晶顯示裝置,能夠簡化背光模組的整體組裝工序,節省材料和工時;進一步提升模組的組裝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液晶顯示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背光模組的保護蓋、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裝置。
技術介紹
背光模組的保護蓋是用于與模組背板相緊固的板件,其主要用于保護背光模組中的元器件,如PCB板等。現有背光模組保護蓋的組裝通常獨立于整個模組的組裝。如圖5所示,為現有技術中背光模組保護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其中,保護蓋9為呈立方狀凹腔,保護蓋9具有凹腔的一側可朝向背光模組背板的一側鎖緊安裝。 保護蓋9與模組背板的鎖固是通過如下方式實施的保護蓋9在其凹腔開口的四周端角上分別延伸出與保護蓋9四周側壁91相垂直的連接板92,連接板92上設有多個螺孔93。此外,背板對應該多個螺孔93的位置上設有與其相適配的螺孔。在模組全部組裝完成后,通過鎖固螺絲的方式,即將螺絲鎖緊在保護蓋9螺孔93和背板相應位置上的螺孔中實現保護蓋9與模組背板的組裝。傳統結構的保護蓋,及其與背板的組裝方式具有如下缺陷 I、由于保護蓋9的組裝獨立于背光模組的組裝,需要模組的全部零部件組裝完畢后才能進行保護蓋的鎖緊作業,導致整體組裝工序繁瑣,費時費力,且在保護蓋上耗費的材料較多。2、為加強連接可靠性,需要在保護蓋9開設較多的螺孔94用以組裝,不利于工序的精簡以及產品的產出。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背光模組的保護蓋、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裝置,能夠簡化背光模組的整體組裝工序,節省材料和工時;進一步提升模組的組裝效率。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背光模組的保護蓋,用于保護背光模組中的元器件,其中,所述保護蓋包括 保護蓋本體; 彎折設置在所述保護蓋本體至少一端部上的卡持板,所述卡持板可鎖緊在背光模組背板和前框之間的槽腔中,用以緊固所述保護蓋在背板上。優選的,所述卡持板上開設用于供螺絲穿過的固定孔; 當所述卡持板插置到背光模組背板和前框之間的所述槽腔中時,所述固定孔與前框和背板上開設的螺孔對應適配。優選的,所述卡持板的端部彎折設有卡勾,用以卡持在背板具有的卡槽中。優選的,所述卡持板彎折設置在所述保護蓋本體相對的兩端部上。優選的,所述保護蓋本體呈方狀,其上多處設置有用以緊固背板的螺孔。本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背光模組,至少包括背板、前框、膠框以及保護蓋,所述背板具有相互垂直的底板和側板,所述前框包覆在所述膠框的外周,所述側板緊固在所述膠框具有的插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蓋包括 保護蓋本體; 彎折設置在所述保護蓋本體至少一端部上的卡持板,其中,所述卡持板鎖緊在所述背板和所述前框之間的槽腔中,將所述保護蓋與所述背板緊固。優選的,所述卡持板上開設用于供螺絲穿過的固定孔; 螺絲穿過所述前框相應位置上的螺孔、所述固定孔及所述背板上的螺孔,將所述卡持板鎖緊在所述腔槽中。優選的,所述卡持板的端部彎折設有卡勾,所述卡勾卡持在所述背板開設的卡槽中,將所述卡持板鎖緊在所述腔槽中。優選的,所述保護蓋本體上的多處設置又用以緊固背板的螺孔,所述保護蓋本體緊固在所述背板的所述底板上。本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具有上述背光模組的液晶顯示裝置。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背光模組及其保護蓋、液晶顯示裝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保護蓋包括彎折設置在保護蓋本體至少一端部上的卡持板,其可鎖緊在背光模組背板和前框之間的槽腔中,將保護蓋與背板緊固。該結構的保護蓋在保證可靠連接的基礎上,可以大幅減少開設在保護蓋本體上螺孔的數量,降低加工難度、節約材料成本;結構合理,簡化裝配工序,進一步提升裝配效率。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的背光模組在組裝保護蓋后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的背光模組保護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的背光模組在組裝保護蓋后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的背光模組保護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是現有技術中背光模組保護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考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描述。結合參見圖I、圖2所示,為本專利技術背光模組組裝有保護蓋的實施例一。