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畫面疊加的顯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內側顯示板、外側顯示板、第一燈管、第二燈管、第三燈管及第四燈管;所述內側顯示板用于接收背景數據的輸入接口接收服務器發送的背景數據;所述外側顯示板用于接收材質板數據的輸入接口接收材質生成器發送的材質板數據;所述第一個燈管水平放置于所述內側顯示板與外側顯示板之間的頂部;所述第二燈管水平放置于所述內側顯示板與外側顯示板之間的底部;所述第三燈管垂直放置于所述內側顯示板與外側顯示板之間的右側;所述第四燈管垂直放置于所述內側顯示板與外側顯示板之間的左側。采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的裝置,極大地提高節目的畫面質量,增強了圖像的凹凸感。(*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廣播電視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畫面疊加的顯示器。
技術介紹
現在觀眾所觀看的電影、電視劇等影片,都會通過后期制作添加特效。而為了凸顯影片的質感通常會添加材質板特效。現在觀眾觀看影片已經不局限于影片的故事情節,更多的是影片添加的特效所帶來的視覺震撼。因此,更多的特效被漸漸的開發出來。為了反映出現實環境中凹凸不平的視覺效果比如褶皺,粗糙的磚墻,斑駁的城墻等,迫切需要在視頻編緝中滿足用戶的這種需求。視頻圖像作為二維圖像無法表現出這種效果,材質板特技就是一種基于3D場景的模擬粗糙表面的方法。通過不同的材質貼圖,按照貼圖的顏色信息計算出相關的高度信息,然后結合光照渲染技術,并混合視頻圖像,使其表現出一種凹凸不平的感覺。 專利技術人在進行研發過程中發現,現有技術中并不存在畫面疊加顯示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畫面疊加的顯示器,極大地提高節目的畫面質量,增強了圖像的凹凸感。該設備包括—種畫面疊加的顯示器,包括外側顯示板、內側顯示板、第一燈管、第二燈管、第三燈管及第四燈管;所述內側顯示板用于接收背景數據的輸入接口接收服務器發送的背景數據;所述外側顯示板用于接收材質板數據的輸入接口接收材質生成器發送的材質板數據;所述第一個燈管位于所述內側顯示板與外側顯示板之間的頂部;所述第二燈管位于所述內側顯示板與外側顯示板之間的底部;所述第三燈管位于所述內側顯示板與外側顯示板之間的右側;所述第四燈管位于所述內側顯示板與外側顯示板之間的左側;其中,所述外側顯示板為透明材質。所述第一燈管、第二燈管、第三燈管及第四燈管上分別設置光調節器。所述第一燈管、第二燈管、第三燈管及第四燈管為白熾燈。所述內側顯示板為LED屏幕。根據本技術的實施方式,通過設置內側與外側兩個顯示板,并在內外顯示板的夾層中設置燈管,實現了畫面疊加。極大地提高節目的畫面質量,增強了圖像的凹凸感。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的說明本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畫面疊加的顯示器結構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付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實施例一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畫面疊加的顯示器結構圖。如圖I所述,該設備包括一種畫面疊加的顯示器,包括內側顯示板100、外側顯示板101、第一燈管102、第 二燈管103、第三燈管104及第四燈管105。所述內側顯示板100用于接收背景數據的輸入接口接收服務器發送的背景數據,所述內側顯示板100為LED屏幕。所述外側顯示板101用于接收材質板數據的輸入接口接收材質生成器發送的材質板數據;所述外側顯示板101為透明材質。所述第一燈管、第二燈管、第三燈管及第四燈管上的亮度控制接口均與所述材質生成器連接。所述第一燈管102、第二燈管103、第三燈管104及第四燈管105為白熾燈。所述第一個燈管102水平放置于所述內側顯示板100與外側顯示板101之間的頂部;所述第二燈管103水平放置于所述內側顯示板100與外側顯示板101之間的底部;所述第三燈管104垂直放置于所述內側顯示板100與外側顯示板101之間的右側;所述第四燈管105垂直放置于所述內側顯示板100與外側顯示板101之間的左側。具體工作時,當所述內側顯示板100接收到所述服務器發送的背景數據時,所述外側顯示板101同時接收所述材質生成器發送的材質板數據,分別調節所述第一燈管102、第二燈管103、第三燈管104及第四燈管105的光照強度,增強所述外側顯示板101上材質板數據的凹凸感。根據本技術的實施方式,通過設置內側與外側兩個顯示板,并在內外顯示板的夾層中設置燈管,實現了畫面疊加。極大地提高節目的畫面質量,增強了圖像的凹凸感。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但本技術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該項技術的人在本
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以下本技術的申請專利范圍中。權利要求1.一種畫面疊加的顯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內側顯示板、外側顯示板、第一燈管、第二燈管、第三燈管及第四燈管;所述內側顯示板用于接收背景數據的輸入接口接收服務器發送的背景數據;所述外側顯示板用于接收材質板數據的輸入接口接收材質生成器發送的材質板數據;所述第一個燈管水平放置于所述內側顯示板與外側顯示板之間的頂部;所述第二燈管水平放置于所述內側顯示板與外側顯示板之間的底部;所述第三燈管垂直放置于所述內側顯示板與外側顯示板之間的右側;所述第四燈管垂直放置于所述內側顯示板與外側顯示板之間的左側;其中,所述外側顯示板為透明材質。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燈管、第二燈管、第三燈管及第四燈管上的亮度控制接口均與所述材質生成器連接。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燈管、第二燈管、第三燈管及第四燈管為白熾燈。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側顯示板為LED屏幕。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畫面疊加的顯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內側顯示板、外側顯示板、第一燈管、第二燈管、第三燈管及第四燈管;所述內側顯示板用于接收背景數據的輸入接口接收服務器發送的背景數據;所述外側顯示板用于接收材質板數據的輸入接口接收材質生成器發送的材質板數據;所述第一個燈管水平放置于所述內側顯示板與外側顯示板之間的頂部;所述第二燈管水平放置于所述內側顯示板與外側顯示板之間的底部;所述第三燈管垂直放置于所述內側顯示板與外側顯示板之間的右側;所述第四燈管垂直放置于所述內側顯示板與外側顯示板之間的左側。采用本技術公開的裝置,極大地提高節目的畫面質量,增強了圖像的凹凸感。文檔編號G09F9/33GK202711611SQ20122025487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1日專利技術者劉小輝 申請人:新奧特(北京)視頻技術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畫面疊加的顯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內側顯示板、外側顯示板、第一燈管、第二燈管、第三燈管及第四燈管;所述內側顯示板用于接收背景數據的輸入接口接收服務器發送的背景數據;所述外側顯示板用于接收材質板數據的輸入接口接收材質生成器發送的材質板數據;所述第一個燈管水平放置于所述內側顯示板與外側顯示板之間的頂部;所述第二燈管水平放置于所述內側顯示板與外側顯示板之間的底部;所述第三燈管垂直放置于所述內側顯示板與外側顯示板之間的右側;所述第四燈管垂直放置于所述內側顯示板與外側顯示板之間的左側;其中,所述外側顯示板為透明材質。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小輝,
申請(專利權)人:新奧特北京視頻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