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拉桿箱自動回桿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8293377 閱讀: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6:34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拉桿箱自動回桿裝置,它包括內管,外管套和握把;所述內管包括由左臂、右臂和橫桿組成的倒U形結構,所述外管套包括左管套和右管套,所述橫桿的上端面安裝有握把,所述內管和外管套通過彈簧連接;所述左臂的右側和右臂的左側均設有卡環和固定倒鉤,所述左管套和右管套的頂端設有與卡環配合的凸肩,左管套和右管套的內壁設有與固定倒鉤配合的轉動倒鉤;所述握把的內部設有閘線,閘線的兩端分別連接轉動倒鉤。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沒有給拉桿式旅行箱增加過多的負擔和自重的前提下,實現了拉桿式旅行箱自動回桿的功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拉桿箱領域,具體的說,特別涉及到一種拉桿箱自動回桿裝置
    技術介紹
    拉桿箱是一種由拉桿和滾輪結構的箱子,可以極大方便人們出行旅行,幾乎是每個人的必需品,具有廣泛的市場。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個現象,就是在擁擠的火車站,機場,碼頭等地方,出行的人們拉著拉桿式旅行箱,但是在遇到樓梯或臺階時,旅行箱必須提上去,這時人們就必須停下了,將皮箱立起,再將拉桿壓回,再提起旅行箱,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其實非常繁瑣,尤其是當身后有很多人時,他們必須等你把箱子提起后才能過去,這樣常常造成樓梯口處的擁堵,自己不方便,他人也不方便。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拉桿箱都不具備自動回桿的功能,即使有此功能,也是通過按鈕實現,并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拉桿箱自動回桿裝置,在沒有給拉桿式旅行箱增加過多的負擔和自重的前提下,實現了拉桿式旅行箱自動回桿的功能。本專利技術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拉桿箱自動回桿裝置,它包括內管,外管套和握把;所述內管包括由左臂、右臂和橫桿組成的倒U形結構,所述外管套包括左管套和右管套,所述橫桿的上端面安裝有握把,所述內管和外管套通過彈簧連接;所述左臂的右側和右臂的左側均設有卡環和固定倒鉤,所述左管套和右管套的頂端設有與卡環配合的凸肩,左管套和右管套的內壁設有與固定倒鉤配合的轉動倒鉤;所述握把的內部設有閘線,閘線的兩端分別連接轉動倒鉤。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左臂的左側與左管套內壁的左側緊貼,右臂的右側與右管套的右側緊貼。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左臂和右臂的臂身、以及左管套和右管套的底部均開有通孔,所述彈簧穿過上述通孔首位相接構成閉合的彈簧圈。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閘線通過連接孔從握把中引出,并通過定滑輪與轉動倒鉤連接。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固定倒鉤的上側為弧形,下側為直線形;所述轉動倒鉤的上側為直線形,下側為弧形;轉動倒鉤通過一能使轉動倒鉤上側與水平面保持平行的彈簧與外管套連接。一種拉桿箱自動回桿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I)當需要拉桿時,將內管往上拉,內管的固定倒鉤的上側弧形與外套管的轉動倒鉤的下側弧形相接觸,轉動倒鉤發生轉動,內管從外管套中拉出,當內管被拉至卡環與外管套的凸肩卡住時達到最上端,此時,內管的固定倒鉤的下側直線形與外套管的轉動倒鉤的上側直線形相接觸,內管拉出的狀態被固定;2)當要收回拉桿時,將握把往上提,由于箱子的重力會使閘線被拉起,閘線同時帶動左套管的轉動倒鉤逆時針轉動,右套管的轉動倒鉤順時針轉動,從而使轉動倒鉤與內管上的固定倒鉤脫離,然后在彈簧的作用力下,內管自動收回。 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沒有給拉桿式旅行箱增加過多的負擔和自重的前提下,實現了拉桿式旅行箱自動回桿的功能。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回桿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內管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轉動倒鉤的安裝結構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轉動倒鉤與握把連接圖。圖中標號說明內管I、外管套2、握把3、閘線4、轉動倒鉤5、卡環6、彈簧7、通孔8、固定倒鉤9、緩沖物質10、彈簧11、連接孔12、定滑輪13。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如圖I、圖2、圖3、圖4所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拉桿箱自動回桿裝置,由內管I、外管套2與握把3構成了拉桿結構的主要構架,內管I與外管套2均為環狀。外管套2的左套管的左內側與內管I的外表的左側緊貼在一起,同樣外管套2的右套管內側與內管I的外表的右側緊貼在一起,這樣可以使內管I在X方向上固定,即消除了內管I在X方向上的自由度。內管I的長度比外管套2的深度略短一些,這樣可以留有一定的空隙,內管I的上部將左右兩邊的桿相連,構成倒U形,懸掛于外管套2上,這樣可以使內管I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時保持穩固,即消除了內管I在Y方向上的自由度。在內管I與外管套2之間有一個彈簧7相連,拉桿未拉出時彈簧7處于自然狀態。彈簧7將內管I和外管套2相連接是通過內管I和外管套2上的兩個通孔實現的,即彈簧7是一個閉合的彈簧圈,繞過內管I上的通孔8以及外管套2上的通孔,這樣使得彈簧7彈力足夠大,且使用壽命長。內管I在彈簧7的作用下會自動收回,與此同時內管I會對外管套2產生一定碰撞,為了減小碰撞,可以在外管套2上方加一層緩沖物質10,比如橡膠等。為了使人們可以方便的將內管I拉出,外管套2的上方中間部分制作成向下凸出的弧形,可以方便人的手拉出內管。內管I上兩側分別有兩個固定倒鉤9,固定倒鉤9的上側為弧形,下側為直線形。