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介紹了一種多路高壓電源,上部分包括倍壓部分、兩只變壓器、屏蔽板、輸入插座、輸出插座和殼體;在殼體上將兩只變壓器及倍壓部分隔成相互獨立的方槽;倍壓部分及兩只變壓器分別裝入對應的方槽,在方槽上面覆蓋屏蔽板;輸入插座位于殼體上遠離變壓器的另一邊;下部分包括印制板和底蓋板;印制板與底蓋板固定,底蓋板與上部分進行對接組合,殼體與底蓋板之間采用嵌套式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多路高壓電源,在不改變電路及高壓電源外形的基礎上,改進結構使其更穩定的工作,實施方便、成本低、抗干擾能力強;嵌套式設計還可減少高壓電源的對外干擾,有助于提高系統的電磁兼容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減小小體積一體化高壓電源內部相互干擾方法,特別是一種多路高壓電源。
技術介紹
在以CRT為像源的平視顯示系統中,小體積一體化高壓電源已普遍使用?,F階段使用的高壓電源已經可以做到體積小、重量輕、輸出電壓齊全,輸出功率也能滿足要求。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對人機工效的強調,對高壓電源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如何減小內部及對外干擾,并提高高壓電源的穩定性、可靠性以及電磁兼容性等指標要求,顯得尤為重要。電路結構、材料選擇以及參數設計等都是影響電源性能的重要因素,僅僅靠改進以上幾個方面越來越難以提高高壓電源的各項性能。在高壓電源的結構設計中,調整輸入插座的 位置、增加屏蔽處理,可將干擾減小到最小,并可提高高壓電源的性能。高壓電源需要為CRT提供三組直流電壓第一加速陽極電壓、聚焦極電壓和極板電壓。其中,第一加速陽極電壓用以加速電子,其電壓值對顯示畫面的亮度與偏轉靈敏度都有影響;聚焦極電壓對顯示字符線寬及畫面的清晰度起主導作用;為解決高亮度與偏轉靈敏度的矛盾,需設置后加速極,施加極高的板極電壓,而電子束的偏轉靈敏度與極板電壓的平方根成正比。因此要求這三組電壓都應具有相當高的穩定度與足夠小的紋波系數,聚焦電壓還要求有足夠的可調范圍。現有的一般的高壓電源(以下簡稱I型高壓)的結構設計如圖I所示,I型高壓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部分包括倍壓部分、兩只變壓器、輸入插座、輸出插座;這五個部件裝入殼體并固定,輸入插座靠近變壓器。下部分包括印制板和底蓋板。印制板先與底蓋板固定,底蓋板再與殼體通過四個螺釘進行對接組合。其中輸入插座為高壓電源提供兩路輸入電壓,一路為控制芯片的工作電壓,另一路為變壓器的供電電源,都為+27V。對I型高壓的芯片工作電源、變壓器供電電源、板極輸出電壓的紋波進行測試,測試結果為I型高壓芯片工作電源紋波為3. 62V,紋波較大,波形如圖2所示,工作電源已受到變壓器的干擾,頻率與變壓器工作頻率相同。I型高壓變壓器供電電源紋波為4. 2V,紋波較大,波形如圖3所示。I型高壓板極輸出電壓的紋波為7. 6V,紋波雜亂且不穩定,長時間通電,紋波還會增大。波形如圖4所示。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多路高壓電源,在不改變電路及高壓電源外形的基礎上,為減小變壓器干擾,進行改進結構設計,使高壓電源更穩定的工作,而且實施方便、成本低、抗干擾能力強。為了實現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本技術的多路高壓電源,由上、下兩部分組成;特征在于上部分包括倍壓部分、兩只變壓器、屏蔽板、輸入插座、輸出插座和殼體;在殼體上將兩只變壓器及倍壓部分隔成相互獨立的方槽;倍壓部分及兩只變壓器分別裝入對應的方槽,在方槽上面覆蓋屏蔽板,使上部分成為密閉的一部分;輸入插座位于殼體上遠離變壓器的另一邊;輸入插座固定在殼體上,其提供的輸入電壓用導線穿過倍壓部分及屏蔽板,焊接到印制板上,變壓器與印制板的連線也穿過屏蔽板,屏蔽板左右兩邊留出線孔,左邊是輸入線孔,右邊是變壓器到印制板的線孔;變壓器與倍壓部分的連線從對應的方槽壁上開出小槽通過;輸出插座固定在殼體上,并位于倍壓部分的正上面;下部分包括印制板和底蓋板;印制板與底蓋板固定,底蓋板與上部分進行對接 組合,殼體與底蓋板之間采用嵌套式連接。這樣的目的在于進一步減小高壓電源對外的電磁干擾。所述的屏蔽板為銅板,并通過殼體接地;銅板的大小加工成與殼體大小一樣,并用螺釘固定在殼體上,使殼體成為相對密閉的整體。這樣以便將變壓器的磁力線限定在磁阻小的磁屏蔽導體內部,防止擴散到外部去,也可避免外部漏磁闖進來。屏蔽板進行靜電屏蔽可切斷相鄰導體之間的靜電耦合,并且通過適當的接地點為干擾提供一個旁路通道。這樣將變壓器對其他電路的電磁干擾減少到最小。