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太陽能野外露營燈,包括殼體、設置于所述殼體內的照明系統、用于為所述照明系統供電的充電電池、對所述充電電池進行充電的充電電路,以及控制所述照明系統運作的光源控制電路,所述充電電路設置有與所述充電電池電連接以對所述充電電池進行太陽能充電的太陽能電池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太陽能野外露營燈通過采用太陽能電池板為充電電池充電,實現無市電狀態下的持續充電,保證設備的正常使用,并設置多種照明模式,滿足不同照明需求,同時通過輸出接口模塊實現數碼設備的移動充電功能,使用方便,實用性強,適用范圍廣。(*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戶外照明燈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太陽能野外露營燈。
技術介紹
現有的LED燈具普遍通過市電供電或內置的電池進行供電,充供電模式單一,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存在著很大的不便,特別是對于在戶外使用的手電筒、野營燈具等,常常會因為電池電量耗盡而又未能及時連接市電進行充電導致無法持續使用。目前市場上雖然也涌現了一些通過太陽能進行充電的LED燈具,但普遍存在著充電模式不合理、體積過大、攜帶不便,且眩光嚴重、功能單一等諸多問題,不能很好的適用于戶外燈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實施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太陽能野外露營燈,實現無市電狀態下的持續充電,且滿足不同照明需求。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實施例提出了一種太陽能野外露營燈,包括殼體、設置于所述殼體內的照明系統、用于為所述照明系統供電的充電電池、對所述充電電池進行充電的充電電路,以及控制所述照明系統運作的光源控制電路,所述充電電路設置有與所述充電電池電連接以對所述充電電池進行太陽能充電的太陽能電池板。進一步地,所述照明系統包括分別與所述充電電池電連接的并通過所述光源控制電路控制運作的背光源模塊及手電筒模塊,所述光源控制電路上設置有用于轉換開啟所述背光源模塊及手電筒模塊的光源轉換開關。進一步地,所述背光源模塊包括設置有第一發光源的柔性線路板,以及與所述柔性線路板相抵接的以對所述第一發光源發出的光進行散射傳播的導光板。進一步地,所述柔性線路板設置于所述導光板的側邊,所述導光板背面還設置有一反光膜。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發光源均勻排布于所述柔性線路板上,所述導光板與所述柔性線路板相抵接的側邊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發光源外輪廓相吻合的以容置所述第一發光源的凹槽。進一步地,所述手電筒模塊包括第二發光源、套設于所述第二發光源外圍的光杯,以及設置于所述殼體上用于罩蓋所述第二發光源的燈頭蓋。進一步地,所述充電電路還包括恒壓充電電路、充電狀態檢測電路,以及與所述恒壓充電電路、充電狀態檢測電路電連接的充電接口模塊,所述恒壓充電電路和充電狀態檢測電路串接后與所述充電電池并聯。進一步地,所述充電狀態檢測電路設置有用于顯示充電狀態的指示燈。進一步地,所述太陽能野外露營燈還設置有放電電路,所述放電電路包括恒壓輸出電路、輸出電流檢測電路,以及與所述恒壓輸出電路、輸出電流檢測電路電連接的輸出接口模塊,所述恒壓輸出電路和輸出電流檢測電路串接后與所述充電電池并聯。進一步地,所述充電接口模塊及輸出接口模塊為USB接口模塊。本技術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將充電電池連接太陽能電池板直接采用太陽能為充電電池進行充電,實現野外無市電狀態下的持續充供電;設置手電筒及背光源兩種照明模式,滿足不同光照需求;同時,設置有對外充電接口,實現移動充電功能,有效保證野外無市電狀態下的其他數碼產品的正常使用。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的太陽能野外露營燈的立體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的太陽能野外露營燈的另一視角立體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的太陽能野外露營燈的爆炸圖。 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的太陽能野外露營燈的另一視角爆炸圖。圖5是本技術實施例的太陽能野外露營燈的電路原理圖。