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帶液壓平衡原理的高可靠性直動式安全閥裝置,使得安全閥可以滿足工程機械液壓系統等特殊工況對安全閥的嚴格要求。安全閥包括主閥套、閥座、主閥芯、彈簧、中閥套、螺堵,增加了阻尼組件、閥芯和閥芯套,阻尼組件設置在主閥芯內,所述閥芯設置在主閥芯和中閥套之間且其一端套裝在主閥芯上且與墊片接觸另一端與螺堵接觸,閥芯套套裝在閥芯的小徑段且與過渡臺階接觸。該結構動作原理簡單、反應速度快和結構輕便;提高了存在制動控制工況液壓馬達的操作舒適性,結構工藝性好,工作可靠性高,易維護性好;結構緊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液壓安全閥裝置,尤其涉及工程機械液壓系統用安全閥裝置。
技術介紹
液壓系統中為防止油路壓力過高而損壞液壓管路、液壓泵、液壓馬達等,通常需要設置安全閥,當系統壓力過高時,多余的油液可通過安全閥接通旁通油路流回油箱。現在的安全閥有直動式和先導式兩種,直動式安全閥是直接由作用在主閥芯端面的液壓力與彈簧力作比較,即當主閥芯端面液壓作用力小于彈簧力時,閥口就保持關閉,當主閥芯端面液壓作用力大于彈簧力時,閥口就打開,所以結構及動作簡單且可靠,反應速度比較快;但在實際使用中由于彈簧剛度及彈簧力的限制,直動式安全閥一般用于流量較小壓力較高的場合(如當先導式安全閥的先導閥用)或者流量較大壓力較低的場合;先導式安全閥是由直動式安全閥和先導閥一起組成,由于其工作原理,先導式安全閥的主閥芯在其兩端液壓力平·衡的作用下使得主閥口處于關閉狀態,它的設定壓力是由流量較小壓力較高的先導閥來設定,而通流能力由口徑較大的直動式安全閥來實現,所以先導式安全閥可以用于流量較大壓力較高的場合。但是現有的先導式安全閥結構較大且笨重,而且通往先導閥的阻尼孔在惡劣的工況中易堵塞,堵塞后主閥芯兩端的液壓力不能進行平衡作用,由此導致設定壓力上不去而產生工作失效,在工程機械液壓系統的實際使用中,對于液壓元件的結構體積、重量及工作可靠性要求非常嚴格,對于性能參數、操作舒適性等要求也逐漸特殊化,因此現有一般的安全閥用于工程機械液壓系統時,還有待進一步的技術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在現有直動式安全閥和先導式安全閥的基礎上,使得安全閥在集成結構緊湊、輕便、動作原理簡單、反應速度快和可靠性高等特點的前提條件下,可以適用于高壓大流量的工況,可以提高液壓系統的操作舒適性,最終可以滿足工程機械液壓系統等特殊工況對安全閥的嚴格要求。本專利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一種帶液壓平衡原理的高可靠性直動式安全閥裝置,包括主閥套3、固定在主閥套3 一端的閥座I、設置在主閥套3內的主閥芯2、套裝在主閥芯2上的彈簧4和中閥套6以及固定在中閥套6 —端的螺堵12,所述彈簧4位于主閥套3和主閥芯2之間所形成的彈簧腔28內,所述彈簧4的一端固定在主閥芯2上,所述彈簧4另一端通過墊片5作用在中閥套6上,所述主閥套3上設置有控制油進出口 21,所述控制油進出口 21的一端與油箱連通,所述控制油進出口 21的另一端與彈簧腔28連通,所述主閥芯內設置有油道孔20,所述主閥芯2與閥座I線密封接觸,所述中閥套6與主閥套3固定連接,其特殊之處在于還包括阻尼組件、閥芯9和閥芯套10,所述阻尼組件設置在主閥芯2內,所述阻尼組件包括設置在主閥芯2內的阻尼塞安裝孔以及固定在阻尼塞安裝孔內的阻尼塞,所述阻尼塞安裝孔的一端朝向閥座I,所述阻尼塞安裝孔的另一端朝向油道孔20,所述阻尼塞上設置有阻尼孔22,所述阻尼孔22朝向油道孔20,所述閥芯9設置在主閥芯2和中閥套6之間且其一端套裝在主閥芯2上且與墊片5接觸另一端與螺堵12接觸,所述閥芯9從墊片5處開始依次包括大徑段、過渡臺階和小徑段,所述大徑段的內壁與主閥芯2相配合,所述大徑段的外壁與中閥套6相配合,所述大徑段和小徑段通過過渡臺階連接,所述大徑段與過渡臺階的連接處設置有油孔gl7,所述小徑段與過渡臺階的連接處設置有油孔Π6,所述螺堵12與小徑段的接觸處設置有油腔cl3,所述閥芯9內設置有臺階孔18,所述臺階孔18的大端與主閥芯2相配合且分別與油道孔20和油孔gl7連通,所述臺階孔的小端與油孔f 