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可實現不規則安裝的LED燈串,屬于LED顯示及照明技術領域,該燈串包括LED發光單元、連接件及屏體支架;所述LED發光單元包括LED燈珠、驅動板、連接器、燈板及外殼;所述外殼分為上殼和下殼,所述上殼與下殼連接后構成一容置空間,所述LED燈珠、驅動板、連接器及燈板均位于所述容置空間內;所述連接件包括線套、內置于所述線套的導線、左底座及右底座;所述屏體支架包括多根鋼繩,所述多根鋼絲形成網狀結構,所述LED發光單元固定于所述鋼繩形成的網點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LED燈串的透光性較強,延展性較好,整個結構簡單、輕巧、穩定且勻稱,其裝飾效果較好,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LED顯示及照明
,尤其涉及一種可實現不規則安裝的LED燈串。
技術介紹
LED (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管,是一種固態的半導體器件,它的功能是能夠直接將電能轉化為光能散發出去。LED作為顯示屏具有體積小、耗電量低、使用壽命長及環保等優點,正因為如此LED顯示屏被廣泛地運用在交通、通信、醫療及體育等領域,并由此開發出了一大批與LED相關的產品,這其中也包括用于裝飾和照明的LED產品,這些LED產品被廣泛地運用在各種需要裝飾的場合,如大型運動會、大型的節日及大型集會等,其作為裝飾品起到美化布局的作用?!がF有技術中的大多數透光LED顯示屏為燈條結構,燈條結構的LED顯示屏有光線射出時,光線射出的面積大,以散射的方式向外輻射,透光性難以達到設計者所需的要求,而且燈條結構的LED顯示屏不易擴展顯示單元的長度,延展性較差。當需要將多個LED燈條串接起來時,會增加諸多附屬構件,這些構件會增加了 LED顯示屏的生產成本,并且這種多個燈條串接的結構會影響整個LED產品的結構,裝飾效果會大打折扣,因此,有必要對LED顯示屏的結構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中LED顯示屏多為燈條結構,單個燈條結構的延展性較差,當需要將燈條結構長距離串接時,會增加諸多附屬構件,這樣致使LED顯示屏的透光性降低,LED燈條串接后形成的LED顯示屏整體結構不一致而影響其視覺效果,提供了一種可實現不規則安裝的LED燈串。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新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LED燈串,包括LED發光單元、連接件及屏體支架;所述LED發光單元包括LED燈珠、驅動板、連接器、燈板及外殼;所述外殼分為上殼和下殼,所述上殼與下殼連接后構成一容置空間,所述LED燈珠、驅動板、連接器及燈板均位于所述容置空間內;所述LED燈珠焊接于所述燈板上并通過所述連接器電連接所述驅動板,所述燈板經所述連接及驅動板固定于所述下殼內,所述驅動板設有外接導線的焊接點,所述下殼底部設有開口,所述開口對應于所述LED燈珠設置;所述連接件包括線套、內置于所述線套的導線、左底座及右底座;所述線套的兩端底部均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內空間分別容置所述左底座及右底座;所述左底座上設有左底座彎角排針,所述右底座上設有右底座彎角排針,所述左底座彎角排針及所述右底座彎角排針的一端均為接線端子,所述接線端子通過導線電連接,所述左底座彎角排針的另一端與所述右底座彎角排針的另一端均焊接于相鄰LED發光單元中驅動板的焊接點上;所述屏體支架包括多根鋼繩,所述多根鋼絲形成網狀結構,所述LED發光單元固定于所述鋼繩形成的網點上。其中,所述LED發光單元的上殼及下殼均為半球狀結構,所述蓋體與所述殼體固定連接成球狀結構。其中,所述LED發光單元中的驅動板上連接有螺柱,所述螺柱的一端為內螺紋連接段,所述螺柱的另一端為外螺紋連接段;所述上殼上設有承接部,所述承接部中設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通過螺釘與所述螺柱的內螺紋連接段螺接,所述下殼上設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與所述螺柱的外螺紋連接段螺接。其中,所述LED發光單元的上蓋上還設有四個缺口,所述缺口位于以上殼中心為圓心的同一圓上。其中,所述LED彩珠發光單中的上殼與下殼包裹住所述鋼繩形成的網點。其中,所述連接件的線套上設有卡槽,所述鋼繩嵌接于所述卡槽中,所述卡槽與鋼繩過盈配合。 其中,所述卡槽的內側壁均設有用于卡位的凸條。