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砂型鑄造木模及其制作方法,該木模包括木模主體及設在該主體表面的保護層,在該保護層的外表面還設有一層耐磨層,該耐磨層為由環氧樹脂、青耐磨固化劑以及稀釋劑調和成的涂料構成的涂層,該木模的制作方法包括在木模經數控加工初步成型后進行打磨、刷漆、噴刷耐磨涂料等處理步驟。本發明專利技術所述的砂型鑄造木模在其保護層外設有一層耐磨層,該耐磨層不僅能提高木模的耐磨性進而延長木模的使用壽命,還能降低木模表面的粗糙度,提高砂型表面精度,進而提高鑄件的表面質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砂型鑄造模具
,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對于小批量砂型鑄造,特別是大型砂型鑄造,為節約成本,其砂型鑄造模具通常使用由木材制作的木模,試制周期比較長,通常情況下,木模制作完成后,需要在木模表面上涂上一層硝基清漆或蟲膠漆,以保護木模,但由于硝基清漆及蟲膠漆都不耐磨,因此在使用了一段時間后,木模表層的硝基清漆或蟲膠漆就會被磨損,使其保護失效,從而導致木模壽命縮短,而且隨著天氣的變化,木模也會因空氣濕度的變化產生吸水、干燥的變化,使得木模的結構板與結構板之間的粘膠失效而開裂或變形,進而導致木模壽命縮短。這種情況對于結構復雜、使用周期較長的大型砂型鑄造木模來說,表現的更為明顯。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該砂型鑄造木模在其保護層外設有一層耐磨層,該耐磨層不僅能提高木模的耐磨性進而延長木模的使用壽命,還能降低木豐旲表面的粗糖度,提聞砂型表面精度,進而提聞鑄件的表面質量;該木1旲的制作方法是在木模經數控加工初步成型后再進行打磨、刷漆、噴涂料等處理,這樣即可制成前述的砂型鑄造木模。本專利技術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一種砂型鑄造木模,包括木模主體及設在該主體表面的保護層,在該保護層的外表面還設有一層耐磨層,該耐磨層為由環氧樹脂和青耐磨固化劑以及稀釋劑調和成的涂料構成的涂層。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說明優選地,所述耐磨層的厚度為O. 2mm O. 3mm。優選地,所述環氧樹脂與青耐磨固化劑的重量配比為(10 15) I。優選地,所述保護層為由硝基清漆或蟲膠漆構成的涂層。上述砂型鑄造木模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將經數控加工初步成型的木模用砂布手工打磨拋光;(2)在拋光后的木模外表面刷三次硝基清漆或蟲膠漆以形成保護層,每兩次刷涂的時間間隔不少于2小時,待漆干后,手工用砂布打磨拋光;(3)將環氧樹脂和青耐磨固化劑按(10 15) I的重量比調和成耐磨涂料,再將其與稀釋劑按(5 7) I的重量比稀釋,然后在木模表面刷涂或噴涂兩次形成耐磨層,耐磨層的厚度為O. 15 O. 2mm,兩次刷涂或噴涂的時間間隔不少于22小時;(4)待耐磨層干燥固化后,用砂布將其打磨拋光,再次噴涂步驟3所述的耐磨涂料,使耐磨層增加到O. 2 O. 3_,待其干燥后即完成木模的表面處理。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說明優選地,所述環氧樹脂、青耐磨固化劑、稀釋劑的重量配比為72 : 6 : 13。優選地,所述稀釋劑為丙酮、甲醇、乙醇或丁醇。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所能達到的有益效果是I.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砂型鑄造木模在木模外表面不僅設有由清漆或蟲膠漆形成的保護層,還在該保護層外設有一層耐磨,這種結構不僅能使木模的木材坯料與空氣、水氣隔絕,提高了木材坯料的穩定性,還能降低木模表面粗糙度,增強木模表面強度和耐磨性能,進而延長了木模的使用壽命。2.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砂型鑄造木模制作方法,步驟簡單明了、操作方便,不僅制作的木模外觀美觀,而且穩定性高、耐磨性好,大大延長了木模的使用壽命。附圖說明 圖I是本專利技術所述砂型鑄造木模的剖視示意圖;圖2是圖I所述砂型鑄造木模的局部放大圖A。附圖標記說明I-木模主體,2-硝基清漆層,3-耐磨層。具體實施例方式為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的結構和功能,以下結合附圖和優選的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詳細說明,但應當理解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圖I和圖2分別是本專利技術所述砂型鑄造木模的剖視示意圖和其局部放大圖A,如圖中所示,該木模包括木模主體I及設在該主體表面的硝基清漆層2,在該硝基清漆層2的外表面還設有一層耐磨層3,該耐磨層3為由環氧樹脂和青耐磨固化劑以及稀釋劑調和成的涂料構成的涂層,該耐磨層3的厚度為O. 