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調式痙攣手指康復牽引裝置,包括用于固定在前臂上的前臂帶、用于固定在手腕上的護腕、用于套在護腕上的腕帶、穿套在腕帶上的五個牽拉帶定位塊以及五條牽拉帶和五個指尖套。五條牽拉帶分別穿過五個牽拉帶定位塊向前后兩端伸出,五條牽拉帶的后端分別與前臂帶搭扣相連,五條牽拉帶的前端分別與五個指尖套相連。本發明專利技術實現了用牽拉帶直接對手指阻力最大點實施牽拉治療,同時解決了牽拉力不可調的缺陷,并在牽拉帶的尾部加上了測力環,使醫師測量牽拉力時更加方便。本發明專利技術用于痙攣手指的康復治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輔助醫療用品,特別涉及一種可調式痙攣手指康復牽弓I裝置。
技術介紹
中風病人一旦開始進入痙攣期,有部分患者在2 3個月內會出現明顯的肌痙攣,主要表現出典型的上肢屈肌痙攣、下肢伸肌痙攣模式,若不及時處理,將嚴重影響患者的運動功能,加重殘疾的形成。根據研究,如果痙攣持續時間較長,痙攣肌肉及周圍的軟組織會開始攣縮。Tardieu C等認為,每天持續數小時的牽伸可以很好的防止肌肉攣縮。牽伸肌肉會影響牽張反射而改變肌肉的粘彈性,另外靜態、緩慢且持續的牽拉,可促使肌肉的生長和降低牽張反射的反應性,使肌張力降低,從而緩解痙攣。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是用低溫或者高溫熱塑板材做成的上肢手夾板和動力性手指伸展夾板。上肢手夾板主要用于維持患側上肢正確體位和對抗上肢的屈肌痙攣。但是經過長時間的使用,我們發現,這樣的手夾板具備了維持關節良肢位的作用,但是同樣出現了患者認為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體積太大,材料過硬,不透氣,容易出汗,不美觀,手心有刺激導致穿戴不適,最關鍵的是無動力性,手指無法活動。動力性的手夾板可以幫助手指伸展,適用腦卒中患者發病后的軟癱期和痙攣前期,并且在手指具備一定的肌力后,可以幫助手指進行動態的肌力訓練,從而使手指恢復其機能。但是動力性手夾板也存在一些缺點制作工序復雜,易損壞且佩戴不方便;一旦制作成功,其彈力無法隨著患者手指肌張力大小的變化及時調整;不美觀;體積大攜帶不方便;對手指的固定不牢固,而且固定點不是在手指阻力最大點,不易伸直手指等。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可調式痙攣手指康復牽引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可調式痙攣手指康復牽引裝置,其包括用于固定在前臂上的前臂帶;用于固定在手腕上的護腕;用于套在護腕上的腕帶;五個牽拉帶定位塊,分別穿套在腕帶上;五條牽拉帶,分別穿過五個牽拉帶定位塊向前后兩端伸出,五條牽拉帶的后端分別與前臂帶搭扣相連;五個指尖套,分別連接在五條牽拉帶的前端。所述的牽拉帶為彈性牽拉帶或非彈性牽拉帶。所述的五條牽拉帶的后端分別連接有測力環。所述的五條牽拉帶的后端分別連接有搭扣片,所述的前臂帶上相應設有搭扣片,五條牽拉帶分別通過其搭扣片與前臂帶上的相應搭扣片搭扣相連。所述的前臂帶、腕帶和護腕都是以搭扣固定的方式戴在患者的相應部位。所述的五個指尖套上分別設有連接耳環,所述的五條牽拉帶的前端分別設有按扣件,五條牽拉帶的前端分別穿過五個指尖套上的連接耳環通過按扣件搭扣相連。所述的護腕的外表面和腕帶的內表面相應設有尼龍搭扣結構,護腕與腕帶 通過尼龍搭扣結構搭扣相連。本專利技術的可調式痙攣手指康復牽引裝置,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具有以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I、本裝置具有外觀精美、體積小、質量輕佩戴方便,且易于拆卸的優點。2、牽拉的固定點設于手指阻力最大的指尖處,并且可以根據肌張力的變化及時調節牽拉帶的牽拉力大小,從而提高了治療的效率。3、腕帶處設有調節牽拉帶位置的定位塊,方便根據患者不同的手型調節牽拉帶的牽拉方向,使其與患者的手相貼合,使力的牽拉效果增大。4、腕帶下有護腕,一方面使患者腕部更加舒適,另一方面護腕的外表面與腕帶上有相粘合的織物,可以對牽拉帶固定塊起固定作用,防止該定位塊在定位后移動。5、在牽拉帶的后端設有測力環,方便醫師用彈簧秤勾在測力環上測量牽拉力的大小,醫生可以根據牽拉力的變化,對病人的康復情況作出判斷。附圖說明圖I是可調式痙攣手指康復牽引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可調式痙攣手指康復牽引裝置前部結構示意圖;圖3是可調式痙攣手指康復牽引裝置后部結構示意圖;圖4是指尖套與牽拉帶裝配圖;圖5是牽拉帶固定塊與腕帶、牽拉帶裝配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參見圖I至圖5,本專利技術的可調式痙攣手指康復牽引裝置,包括用于固定在前臂上的前臂帶6、用于固定在手腕上的護腕5、用于套在護腕上的腕帶4、分別穿套在腕帶上的五個牽拉帶定位塊3、五條牽拉帶2和五個指尖套I。