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一種中型移動燈車。包括有照明光源(1)、燈具投射角度調節機構(2)、燈塔(3)、發電機組(4)、底盤(5)、支撐腳(6),其中照明光源(1)及燈具投射角度調節機構(2)安裝于燈塔(3)上,燈塔(3)通過固定座固定在底盤(5)上,發電機組(4)承載于底盤(5)上,支撐腳(6)安裝在底盤(5)的后端及左右側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緊湊,成本低,多功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可靠的抗風力、抗傾斜的停放穩定性及良好的移動通過性,滿足戶外應急或臨時照明需求。(*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是一種用于戶外較大面積臨時或應急照明的中型移動燈車,屬于移動燈車的創新技術。
技術介紹
傳統燈塔不具備移動性,用于固定點照明。現有可移動照明設備的燈具投射角度一般固定或所有燈具投射角度一起調整,未能實現對照明區域照度的靈活調整以滿足多種不同照明需求。現有某些可移動照明設備其燈塔具有伸縮或旋轉或立倒的功能,但其機構設計及布置存在不夠優化之處,比如燈塔桿的旋轉采用手握燈桿轉動方式,較費力,燈桿的固定采用螺釘固定方式,螺釘容易損壞。現有某些可移動照明設備,其移動底盤設計較為笨重,不夠緊湊,移動通過性不好,制造成本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緊湊,成本低,多功能的中型移動燈車。本技術具有可靠的抗風力、抗傾斜的停放穩定性及良好的移動通過性,滿足戶外應急或臨時照明需求。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本技術的中型移動燈車,包括有照明光源、燈具投射角度調節機構、燈塔、發電機組、底盤、支撐腳,其中照明光源及燈具投射角度調節機構安裝于燈塔上,燈塔過固定座固定在底盤上,發電機組承載于底盤上,支撐腳安裝在底盤的后端及左右側端。上述燈具投射角度調節機構包括有微型電機、帶傳動機構、蝸輪蝸桿機構及曲柄搖桿機構,其中帶傳動機構通過蝸輪蝸桿機構與曲柄搖桿機構的主動件連接,曲柄搖桿機構的從動件與燈具外罩下部連接。上述燈具投射角度調節機構所設曲柄搖桿機構中的搖桿分為能進行長度調節的兩段,兩段搖桿通過連接套連接。上述底盤是能轉向的移動底盤,包括有底盤主架、車輪、轉向系統及推車手把,其中,車輪包括有前輪及后輪,轉向系統包括有擺桿、拉桿及轉向節臂,前輪通過車軸裝配在焊接于底盤主架上的車軸固定套上;后輪通過車軸裝配于轉向節臂上,轉向節臂通過軸豎直方向裝配在焊接于底盤主架上的固定筒上,后輪與整個轉向節臂一體能繞固定筒軸心旋轉;推車手把裝配在焊接于底盤主架的轉向固定筒上;推車手把的轉向操縱通過轉向系統的擺桿、拉桿)及轉向節臂傳遞到后輪,實現轉向。上述燈塔是升降伸縮旋轉立倒燈塔,包括有燈具支撐桿、燈塔桿身、升降伸縮機構及旋轉立倒固定座機構,其中燈具支撐桿固定于燈塔桿身的上端,升降伸縮機構安裝在燈塔桿身上,燈塔桿身套裝于旋轉立倒固定座機構上。上述燈塔中的燈塔桿身包括有三節能手動伸縮的桿身,分別是第一節燈塔桿身、第二節燈塔桿身、第三節燈塔桿身,三節桿身相套,燈塔桿身上還設有上端定滑輪、下端定滑輪、鋼絲繩、手動絞盤,手動絞盤拉緊繞過裝設在第一節燈塔桿身的上端定滑輪牽引著裝設在第二節燈塔桿身下端的鋼絲繩,鋼絲繩拉動第二節燈塔桿身;第二節燈塔桿身帶動其上端定滑輪,上端定滑輪的升降推動鋼絲繩(332),鋼絲繩繞過第二節燈塔桿身上的上端定滑輪且分別連接著第一節燈塔桿身的上端及第三節燈塔桿身的下端,進而推動第三節燈塔桿身,實現燈塔的升降伸縮。上述燈塔通過旋轉立倒固定座機構連接固定在車體底盤上,旋轉立倒固定座機構包括固定基座和托盤座,托盤座的上端設有旋轉滑環,上述固定座旋轉滑環設置有旋轉操縱手柄,燈塔桿身套在旋轉滑環內,通過內滑環上旋轉轉動操縱手柄旋轉燈塔桿身,旋轉轉動操縱手柄能自行回落卡在外滑環凹槽上形成自鎖。上述固定基座上端與托盤座上端通過螺栓連接,能轉動,固定基座通過絞盤牽引鋼絲繩拉動托盤座,實現燈塔的立倒;固定基座下端設有固定板,固定板通過螺栓與車體底盤固定連接。上述支撐腳包括有采用直線內外伸縮形式的后端支撐腳及采用擺動旋轉伸縮形 式的側邊支撐腳;其中后端支撐腳包括外伸桿固定套、外伸桿及支撐柱,外伸桿固定套焊接在底盤主體架上,外伸桿套于外伸桿固定套里面,外伸桿末端裝配有支撐柱,外伸桿固定套上頂面帶有鎖緊螺栓,用于調節及鎖定外伸桿;側邊支撐腳結構包括固定外伸桿、自由外伸桿及支撐柱,固定外伸桿焊接在底盤主體架上,固定外伸桿與自由外伸桿通過桿柱連接,自由外伸桿能圍繞桿柱旋轉以實現側邊支撐腳的收放,在桿柱旁邊設置有鎖定銷機構對自由外伸桿進行鎖定,自由外伸桿末端裝配有支撐柱。