3_,其中環氧樹脂與青耐磨固化劑的重量比為12 I0本專利技術所述砂型鑄造木模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將經數控加工初步成型的木模用砂布手工打磨拋光;(2)在拋光后的木模主體I外表面刷三次硝基清漆以形成硝基清漆層2,每兩次刷涂的時間間隔為3小時,待硝基清漆晾干后,手工用砂布打磨拋光;(3)將環氧樹脂和青耐磨固化劑按12 I的重量比調和成耐磨涂料,再將其與丙酮按6 I的重量比稀釋,然后在硝基清漆層2表面刷涂兩次形成耐磨層3,用量可根據木模的面積大小而定,不夠時需及時補充,使耐磨層3的厚度為O. 2mm即可,注意防止漆面流淚,兩次刷涂的時間間隔為24小時;(4)待耐磨層3干燥固化后,用砂布將其打磨拋光,再噴涂步驟3所述的耐磨涂料,使耐磨層3增加到O. 3mm,待其干燥后即完成木模的制作。本專利技術上述實施例和附圖所示僅為本專利技術較佳實施例之一,并不能以此局限本專利技術,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精髓的條件下,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做的任何變動,都屬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砂型鑄造木模,包括木模主體及設在該主體表面的保護層,其特征在于,在該保護層的外表面還設有一層耐磨層,該耐磨層為由環氧樹脂、青耐磨固化劑以及稀釋劑調和成的涂料構成的涂層。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砂型鑄造木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層的厚度為O.2mm O.3mmο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砂型鑄造木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環氧樹脂與青耐磨固化劑的重量配比為(10 15) I。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砂型鑄造木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層為由硝基清漆或蟲膠漆構成的涂層。5.一種砂型鑄造木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經數控加工初步成型的木模用砂布手工打磨拋光; (2)在拋光后的木模外表面刷三次硝基清漆或蟲膠漆以形成保護層,每兩次刷涂的時間間隔不少于2小時,待漆干后,手工用砂布打磨拋光; (3)將環氧樹脂和青耐磨固化劑按(10 15) I的重量比調和成耐磨涂料,再將其與稀釋劑按(5 7) I的重量比稀釋,然后在木模表面刷涂或噴涂兩次形成耐磨層,耐磨層的厚度為O. 15 O. 2mm,兩次刷涂或噴涂的時間間隔不少于22小時; (4)待耐磨層干燥固化后,用砂布將其打磨拋光,再次噴涂步驟3所述的耐磨涂料,使耐磨層增加到O. 2 O. 3_,待其干燥后即完成木模的表面處理。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砂型鑄造木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環氧樹脂、青耐磨固化劑、稀釋劑的重量比優選為72 : 6 : 13。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砂型鑄造木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釋劑為丙酮、甲醇、乙醇或丁醇。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該木模包括木模主體及設在該主體表面的保護層,在該保護層的外表面還設有一層耐磨層,該耐磨層為由環氧樹脂、青耐磨固化劑以及稀釋劑調和成的涂料構成的涂層,該木模的制作方法包括在木模經數控加工初步成型后進行打磨、刷漆、噴刷耐磨涂料等處理步驟。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砂型鑄造木模在其保護層外設有一層耐磨層,該耐磨層不僅能提高木模的耐磨性進而延長木模的使用壽命,還能降低木模表面的粗糙度,提高砂型表面精度,進而提高鑄件的表面質量。文檔編號B22C3/00GK102909317SQ20111022375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5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5日專利技術者池昭就, 陳金源 申請人: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砂型鑄造木模,包括木模主體及設在該主體表面的保護層,其特征在于,在該保護層的外表面還設有一層耐磨層,該耐磨層為由環氧樹脂、青耐磨固化劑以及稀釋劑調和成的涂料構成的涂層。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池昭就,陳金源,
申請(專利權)人: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