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外形美觀、結構簡單、裝配容易的葉片式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調整擋板。百葉窗在實際生產時通常是按訂單進行生產,當訂單上的百葉窗高度尺寸不能在百葉窗邊框上按固定的中心距均勻分布若干葉片時就會在百葉窗上留下較大的空隙,造成百葉窗不能有效擋雨、擋光,保溫隔熱性能下降等,因此在百葉窗上設置若干調整擋板能有效解決上述不足之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與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有關,特別與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上的葉片式調整擋板有夫。
技術介紹
百葉窗起源于中國,而近代百葉窗則由美國人約翰·漢普遜專利技術,并于1841年8月取得專利技術專利。其主要由若干傾斜一定角度的葉片構成,故得名。百葉窗在起到窗戶作用的同時具有透風不透視的特點,故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是追求舒適、健康生活的現代家庭。百葉片是百葉門窗的主要構件,其可繞軸轉動一定角度,當所有百葉片呈水平或接近水平狀態時,百葉窗透視透氣,當所有百葉片傾斜到一定角度吋,則各百葉片在保持一定距離的同時相互遮擋,就起到透氣但不透視的效果,此乃百葉門窗的主要特點。百葉窗豎邊框上均勻布置有若干轉軸孔,而轉軸孔的中心距相對于某一系例、某ー窗形而然是固定的。百葉窗在實際生產時通常是按訂單進行生產,當訂單上的百葉窗高度尺寸不能在百葉窗邊框上按固定的中心距均勻分布若干葉片時就會在百葉窗上留下較大的空隙,造成百葉窗不能有效擋雨、擋光,保溫隔熱性能下降等,因此在百葉窗上設置若干調整擋板能有效解決上述不足。已有的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上的調整擋板多為鑲嵌在窗框的橫邊框上,需進行二次加工方能起到調整擋板的作用,増加了成本且不美觀。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ー種外形美觀、結構簡單、裝配容易的葉片式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調整擋板。本專利技術是這樣實現的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葉片式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調整擋板,主要包括葉片,葉片蓋,密封膠條,轉軸套,彈簧,轉軸蓋,轉軸。其特征是葉片的兩端設置有葉片蓋,葉片蓋上設置有多種形式的轉軸其一,與葉片蓋自身成一體的轉軸;其ニ,裝配于葉片蓋上的裝配式轉軸;其三,裝配于葉片蓋上的弾性轉軸,包括轉軸套、彈簧、轉軸蓋、轉軸。為了增加密封性可在百葉片上設置密封膠條。將上述裝配好的調整擋板安裝于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的邊框上(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的邊框上設置有與調整擋板兩端的轉軸相對應的轉軸孔)即可實現有效擋雨、擋光、保溫隔熱的功能。本專利技術外形美觀,結構簡單,裝配容易,可廣泛應用于各種類型、各種結構的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上。上述葉片上設置的密封膠條僅用于對密封性能要求高的場合。上述葉片蓋上設置的多種形式的轉軸,在門窗生產過程中視具體要求任選ー種或多種。上述葉片的常用材質為鋁合金、塑鋼、實木等。上述葉片的材質為實木時,可省略葉片蓋,直接將轉軸裝配于葉片的轉軸孔上。上述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邊框上的轉軸孔包括設置于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邊框上的百葉窗支架上的轉軸孔。上述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邊框上的轉軸孔還包括設置于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邊框上的百葉定距條上的轉軸孔。上述所有轉軸與轉軸孔的配合均采用間隙配合。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產品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另一廣品結構不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再一產品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再一產品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再一產品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結構應用于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上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 一葉片,2—葉片蓋,3—密封膠條,4 一轉軸套,5 —彈簧,6—轉軸蓋,7 —彈性轉軸,8 —裝配式轉軸,9 一一體轉軸。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圖I給出本實施例I圖。參見圖1,本實施例I是一種葉片式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調整擋板,包括葉片1,葉片蓋2,密封膠條3,一體轉軸9。葉片I的兩端設置有葉片蓋2,葉片蓋2上設置有與其自身成一體的轉軸9,葉片I上設置密封膠條3。