固定倒鉤上方一段距離出有一個突出的卡環6,卡環6可以使內管I在拉出時不至與外管套2脫離。通孔8的位置大致與最上方的倒鉤在同一水平位置,這樣可以使彈簧7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握把3為布或者皮制品,其內部有一條閘線4,閘線4從握把3內伸出,通過一個連接孔12以及一個小型定滑輪13與轉動倒鉤5相連,用于帶動轉動倒鉤轉動。當把手被提起時,把手會向上突出,發生形變,與此同時其內部的閘線4也會發生形變,順勢使轉動倒鉤5順時針轉動,這時內管會在彈簧7的作用力下收回。當放下旅行箱后,在彈簧13的作用下,轉動倒鉤5又恢復到最初時的水平狀態。為使彈簧7穩定牢固,在內管I上打通一個通孔,通孔的孔位于與內管I最上端的固定倒鉤9位置齊平,這樣彈簧7可以達到最大長度,保證了彈簧7的耐用性。同樣在外套管2筒下端打一個通孔,彈簧7穿過這兩個孔后形成封閉圈,使得彈簧7牢固可靠耐用。在內管為拉出時,彈簧7處于不舒張也不松弛的自然狀態。當然用于內管收回的彈簧也可以用彈性比較強的彈性繩子代替。本專利技術的拉桿裝置中的閘線4類似于自行車上的閘線,可以實現力的傳遞,用于帶動轉動倒鉤5。閘線4在自然狀態下時緊繃的,這主要通過在轉動倒鉤5上安裝回拉彈簧11實現。由于轉動倒鉤5在外管套上2,與握把并不在同一平面內,握把相對于外管套2靠后一定距離,故必須從外管套2中引出再貫穿在握把3內,握把是布料或者皮料,為減小閘線對人的手的作用壓強,同時真強閘線的使用壽命,可以增加握把的厚度,并且在伸出外管 套的那部分閘線4外加上套桶。內管I 一共有兩種狀態,第一種狀態是未被拉出時的狀態,由于內管I上設計了固定倒鉤9用于與外管套2上的轉動倒鉤5相接觸,故內管I帶有固定倒鉤9的一側不能與外管套2接觸,這樣可能導致內管I并不牢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將內管I沒有帶倒鉤的一側與外管套2緊密接觸,且保證其潤滑性,方便內管的拉出。第二種狀態是內管I被完全拉出的狀態,該狀態下內管I的兩個固定倒鉤9與外管套2上的兩個轉動倒鉤5相抵,內管I上的卡環6與外管套2的凸肩相抵,可以保證內管I的狀態時牢固的。故兩種狀態內管I都不會有任何晃動。本專利技術的工作原理如下 外管套上的轉動倒鉤與內管上的固定倒鉤在內管向外拉出時會接觸,也即轉動倒鉤的下側弧形與固定倒鉤的上側弧形相接觸,由于轉動倒鉤是可以轉動的,故內管可以順利拉出。當內管拉至最上端時,卡環與外管套上的凸肩相接觸,此時內管上的固定倒鉤的直線形下側與外管套上的固定倒鉤的直線形上側也相接觸,這樣內管拉出的狀態也就固定了,即內管的卡環與外管套上的凸肩相抵,內管的固定倒鉤與外管套的轉動倒鉤相抵。人們提箱時會拉起握把,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拉桿箱自動回桿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內管,外管套和握把;所述內管包括由左臂、右臂和橫桿組成的倒U形結構,所述外管套包括左管套和右管套,所述橫桿的上端面安裝有握把,所述內管和外管套通過彈簧連接;所述左臂的右側和右臂的左側均設有卡環和固定倒鉤,所述左管套和右管套的頂端設有與卡環配合的凸肩,左管套和右管套的內壁設有與固定倒鉤配合的轉動倒鉤;所述握把的內部設有閘線,閘線的兩端分別連接轉動倒鉤。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拉桿箱自動回桿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內管,外管套和握把;所述內管包括由左臂、右臂和橫桿組成的倒U形結構,所述外管套包括左管套和右管套,所述橫桿的上端面安裝有握把,所述內管和外管套通過彈簧連接; 所述左臂的右側和右臂的左側均設有卡環和固定倒鉤,所述左管套和右管套的頂端設有與卡環配合的凸肩,左管套和右管套的內壁設有與固定倒鉤配合的轉動倒鉤;所述握把的內部設有閘線,閘線的兩端分別連接轉動倒鉤。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拉桿箱自動回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臂的左側與左管套內壁的左側緊貼,右臂的右側與右管套的右側緊貼。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拉桿箱自動回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臂和右臂的臂身、以及左管套和右管套的底部均開有通孔,所述彈簧穿過上述通孔首位相接構成閉合的彈簧圈。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拉桿箱自動回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閘線通過連接孔從握把中引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躍武袁敏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海事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扶|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VA|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 免费无码A片一区二三区|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 好硬~好爽~别进去~动态图, 69式真人无码视频免 | 18精品久久久无码午夜福利| 国语成本人片免费av无码|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少妇伦在线电影|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久久精品| 九九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无码成人无码免费| 亚洲中文无码卡通动漫野外|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激情无码视频在线播放性色| 成人麻豆日韩在无码视频| 无码狠狠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 99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精品少妇|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av性色在线观无码| 亚洲毛片无码专区亚洲乱|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