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納米銀膠體的生產設備和方法,具體是一種以單片微計算機自動監控濃度的銀電極-電穩流與逆滲透分離技術相結合生產納米銀膠體的設備和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目地在于解決公知銀電極-電穩流法及裝置直接生產納米銀膠體的濃度很低同時生產中無實時濃度監控的問題,本著低成本、高效率又綠色環保的原則,提供了一種在常溫下無廢棄物排放生產無化合物殘留且濃度較高的納米銀膠體的設備和方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具體是一種以單片 微計算機自動監控濃度的銀電極-電穩流與逆滲透分離技術相結合生產納 米銀膠體的設備和方法。
技術介紹
納米銀膠體由于其高效廣譜的抗菌殺菌作用和無毒、無二次污染、不 產生抗藥性的特點,近來被逐漸應用于醫療衛生領域和需要抗菌殺菌的地 方,特別是在倡導綠色環保的今天其優點就更加突現出來。納米銀膠體即以水為分散劑、銀為分散質的膠體,主要是由粒徑lnm 100nm的銀粒子受水分子的作用而懸浮于水中所形成。制取納米銀 膠體的方法多種多樣,如化學沉積法、直接還原法、微乳法、激光氣相法、 輻射化學法、銀電極-電火花轟擊法、銀電極-電穩流法等等,這些方法各 有千秋,要求不同及應用場合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方法。銀電極-電穩流法是 以純銀做電極,在純水中電極間通過穩定電流將銀以粒徑lnm 100imi的 粒子分散到水中制取納米銀膠體的方法,是一種公認的制取高品質納米銀 膠體的方法,所謂高品質是指其產品為無色透明、無化學殘留物、分散質 銀粒子大小均勻。目前這種公知方法及裝置如中國專利公開文獻資料中申 請號為96103452.1、公開號為CN1157338A的"電解銀析出裝置",綜合 其基本特征即在盛有純水的容器中放置一對與穩流及極性轉換電路、定時 電路相連接的純銀電極,實際這種公知方法及裝置直接產品的濃度很低且生產過程無實時濃度監控,因此其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都無法保證,這些 問題也阻礙著納米銀膠體的推廣和應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地在于解決公知銀電極-電穩流法及裝置直接生產納米銀 膠體的濃度很低同時生產中無實時濃度監控的問題,本著低成本、高效率 又綠色環保的原則,提供了一種在常溫下無廢棄物排放生產無化合物殘留 且濃度較高的納米銀膠體的設備和方法。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以單片微計算機自動監控濃度的銀電極-電穩流與逆滲透分離技 術相結合生產納米銀膠體的設備和方法,它包括由單片微計算機、固化軟 件、濃度傳感器、液位傳感器、驅動單元、設置單元、顯示單元等構成的 控制系統以及由銀分散槽、純銀電極、電穩流源、電磁閥、攪拌器等構成 的銀電極-電穩流法的納米銀膠體發生裝置和由中間產品-產品槽、回收槽、 加壓泵、逆滲透膜組件、電磁閥、濃度比例器等構成的逆滲透分離裝置。 其特征在于用以單片微計算機為主的控制系統實時監控生產全過程,尤 其是在控制系統通過濃度傳感器對銀分散槽中液體濃度的監控下,銀電 極-電穩流法的納米銀膠體發生裝置內純銀電極由于水分子和電流的共同 作用分離出粒徑lrnn 100nm的銀粒子并分散到水中,從而產生出濃度較 低的納米銀膠體,又在控制系統通過另一濃度傳感器對中間產品-產品槽 中液體濃度的監控下,經逆滲透分離裝置分離掉部分水后即生產出濃度較 高的納米銀膠體,而被分離掉的水又通過回收槽收集后放入銀電極-電穩 流法的納米銀膠體發生裝置內被再利用。本專利技術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可達到如下有益效果可實現生產濃度較高、不含任何化學殘留的納米銀膠體又使生產過 程連續、自動且耗能低、效率高、無排放。 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專利技術優選實施例的工藝流程及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專利技術優選實施例的控制系統框圖。附圖3為本專利技術優選實施例的單片微計算機主程序流程圖。