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電動機制造的密封領域,公開一種機械密封結構,實現電動機轉軸端部的機械密封。包括迷宮密封環、靜環配O型密封圈;密封蓋;彈簧;微調螺栓;靜環支架;靜環;動環;動環配O型密封圈;擋圈;軸。所述的迷宮密封環、密封蓋、靜環、靜環支架、動環形成泄壓空腔;所述的迷宮密封環采用弧形溝槽結構;所述的靜環支架配靜密封0型密封圈結構;所述動環配靜密封O型密封圈結構;所述的靜環采用高耐磨材料;所述彈簧配合第一調節空隙、第二調節空隙實現了機械整體密封腔的伸縮微調;所述的微調螺栓與彈簧實現機械密封腔體的漲緊度控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緊湊、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密封效果顯著和具有較高的經濟性的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動機制造的密封領域,具體說是一種實現電動機轉軸端部的機械密封裝置。
技術介紹
煤礦井下使用電動機,體積小、工作環境惡劣。一方面在采煤過程中,采煤機組通常會采用高壓噴射水,進行降低巷道煤塵和使機組截齒冷卻,不可避免的噴射的高壓冷卻水會噴濺到電機表面;另一方面,電動機軸伸與機組的減速齒輪相連接并傳動,齒輪潤滑油也很容易流入電機腔內。因此,電機轉軸處密封結構設計是實現電動機整體防護等級的關鍵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實現電動機轉軸端部的機械密封結構,具體技術方案是一種機械密封結構,包括迷宮密封環I、靜環配O型密封圈2、密封蓋3、連鎖裝置、靜環支架6 ;靜環7 ;動環8 ;動環配O型密封圈9 ;擋圈10 ;軸11與迷宮密封環I、密封蓋3、靜環7、靜環支架6、動環8組成一個密封空腔;所述迷宮密封環I固定在密封蓋3上,迷宮密封環I內設置油槽101,所述迷宮密封環I與軸11為間隙配合;所述密封蓋3上設置連鎖裝置,所述連鎖裝置將靜環支架6固定在密封蓋3上;靜環7與靜環支架6為過盈配合裝配在一起,動環8與軸11為靜配合,動環8與靜環7通過相接觸端面的油膜形成緊密配合;所述密封蓋3與靜環支架6間設置靜環配O型密封圈2 ;動環8與軸11間設置動環配O型密封圈9。為配合不同的長度要求,所述連鎖裝置包括彈簧4和微調螺栓5,微調螺栓5實現預緊力漲緊度的微調,彈簧4的彈力實現伸縮微調。所述密封蓋3預留第一調節空隙30和第二調節空隙40。所述靜環支架6、靜環7、軸11、動環8與密封蓋3間設置卸壓空腔。在空腔內預留較大空間,通過動靜環的摩擦配合不斷把高壓氣體釋放出去,實現阻止、緩解泄漏的目的所述靜環7設置涂層,所述涂層材料為三氧化二鋁或氧化二鉻。所述迷宮密封環I材料為聚四氟乙烯橡膠。本技術的優點是I.密封裝置結構緊湊,可實現體積較小電動機的端部密封結構;2.密封裝置結構合理、簡單;3.密封裝置使用后,密封效果明顯提高,具有較高的經濟性。4.適應不同長度的軸的密封。附圖說明圖I為密封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為靜環示意圖;圖3為動環示意圖;圖4為迷宮密封環示意圖;其中I為迷宮密封環;2為靜環配O型密封圈;3為密封蓋;4為彈簧;5為微調螺栓;6為靜環支架;7為靜環;8為動環;9為動環配O型密封圈;10為擋圈;11為軸;50為軸伸端(電動機腔體外);20為卸壓空腔;30為第一調節空隙;40為第二調節空隙。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技術機械密封裝置工作介質為油脂潤滑;使用溫度〈120。;密封腔壓為常壓;機械轉軸額定轉速小于1500rpm。如圖I所示,本技術結構包括迷宮密封環I、靜環配O型密封圈2 ;密封蓋3 ;彈簧4 ;微調螺栓5 ;靜環支架6 ;靜環7 ;動環8 ;動環配O型密封圈9 ;擋圈10 ;軸11。迷宮密封環I采用弧形溝槽結構。迷宮密封環I配合工作環境選取相對溫度等級的耐磨材料,適當考慮材料的高溫不軟化、低溫不硬化和脆化;材料壓縮性回彈性;耐老化性;摩擦系數小等特點。當電動機額定轉速在1500rpm時,煤礦井下惡劣環境下,可優選聚四氟乙烯橡膠,其具有突出的耐熱、耐油性。在結構上,首先降低迷宮密封環I與軸11的配合間隙;在迷宮密封環I內表面加工環形油槽101 (圖4所示),間隙實現截流,油槽101形成膨脹空腔,主要作用是增大液體對低壓腔的阻力,使泄漏量減少;其次溝槽能夠使壓力沿周向分布均勻,減少配合面的摩擦。