本專利技術是這樣使用的當訂單上的百葉窗高度尺寸不能在百葉窗邊框上按固定的中心距均勻分布若干葉片時就會在百葉窗上留下較大的空隙,造成百葉窗不能有效擋雨、擋光、保溫隔熱性能下降,只需將上述調整擋板安裝于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的邊框上(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的邊框上有與調整擋板兩端的轉軸孔相對應的轉軸孔)即可實現有效擋雨、擋光、保溫隔熱的功能。上述百葉片上設置的密封膠條僅用于對密封性能要求高的場合。上述葉片I的常用材質為鋁合金、塑鋼、實木等。上述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邊框上的轉軸孔包括設置于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邊框上的百葉窗支架上的轉軸孔。上述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邊框上的轉軸孔還包括設置于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邊框上的百葉定距條上的轉軸孔。實施例2 :圖2給出本實施例2圖。參見圖2,本實施例2提供一種葉片式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調整擋板,包括葉片1,葉片蓋2,密封膠條3,轉軸套4,彈簧5,轉軸蓋6,彈性轉軸7。本實施例2基本與實施例I相同,不同之處是葉片蓋上的轉軸是由彈性轉軸組件構成,彈性轉軸組件由轉軸套4,彈簧5,轉軸蓋6構成。實施例3 :圖3給出本實施例3圖。參見圖3,本實施例3涉及一種葉片式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調整擋板,包括葉片1,葉片蓋2,密封膠條3,裝配式轉軸8。本實施例3基本與實施例I相同,不同之處是葉片蓋2上的轉軸是由裝配式轉軸8構成。實施例4 :圖4給出本實施例4圖。參見圖4,本實施例4是一種葉片式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調整擋板,包括葉片1,裝配式轉軸8。本實施例4基本與實施例I相同,不同之處是本實施例的葉片采用實木葉片,省略了葉片蓋,裝配式轉軸8裝配于實木葉片的轉軸孔上。以上實施例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不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凡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對葉片式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調整擋板作出的細微修改均應納入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具體以權利要求書為準。權利要求1.一種葉片式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調整擋板,包括葉片(1),葉片蓋(2),密封膠條(3),轉軸套(4),彈簧(5),轉軸蓋(6),彈性轉軸(7),裝配式轉軸(8),一體轉軸(9),其特征是葉片(I)的兩端設置有葉片蓋(2),葉片蓋(2)上設置有多種形式的轉軸其一,與葉片蓋(2)自身成一體的轉軸(9);其二,裝配于葉片蓋(2)上的裝配式轉軸(8);其三,裝配于葉片蓋(2)上的彈性轉軸(7),包括轉軸套(4),彈簧(5),轉軸蓋(6),彈性轉軸(7),當葉片的材質為實木時,省略葉片蓋,裝配式轉軸(8)裝配于實木葉片的轉軸孔上。2.如權利要求I所示的葉片式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調整擋板,其特征在于葉片(O的兩端設置有葉片蓋(2),葉片蓋(2)有與自身成一體的轉軸(9)。3.如權利要求I所示的葉片式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調整擋板,其特征在于葉片(O的兩端設置有葉片蓋(2),葉片蓋(2)上裝配有彈性轉軸組件,包括轉軸套(4),彈簧(5),轉軸蓋(6),彈性轉軸(7)。4.如權利要求I所示的葉片式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調整擋板,其特征在于葉片Cl)的兩端設置有葉片蓋(2),葉片蓋(2)上設置有裝配式轉軸(8)。5.如權利要求I所示的葉片式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調整擋板,其特征在于當葉片的材質為實木時,省略葉片蓋,裝配式轉軸(8)設置于實木葉片的轉軸孔上。6.如權利要求I所示的葉片式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調整擋板,其特征在于葉片(I)上設置有密封膠條(3)。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外形美觀、結構簡單、裝配容易的葉片式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調整擋板。百葉窗在實際生產時通常是按訂單進行生產,當訂單上的百葉窗高度尺寸不能在百葉窗邊框上按固定的中心距均勻分布若干葉片時就會在百葉窗上留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葉片式百葉門、百葉窗、百葉幕墻調整擋板,包括葉片(1),葉片蓋(2),密封膠條(3),轉軸套(4),彈簧(5),轉軸蓋(6),彈性轉軸(7),裝配式轉軸(8),一體轉軸(9),其特征是葉片(1)的兩端設置有葉片蓋(2),葉片蓋(2)上設置有多種形式的轉軸:其一,與葉片蓋(2)自身成一體的轉軸(9);其二,裝配于葉片蓋(2)上的裝配式轉軸(8);其三,裝配于葉片蓋(2)上的彈性轉軸(7),包括轉軸套(4),彈簧(5),轉軸蓋(6),彈性轉軸(7),當葉片的材質為實木時,省略葉片蓋,裝配式轉軸(8)裝配于實木葉片的轉軸孔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專利權)人:韋尚進,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