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光伏逆變器及使用該光伏逆變器的逆變器并柜裝置,逆變器柜體內設置有直流輸入模塊、濾波模塊、逆變模塊和交流輸出模塊,所述濾波模塊包括直流濾波模塊、電抗器模塊和交流濾波模塊;直流濾波模塊和直流輸入模塊前后并排放置,逆變模塊設置于直流濾波模塊和直流輸入模塊之上,電抗器模塊和逆變模塊并排設置,交流濾波模塊位于電抗器模塊之下,交流輸出模塊設置于交流濾波模塊之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根據元器件的功能將其模塊化,并將各模塊按電流流向順序排放,使各模塊之間連接路徑最短,節省了銅排和線纜的用量,整機結構緊湊、體積小;可以在較小的空間內安裝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逆變器;可以從機柜的四面進行裝配,提高生產效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的是一種逆變器,尤其涉及的是一種光伏逆變器及使用該光伏逆變器的逆變器并柜裝置。
技術介紹
太陽能和風能并網發電技術作為可再生能源技術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發展迅速,應用較為廣泛。在太陽能并網發電中,光伏逆變器負責將來自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直流電轉換成交流電并網發電。由于光伏電站所處的環境相對惡劣,光伏電站工作人員維護成本較高,這就要求要用盡量少的人力成本對光伏逆變器進行維護;從發電量的角度考慮,希望光伏逆 變器在出現故障時能夠方便快速的對損壞器件進行更換;從對安裝空間需求的角度考慮,希望逆變器柜的整體尺寸盡量小,所占用的空間越小越好。結合以上要求,如何設計一款易維護、易維修和體積小的大功率光伏逆變器成為本領域設計人員亟待解決的一個難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光伏逆變器及使用該光伏逆變器的逆變器并柜裝置,將逆變器內的元器件按照其功能不同將其模塊化,實現元器件的層次安裝,并便于維護。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技術所述逆變器柜體內設置有直流輸入模塊、濾波模塊、逆變模塊和交流輸出模塊,所述濾波模塊包括直流濾波模塊、電抗器模塊和交流濾波模塊;直流濾波模塊和直流輸入模塊前后并排放置,逆變模塊設置于直流濾波模塊和直流輸入模塊之上,電抗器模塊和逆變模塊并排設置,交流濾波模塊位于電抗器模塊之下,交流輸出模塊設置于交流濾波模塊之下。所述直流輸入模塊包括熔絲模塊和空開模塊,所述熔絲模塊通過銅排和空開模塊相連,熔絲模塊位于空開模塊之下。所述直流濾波模塊和空開模塊通過銅排相連,直流濾波模塊通過電纜連接到逆變模塊的輸入端,逆變模塊的輸出端通過插拔端子和電抗器模塊相連,電抗器模塊通過線纜和交流濾波模塊相連,交流濾波模塊通過銅排和交流輸出模塊相連。所述電抗器模塊按三相交流電分為三個子模塊,三個子模塊依次豎直疊放。所述電抗器模塊中最上層的子模塊上設置有風扇模塊,為整個電抗器模塊散熱。所述逆變模塊包括電容陣列、壓合母排、開關管模塊、散熱模塊和控制模塊;電容陣列和壓合母排連接,壓合母排和開關管模塊相連,散熱模塊和控制模塊分別與開關管模塊相連,壓合母排和直流濾波模塊通過電纜相連,開關管模塊通過插拔端子和電抗器模塊相連。所述電容陣列位于壓合母排之下,壓合母排搭接在開關管模塊上。所述散熱模塊包括散熱器和風機,散熱器和電容陣列并排設置,風機和散熱器相連,開關管模塊固定在散熱器的上部。本技術中,所述交流輸出模塊為交流接觸器模塊,交流接觸器模塊通過線纜連接到輸出柜的輸入銅排上,用于實現逆變器 和輸出柜的連接。一種使用所述的光伏逆變器的逆變器并柜裝置,包括輸出柜和多臺所述的光伏逆變器,每臺光伏逆變器的交流輸出模塊分別通過連接線纜連接到輸出柜的輸入銅排上。本技術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技術根據元器件的功能將其模塊化,并將各模塊按電流流向順序排放,使各模塊之間連接路徑最短,節省了銅排和線纜的用量,整機結構緊湊、體積小;可以對逆變器中的所有元器件進行前維護,不需要再從機柜后面對器件維護,從而可以在較小的空間內安裝本技術的逆變器;在生產過程中,可以從機柜的四面進行裝配,提高生產效率。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逆變器并柜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對本技術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技術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如圖I所示,本實施例所述逆變器柜體內設置有直流輸入模塊I、濾波模塊2、逆變模塊3和交流輸出模塊4 ;本實施例的直流輸入模塊I包括熔絲模塊11和空開模塊12,所述熔絲模塊11通過銅排和空開模塊12相連,熔絲模塊11位于空開模塊12之下。