16連通,所述閥芯套10套裝在閥芯9的小徑段且與過渡臺階接觸,所述閥芯套10與閥芯9的小徑段相配合,所述閥芯套10上設置有相通的油孔dl4和油孔p32,所述油孔dl4的另一端與油腔cl3連通,所述中閥套6上設置有依次連通的油孔i 19、油孔029、豁口 30、環形槽31以及油孔el5、所述油孔il9的另一端與彈簧腔28連通,所述油孔el5的另一端與油孔p32連通。上述帶液壓平衡原理的高可靠性直動式安全閥裝置,還包括濾網26,所述主閥芯2內還設置有濾網固定孔,所述濾網固定孔設置在阻尼塞安裝孔和閥座I之間,所述濾網26的直徑大于阻尼塞安裝孔的孔徑,所述濾網26固定在濾網固定孔內且與阻尼孔垂直。上述帶液壓平衡原理的高可靠性直動式安全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濾網26通過彈性銷25固定在濾網固定孔中。上述帶液壓平衡原理的高可靠性直動式安全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濾網26采用不銹鋼篩網燒結加工,所述濾網26的過濾精度為10-20 μ m。上述帶液壓平衡原理的高可靠性直動式安全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閥芯套10上與過渡臺階的接觸處設置有導油孔,所述導油孔與油孔f 16連通。本專利技術的優點I、動作原理簡單、反應速度快和結構輕便。本專利技術在傳統直動式安全閥結構的基礎上增加了阻尼組件,引入了壓力平衡原理,有效提高了直動式安全閥的使用壓力,對比相同壓力流量等級的傳統先導式安全閥,由于沒有傳統先導式安全閥的雙閥結構,動作原理上更沒有先導閥提前打開使得主閥密封腔泄壓后,安全閥主閥芯再打開的繁瑣動作,所以具有動作原理簡單、反應速度快和結構輕便的優點。2、提高了存在制動控制工況液壓馬達的操作舒適性。本專利技術增加了閥芯9和閥芯套10,如圖I所示結構可以使得該安全閥裝置的開啟壓力有個逐漸的上升過程,壓力上升曲線如圖2所示,故當其作為保護液壓馬達的安全閥時,可以有效減小液壓馬達啟動和制動時的油液壓力沖擊,由此提高了工程機械液壓系統中存在制動控制工況的馬達的操作舒適性。3、結構工藝性好。本專利技術為了引入壓力平衡原理,增加了阻尼組件,將阻尼孔22設置在阻尼塞27上,也大大改善了該小孔的加工工藝性,避免了加工阻尼孔時的鉆頭易斷問題,達到了改善零件加工工藝性的效果。4、工作可靠性高,易維護性好。本專利技術還包括濾網26,濾網26設置在主閥芯2內的濾網固定孔,可有效防止阻尼孔堵塞,從而提高了安全閥的工作可靠性,一旦使用中精密濾網或阻尼孔堵塞時,只需將其取下清洗或更換即可,而不會損壞主閥芯2,更不用更換主閥芯2,大大改善了本專利技術在此處的可維護性。5、結構緊湊、輕便。本專利技術是一種螺紋插裝式的安全閥,并添加精密濾網,如圖I所示,將濾網26和彈性銷25安裝在主閥芯2的前端組成了精密濾網裝置,這種精密濾網裝置結構緊湊,不會增加額外尺寸,而且方便使用,所以其本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緊湊,輕便的特點。