附圖標記說明8、 11、 12、 26、 38為電磁閥(均為常閉型),1、 4、 6、 7、 9、 10、 14、 20、 23、 27、 28、 29、 34、 35、 36、 39為管道,3、 5、 17、 22、 31、 32為液位傳感器,18、 33為濃度傳感器,15為電穩流源,19為導線,21 為純銀電極,2為回收槽,16為鋃分散槽,30為中間產品-產品槽,13為 攪拌器,37為加壓泵,25為逆滲透膜組件,24為濃度比例器,40為裝成 品的容器,41為檢測單元,42為單片微計算機,43為驅動單元,44為執 行機構,45為設置單元,46為顯示單元。T為清洗逆滲透膜組件25的時間,Dl為銀分散槽16中液體的預設 濃度,D2為中間產品-產品槽30中液體的預設濃度。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及優選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照圖l、圖2:本專利技術優選實施例的納米銀膠體生產設備包括單 片微計算機42(含固化軟件)和與之以電路相連接的檢測單元41 (濃度 傳感器18、 33和液位傳感器3、 5、 17、 22、 31、 32)、驅動單元43、執行機構44 (電磁閥8、 11、 12、 26、 38、加壓泵37、攪拌器13、電穩流 源15及其純銀電極21)、設置單元45和顯示單元46,還包括銀分散槽 16、中間產品-產品槽30、回收槽2、逆滲透膜組件25、濃度比例器24、 管道l、 4、 6、 7、 9、 10、 14、 20、 23、 27、 28、 29、 34、 35、 36、 39。在銀分散槽16上安裝有濃度傳感器18、液位傳感器17、液位傳感 器22、攪拌器13以及通過導線19與電穩流源15相連接的純銀電極21; 銀分散槽16上端通過管道10、電磁閥8、管道9與純水源連接;銀分散 槽16下端通過管道23、電磁閥26及管道28與中間產品-產品槽30上端 連接。在中間產品-產品槽30上安裝有濃度傳感器33、液位傳感器31、液 位傳感器32;中間產品-產品槽30下端通過的管道36與加壓泵37入口連 接,加壓泵37出口通過管道34和逆滲透膜組件25入口相連接,逆滲透 膜組件25的濃液體出口通過管道27與濃度比例器24入口連接,濃度比 例器24出口通過管道29與中間產品-產品槽30上端連接,中間產品-產品 槽30下端還通過管道35、電磁閥38及管道39與裝成品的容器40上端 連接。在回收槽2上裝有液位傳感器3和液位傳感器5;逆滲透膜組件25 的淡液體出口通過管道7、管道1與回收槽2上端連接,回收槽2下端通 過管道6、電磁閥11及管道14與銀分散槽16上端連接,逆滲透膜組件 25的濃液體出口還通過管道27、管道20、電磁閥12、管道4及管道1與 回收槽2上端連接。參照圖2:本專利技術優選實施例的控制系統中單片微計算機42選用內 部有電可擦程序存儲器和模/數轉換的八位單片微計算機芯片ATmega16 (L ),其單片微計算機42輸入端通過電路與設置單元必相連接并通過 電路與檢測單元41的液位傳感器(3、 5、 17、 22、 31、 32)、濃度傳感器 (18、 33 )相連接;單片微計算機42的輸出端通過電路與驅動單元43相連 接,并通過驅動單元43的電路與執行機構44的電穩流源15、加壓泵37、 攪拌器13、電磁閥(8、 11、 12、 26、 38)相連接,也通過驅動單元43的 電路與顯示單元46相連接。設置單元45由按鍵、編碼器或波段開關及相關電子電路組成,用于 設濃置度參數D1、 D2等。顯示單元46由液晶顯示器件或數碼顯示器件及相關電子電路組成, 用于顯示預設濃度和銀分散槽16、中間產品-產品槽30中液體的即時濃度 以及設備工作狀態等。驅動單元43由驅動集成器件、繼電器及相關電子電路組成,用于將 單片微計算機42的輸出放大以驅動顯示單元和各執行器件工作。以上所述中為了簡潔起見未包括設備的外殼、機架、管件和交流電 源、低壓直流電源及其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納米銀膠體的生產設備和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一種以單片微計算機自動監控濃度的銀電極-電穩流與逆滲透分離技術相結合生產納米銀膠體的設備和方法,它包括由單片微計算機、固化軟件、濃度傳感器、液位傳感器、驅動單元、設置單元、顯示單元等構成的控制系統以及在這個控制系統控制下的由銀分散槽、純銀電極、電穩流源、電磁閥、攪拌器等構成的銀電極-電穩流法的納米銀膠體發生裝置和由中間產品-產品槽、加壓泵、逆滲透膜組件、回收槽、電磁閥、濃度比例器等構成的逆滲透分離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秦社宣,
申請(專利權)人:秦社宣,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14[中國|山西]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