本實施例濾波模塊2包括直流濾波模塊21、電抗器模塊22和交流濾波模塊23,所述直流濾波模塊21和空開模塊12通過銅排相連,直流濾波模塊21通過電纜連接到逆變模塊3的輸入端,逆變模塊3的輸出端通過插拔端子和電抗器模塊22相連,電抗器模塊22通過線纜和交流濾波模塊23相連,交流濾波模塊23通過銅排和交流輸出模塊4相連,直流濾波模塊21和直流輸入模塊I前后并排放置,直流輸入模塊I位于直流濾波模塊21之前,直流濾波模塊21和交流濾波模塊23并排設置,逆變模塊3和電抗器模塊22并排設置,逆變模塊3位于直流濾波模塊21和直流輸入模塊I的空開模塊12之上,電抗器模塊22位于交流濾波模塊23之上。所述電抗器模塊22按三相交流電分為三個子模塊,三個子模塊依次豎直疊放。所述電抗器模塊22中最上層的子模塊上設置有風扇模塊221,為整個電抗器模塊22散熱。所述逆變模塊3包括電容陣列、壓合母排、開關管模塊、散熱模塊和控制模塊;電容陣列和壓合母排連接,壓合母排和開關管模塊相連,散熱模塊和控制模塊分別與開關管模塊相連,壓合母排和直流濾波模塊21通過電纜相連,開關管模塊通過插拔端子和電抗器模塊22相連。本技術中,所述交流輸出模塊4為交流接觸器模塊,交流接觸器模塊通過線纜連接到輸出柜6的輸入銅排上,用于實現逆變器和輸出柜6的連接。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逆變器并柜裝置由三臺本技術的逆變器5并柜成整機,每臺逆變器5的交流接觸器模塊分別通過連接線纜連接到輸出柜6的輸入銅排上,輸出柜6上設置有供用戶連接的銅排端口。本技術的各模塊根據電流流向位置排放,各模塊之間連接空間最小,連接路徑最短,這樣可以減少各部分間銅排和線纜的用量,既節省了成本又使得機柜整體結構緊湊飽滿,減小了機器的外形尺寸。在產品生產過程中,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可以從機柜的四面進行裝配;當機器安裝不受空間限制時,可以根據機器內部損壞的元器件位置以方便能快速維修為原則對其進行更換;當機器安裝在狹小空間中,對本逆變器5可以從前面對任何損壞的器件進行維護和更換。從元器件損壞的概率來看,逆變模塊3內部的器件更易損壞。對其損壞器件更換,只需要卸掉逆變模塊3的上下固定螺釘,拔下插拔端子,將逆變模塊3拉出,對其內部器件進行更換即可,方便快捷。將逆變模塊3拉出后,即可對損壞的電抗或者風扇進行更換。當逆變模塊3損壞嚴重時,可以將整個逆變模塊3換掉,實現了通用性設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光伏逆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變器柜體內設置有直流輸入模塊(1)、濾波模塊(2)、逆變模塊(3)和交流輸出模塊(4),所述濾波模塊(2)包括直流濾波模塊(21)、電抗器模塊(22)和交流濾波模塊(23);直流濾波模塊(21)和直流輸入模塊(1)前后并排放置,逆變模塊(3)設置于直流濾波模塊(21)和直流輸入模塊(1)之上,電抗器模塊(22)和逆變模塊(3)并排設置,交流濾波模塊(23)位于電抗器模塊(22)之下,交流輸出模塊(4)設置于交流濾波模塊(23)之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光伏逆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變器柜體內設置有直流輸入模塊(I)、濾波模塊(2 )、逆變模塊(3 )和交流輸出模塊(4 ),所述濾波模塊(2 )包括直流濾波模塊(21)、電抗器模塊(22)和交流濾波模塊(23);直流濾波模塊(21)和直流輸入模塊(I)前后并排放置,逆變模塊(3 )設置于直流濾波模塊(21)和直流輸入模塊(I)之上,電抗器模塊(22 )和逆變模塊(3)并排設置,交流濾波模塊(23)位于電抗器模塊(22)之下,交流輸出模塊(4)設置于交流濾波模塊(23)之下。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光伏逆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輸入模塊(I)包括熔絲模塊(11)和空開模塊(12),所述熔絲模塊(11)通過銅排和空開模塊(12)相連,熔絲模塊(11)位于空開模塊(12)之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逆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濾波模塊(21)和空開模塊(12)通過銅排相連,直流濾波模塊(21)通過電纜連接到逆變模塊(3)的輸入端,逆變模塊(3)的輸出端通過插拔端子和電抗器模塊(22)相連,電抗器模塊(22)通過線纜和交流濾波模塊(23)相連,交流濾波模塊(23)通過銅排和交流輸出模塊(4)相連。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陶高周,張國旗,牛孝先,魏慶森,
申請(專利權)人: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