附圖說明 圖I是帶液壓力平衡原理的高可靠性直動式安全閥裝置的結構簡圖;圖2帶液壓力平衡原理的高可靠性直動式安全閥裝置的開啟壓力圖;其中1-閥座,2-主閥芯,3-主閥套,4-彈簧,5-墊圈,6-中閥套,7-油腔a,8_油腔b,9-閥芯,10-閥芯套,11-鎖緊螺母,12-螺堵,13-油腔C,14-油孔d,15-油孔e,16-油孔f, 17-油孔g,18-臺階孔h,19-油孔i,20-油道孔j,21-油孔k,22-阻尼孔,23-油孔m,24-油孔η, 25-彈性銷,26-濾網,27-阻尼塞,28-彈簧腔,29-油孔O,30-豁口,31-環形槽,32-油孔ρ。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所示,高可靠性直動式安全閥裝置,包括主閥套3、固定在主閥套3 —端的閥座I、設置在主閥套3內的主閥芯2、套裝在主閥芯2上的彈簧4和中閥套6以及固定在中閥套6 —端的螺堵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液壓平衡原理的高可靠性直動式安全閥裝置,包括主閥套(3)、固定在主閥套(3)一端的閥座(1)、設置在主閥套(3)內的主閥芯(2)、套裝在主閥芯(2)上的彈簧(4)和中閥套(6)以及固定在中閥套(6)一端的螺堵(12),所述彈簧(4)位于主閥套(3)和主閥芯(2)之間所形成的彈簧腔(28)內,所述彈簧(4)的一端固定在主閥芯(2)上,所述彈簧(4)另一端通過墊片(5)作用在中閥套(6)上,所述主閥套(3)上設置有控制油進出口(21),所述控制油進出口(21)的一端與油箱連通,所述控制油進出口(21)的另一端與彈簧腔(28)連通,所述主閥芯內設置有油道孔(20),所述主閥芯(2)與閥座(1)線密封接觸,所述中閥套(6)與主閥套(3)固定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阻尼組件、閥芯(9)和閥芯套(10),所述阻尼組件設置在主閥芯(2)內,所述阻尼組件包括設置在主閥芯(2)內的阻尼塞安裝孔以及固定在阻尼塞安裝孔內的阻尼塞,所述阻尼塞安裝孔的一端朝向閥座(1),所述阻尼塞安裝孔的另一端朝向油道孔(20),所述阻尼塞上設置有阻尼孔(22),所述阻尼孔(22)朝向油道孔(20),所述閥芯(9)設置在主閥芯(2)和中閥套(6)之間且其一端套裝在主閥芯(2)上且與墊片(5)接觸另一端與螺堵(12)接觸,所述閥芯(9)從墊片(5)處開始依次包括大徑段、過渡臺階和小徑段,所述大徑段的內壁與主閥芯(2)相配合,所述大徑段的外壁與中閥套(6)相配合,所述大徑段和小徑段通過過渡臺階連接,所述大徑段與過渡臺階的連接處設置有油孔g(17),所述小徑段與過渡臺階的連接處設置有油孔f(16),所述螺堵(12)與小徑段的接觸處設置有油腔c(13),所述閥芯(9)內設置有臺階孔(18),所述臺階孔(18)的大端與主閥芯(2)相配合且分別與油道孔(20)和油孔g(17)連通,所述臺階孔的小端與油孔f(16)連通,所述閥芯套(10)套裝在閥芯(9)的小徑段且與過渡臺階接觸,所述閥芯套(10)與閥芯(9)的小徑段相配合,所述閥芯套(10)上設置有相通的油孔d(14)和油孔p(32),所述油孔d(14)的另一端與油腔c(13)連通,所述中閥套(6)上設置有依次連通的油孔i(19)、油孔o(29)、豁口(30)、環形槽(31)以及油孔e(15)、所述油孔i(19)的另一端與彈簧腔(28)連通,所述油孔e(15)的另一端與油孔p(32)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峰,祁文,彭程,李春合,安伯友,王貴,姜鵬,張振軍,王喜良,
申請(專利權)人:陜西航天動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