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小尺寸的LED背光板以及包含該背光板的顯示屏裝置,所述LED背光板包含:兩個位于一個導光板兩側邊的LED光棒,各LED光棒上分布著數個LED光源,而使得該LED光源可發射出來;一反射片,該反射片位于該導光板的下方;一擴散片,該擴散片位于該導光板的上方;兩相平行的菱片,位于該擴散片的上方,各菱片上分別分布數個平行的菱狀柱;兩菱片上的菱狀柱的分布方向相差90度;以及一偏光增亮膜,該偏光增亮膜位于該兩相平行菱片上方。所述顯示屏裝置包括該LED背光板和一個LCD顯示屏,該LCD顯示屏設于該偏光增亮膜的上方。因兩導光板兩側具有光線射入,所以整體光源可以增強2~2.5倍,且因兩邊均有光源,所以均光的效果也較佳,整體上光線的方向性也較一致。(*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有關于一種背光板以及包含該背光板的顯示屏裝置,尤其是一種中小尺寸的LED背光板。
技術介紹
目前,在現有技術中,對于中小尺寸的LED背光板制造方式可分為直下式及側光式,在本技術中是關于側光式LED背光板。側光式LED背光板是使用LED光棒配置導光片、反射片、擴散片及導光板等而制成。其作用原理是將LED光棒所發出的光源由背光板的四周發出,并借助光學原理及作用、利用導光板將光線由外側導入至LED背光板中央,使LED背光板整體能發出較均勻的光。關于目前中小尺寸的LED背光板制造方式是使用一 LED光棒,此使用單一 LED光棒的方式常會使得LED背光板造成光源強度分布不足之外,也會使得整體發光效率下降。因此,本技術的專利技術人亟需構思一種新技術以改善其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上的問題,本技術中提出一種中小尺寸的LED背光板,其中該中小尺寸的LED背光板在其兩側均具有LED光棒,且該導光板相對于LED光棒的兩側面均刻有紋路,以集中來自光源的光線。應用上述的配置方式,因兩端具有光線射入,所以整體光源可以增強H 5倍,再者,因為兩邊均有光源,所以均光的效果也較佳,整體上光線的方向性也較一致。為達到上述的目的,本技術提出一種中小尺寸的LED背光板,包含兩LED光棒位于一個導光板兩邊,各LED光棒上分布著數個LED光源,而使得該LED光源可發射出來;當LED光棒所發出的光會進入該導光板,而將該光沿著該導光板的平面導引;一反射片,該反射片位于該導光板的下方;從該導光板溢散的光線將為該反射片所反射,而向該導光板的上方投射;一擴散片,該擴散片位于該導光板的上方,該擴散片接收來自該導光板的光線,并將各光線穿過該擴散片的時候同時也被擴散,所以整體上達到均光的效果;兩相平行疊置的菱片,位于該擴散片的上方,各菱片上分布數個平行的菱狀柱;兩菱片的菱狀柱的分布方向相差90度。其中本技術該中小尺寸的LED背光板的尺寸(即對角線的長度),為中小尺寸背光板的長度。所謂中尺寸即指LED背光板長度介于5 12英寸之間。所謂小尺寸即指LED背光板長度小于5英寸。較佳者本技術的適用長度為10. 2英寸、10. I英寸、10. 2英寸、7英寸及4. 3英寸的背光板。本技術該中小尺寸的LED背光板,其中該導光板靠近LED光棒的兩側均刻有用以集中來自該LED光棒的光源的紋路本技術另提供一種包含前述中小尺寸的LED背光板的顯示屏裝置,該裝置包括該中小尺寸的LED背光板和一個LCD顯示屏,該LCD顯示屏設于該偏光增亮膜的上方,以使該LED背光板的光進入該IXD顯示屏。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術的特征為對于中小尺寸的LED背光板在其兩側均具有LED光棒,且該導光板相對于LED光棒的兩側面均刻有紋路,以集中來自光源的光線。應用上述的配置方式,因兩端具有光線射入,所以整體光源可以增強H 5倍,再者因為兩邊均有光源,所以均光的效果也較佳,整體上光線的方向性也較一致。此外,此兩菱片的作用在于使于底部入射的光線的方向一致,以近乎垂直的方式離開該菱片的上表面,所以使穿透的光達到所需要的可用性;以及一偏光增亮膜,該偏光增亮膜位于該兩相平行菱片上方,該偏光增亮膜應用將光線中電磁向量偏光的方式而達到增亮的目的。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實施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搭配IXD顯示屏裝置的應用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實施例平面位置示意圖。其中10LED光棒20導光板30反射片40擴散片50菱片 60偏光增亮膜70LCD顯示屏裝置。