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帶后跟緩沖的高跟鞋。
技術介紹
高跟鞋作為時尚的象征,深受女性消費者的喜愛,但是受設計工藝的影響,許多高跟鞋都難以在狹小鞋內空間添加足夠厚度的緩沖材料,高跟鞋鞋底尤其是后跟的緩沖問題一直困擾著制鞋行業。現有技術通常是增加鞋的后幫高度,進而增加鞋腔的容積,以便添加緩沖材料,但受款式限制,有些鞋并不適用。還有一種做法是在鞋的后跟預先設置一凹槽,通過鞋釘將鞋跟固定于中底上,這種做法經常造成中底釘面凹凸不平,影響美觀度,并且緩沖材料的添加空間仍較小,達不到最佳的緩震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
技術介紹
存在的不足,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鞋跟裝訂連接部位更加平整且緩震效果更好的帶后跟緩沖的高跟鞋。為此,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帶后跟緩沖的高跟鞋,包括幫面、中底、鋼勾心、鞋外底和鞋跟,鞋跟處帶有第一凹陷,鋼勾心于鞋跟處對應第一凹陷向下彎曲變形形成第二凹陷,鞋跟的第一凹陷的底部開設有連接孔,裝跟釘穿過鋼勾心與鞋跟的連接孔連接,第二凹陷內填充有緩沖裝置。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帶后跟緩沖的高跟鞋中,鞋跟和鋼勾心共同形成凹陷,因此在裝訂鞋跟時,裝訂部位的裝跟釘不易向上突出太多,使該部位更加平整,穿著更加舒適,而且結構更加牢固。同時,凹陷部的存在可以填充較多的緩沖材料,可將緩沖效果調整到最佳,可起到較好的緩沖減震效果。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帶后跟緩沖的高跟鞋的鞋跟部分的結構剖視示意圖。圖2為圖I中的鋼勾心的結構平面示意圖。圖3為帶后跟緩沖的高跟鞋中配置的緩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可配置圖3中的緩沖裝置的鞋跟剖視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照圖I、圖2所示,本專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后跟緩沖的高跟鞋,包括中底、鋼勾心(3)和鞋跟(5),其特征是:鞋跟(5)處帶有第一凹陷(6),所述鋼勾心(3)于鞋跟(5)處對應第一凹陷(6)向下彎曲變形形成第二凹陷(7),鞋跟的第一凹陷(6)的底部開設有連接孔(9),裝跟釘(8)穿過鋼勾心(3)與鞋跟(5)的連接孔(9)連接,所述第二凹陷(7)內填充有緩沖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帶后跟緩沖的高跟鞋,包括中底、鋼勾心(3)和鞋跟(5),其特征是鞋跟(5)處帶有第一凹陷(6),所述鋼勾心(3)于鞋跟(5)處對應第一凹陷(6)向下彎曲變形形成第二凹陷(7),鞋跟的第一凹陷(6)的底部開設有連接孔(9),裝跟釘(8)穿過鋼勾心(3)與鞋跟(5)的連接孔(9)連接,所述第二凹陷(7)內填充有緩沖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后跟緩沖的高跟鞋,其特征是所述中底包裹鋼勾心(3),所述鋼勾心(3)的前端固定于中底(2)內。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后跟緩沖的高跟鞋,其特征是所述緩沖裝置為緩沖材料。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后跟緩沖的高跟鞋,其特征是所述緩沖裝置包括頭套(10)和外套(11),頭套(10)上端帶有承托臺(16),頭套(10)與外套(11)插接,頭套(10)與外套(11)還配備有防止兩者脫離的卡位機構,頭套(10 )相對外套(11)具有一定伸縮范圍;所述頭套(10)內壁上開有內螺紋(12),還設置有彈簧(13),轉動軸(14)與頭套(10)螺紋連接,彈簧(13)處于轉動軸(14)外側端,轉動軸(14)帶有與內螺紋(12)匹配的外螺紋,轉動軸(14)后端插入滑套(15)中,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姜蘇杰,張紅林,袁緒政,張文軍,
申請(專利權)人:嘉興市皮毛和制鞋工業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