所述的殼體加工成三個方槽,與屏蔽板共同作用將兩只變壓器與倍壓電路相互之間隔離。這樣使每只變壓器都能達到最佳的屏蔽效果;殼體與底蓋板之間采用嵌套式連接,可進一步減小高壓電源對外的電磁干擾。變壓器與倍壓部分的連線從對應的方槽壁上開出小槽通過可以便于焊線。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術的多路高壓電源,在不改變電路及高壓電源外形的基礎上,通過改進結構設計,使高壓電源更穩定的工作,而且實施方便、成本低、抗干擾能力強,提高了高壓電源的性能;嵌套式設計還可減少高壓電源的對外干擾,有助于提高系統的電磁兼容性。附圖說明圖I是I型高壓示意圖。圖2是I型高壓芯片工作電源紋波圖。圖3是I型高壓變壓器供電電源紋波圖。圖4是I型高壓板極電壓紋波圖。圖5是本專利的II型高壓示意圖。圖6是圖5的A-A向視圖。圖7是圖5的B部分局部放大圖。圖8是本專利的多路高壓電源,即II型高壓芯片工作電源紋波圖。圖9是II型高壓變壓器供電電源紋波圖。圖10是II型高壓板極電壓紋波圖。圖中,I-輸出插座,2-殼體,3-輸入插座,4-變壓器,5-倍壓部分,6_芯片工作電源測試點,7-變壓器供電電源測試點,8-底蓋板,9-印制板,10-屏蔽板。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I本專利的高壓電源(以下簡稱II型高壓)的結構如圖5所示。II型高壓仍然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部分包括倍壓部分5、兩只變壓器、屏蔽板10、輸入插座3、輸出插座I和殼體2 ;在殼體2設計時,將兩只變壓器及倍壓部分5隔成相互獨立的槽;倍壓部分5及兩只變壓器裝入對應的方槽后,再蓋上屏蔽板10,使上部分成為較為密閉的一部分;輸入插座3遠離變壓器。下部分包括印制板9和底蓋板8。印制板9先與底蓋板8固定,底蓋板8再與上部分通過四個螺釘進行對接組合,并且殼體2與底蓋板8之間采用嵌套式連接,進一步減小高壓電源對外的電磁干擾。其中輸入插座3為高壓電源提供兩路輸入電壓,一路為控制芯片的工作電壓,另一路為變壓器的供電電源,都為+27V。·對II型高壓的芯片工作電源、變壓器供電電源、板極輸出電壓的紋波進行測試,測試結果如下II型高壓芯片工作電源紋波為560mV,波形如圖6所示,紋波已較I型高壓小了很多,變壓器對電源的干擾已基本消除。II型高壓變壓器供電電源紋波為780mV,波形如圖7所示,紋波已較I型高壓明顯減小。II型高壓板極輸出電壓的紋波為4. 7V,波形如圖8所示,輸出電壓紋波已較I型高壓小了很多,且規則、穩定。從測試結果可看出I型高壓電源+27V工作電源受到一個固定的尖脈沖干擾,這個固定尖脈沖的周期與變壓器的工作周期相同,并由此導致板極電壓的紋波大且雜亂。而II型高壓電源+27V工作電源的紋波是電源自身及測試線引起,幅值很低,對輸出沒有造成影響。由此可看出改變結構設計,可將高壓電源的干擾減少到最小,提高高壓電源的性能;嵌套式設計還可減少高壓電源的對外干擾,對提高系統的電磁兼容性有所幫助。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路高壓電源,由上、下兩部分組成;其特征是:上部分包括倍壓部分、兩只變壓器、屏蔽板、輸入插座、輸出插座和殼體;在殼體上將兩只變壓器及倍壓部分隔成相互獨立的方槽;倍壓部分及兩只變壓器分別裝入對應的方槽,在方槽上面覆蓋屏蔽板,使上部分成為密閉的一部分;輸入插座位于殼體上遠離變壓器的另一邊;輸入插座固定在殼體上,其提供的輸入電壓用導線穿過倍壓部分及屏蔽板,焊接到印制板上,變壓器與印制板的連線也穿過屏蔽板,屏蔽板左右兩邊留出線孔,左邊是輸入線孔,右邊是變壓器到印制板的線孔;變壓器與倍壓部分的連線從對應的方槽壁上開出小槽通過;輸出插座固定在殼體上,并位于倍壓部分的正上面;下部分包括印制板和底蓋板;印制板與底蓋板固定,底蓋板與上部分進行對接組合,殼體與底蓋板之間采用嵌套式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多路高壓電源,由上、下兩部分組成;其特征是 上部分包括倍壓部分、兩只變壓器、屏蔽板、輸入插座、輸出插座和殼體;在殼體上將兩只變壓器及倍壓部分隔成相互獨立的方槽;倍壓部分及兩只變壓器分別裝入對應的方槽,在方槽上面覆蓋屏蔽板,使上部分成為密閉的一部分;輸入插座位于殼體上遠離變壓器的另一邊;輸入插座固定在殼體上,其提供的輸入電壓用導線穿過倍壓部分及屏蔽板,焊接到印制板上,變壓器與印制板的連線也穿過屏蔽板,屏蔽板左右兩邊留出線孔,左邊是輸入線孔,右邊是變壓器到印制板的線孔;變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蔣立昕,蔣春艷,
申請(專利權)人:洛陽隆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