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芯骨結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拆除方便,且可部分重復使用的用于細長孔鑄造的組合式芯骨,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鑄造小孔部分泥芯強度低,無法支撐整個泥芯使其保持平穩,如使用芯骨,無法去除芯骨等的技術問題,它包括A芯骨及連接在A芯骨一端的B芯骨,在A芯骨的連接端和B芯骨的連接端之間設有互配的凸頭和凸頭定位孔,凸頭嵌裝在凸頭定位孔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實 用新型涉及一種芯骨結構,尤其涉及一種方便拆除、且可部分重復使用的用于細長孔鑄造的組合式芯骨。
技術介紹
鑄造中的芯骨是放入砂芯中用以加強、支撐、吊運砂芯的金屬構架。現有的鑄造小孔,尤其是直徑小于20_的細長孔的鑄造一直是個難題,由于該類小孔部分泥芯強度低,無法支撐整個泥芯使其平穩,如使用芯骨,還需考慮如何去除芯骨,因此芯骨的結構設計尤為關鍵。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主要是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拆除方便,且可部分重復使用的用于細長孔鑄造的組合式芯骨,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鑄造小孔部分泥芯強度低,無法支撐整個泥芯使其保持平穩,如使用芯骨,無法去除芯骨等的技術問題。本技術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用于細長孔鑄造的組合式芯骨,包括A芯骨及連接在A芯骨一端的B芯骨,在A芯骨的連接端和B芯骨的連接端之間設有互配的凸頭和凸頭定位孔,凸頭嵌裝在凸頭定位孔內。將芯骨設置成A、B兩個部分,即A芯骨和B芯骨進行組合,澆注后抽除B芯骨,A芯骨留在鑄件中,最后再通過機加工去除鑄件內的A芯骨,結構簡單,拆除方便,解決了鑄件小孔無法鑄出的難題,也確保了工藝上泥芯的平穩性問題,同時抽除的B芯骨可循環使用,節約成本。作為優選,所述A芯骨的直徑小于B芯骨直徑。B芯骨直徑大于A芯骨直徑時,可提高芯骨的整體強度,保證泥芯平穩。作為優選,所述A芯骨的直徑比對應的鑄孔直徑小Imm至3mm。A芯骨相當于代替了原本需鑄出的小孔,機加工時把該小孔加工出來,這樣就把留在產品中的A芯骨通過機加工的方式去除了,不會影響到鑄件產品。可以將凸頭同軸設于B芯骨的連接端端面上,凸頭定位孔同軸設于A芯骨的連接端端面上,作為優選,所述凸頭同軸設于A芯骨的連接端端面上,凸頭定位孔同軸設于B芯骨的連接端端面上。由于B芯骨的直徑大于A芯骨,因此凸頭定位孔位于B芯骨上時可保證凸頭定位孔的壁厚,有利于提高兩者的連接強度。作為優選,所述凸頭與凸頭定位孔為過渡配合。過渡配合既保證A、B芯骨連接,又便于B芯骨拆除。作為優選,所述于B芯骨包括本體及同軸延伸在本體一端的連接體,連接體與A芯骨相連,且連接體的直徑小于本體的直徑。將B芯骨設置為本體和連接體兩個部分,連接體與A芯骨相連,且連接體的直徑介于本體直徑和A芯骨直徑之間,既保證了芯骨的整體強度,又便于B芯骨順利拆除。因此,本技術的用于細長孔鑄造的組合式芯骨具有下述優點I.芯骨組合好后放入泥芯中,A芯骨相當于代替了原本需鑄出的小孔,同時由于是鑄鐵芯骨,能夠保證泥芯的強度,保證了整個泥芯的平穩;2.產品澆注出來后B芯骨抽走,循環使用,留下A芯骨在產品中,并把A芯骨多余的部分敲掉;3.小孔機加工,即把留在產品中的A芯骨通過機加工的方式去除了,不會影響到鑄件產品。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用于細長孔鑄造的組合式芯骨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實施例如圖I所示,本技術的一種用于細長孔鑄造的組合式芯骨,包括鑄鐵制成的圓柱形的A芯骨I和B芯骨2,A芯骨I的直徑為Φ 17mm,對應的鑄孔直徑為Φ 19mm,其中的B芯骨2包括本體21及同軸延伸在本體21 —端的連接體22,連接體22的直徑為Φ 20_,本體21的直徑為Φ 25mm,在A芯骨I的一端向外同軸延伸形成圓柱形的凸頭3,凸頭3的直徑為Φ 10. 5mm,凸頭3的長度為25 mm,在連接體22的外側端同軸開有一個圓形凸頭定位孔4,凸頭定位孔4深30 mm,直徑為Φ 10. 5mm,凸頭3嵌裝在凸頭定位孔4內并保持過渡配合。使用時,首先將A芯骨I和B芯骨2組合在一起,確保A芯I骨大小比需要鑄出的小孔直徑小2_,芯骨組合好后放入泥芯中,A芯骨I相當于代替了原本需鑄出的小孔,由于是鑄鐵芯骨,能夠保證泥芯的強度,保證了整個泥芯的平穩,產品澆注出來后,抽走B芯骨2以循環使用,留下A芯骨I在鑄件產品中,再把A芯骨I多余的部分敲掉,機加工該小孔,把留在產品中的A芯骨I通過機加工的方式去除。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技術的構思作舉例說明。本技術所屬
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技術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細長孔鑄造的組合式芯骨,其特征在于包括A芯骨(I)及連接在A芯骨Cl) 一端的B芯骨(2),在A芯骨(I)的連接端和B芯骨(2)的連接端之間設有互配的凸頭(3)和凸頭定位孔(4),凸頭(3)嵌裝在凸頭定位孔(4)內。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細長孔鑄造的組合式芯骨,其特征在于所述A芯骨Cl)的直徑小于B芯骨(2)直徑。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細長孔鑄造的組合式芯骨,其特征在于所述A芯骨(I)的直徑比對應的鑄孔直徑小Imm至3mm。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細長孔鑄造的組合式芯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頭(3)同軸設于A芯骨(I)的連接端端面上,凸頭定位孔(4)同軸設于B芯骨(2)的連接端端面上。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細長孔鑄造的組合式芯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頭(3)與凸頭定位孔(4)為過渡配合。6.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細長孔鑄造的組合式芯骨,其特征在于所述于B芯骨(2)包括本體(21)及同軸延伸在本體(21) —端的連接體(22),連接體(22)與A芯骨(I)相連,且連接體(22)的直徑小于本體(21)的直徑。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芯骨結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拆除方便,且可部分重復使用的用于細長孔鑄造的組合式芯骨,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鑄造小孔部分泥芯強度低,無法支撐整個泥芯使其保持平穩,如使用芯骨,無法去除芯骨等的技術問題,它包括A芯骨及連接在A芯骨一端的B芯骨,在A芯骨的連接端和B芯骨的連接端之間設有互配的凸頭和凸頭定位孔,凸頭嵌裝在凸頭定位孔內。文檔編號B22C9/24GK202715785SQ201220410819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0日專利技術者孫袁 申請人:桐鄉合德機械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細長孔鑄造的組合式芯骨,其特征在于:包括A芯骨(1)及連接在A芯骨(1)一端的B芯骨(2),在A芯骨(1)的連接端和B芯骨(2)的連接端之間設有互配的凸頭(3)和凸頭定位孔(4),凸頭(3)嵌裝在凸頭定位孔(4)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袁,
申請(專利權)人:桐鄉合德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