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制冷設備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冷柜結構。所述的冷柜結構包括柜體與內膽,在內膽的外側壁上設置有蒸發器管,蒸發器管包括上部管體、與上部管體連通的下部管體,其中,上部管體是由圓管等距向下繞置而成的,并且上部管體比下部管體排布密集,蒸發器管的上部管體位于冷柜的柜口處。蒸發器管的上部管體排布密集,有利于增大蒸發器管與內膽的換熱面積,加速冷卻柜口處的食物等,同時,由于內膽上部的冷氣較重,向內膽的下部方向下沉,降低了內膽下部的溫度,使得柜體內部溫度更加均勻,減少了試驗過程中冷柜的開機時間,降低了開停比,降低了試驗過程中的耗電量。(*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制冷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冷柜結構。
技術介紹
隨著能源資源的日趨緊張,耗電量成為人們在購買家用電器時考慮的重要因素。在炎熱的夏天,制冷家電,如冷柜等的耗電量在整個家用電器耗電量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比重,如何能夠降低制冷家電的耗電量,做好節省減排,成為世界性范圍內的研究課題;為此,家電產品的耗電量高低成為衡量一個企業科技研發能力的重要指標,擁有節能的家電產品,無疑會顯著提升企業的產品競爭力,為企業的發展增加必要的籌碼。專利技術人發現,在實驗室做冷柜的耗電量測試時,由于現有的冷柜蒸發器管排布方式通常為均勻排布,內膽的下部冷凍速度較快,而靠近柜口處的內膽上部則會出現食品融·化現象,內膽的上部與下部溫差較大,試驗過程中冷柜的開機時間長,耗電量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冷柜結構,能夠使得冰柜的柜體內部制冷均勻,減少試驗過程中冷柜的開機時間,降低開停比,從而降低試驗過程中冷柜的耗電量。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冷柜結構,包括柜體與內膽,在內膽的外側壁上設置有蒸發器管,所述蒸發器管包括上部管體與下部管體,該上部管體與下部管體連通;其中,上部管體是由圓管等距向下繞置而成的,且上部管體比下部管體排布密集。優選的,上部管體的繞置間距為25mm 35mm,上部管體位于冷柜的柜口處。蒸發器管的上部管體排布密集,有利于增加蒸發器管與內膽的換熱面積,使得冷柜口處的最熱M包快速制冷,同時由于冷氣較重,向內膽的下部下沉,既降低了內膽下部的溫度,又可以縮小內膽上部與下部之間的溫差,使得柜體內部溫度更加均勻,減少了試驗過程中冷柜的開機時間,降低了冷柜的開停比,從而降低了試驗過程中的耗電量。進一步的,在蒸發器管的外側貼附一層鋁箔膠帶。進一步的,在柜體與內膽之間的其余部分填充有發泡保溫材料。本技術與現有的冷柜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技術中的冷柜結構,其蒸發器管包括連通的上部管體與下部管體,上部管體是由是由圓管等距向下繞置而成的,并且上部管體比下部管體排布密集,蒸發器管的上部管體排布密集,有利于增加蒸發器管與內膽的換熱面積,在制冷過程中,本技術中的冷柜柜口處的溫度比現有的冷柜蒸發器管排布方式中柜口處的溫度低2 3°C,同時,由于冷氣較重,向內膽的下部方向下沉,既降低了內膽下部的溫度,又減小了冷柜內膽上部與下部的溫差,本技術中蒸發器管的排布方式,使得柜體內部溫度保持在_18°C以下時,溫差不會超過2°C,柜體內部的溫度更加均勻,有利于快速冷卻食物等,減少了試驗過程中冷柜的開機時間,降低了冷柜的開停比,從而降低了試驗過程中的耗電量。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中一種冷柜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的局部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結合圖I至圖2所示,一種冷柜結構,包括柜體與內膽1,在內膽的外側壁上設置有蒸發器管2,該蒸發器管包括上部管體與下部管體,該上部管體與下部管體連通,其中,上部管體是由圓管等距向下繞置而成的,優選的,上部管體的繞置間距為30mm左右,并且上部管體比下部管體排布密集,蒸發器管的上部管體位于冷柜的柜口處。