靜環7 (圖2所示)與靜環支架6為過盈配合裝配在一起,通過連鎖裝置實現靜環7與動環8的全封閉密封腔體。靜環7采用高耐磨金屬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導熱性,且表面光滑,涂有耐磨層,涂層材料一般為三氧化二鋁或氧化二鉻。為防止高溫脆化、斷裂,將其嵌入靜環支架6內。動環8 (圖3所示)隨轉軸一起旋轉,采用高耐磨石墨材料制成。動環8與軸11通過過盈配合裝配在一起,動環8與靜環7是通過端面的油膜形成緊密配合,實現氣體阻漏,并靠著端面的摩擦力使密封腔內少量氣體排出并減小發熱量。動環8與靜環7是依靠表面相對運動的摩擦阻力實現的間隙密封。電動機的維修周期較長,一般為半年或一年,通過材料的選擇可以延長維修周期。當動靜環長期接觸磨損后,可直接卸下靜環裝置,從軸上取下動環8,更換簡單、方便。連鎖裝置是通過密封蓋3與靜環支架6通過微調螺栓5實現預緊力漲緊度的微調,再通過彈簧4的彈力實現伸縮微調。例如,本技術的密封裝置放置在電動機軸伸端時,當電動機額定運行后,電動機軸承溫升會升高,轉軸會發生熱漲伸長現象,現可通過彈簧4的預緊量,實現卸壓空腔20的整體密封效果,通過預留的第一調節空隙30、第二調節空隙40進行電動機軸伸縮調整。靜環支架6與微調螺栓5配合面攻制螺紋,隨轉軸的尺寸不同,在圓周方向可分布不同數量的微調螺栓5和彈簧4,彈簧壓縮量按規定調整,不允許有過大或過小的現象,從而實現各工況整體密封腔設計。靜環支架6、動環8勻配合采用靜密封結構。采用高耐磨氟橡膠制成的O型密封圈,適當提高其壓縮量,現O型密封圈溝槽和尺寸已標準化、成本低,做為靜密封使用時幾乎做到無泄漏,效果良好。迷宮密封環I、密封蓋3、靜環7、靜環支架6、動環8組成一個密封空腔。例如,電動機高速旋轉過程中,由于零部件發熱的影響,在第二調節空隙40與電動機主腔體外部軸伸端50會產生一定壓力差,迫使外部液體向腔內流入。首先通過迷宮密封環I組成的溝槽密封結構,降低壓差。在空腔內預留較大空間,通過動靜環的摩擦配合再不斷把高壓氣體釋放出去,實現阻止、緩解泄漏的目的。本技術實現了電動機轉軸端部的機械密封。所述的迷宮密封環I、密封蓋3、靜環7、靜環支架6、動環8形成泄壓空腔;所述的迷宮密封環I采用弧形溝槽結構;所述的靜環支架6配靜密封O型密封圈結構;所述動環8配靜密封O型密封圈結構;所述的靜環7采用高耐磨材料;所述彈簧4配合第一調節空隙30、第二調節 空隙40實現了機械整體密封腔的伸縮微調;所述的微調螺栓5與彈簧4實現機械密封腔體的漲緊度控制。本技術具有結構緊湊、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密封效果顯著和具有較高的經濟性的優點。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機械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迷宮密封環、靜環配O型密封圈、密封蓋、連鎖裝置、靜環支架、靜環;動環、動環配O型密封圈、擋圈;軸與迷宮密封環、密封蓋、靜環、靜環支架、動環組成一個密封空腔;所述迷宮密封環固定在密封蓋上,迷宮密封環內設置油槽,所述迷宮密封環與軸為間隙配合;所述密封蓋上設置連鎖裝置,所述連鎖裝置將靜環支架固定在密封蓋上;靜環與靜環支架為過盈配合裝配在一起,動環與軸為靜配合,動環與靜環通過相接觸端面的油膜形成緊密配合;所述密封蓋與靜環支架間設置靜環配O型密封圈;動環與軸間設置動環配O型密封圈。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機械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迷宮密封環、靜環配O型密封圈、密封蓋、連鎖裝置、靜環支架、靜環;動環、動環配O型密封圈、擋圈;軸與迷宮密封環、密封蓋、靜環、靜環支架、動環組成一個密封空腔;所述迷宮密封環固定在密封蓋上,迷宮密封環內設置油槽,所述迷宮密封環與軸為間隙配合;所述密封蓋上設置連鎖裝置,所述連鎖裝置將靜環支架固定在密封蓋上;靜環與靜環支架為過盈配合裝配在一起,動環與軸為靜配合,動環與靜環通過相接觸端面的油膜形成緊密配合;所述密封蓋與靜環支架間設置靜環配O...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范作智,賈利滿,王萬珍,康爍,
申請(專利權)人:撫順煤礦電機制造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