上述支撐柱包括有伸縮操縱手柄、支撐腳固定螺母、支撐腳柱桿、連接節機構及支腳,支撐腳柱桿固定螺母焊接在外伸桿上,支撐腳柱桿與支撐腳柱固定螺母通過螺紋連接,在豎直方向通過上端伸縮操縱手柄進行高度調節;支撐腳柱桿與支腳通過連接節機構連接,連接節機構包括有外套、內套及彈簧,外套與支撐腳柱桿螺紋連接,內套與支腳螺紋連接,彈簧設置在外套與內套之間的軸向上,使得支撐腳柱整體長度有縮放性。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I、移動燈車照明光源、發電機組匹配合理、經濟,燈車整體結構設計緊湊,多功能。2、采用照明區域重疊可調的照明光源匹配方案,可根據照明需求獨立調節每排燈具的投射角度,改變兩排燈具之間照明區域的重疊區域,在滿足照度等照明要求前提下,可減少燈具數量,使得移動燈車照明匹配更加經濟、實用。3、燈具投射角度調節機構設計集合運用帶傳動機構、蝸輪蝸桿機構及曲柄搖桿機構性能,在穩定實現燈具角度調節、反向自鎖、調節幅度可變的同時,對微型電機具有過載保護作用。4、燈塔旋轉滑環機構上設置有旋轉操縱及自鎖手柄,在保證燈桿旋轉操縱便捷的同時具有自行回落鎖止燈桿的功能;5、車體底盤設置有可伸縮外伸支撐腳機構,車輛停放使用過程中支撐腳外伸、支撐在地,提高移動燈車車體抗風抗傾斜穩定能力。支撐腳機柱中間設置有彈簧連接節,具有防松功能。燈車移動時支撐腳收縮,提高燈車移動通過性。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中型移動燈車工作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中型移動燈車移動時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燈具投射角度調節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燈具燈塔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燈塔旋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移動燈車車體底盤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底盤支撐腳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中型移動燈車整體結構如圖I所示,它由照明光源I、燈具投射角度調節機構2、升降伸縮旋轉可立倒的燈塔3、發電機組4、可轉向手推移動的底盤5、底盤可伸縮外伸的支撐腳6組成;照明光源I及燈具投射角度調節機構2安裝于燈塔2上,升降伸縮旋轉可立倒的燈塔3通過其固定座固定在底盤5上,發電機組4承載于可轉向手推移動的底盤5,底盤可伸縮外伸的支撐腳6安裝于車體底盤后端及側端;其中燈具投射角度調節機構2由微型電機201、帶傳動機構202、蝸輪蝸桿機構203及曲柄搖桿機構204組成;升降伸縮旋轉可立倒的燈塔3由燈具支撐桿310、燈塔桿身、升降伸縮機構及可旋轉立倒固定座機構組成;可轉向手推移動底盤5由底盤主架510、車輪520、轉向系統530及推車手把540組成;底盤可伸縮外伸的支撐腳6由可伸縮外伸支撐腳桿610及旋轉豎直伸縮支撐腳柱620組成。本技術的中型移動燈車具體實施如下I、光源動力匹配計算根據戶外移動燈車一般使用場合照明標準及性能要求,分析中型移動燈車照明匹配要求,采用照明區域重疊可調方案,計算其燈具匹配功率等要求,匹配照明燈具;根據照明光源的功率及燈車輔助用電設施對功率的要求,匹配發電機組。匹配方案6kw柴油發電機組,3000r/min標定轉速,220v電壓。4xl000kw金屬齒素燈。此外還可供給電鉆等用電工具約Ikw用電需求。2、燈具投射角度調節機構設計通過開關控制微型電機201的轉動,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中型移動燈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照明光源(1)、燈具投射角度調節機構(2)、燈塔(3)、發電機組(4)、底盤(5)、支撐腳(6),其中照明光源(1)及燈具投射角度調節機構(2)安裝于燈塔(3)上,燈塔(3)通過固定座固定在底盤(5)上,發電機組(4)承載于底盤(5)上,支撐腳(6)安裝在底盤(5)的后端及左右側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美春,鐘錦洪,黃杰,林怡青,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工業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