具體實施方式此僅就本技術的結構組成,及所能產生的功效與優點,配合附圖,舉本技術的一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請參考圖I及圖3,本技術的中小尺寸的LED背光板,包含兩LED光棒10位于兩邊,各LED光棒10上分布著多數的LED光源,而使得該LED光源可發射出來;—導光板20,位在該兩LED光棒10之間,LED光棒10所發出的光會進入該導光板20,而將該光沿著該導光板20的平面導引;本技術中該導光板20靠近LED光棒10的兩側均刻有紋路,用以集中來自該LED光棒10的光源。—反射片30,該反射片30位于該導光板20的下方。從該導光板20溢散的光線將為該反射片30所反射,而向該導光板20的上方投射;一擴散片40,該擴散片40位于該導光板20的上方,該擴散片40接收來自該導光板20的光線,并使得各光線穿過該擴散片40的同時也被擴散,所以整體上達到均光的效果;兩相平行疊置的菱片50,位于該擴散片40的上方,各菱片50上分別分布多個平行的菱狀柱51 ;兩菱片50上的菱狀柱51的方向相差90度。此兩菱片50的作用在于使于底部入射的光線的方向一致,以近乎垂直的方式離開該菱片50的上表面,所以使穿透的光達到所需要的可用性;—偏光增亮膜60,該偏光增亮膜60位于該兩相平行的菱片50上方,該偏光增亮膜60的應用是將光線中電磁向量偏光而達到增亮的目的;如圖2所顯示,在應用本技術時可以將IXD顯示屏裝置70設于該偏光增亮膜60的上方,而使得該LED背光板的光進入該IXD顯示屏,達到所需要的光效。本技術該LED背光板的尺寸(即對角線的長度),為中小尺寸背光板的長度。所謂中尺寸即指LED背光板長度介于5 12英寸之間。所謂小尺寸即指LED背光板長度小于5英寸。較佳者本技術的背光板的長度為10. 2英寸、7英寸及4. 3英寸的背光板。本技術的特征為對于中小尺寸的LED背光板在其兩側均具有LED光棒,且該導光板相對于LED光棒的兩側面均刻有紋路,以集中來自光源的光線。應用上述的配置方式,因兩端具有光線射入,所以整體光源可以增強疒2. 5倍,再者因為兩邊均有光源,所以均光的效果也較佳,整體上光線的方向性也較一致。綜上所述,本技術人性化的體貼設計,相當符合實際需求。其具體改進現有缺點,相較于現有技術明顯具有突破性的進步優點,確實具有功效的增進,且非易于達成。上列詳細說明是針對本技術的一可行實施例的具體說明,但該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未脫離本技術技藝精神所為的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于本 技術的專利范圍中。權利要求1.一種中小尺寸的LED背光板,其特征包含 兩個LED光棒,位于一個導光板的兩側,每個LED光棒上分布著數個LED光源以使得該LED光源能發射出光; 該導光板,位于該兩個LED光棒之間,LED光棒所發出的光進入該導光板,該導光板將該光沿著該導光板的平面導引; 一個反射片,該反射片位于該導光板的下方,從該導光板溢散的光線被該反射片所反射,而向該導光板的上方投射; 一個擴散片,該擴散片位于該導光板的上方,該擴散片接收來自該導光板的光線,各光線穿過該擴散片并被擴散; 兩個相互平行疊置的菱片,位于該擴散片的上方,每個菱片上分布數個相互平行的菱狀柱;兩個菱片上的菱狀柱的分布方向相差90度;此兩個菱片使于菱片底部入射的光線以方向一致且近乎垂直的方式離開該菱片的上表面;以及 一個偏光增亮膜,該偏光增亮膜位于該兩個相互平行的菱片上方,該偏光增亮膜將光線中電磁向量偏光以增亮光線; 其中,該中小尺寸的LED背光板的尺寸小于12英寸。2.如權利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中小尺寸的LED背光板,其特征包含:兩個LED光棒,位于一個導光板的兩側,每個LED光棒上分布著數個LED光源以使得該LED光源能發射出光;該導光板,位于該兩個LED光棒之間,LED光棒所發出的光進入該導光板,該導光板將該光沿著該導光板的平面導引;?一個反射片,該反射片位于該導光板的下方,從該導光板溢散的光線被該反射片所反射,而向該導光板的上方投射;一個擴散片,該擴散片位于該導光板的上方,該擴散片接收來自該導光板的光線,各光線穿過該擴散片并被擴散;兩個相互平行疊置的菱片,位于該擴散片的上方,每個菱片上分布數個相互平行的菱狀柱;兩個菱片上的菱狀柱的分布方向相差90度;此兩個菱片使于菱片底部入射的光線以方向一致且近乎垂直的方式離開該菱片的上表面;以及一個偏光增亮膜,該偏光增亮膜位于該兩個相互平行的菱片上方,該偏光增亮膜將光線中電磁向量偏光以增亮光線;其中,該中小尺寸的LED背光板的尺寸小于12英寸。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志偉,
申請(專利權)人:吳志偉,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