所指繞置間距,是指圓管在向下繞置形成上部管體后,a點與b點之間的間距。蒸發器管的上部管體排布密集,有利于增加蒸發器管與內膽的換熱面積,通過制冷劑在蒸發器管內的換熱,使得冷柜柜口處的溫度比現有的冷柜蒸發器管排布方式中柜口處的溫度低2 :TC,在進行耗電量試驗時,由于最熱包一般位于柜口處的M包,本技術中的蒸發器管排布方式,使得柜口處的溫度迅速降低,快速冷柜最熱M包。其中,M包為試驗過程中測試冰柜耗電量的試驗包。同時,由于冷氣較重,會向內膽的下部方向下沉,既降低了內膽下部的溫度,又可以縮小內膽上部與下部之間的溫差,本技術中蒸發器管的排布方式,使得柜體內部溫度保持在-18°C以下時,溫差不會超過2°C,柜體內部溫度更加均勻,有利于快速冷卻食物等,在進行耗電量試驗時,以較低檔位完成耗電量試驗,縮短了開機時間,降低了冷柜的開停比,從而降低試驗過程中的耗電量。依靠冷柜的溫度控制器感受蒸發器管下部的溫度,可以減少冷柜的開機時間,在保證性能的同時,有效降低了耗電量水平,從而減少了污染物排放。蒸發器管的外側貼附一層鋁箔膠帶,保證蒸發器管與內膽的外側壁之間的粘貼質量,增大蒸發器管與內膽的換熱面積,維持上部管體恒定的繞置間距。在柜體與內膽之間的其余部分填充有發泡保溫材料。當然,上述說明并不是對本技術的限制,本技術也并不限于上述舉例,應當說明的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說明書的教導下,所作出的任何改變、變形或替換形式,均落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理應受到本技術的保護。權利要求1.一種冷柜結構,包括柜體與內膽,在內膽的外側壁上設置有蒸發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發器管包括上部管體與下部管體,該上部管體與下部管體連通;其中,上部管體是由圓管等距向下繞置而成的,且上部管體比下部管體排布密集。2.根據權利要去I所述的一種冷柜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管體的繞置間距為25mm 35mm0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冷柜結構,其特征在于在蒸發器管的外側貼附一層鋁箔膠帶。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冷柜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柜體與內膽之間的其余部分填充有發泡保溫材料。專利摘要本技術屬于制冷設備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冷柜結構。所述的冷柜結構包括柜體與內膽,在內膽的外側壁上設置有蒸發器管,蒸發器管包括上部管體、與上部管體連通的下部管體,其中,上部管體是由圓管等距向下繞置而成的,并且上部管體比下部管體排布密集,蒸發器管的上部管體位于冷柜的柜口處。蒸發器管的上部管體排布密集,有利于增大蒸發器管與內膽的換熱面積,加速冷卻柜口處的食物等,同時,由于內膽上部的冷氣較重,向內膽的下部方向下沉,降低了內膽下部的溫度,使得柜體內部溫度更加均勻,減少了試驗過程中冷柜的開機時間,降低了開停比,降低了試驗過程中的耗電量。文檔編號F25D19/00GK202709606SQ20122036170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5日專利技術者丁廣龍, 范大鵬, 宋楠, 朱陽春, 郭碩, 王衛 申請人:澳柯瑪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冷柜結構,包括柜體與內膽,在內膽的外側壁上設置有蒸發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發器管包括上部管體與下部管體,該上部管體與下部管體連通;其中,上部管體是由圓管等距向下繞置而成的,且上部管體比下部管體排布密集。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丁廣龍,范大鵬,宋楠,朱陽春,郭碩,王衛,
申請(專利權)人:澳柯瑪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