其中,所述線套的底部還設有容置腔,所述導線的外側包裹有線管,所述線管與容置腔相適配。其中,所述線套為軟質材料,所述左底座及右底座為硬質材料。其中,所述線套與左底座及右底座一體成型。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區別于現有技術中LED顯示屏多為燈條結構,單個燈條結構的延展性較差,當需要將燈條結構長距離串接時,會增加諸多附屬構件,這樣致使LED顯示屏的透光性降低,LED燈條串接后形成的LED顯示屏整體結構不一致而影響其視覺效果,本技術一種LED燈串,通過采用球形的LED發光單元和LED發光單元連接件便于拓展LED燈串的延展性,而且球形的LED發光單元由于半球形殼體能夠提高光線的聚合度,因此其透光性要好;采用網狀鋼繩,結構輕巧,通透率強,并且能夠做到大面積鋪設的情況下無需其它固定結構來支撐;采用將LED發光單元固定在網狀鋼繩的交叉點上形成的LED燈串結構簡單且穩定,無需增加諸多的附屬構件,生產成本較低,而且位于網狀鋼繩上的LED發光單元整體結構勻稱,具有較佳的視覺效果;綜上所述,本技術LED燈串的透光性較強,延展性較好,整個結構簡單、輕巧、穩定且勻稱,其裝飾效果較好,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LED發光單元的結構圖;圖2是本技術提供的連接件的結構圖;圖3是本技術提供的燈串的結構圖。標號說明10-LED發光單元101-上殼,102-下殼,103-驅動板,104-燈板。108-連接器;106-螺釘,106a-第一螺釘,106b-第二螺釘;107_螺柱,107a-第一螺柱,107b-第二螺柱;20-連接件:201-線套,201a-卡槽,201c-容置腔;202_左底座;203_右底座,204-導線,205-線管;30-屏體支架301-鋼繩,302-網點。具體實施方式為詳細說明本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請參閱圖I至圖3,本技術一種LED燈串,包括LED發光單元10、連接件20及屏體支架30 ;LED發光單元10,包括LED燈珠、驅動板103、連接器108、燈板104及外殼;所述外殼分為上殼101和下殼102,所述上殼101與下殼102連接后構成一容置空間,所述LED燈珠、驅動板103、連接器108及燈板104均位于所述容置空間內;所述LED燈珠焊接于所述燈板104上,LED燈珠通過連接器108與所述驅動板103電連接,所述燈板104經所述連接器及驅動板103固定于所述下殼102內,所述驅動板103設有焊接點,所述下殼102底部設有開口,其對應于所述LED燈珠設置;所述連接件20包括線套201、內置于所述線套201的導線204、左底座202及右底座203 ;所述線套201的兩端底部均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內空間分別容置所述左底座202及右底座203 ;所述左底座202上設有左底座202彎角排針,所述右底座203上設有右底座203彎角排針,所述左底座202彎角排針及所述右底座203彎角排針的一端均為接線端子,所述接線端子通過導線204電連接,所述左底座202彎角排針的另一端與所述右底座203彎角排針的另一端均為連接相鄰LED發光單元10中驅動板103的焊接端子;所述屏體支架30包括多根鋼繩301,所述多根鋼絲形成網狀結構,所述LED發光單元10固定于所述鋼繩301形成的網點302上。在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上殼101與下殼102均呈半球結構,上殼101與下殼102構成整個球狀的LED發光單元10,其具有較佳的視覺效果,且半球結構的下殼102能夠增強LED燈珠的透光性。在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驅動板103連接有螺柱107,所述螺柱的一端為內螺紋連接段,其另一端為外螺紋連接段;所述上殼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實現不規則安裝的LED燈串,其特征在于,包括LED發光單元、連接相鄰LED發光單元的連接件、承載LED發光單元及連接件的屏體支架;相鄰LED發光單元之間通過連接件電連接,所述屏體支架包括多根鋼繩,所述多根鋼絲形成網狀結構,所述LED發光單元固定于所述鋼繩形成的網點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光明,肖尤金,徐小川,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金立翔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