五條牽拉帶2分別穿過五個牽拉帶定位塊3向前后兩端伸出,五條牽拉帶2的后端分別與前臂帶6搭扣相連;五條牽拉帶2的前端分別與五個指尖套可拆卸式相連。本專利技術中的牽拉帶2可以是有彈性的牽拉帶,也可以是無彈性的牽拉帶。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使用相應的牽拉帶。當病人手指的攣縮力較大時,用無彈性的牽拉帶,方便固定手指,使其處于良肢位;當病人的手指攣縮力較小,并能自主的做曲張運動時,用有彈性的牽拉帶,一方面可以固定手指使其處于良肢位,另一方面可以使病人自主的做一些運動。本專利技術中的五條牽拉帶的后端分別連接有測力環7。在牽拉帶與前臂帶扣合連接前,可先用彈簧秤拉于測力環上測得牽拉力,使醫生知道患者所用的牽引力,了解患者的康復情況。而且牽拉帶與前臂帶上用的是搭扣的方式扣合,方便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調節牽拉力的大小。本專利技術中的五條牽拉帶2的后端分別連接有搭扣片8,前臂帶6上相應設有搭扣片(未圖示出來),五條牽拉帶分別通過其搭扣片與前臂帶上的相應搭扣片搭扣相連。本專利技術中的前臂帶6、腕帶4和護腕5都是以搭扣固定的方式戴在患者的相應部位。配合參見圖4,本專利技術中的五個指尖套I上分別設有連接耳環11,五條牽拉帶2的前端分別設有按扣件9,五條牽拉帶的前端分別穿過五個指尖套上的連接耳環通過按扣件搭扣相連。本專利技術中的護腕的外表面和腕帶的內表面相應設有尼龍搭扣結構,護腕與腕帶通 過尼龍搭扣結構搭扣相連。本專利技術的裝配過程是,將按扣件9的一個扣端安裝在牽拉帶2的前端,將按扣9的另一個扣端安裝在牽拉帶2距前一個扣端約Icm處。將裝有按扣件的牽拉帶2的前端從指尖套I的連接耳環11穿過,并把兩個按扣端面扣合(詳見圖4)。在牽拉帶2的后端用縫合方法裝上搭扣片8,將測力環7安裝在牽拉帶2的后端。把牽拉帶2裝有測力環7的一端穿過牽拉帶固定塊3的上通槽,其配合方式為間隙配合,將腕帶4穿過牽拉帶定位塊3的下通槽(詳見圖5),其配合方式為過盈配合。重復此步驟,依次將五條牽拉帶安裝于五個指尖套I和腕帶4上。使用時,把指尖套I戴于患者的手指上,先將護腕5戴在患者手腕部再將腕帶4戴在患者的護腕5上,然后把前臂帶6戴于患者的前臂上,調整牽拉帶定位塊3的位置,使所有的牽拉帶2都沿手指的方向牽拉手指,把牽拉帶裝有搭扣片8的一端拉至前臂帶6處使患者的手指伸直,將牽拉帶2通過搭扣片8與前臂帶6上相應設置的搭扣片扣合固定在前臂帶6上。可以在固定前用彈簧秤拉測力環7測出各手指所需的牽拉力,方便下次固定和觀察患者的康復情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調式痙攣手指康復牽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在前臂上的前臂帶;用于固定在手腕上的護腕;用于套在護腕上的腕帶;五個牽拉帶定位塊,分別穿套在腕帶上;五條牽拉帶,分別穿過五個牽拉帶定位塊向前后兩端伸出,五條牽拉帶的后端分別與前臂帶搭扣相連;五個指尖套,分別連接在五條牽拉帶的前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調式痙攣手指康復牽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固定在前臂上的前臂帶; 用于固定在手腕上的護腕; 用于套在護腕上的腕帶; 五個牽拉帶定位塊,分別穿套在腕帶上; 五條牽拉帶,分別穿過五個牽拉帶定位塊向前后兩端伸出,五條牽拉帶的后端分別與前臂帶搭扣相連; 五個指尖套,分別連接在五條牽拉帶的前端。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調式痙攣手指康復牽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牽拉帶為彈性牽拉帶或非彈性牽拉帶。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調式痙攣手指康復牽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五條牽拉帶的后端分別連接有測力環。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調式痙攣手指康復牽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五條牽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武慶,候占偉,田大勇,劉同有,侯迪,賈杰,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朗信醫學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