本實施例中的背光模組包括背板I、前框2、膠框3以及保護蓋5。如圖I所示,為本實施例背光模組組裝保護蓋后的截面結構示意圖。背板I包括底板11和側板12,底板11和側板12相互垂直,在背板的內部形成用于容置其它背光組件的裝配空間。背板I、前框2以及膠框3順序組裝后可鎖固其它的背光組件。具體地,前框2為截面呈直角狀的板材,其包覆在膠框3的外周,前框2與背板I大致平行的一側壁21和膠框3共同抵壓液晶玻璃6。膠框3具有用于供背板I的側板12緊固的插腔31,插腔31位于膠框3的端側,背板I的側板12插置在其中后與膠框3共同抵壓背光部材7。背光部材7在本實施例中至少包括擴散板,棱鏡,擴散板及導光板。前框2的一側壁22與背板I的側板12大致平行,兩者間形成用于預安裝保護蓋5的槽腔4。腔槽4為一狹長狀的縫隙,可對預安裝在模組上的保護蓋5進行卡持。保護蓋5與腔槽4間的預安裝結構是通過如下方式實施的 參見圖2,為背光模組保護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保護蓋5包括保護蓋本體51和彎折設置在保護蓋本體51至少一端部上的卡持板52。本實施例中,保護蓋本體51是大致呈方狀的板件,在其上多處設有用以緊固背板I的螺孔,如圖示中的螺孔511。由于該螺孔511可以在呈板狀的保護蓋本體51上直接設置,無需額外設置連接件,可以節省使用保護蓋的工程材料;此外,由于保護蓋5和背板I采用預安裝,可以大大減少在保護蓋本體51上開設螺孔的數量,保持可靠連接的基礎上,降低了加工、安裝等一系列工序。卡持板52為設置在保護蓋本體51如圖所述左端部的兩塊間隔一定距離的板件,兩板件垂直于保護蓋本體51,且形狀相同,均呈方狀。在卡持板52上分別各開設一個預安裝用的固定孔521。在上述前框側板22、及背板I側板12的相應位置上分別開設螺孔221,121。當卡持板52插置到槽腔4中后,固定孔521與前框2和背板I上開設的螺孔221,121的中心軸線在同一直線上。裝配時,卡持板52插置在槽腔4中,螺絲8分別穿過螺孔221、固定孔521及螺孔121后鎖緊,將卡持板52鎖緊在腔槽4中。這樣,也相應完成了保護蓋5與背板I預緊固。預緊固后,保護蓋本體51上的螺孔511也就能夠與背板I上的其它安裝孔位(圖未示)重合,通過簡單的螺固,便可加強保護蓋5與背板I的連接可靠性。可以理解的是,為進一步節省材料和安裝工序,可以在保護蓋5和背板I的兩端分別設置上述卡持結構。這樣,就無需在保護蓋本體51和背板I上開設相應的鎖固結構。保護蓋5與背板I間的預安裝結構,使保護蓋5的組裝與模組的組裝融為一體,能夠節省材料,簡化工序,進一步提升裝配的效率。結合參見圖3、圖4所示,為本專利技術背光模組組裝有保護蓋的實施例二。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保護蓋5與腔槽4間的鎖緊安裝結構是通過如下方式實施的 卡持板52在其端部的兩側彎折設有兩個卡勾522,而在上述背板I側板12的相應位置上分別開設有兩個卡槽122。裝配中,當卡持板52插置在槽腔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背光模組的保護蓋,用于保護背光模組中的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蓋包括:保護蓋本體;彎折設置在所述保護蓋本體至少一端部上的卡持板,所述卡持板可鎖緊在背光模組背板和前框之間的槽腔中,用以緊固所述保護蓋在背板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背光模組的保護蓋,用于保護背光模組中的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蓋包括 保護蓋本體; 彎折設置在所述保護蓋本體至少一端部上的卡持板,所述卡持板可鎖緊在背光模組背板和前框之間的槽腔中,用以緊固所述保護蓋在背板上。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保護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板上開設用于供螺絲穿過的固定孑L ; 當所述卡持板插置到背光模組背板和前框之間的所述槽腔中時,所述固定孔與前框和背板上開設的螺孔對應適配。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保護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板的端部彎折設有卡勾,用以卡持在背板具有的卡槽中。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保護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板彎折設置在所述保護蓋本體相對的兩端部上。5.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保護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蓋本體呈方狀,其上多處設置有用以緊固背板的螺孔。6.一種背光模組,至少包括背板、前框、膠框以及保護蓋,所述背板具有相互垂直的底板和側...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仕祥,俞剛,王甲強,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