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U型聯集管集熱器,包括進水管、出水管、U型聯集管、吸熱翅片;U型聯集管穿過吸熱翅片,固定連接在進水管和出水管上;進水管、出水管為上下、左右錯位布局,U型聯集管、吸熱翅片與水平方向的夾角與平均太陽高度角一致。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吸熱翅片為雙孔結構,便于固定到U型聯集管上,進行焊接,提高了生產效率,U型聯集管固定到進水管和出水管時的角度的設計,變成了吸熱翅片帶一定的角度,省去了安裝到陽臺時的支架,同時也避免了當U型聯集管水平放置時,必須穿過進水管和出水管時中的一個管子的麻煩,減少了加工中的焊接量。(*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太陽能集熱器
,涉及一種U型聯集管集熱器。
技術介紹
普通陽臺壁掛的太陽能集熱器中,U型聯集管結構的是最常見的,有一種結構是金屬與玻璃壓封的,在采用這種結構時,通常的做法是U型聯集管焊接好吸熱翅片后,U型聯集管中的一個長管子要穿過進水管,再連接到出水管上去,這樣的話,進水管上要做一個通孔,并且在焊接時,該管通孔的地方都要焊接,增加了焊接量,要組裝時,由于出水管的孔與進水管的孔對齊才能焊接,若是兩個孔對齊比較好處理,而這里卻是三個孔對齊,所以給組裝帶來了難度。 另外,當安裝到陽臺上去的時候,為了使吸熱翅片更好的接受太陽光照射,還先需要在陽臺的外墻上事先安裝好支架,支架是帶一定角度的,集熱器再安裝到該支架上去,這樣,從開始一直到現在,操作起來比較麻煩,生產速度也不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U型聯集管集熱器,吸熱翅片為雙孔結構,便于固定到U型聯集管上,進行焊接,提高了生產效率,U型聯集管固定到進水管和出水管時的角度的設計,變成了吸熱翅片帶一定的角度,省去了安裝到陽臺時的支架,同時也避免了當U型聯集管水平放置時,必須穿過進水管和出水管時中的一個管子的麻煩,減少了加工中的焊接量。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U型聯集管集熱器,包括進水管、出水管、U型聯集管、吸熱翅片;U型聯集管穿過吸熱翅片,固定連接在進水管和出水管上;進水管、出水管為上下、左右錯位布局,U型聯集管與吸熱翅片與水平方向的夾角與平均太陽高度角一致。所述吸熱翅片是擠壓成型的,上面有兩個孔,便于U型聯集管穿進吸熱翅片內固定,再把吸熱翅片焊接在U型聯集管上。進水管和出水管設有孔,這兩個管子都是一端開口一端封閉,組裝時,有孔的都放在同一側,進水管、出水管為一上一下、一左一右的布局結構,進水管與出水管的上下距離是變化的,這個距離決定了 U型聯集管焊接到進水管和出水管的孔時,與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這樣,U型聯集管與吸熱翅片就帶有一定的角度了,角度的設計與當地年平均太陽高度角一致。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固定到U型聯集管上,進行焊接,提高了生產效率;U型聯集管固定到進水管和出水管時的角度的設計,變成了吸熱翅片帶一定的角度,省去了安裝到陽臺時的支架,同時也避免了當U型聯集管水平放置時,必須穿過進水管和出水管時中的一個管子的麻煩,減少了加工中的焊接量。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平面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右視圖。圖3為本技術的側視圖。圖4為吸熱翅片的主視圖。圖中,I、進水管;2、出水管;3、U型聯集管;4、吸熱翅片;5、孔;6、雙孔。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圖I至圖3中,本實施例的U型聯集管集熱器,包括進水管I、出水管2、U型聯集管3、吸熱翅片4 ;圖4為吸熱翅片的主視圖,所述吸熱翅片4是擠壓成型的,上面設有雙孔6,便于U型聯集管3穿進吸熱翅片4內固定,再把吸熱翅片4焊接在U型聯集管3上;進水管I和出水管設有孔5,這兩個管子都是一端開口一端封閉,組裝時,有孔5的都放在同一偵牝進水管I、出水管2為一上一下、一左一右的布局結構,進水管I與出水管2的上下距離是能夠變化的,這個距離決定了 U型聯集管3焊接到進水管I和出水管2的孔5時,與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這樣,U型聯集管3與帶雙孔的吸熱翅片4就帶有一定的角度了,角度的設計與當地年平均太陽高度角一致。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技術保護范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以內。權利要求1.一種U型聯集管集熱器,其特征是,包括進水管、出水管、U型聯集管、吸熱翅片山型聯集管穿過吸熱翅片,固定連接在進水管和出水管上;進水管、出水管為上下、左右錯位布局,U型聯集管、吸熱翅片與水平方向的夾角與平均太陽高度角一致。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U型聯集管集熱器,其特征是,所述吸熱翅片是擠壓成型的。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U型聯集管集熱器,其特征是,所述吸熱翅片上面設有兩個孔,U型聯集管通過兩個孔穿過吸熱翅片。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U型聯集管集熱器,其特征是,所述進水管和出水管設有孔,吸熱翅片通過孔固定在進水管和出水管上。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U型聯集管集熱器,其特征是,所述進水管和出水管上的孔設置在同一側。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U型聯集管集熱器,其特征是,所述進水管和出水管均為一端開口一端封閉。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U型聯集管集熱器,其特征是,所述吸熱翅片焊接固定在U型聯集管上。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U型聯集管集熱器,其特征是,所述U型聯集管焊接固定在進水管和出水管上。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U型聯集管集熱器,包括進水管、出水管、U型聯集管、吸熱翅片;U型聯集管穿過吸熱翅片,固定連接在進水管和出水管上;進水管、出水管為上下、左右錯位布局,U型聯集管、吸熱翅片與水平方向的夾角與平均太陽高度角一致。本技術的吸熱翅片為雙孔結構,便于固定到U型聯集管上,進行焊接,提高了生產效率,U型聯集管固定到進水管和出水管時的角度的設計,變成了吸熱翅片帶一定的角度,省去了安裝到陽臺時的支架,同時也避免了當U型聯集管水平放置時,必須穿過進水管和出水管時中的一個管子的麻煩,減少了加工中的焊接量。文檔編號F24J2/26GK202709503SQ20122021222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1日專利技術者董吉斌, 羅震 申請人:山東聚力太陽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U型聯集管集熱器,其特征是,包括進水管、出水管、U型聯集管、吸熱翅片;U型聯集管穿過吸熱翅片,固定連接在進水管和出水管上;進水管、出水管為上下、左右錯位布局,U型聯集管、吸熱翅片與水平方向的夾角與平均太陽高度角一致。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董吉斌,羅震,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聚力太陽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