具體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結合,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f圖5所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太陽能野外露營燈,包括殼體10、設置于所述殼體10內的照明系統20、用于為所述照明系統20供電的充電電池30、對所述充電電池30進行充電的充電電路,以及控制所述照明系統20運作的光源控制電路。請參閱圖3及圖4,本技術實施例的所述充電電路及光源控制電路集成于一主控線路板40上,所述充電電池30固設于所述主控線路板40上,所述照明系統20與所述主控線路板40電連接。可以理解的,所述充電電池30可采用現有技術中任何一種可重復充放電的電池,本技術實施例中,所述充電電池30具體設置為可充電的鋰離子電池。所述充電電池30設置有保護電路,用于對所述鋰離子電池本身進行相應的過充電、過放電、過電流及短路保護。所述充電電路包括恒壓充電電路及充電狀態檢測電路,所述恒壓充電電路和充電狀態檢測電路串接后與所述充電電池30并聯。所述充電狀態檢測電路設置有用于顯示充電狀態的指示燈51。所述充電電路上設置有通過所述恒壓充電電路、充電狀態檢測電路與所述充電電池30電連接以對所述充電電池30進行太陽能充電的太陽能電池板52,采用所述太陽能電池板52對所述充電電池30進行充電,利用陽光照射,即可直接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實現戶外、野外等無市電狀態下的持續充供電,有效提高所述太陽能野外露營燈的使用性能及適用范圍。本技術實施例中,所述充電電路同時還設置有通過市電等外接電源進行充電的充電接口模塊53,以方便用戶在不同環境下選擇適合的的充電方式,本技術實施例中,所述充電接口模塊53設置為USB接口模塊。本技術實施例采用兩種充電模式,除傳統的外部電源直充方式外,還采用所述太陽能電池板52將光能轉換為電能儲存在所述充電電池30內,當有陽光照射在所述太陽能電池板52上時,所述充電狀態檢測電路開始工作,所述指示燈51被點亮,所述充電電池30進入充電狀態。所述照明系統20包括分別與所述充電電池30電連接的并通過所述光源控制電路控制運作的背光源模塊21及手電筒模塊22。所述光源控制電路上設置有用于轉換并交替開啟所述背光源模塊21及手電筒模塊22的光源轉換開關23。作為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所述照明系統20也可僅設置為所述背光源模塊21,或者僅設置為所述手電筒模塊22。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所述背光源模塊21設置為側光式,具體的,所述背光源模塊21包括設置有第一發光源211的柔性線路板212,以及與所述柔性線路板212相抵接的以對所述第一發光源211發出的光進行散射傳播的導光板213。如圖3、圖4所示,本技術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發光源211為均勻排布于所述柔性線路板212上LED貼片燈珠,所述柔性線路板212設置于所述導光板213的外圍,所述導光板213與所述柔性線路板212相抵接側邊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發光源211外輪廓相吻合的以容置所述第一發光源211的·凹槽214。作為一種實施方式,在滿足光照度的前提下,所述第一發光源211也可根據設計需求僅設置于導光板213的一側邊或兩側邊或三側邊。所述導光板213的與所主控線路板40相抵接的背面設置有一用于實現光的反射以提高光的利用率的反光膜215,所述導光板213的相對所述反光膜215的投光面設置有一半透明膜216并最終抵設于所述殼體10的對應安裝位上形成背光源,所述殼體10對應于所述背光源模塊21的安裝位設置為透明殼體。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背光源模塊21還可設置為直下式,即將所述第一發光源211設置于所述導光板213的背面,實現光源的直下式投射。所述手電筒模塊22采用現有常用的結構,其包括第二發光源221、套設于所述第二發光源221外圍的光杯222,以及設置于所述殼體10上用于罩蓋所述第二發光源221的燈頭蓋223,所述燈頭蓋223正對所述第二發光源221處設置有供光穿出的鏡片。所述背光源模塊21光線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太陽能野外露營燈,包括殼體、設置于所述殼體內的照明系統、用于為所述照明系統供電的充電電池、對所述充電電池進行充電的充電電路,以及控制所述照明系統運作的光源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電電路設置有與所述充電電池電連接以對所述充電電池進行太陽能充電的太陽能電池板。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春,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旭日東方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